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三十章 要錢要糧

ps:感謝書友和書友的打賞。

大明的王爺從來都是事少錢多的活,最是輕鬆不過。

爲什麼大明多出那麼多奇葩藩王,完全是沒事閒出來的病,

魯王朱壽鏞還沒起牀,就被太監總管從睡夢中喊醒。

當然,太監總管之所以敢把魯王從牀上喊醒,也是因爲魯王提前交代過,孔氏那邊要是有消息,立刻告訴他。

“虎賊攻打府城了嗎?”魯王朱壽鏞一睜眼,一臉緊張的從牀上坐了起來。

一旁的太監總管安撫道:“王爺放心,是府衙的人來了,一大早就到了宮門外,帶來了虎賊的消息,奴婢想着王爺您昨晚的交代,怕誤了王爺您交代的事情。”

朱壽鏞用手揉了揉眼角,嘴裡說道:“讓人伺候本王穿衣,本王要洗漱。”

一聽是虎字旗的事情,睡意頓時消退的無影無蹤。

自打虎字旗大軍攻打山東以來,他整日裡就開始憂心忡忡,眼下虎字旗大軍已經到了濟寧城,作爲魯王,他每日裡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虎字旗大軍會來攻打滋陽城。

魯王一脈雖然無緣大位,可也是貴胃之極。

一旦滋陽城破,他這個魯王別說現在擁有的富貴日子,連命都有可能會丟掉。

宮人伺候朱壽鏞洗漱之後,又爲他換上了一身紫袍。

至於早膳,朱壽鏞已經顧不上去吃了,徑直前往前殿去見兗州府的官員。

“下臣參見魯王殿下。”

爲首的兗州知府帶領下,一衆官員躬身朝朱壽鏞行禮。

朱壽鏞來到主位前坐下,面朝兗州府的官員,問道:“快跟本王說說,虎賊有沒有答應退兵?”

在場的兗州府官員目光同時看向衆人中間的一人。

“學生孔胤敬,參見殿下。”在兗州府官員的目光下,孔胤敬站出來朝魯王朱壽鏞深施一禮。

朱壽鏞看了一眼說話的孔胤敬,自己沒有任何印象。

但從對方的名字上,不難猜出是曲阜孔氏的人。

但他還是問了一句,“你是曲阜孔氏的人?”

“學生出自曲阜,當代衍聖公是學生的族兄。”孔胤敬解釋了自己的身份。

朱壽鏞輕輕點了點頭,事實上他纔不管心對方和衍聖公是什麼關係,他只想到濟寧州虎字旗的事情,便問道:“聽說你們孔氏派人去濟寧州見了虎字旗的人,去濟寧州的人那個人來了沒有?”

說着,他目光在眼前的人羣中掃視了一圈。

“正是學生去了濟寧州。”孔胤敬微微欠了欠身。

聽到去濟寧州的人是面前的孔胤敬,魯王朱壽鏞連忙問道:“你去了濟寧州,可見到了虎賊的頭目,他們可曾答應退兵?”

“不曾。”孔胤植搖了搖頭。

聽到這話的朱壽鏞身子一軟,癱坐在了座位上,嘴裡囔囔道:“你們可能是曲阜孔氏呀!這些反賊怎們連你們孔氏的面子不賣。”

在他眼裡,沒有人敢不賣曲阜孔氏這個千年世家的面子。

就算他這個魯王,遇到與孔氏爭奪一塊田產的時候,都是以退讓居多。

“殿下,虎賊既然不退兵,說不定很快就會來攻打滋陽,還請殿下拿個主意出來。”兗州府知府對朱壽鏞說道。

像他這種地方上的知府不僅要牧守百姓,同時還要負責盯着藩王府,起到一定的鉗制作用。

魯王朱壽鏞看了一眼說話的兗州府知府,他道:“戍守地方是你們的事情,本王沒有權利插手,更不會插手去管。”

他也不傻,雖然自己是藩王,可軍政的權利朝廷可是一樣都不給藩王。

自太宗之後,藩王全都屬於位高無權,有名無實,對於地方上的政務不能插手,尤其是軍隊,更是連碰都不能碰一下。

“不需要殿下插手,殿下只需鼓舞一下城中守軍的士氣即可。”兗州府知府目光灼灼的盯着魯王朱壽鏞。

聞言的朱壽鏞眉頭稍稍蹙起,問道:“你們想讓本王如何鼓舞守軍士氣?”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殿下若是能夠拿出一部分銀子分給守軍的將士,下臣以爲只要守軍氣勢如虹,還是能夠守住滋陽城的。”兗州府知府說出自己的想法。

