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

巴格雅魯他們結束了這次沿岸府的圍剿戰爭,收穫不小,將大金國這幾年積攢的兵力還有武器裝備,以及大清國的兩支援兵,高句麗兵和日本兵幾萬精銳兵馬都給剿滅了。

面對四個野戰師的圍剿,多隆還是在最後丟下部隊帶着幾百滿清兵跑了,和于成龍一樣跑到了草原上,會和了損失不是很大的索額圖,在幾萬蒙古騎兵的掩護下跑回了大同府,而吳三桂心疼的快死了,他這幾年積攢下來的兵馬折了七萬,只有一萬兵馬和三萬民夫跑了回來。

巴格雅魯兵團在陝甘州光抓人就抓了一個月,俘虜近四十萬敵人的兵馬,俘虜陝西州各路鄉勇,壯丁,十二萬有餘,陝甘州的民夫三十萬有餘,同時消滅了各地的土匪,馬匪近五萬兵馬,俘虜一萬人有餘。

近百萬俘虜,使得整個陝甘州的兵馬都幫着懲戒營看押俘虜。

又用了一個月時間,等各地官員到位,巴格雅魯兵團開始緩緩撤離陝甘州,還是一個師三個月時間,等新的守備旅組建起來,這塊防地的野戰軍野戰師纔會撤離,回到首都金陵府休整,換裝,退役老兵,補充新兵,而兩個近衛師則充當了守衛的責任,他們的駐防時間還沒有到,還有兩年有餘,等兩年了他們才能撤回首都。

不過那些幫忙的騎兵旅倒是先撤回了各自兵團的防區進行整編,只留下了巴格雅魯兵團的騎兵旅守衛。

隨着官員們的到達,隨着懲戒營各地的監工大隊到來,很多野戰師都就地休整了。

他們代替了守備旅和民兵大隊的責任,守衛地方,等守備旅整編了這些民兵精銳大隊再說撤離。

王玉羣和楊陽陽忙的的頭不點地的,這麼大的地盤兵團撤走了,只有他們和近衛師守衛了,一些騎兵旅的官兵也被送到了守備軍裡面,他們算是從一線退到二線了。

而同索額圖以及吳三桂的兵馬打了好長時間,損失慘重的高會野戰師和梅林魚第十野戰師則被整補完畢的第九野戰師接替了榆林府的防禦。後面是王玉羣的第八野戰師,還是守衛黃河。

第十野戰師撤退到了運城府,在哪裡整補,一紙命令下來,萬竇霓成爲暫代的第十野戰師的提督,一下從參將提升到了提督,越了三級提升,天影則落後一步,從守備提升爲副將旅長,接手了萬竇霓的工作,成爲暫編野戰旅的旅長。

本來以前野戰旅的旅長是參將軍銜的,後來改爲了副將軍銜,因爲兵力和編制增加了,武器裝備提升了。

再後來改野戰師,旅長就是還是副將了,總兵成爲野戰師師長,副將有些官小,只能是暫代,得熬資歷,靠運氣,戰時立功才能提升爲總兵師長,提督是兵團司令,或者副司令,當然也可以是總兵副司令。

這是個機會,因爲第十野戰師師長空缺好久了,這次打的很頑強,那些副將和總兵們以爲他們能成爲師長,沒想到最後人家萬竇霓越過他們直接代理師長。

還是個提督師長。

這就有點不平衡了,不過人家萬竇霓和天影可是用一般殘兵打出了全殲敵人五萬的功勞,還抓住了讓華夏軍丟人的尚可喜,於是萬竇霓和天影就提升了起來。

當然不平衡的人很多,爲了平衡這些人的心理,張強直接下令將這些旅長和副旅長級別的將領全部調給第一,第三近衛師,去當近衛師那些旅的副旅長,參謀長,近衛師可是規格比他們高很多,把近衛師的旅長和副旅長調來出任第十野戰師的旅長和副旅長,這樣隊伍就平衡了。

有兩個近衛師和一個第八野戰師給王玉羣做支撐,陝甘州依然兵力雄厚,撤走的不過是巴格雅魯兵團的三個師,來自鋒無羽兵團的一個師,以及兩個騎兵旅,還有梅林魚兵團的一個野戰師,往後三個月到期,第九野戰師也會調走,半年以後,第八野戰師也會調走,不過他們不是回後方休整,而是去攻打山西州,不能功勞讓一個兵團佔了。

梅林魚兵團攻打陝甘州是做輔助,這次是主攻,胡奎兵團配合。

巴格雅魯兵團則先退走一個騎兵旅,一個野戰師到河南州休整,彌補哪裡的兵力空缺,另外一個野戰師和巴格雅魯兵團總部則直接回金陵府休整,三個月之後一個騎兵旅和一個野戰師回河南府,河南府的一個騎兵旅和野戰師接着回金陵府,最後一個野戰師則半年後直接會金陵府。

