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

人口減負,守備營士兵進駐,鋒無羽的大軍開拔到了四山州,高志祥成功的成爲雲貴州的守備司令,他原先的職務是江西州守備副司令員,這一次提拔了,成爲了副將,守備司令,升了一級,他很高興。

因爲雲貴州因爲多山的緣故,也因爲原先就是土司們氾濫的地方,也因爲張強實行的大鍋飯的原因,這裡實在不適合像湖北州,湖廣州那樣,隨着大軍的推進,解放的州作爲大軍攻佔相鄰州的後備後勤,物資和大軍調撥轉運基地。

錢秉鐙在一番工作以後,也調回了中樞,繼續他的禮部尚書的工作,雖然還兼任着雲貴州巡撫的官職,但主要也不是負責雲貴州的工作了。

雲貴州的工作由楊陽陽來負責,他成爲雲貴州的一個大府的知府,同時兼任代理巡撫的工作,高志祥和他搭檔成爲雲貴州的最高官員。

而支援鋒無羽大軍的則成爲湖北州和雲南州的工作,這兩個州原先和現在都在承擔着大軍的後勤支援工作。

雲貴州的在人口減負以後,總人口下降到了九百八十多萬,加上新組建的民兵部隊,以及守備營的三萬官兵也不滿一千萬,對於現在它的生產力水平來說,也剛好滿足,不多也不少。

然後新來的近萬各地調派的官員則一邊熟悉這裡的工作,一邊繼續延續這種生產方式,以張強的規劃,這種方式將沿用五年時間,用五年的時間改變這裡人們的生活習慣,思想習慣,然後再把它解放出來,恢復到各憑本事,商業,物資流動和其他州一樣的生活模式。

隨着這種模式被證明有用,張強下令在越南北部開始實行,此時越南北部已經被全面解放,土著已經完全清理乾淨,原先的所謂漢人都沒有了,不是去了閻王哪裡,就是逃到了南方,或者更遠的印度,泰國,或者進了華夏軍的俘虜營,苦役營,被送到了華夏軍的內地,送進了類似的農場改造去了。

張強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從肉體上,精神上,文化上,地域上對那些東南亞土著進行改造,讓他們能徹底的變成漢人,變成中華帝國的一部分,而不是敵人,以後中華麻煩的製造者,一羣白眼狼,一羣吸血鬼,整天經濟上依靠中華,卻整天想着害中華,從中華拿走更多的東西,就像中國百年,千年,萬年以來的一個家族的內部的兄弟之爭一樣,總是算計自己的兄弟,恩人,父親,不說去外面掙錢彙報家族,回報曾經養活他們的父母,曾經像父母一樣養活他們的兄弟,姐妹。

隨着這些地方都實行了農場,大鍋飯模式,從思想上,精神上,地域上,地盤上佔領敵人土地,張煌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得他在華夏軍內部的地位越發穩固了。

而有了像張煌言這樣的能力出衆的臣子,張強自己的工作反而越來越少了。

很多時候他只是看看材料,瀏覽一下奏摺,然後和周粥,魏無忌討論一下民政,軍事,然後回到大都督府後面和工作了一天的朱盼盼,以及管理內務府同樣很勞累的孔四周打情罵俏去了。

過起了皇帝一般的生活。

他能這樣,而坐在燕京皇宮裡面的順治小皇帝顯然沒有這樣的閒情逸致,也沒有張強這個後世穿越者的能耐和才幹,也許張強懂得東西都很模糊和籠統,但他說一下,像張煌言,朱大典,朱聿健,尤海波,周粥,魏無忌這些都能獨當一面的人,馬上會把他的思維和思路代入他們的思路,代入這個時代的思路,拿出相應的適合這個時代的辦法,去給解決了,而解決了的問題,在張強事後看來,和他想的這個時代應該達到的水平還差不離,這就很好了。

可順治皇帝沒有那個能耐,作爲這個時代的皇帝,他的一切都需要外面大臣們奏報,他從這些奏報裡面選擇最優,或者最適合他的老師,他身邊人利益的方法或者辦事模式去下達命令,讓臣子們執行。

而臣子們執行的都是和他想的的不一樣的結果,他也看不到結果,或者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臣子們希望他能看到的和聽到的結果,於是這個世界就變成了兩個世界,他想象中的世界,外面的世界。

這也是洪承疇他們這些臣子能活到現在的原因,安徽州丟了,河南州丟了,只有一個靠近海邊的山東州還能和燕京聯繫。

吳三桂退入陝甘之後,華夏軍忙着解決雲貴州沒有追擊,所以吳三桂在陝甘州也沒有敵人,他最大的敵人是豪格,大金國,通過一系列的鬥爭,他排擠了大金國的那些臣子和武將,並且把原先從南方一路潰退下來在這個地方已經紮根的大清武將們都收拾了,他重新在陝甘州站穩了腳跟,繼續着他的藩王生活,對於大清同他的聯繫,他也一邊迎合着,一邊給大金國搗亂,一邊還要迎合着大金國,他就是不想倒向任何一邊。

而大金國一邊同他鬥爭,一邊同大清國在河北州繼續打的水深火熱,並且看來還取得不少勝利,大清的洪承疇的分化瓦解政策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可沒有最後終結他們,他們依然擁有吳三桂即便不情願也得送上來的孝敬和少量的稅收,糧草,以及兵源,物資,因爲吳三桂奉行的是保持一個微妙的局面然後從中漁利,這點損失他還是承受的的起的,如今雙方的戰鬥還沒有最終結果,像吳三桂這樣的人哪能孤注一擲呢,總要留條後路吧,狡猾的傢伙。

實際上大清真的是有一種窮途末路的樣子,很多滿清人已經意識到了大清已經走到了末路,於是很多大清人開始尋思着退回他們的白山黑水的遼東去了。

兵無戰心,將無戰意,一團糟,這就是順治要面對的局面。

和都能當甩手掌櫃的張強相比,順治就是熱鍋上的螞蟻,胡亂爬着,卻不知道哪裡纔是出路,沒有人能給他指明,他還年輕,根本沒有多爾袞的眼光和意識,他只感到當上皇帝以後,這麻煩事情就不斷,從來沒有省心過一次。

於是他想到了印度阿三千年以前用以瓦解中華民族的毒藥,佛教,平和,與世無爭,出世,將所有的煩心事情都丟給別人解決,自己去修仙拜佛,等所有問題都解決了,自己再回來向那些人宣稱是他的英明神武保佑了他們,讓他們取得了勝利,所以你們都不給一點香火錢,都不孝敬一點土地,糧食,娘們,寺廟什麼的?

這種念頭越來越強,最後他將皇位傳給了還是小娃娃的康熙,未來的大帝,出家了。

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