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

和魯國談妥停戰協議,張亮就向張強報告了,因爲張強管理五部,國防部,軍情部,民情部,監察部,外交部。

作爲外交部尚書的張亮很多時候雖然向內閣彙報情況,那是因爲張強一般不具體管理具體事務,因此作爲傾向於國政事務的外交部的尚書的他,只能向首相周粥彙報,同樣向首相周粥彙報的還有監察部,不過他們彙報完畢以後都會行文給親衛團團部辦公室。

如今的親衛團團部辦公室合併了原先的大都督府侍從室,一邊負責協調皇宮和王室成員的保衛工作,一邊負責各部親衛和警衛的分配工作,兼管懲戒營,新兵營大事記記錄和彙報工作,聯絡守備總司令部,聯絡內閣首相府,而重要的事情到達這裡,還是交給侍從室去管理的,親衛團所有的大事情,最終也要彙報到侍從室的,侍從室彙報給張強,張強在他的處理公務的宮殿處理這些事情。

“陛下,這是我們同魯國的馮銓首相達成的協議,”張亮將一份奏摺放在張強面前的桌子上。

“嗯,很好,張卿,做的不錯,我也大概聽說了,從此以後我們將會擁有一個藩屬國,哈――,沒想到洪承疇還有這份魄力,咱們和他打了二十年戰爭,他應該是咱們的老對手,老仇人了,他既然能低下頭來向咱們屈服,這很好,在咱們完全解決東南亞小國和四山州之前,我不想和海外的任何一個勢力開戰,那樣會讓咱們很被動,也許不會輸掉戰爭,可會拖慢咱們的統一時間。”

張亮也已經年紀不小了,躬身道:“都是陛下英明,微臣只是做了微臣應該做的事情,不敢承受陛下的誇讚。”

“呵呵,你做的好,如果不是你,他們怎麼可能承認成爲咱們的藩屬國呢?洪承疇是什麼人?那是寧死也不可能認輸的人,但你只是半個月時間就讓他承認了自己的失敗,不錯,雖然這個藩屬國進貢一點少的可憐的貢品,一點錢財,對於咱們龐大的國體來說,並不會有多大影響,增加多大收入,可他畢竟成爲了咱們的藩屬國,使得咱們的統治更加深入人心,人們說起來,都說看吧,連和華夏軍打了一輩子的洪承疇都放棄了,投降了,那麼大清和大金國就只是掙扎了,他們離滅亡不遠了,咱們已經獲得了民心,這都是你的功勞。”

和張亮說了一些寒暄和讚揚的話,張強停下來,拿起奏摺看停戰協議的具體內容。

說是停戰協議,其實是魯國向華夏國投降的一份證明協議而已,先前的一系列嘴皮子,互相吆喝,威脅,都是爲了這一份協議鋪墊的,洪承疇之前只是想停下來,恢復一下自己的魯國的實力,休養生息一下,然後再圖謀從華夏國哪一個薄弱的海岸地方登陸上去,反攻上陸地,畢竟琉球王國太小了。

這裡資源不豐富,還要面臨着日本德川家綱幕府大名將軍們的騷擾,日本海軍雖然不怎麼樣,可是日本武士太可惡了,時不時的突然跳上陸地來揮舞着武士刀砍幾個措不及防的平民,有時候還有那些守備海岸的市舶司的官兵,這讓洪承疇很是頭疼。

在經過幾個月混亂之後,梳理完畢整個王國,確立了自己的皇位,封賞了百官,重新整編了軍隊。

魯國現在有人口十二萬人,分佈在琉球羣島幾個大島上,最主要的是主島上,還有五萬軍隊,一萬水師,這一萬水師經過幾次大戰以後,補充進來的是一些逃離大明土地的水師船隻上的水手和清軍,魯軍士兵,以及一些魯國商人的商船水手。

五萬軍隊有兩支新軍鎮部隊,本來要帶六支新軍鎮部隊來的,但最終只有兩支新軍鎮部隊到來,後來陸續到來的都是一些新軍鎮的潰兵,這些新軍鎮潰兵組成了新的一支王宮守衛部隊,洪承疇沒有動兩支完整的新軍鎮部隊,這兩支新軍鎮部隊一支駐紮在主島上,一支分開駐紮在附近的大島上。

三支部隊總兵力達到了三萬兩千兵力,其他的就是三千蒙古騎兵,三千滿族重步兵,兩千漢軍旗部隊,除了新軍鎮部隊,其他的這幾支部隊其實都是士氣不好的異族部隊,戰鬥力從過海以後就不是很好,而且品行惡劣,洪承疇有些想要解散他們的想法,可最終沒有解散,只是交給他們一些地方讓他們駐守。

養着他們,他看中的是剩餘的那支重新整編起來的綠營部隊,這支綠營部隊是他想要建立的第三支新軍鎮部隊,不過他想的的是學着華夏軍將這支部隊建立成爲一支水師的精銳部隊,同時他們屬於陸軍。

他抽調了三支新軍鎮部隊的一些精銳骨幹訓練這支部隊,同時派出心腹掌握這支部隊,將這支部隊編制爲自己的近衛軍。

近衛軍而不是禁衛軍,這是他一直向華夏軍學習的習慣延續,他絕對的最能打戰的就是華夏軍的近衛軍。

這支部隊開頭的時候是配備的最好的冷兵器武器,鎧甲裝備,什麼都是最好的,都是他這幾年積攢下來的清軍和華夏軍,魯軍打造的最好的冷兵器裝備,開頭也是用冷兵器部隊的訓練方法訓練,後來加入新軍的精銳骨幹以後,就用華夏軍的訓練方式訓練,在洪承疇改變這支部隊的性質以後,加入了華夏軍海軍陸戰隊訓練方式。

華夏軍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方式這難不倒洪承疇,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華夏國那麼多水師官兵,他只需要去收買幾個人,很快就知道如何訓練了。

這不能不說洪承疇厲害,思維朝前,他知道從此以後,魯國也許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在海島上了,所以海戰,水師成爲魯國的唯一的出路,以水師爲主,以陸戰爲輔助,從陸地國家轉變爲海島國家。

這樣的話,海島的物資奇缺就成爲制約一個國家發展的最大的問題,所以洪承疇選擇向華夏國低頭,雖然是藩屬國,可華夏國對他沒有多少約束力,只是從名義上成爲人家的小弟了,其他方面還是獨立的,最多進貢一些貢品,付出一點錢財罷了。

停戰協議規定,在三年內一方不主動挑釁另一方,雙方就處於和平狀態,可以通商,合作,互相配合緝拿海上盜匪,共同應付一方的敵對國家和敵人,劃定海上琉球王國周邊二百海里爲琉球王國的海域,其他的海域從海中央二百海里到陸地都是華夏國的海域。

雙方互相派出使者駐紮在對方王國,及時溝通一些信息,化解一些誤解,雙方互相不干涉對方的內政,不向對方派遣間諜,不襲擊對方商船,戰艦,商船經過檢查以後可以進入雙方國度進行貿易。

雙方就此罷兵停戰,結爲友好之國,魯國向華夏國稱臣,以臣國自居。

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