梅林魚兵團第九野戰師在三個月後進山西州直接攻打雁門郡,第八野戰師配合,防地由守備旅和近衛師一個旅接防。

陝甘州的巴格雅魯兵團和梅林魚兵團陸續撤出休整,近衛師和守備旅接防,懲戒營大隊調入開始接受俘虜,幹活,一條條公路開始正式修建,之前幾個月時間在清剿,維護治安,同時在勘探道路,戰打完之後,道路修建就正式啓動了。

守在後方閒的快生出毛的懲戒大隊有了用武之地,而那些已經經過幾級培訓,科舉考試考了好幾次,積攢下來的工程技術人員開始上崗,近十萬技術人員支援四山州和陝甘州的建設。

而後方運來的糧食則一車一車的,百萬人俘虜,還有近三十萬兵馬,近三四萬各界官員,還有陝甘州近三百萬百姓得吃多少糧食啊,連年征戰讓陝甘州只有土地,沒有人耕種,糧食少的都只能吃人了。

繳獲清軍的糧食和兵馬原有的糧食根本不夠,雖然這次可以抄很多富人的家,可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從後方運上來,可以說打戰容易,養活人口不容易啊。

周粥爲此忙的團團轉。

張強則回到了金陵府,開始休息。

梅林魚兵團司令部進了運城府,開始指揮哪裡的戰鬥。

蕭飛則在總參謀部裡面趴在地圖上和一堆資料裡面規劃未來的戰鬥和各地防禦,調配兵馬。

李定國則同魏無忌一邊商量着東南亞的事情,一邊忙着替蕭飛那邊安排人事調動,戰打完了,這該晉升的人晉升,該退役的人退役,該補充的軍官要補充,魏無忌雖然正國防部尚書,可實際管理國防部的成了李定國,他這個副首相。

在國防部裡面忙完,他還要去內閣開會,爲陝甘州的民政,民生安排出謀劃策,他可是忙壞了。

於是他提議把剛調入內閣學習的馮銓提拔到了侍郎的位置,讓他擔任副尚書,協助自己處理事情。

而薛紅兼着中國島和新魯府的知府,由嚴丞相兼着四國島和近路地區的知府,這樣就能調開大量人手進行事務處理了。

反正打戰的事情由總參謀部負責,國防部負責後勤和一些人事安排,以及重大決策,後勤交給馮銓,人事交給另外一名老侍郎。

這個提議在內閣被一致通過,作爲副首相去幹國防部的事情,內閣的很多事物還需要他來處理呢,對此周粥很有怨言,向張強提議再增加一名副首相幫助自己分擔事物。

張強想了想,比較符合的人選也只有張煌言這個人了,經歷過很多事情,老成持重,還是戶部尚書,提拔他能讓他對自己更加忠心,雖然他有着參與了尤海波事件的污點,但也不算太重,只能說是大明官場鬥爭的餘波和習慣而已,人倒是不壞。

讓古月笙接了他的戶部尚書,反正外交部現在對於華夏軍來說就是個清水衙門,養了兩年,古月笙快胖成一團了,該讓他瘦下來了,讓他身兼兩職,活動活動也行。

張煌言提上來以後,分擔管理刑部和外交部,以及戶部的職責,然後作爲第四副首相,就讓他分擔一些李定國的責任,管着那些水師總監,炮兵總監,守備司令部,以及米林那邊的寶島州總督,讓李定國專心管理東南亞總督這邊,利於同魏無忌溝通。

周粥直管吏部,然後總覽全局,這樣擔子會輕一些。

給周粥減負,張強也想給自己減負,他把監察部丟給了內閣,讓第二副首相唐殿風去管理。

外交部也丟給了內閣,那麼自己這邊就剩下國防部和民情部,軍情部了,國防部成了文職單位,總參謀部成了戰鬥單位,但總參謀部制定計劃,總參謀部調兵和分配物資和後勤,人事,也算互相掣肘。

如今民兵總部也沒有什麼忙的,民兵部隊大都在邊境地區,核心區除了一些賬冊民兵幾乎就沒有什麼人手了,賬冊民兵就剩下統計人數和發放撫卹金等的了。

懲戒營總部也沒有什麼事情,等統一了可以劃給刑部,管監獄去,人數和人手可以裁撤不少。

以後軍情部也可以裁撤一批人手,沒有那麼多戰爭了,民情部有些職責也和監察部重合,也能裁撤一些部門,縮小部門權利和人手,軍情司倒是得壯大一些了,這是個秘密,除了米林和自己沒有人知道。

把一些裁撤的人手放到軍情司裡面,其實軍情部可以裁撤了。

張強一個人在哪裡尋思着。

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十章 殺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一百六十三章 鐵模築炮法4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十五章 準備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