城中最富有的便是魯王府了。

將士們守的是大明江山,在兗州府的官員看來,官府沒有銀子,自然該由魯王藩拿出銀子用來守城。

兗州府是大明的兗州府,大明是老朱家的大明,兗州府最大的朱姓之人便是魯王,兗州府的官員都認爲該魯王藩在守城上出把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畢竟他們都是在保衛老朱家的江山。

而魯王此事眉頭皺了起來。

戍守疆域是朝廷的事情,他只不過是個藩王。

他不想拿自己的銀子填補朝廷的空缺,在他看來,戍守地方所需的銀兩本就應該朝廷和來出,守衛滋陽城也是地方官員的事情,與魯王府無關。

“殿下,虎賊在河南的所行所爲,想必殿下應該沒少聽說,一旦滋陽城擋不住虎賊大軍,虎賊絕不會放過殿下和魯王宮。”兗州府知府語氣中不乏脅迫之意。

文官沒有幾個人喜歡藩王。

像魯王這種手握大量財富,卻捨不得拿出來保衛大明江山,兗州知府和一衆官員對面前的魯王愈發不滿。

魯王朱壽鏞遲疑了一下,想到河南那幾個宗藩的下場,便退讓道:“本王拿出錢糧,你們能否保證守住滋陽城?”

“只要殿下肯拿出錢糧獎賞守城將士,城中上下一心,臣相信定能守住滋陽城。”兗州知府言語鑿鑿的保證道。

同時心裡鬆了口氣。

從魯王的話風中,他聽出來魯王有了意動,不再像之前那般堅決不願意掏錢糧。

魯王朱壽鏞看着兗州知府問道:“要多少錢糧,告訴你,多了本王可沒有,本王還要養活這麼多人,也不富裕。”

魯王藩一系的郡王和鎮國將軍等宗室,都是需要通過魯王獲取每年該有的錢糧,也算是魯王養活了魯王藩的在冊宗室。

當然,錢糧仍然是朝廷出,只不過魯王負責分配下去。

“錢糧自然是越多越好,守城的將士得到的錢銀多,士氣才更足,更能守好滋陽城。”兗州知府自然是想魯王藩多拿錢糧。

一個從開國就傳承下來的藩王,他心知最不缺的就是錢糧。

好不容易讓魯王開口願意主動掏出錢糧用來守城,他自然是希望能弄來多少就弄多少,畢竟下一次魯王還會不會願意再出錢糧還是個未知數。

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崇禎成了朱由檢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同謀逆第三百一十九章 範記商會第兩千零三十一章 合作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宮第四百五十四章 條件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板升城趙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防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勸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四面攻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入主新平堡第三百一十二章 邊堡外被圍第六百五十一章 軍政司的命令第二千七百六十三章 帶走的官員第二千五百六十一章 威逼出兵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談合作第二千四百六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千三百九十一章 惱怒的馬雲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衝鋒第七百四十四章 素囊出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千六百五十二章 父子二個私下裡的打算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背叛第一百九十四章 韃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留在草原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臣門如市第一百零九章 卜石兔退兵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老奴重傷垂危第五百一十六章 追來的蒙古騎兵第二千四百四十三章 沒錢不走第九百五十三章 怒火撞頭的卜石兔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忠賢第二千七百四十九章 放勳貴離開第九十三章 沒銀子不出兵第二千五百五十八章 曹氏叔侄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喝湯水第九百八十八章 換大汗第二千九百一十四章 廣恩門來了一支八旗兵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去找知府籌糧第五百九十二章 廣寧衛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回大同第二百八十二章 平戶第一百八十五章 李懷信的主意第二千六百一十二章 三大戰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騎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退兵第二千二百七十八章 死守旅順第二千九百三十章 不願意放棄的豪格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廝卒第三千零二十三章第五百二十章 回到科爾沁第五百一十一章 範有福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婉拒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戰船現身第二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安全第七百八十八章 北虜的信第二千三百三十三章 石河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退兵第二百零一章 馬匪盯上虎字旗車隊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平叛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要見大軍主帥的劉純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好處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稅務衙門第二千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相談甚歡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殲滅第七百二十章 廷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虎字旗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襲營第九百四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來見巡撫幕僚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氣急敗壞離去的開封知府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草原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捉楊鶴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到達靈丘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口要人第二千三百五十章 勸說退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章 大涼山衆匪第十九章 惱怒的趙宇圖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打退敵人的進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主動退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家鐵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第二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魚死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兵師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藏銀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漁翁的朝廷第一百八十六章 黃安要剿匪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第九百九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回大同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動手第二千三百七十四章 察哈爾部的困境第三千零二章 利益下的江南第九百八十六章 獲得勝利的虎字旗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攻城前夜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兄弟間的齟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