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九十六章 失敗的設伏

拿下了半個濟南府的徐廣帶着隊伍出現在了章丘。章丘在濟南府城東面,再往東是淄博。

而章丘在濟南府城和淄博中間,不遠不近,而濟南府城又在章丘和東昌府與濟南府交界的中間。

徐廣之所以帶着隊伍來章丘,就是得到了王承胤即將去登州的消息,所以想要在章丘這裡設下埋伏。

他手裡的兵馬攻打濟南府城可能力有不逮,但是王承胤敢從濟南府城出來,他不介意吃掉王承胤這支兵馬,削弱濟南府城內的明軍守軍力量。

“營正,跑了,跑了,王承胤帶着明軍跑了。”一名戰兵氣喘吁吁的跑來送信。

徐廣臉一沉,道:“怎麼會是,不是已經派人去盯着了,怎麼還讓人給跑了,派去的人呢,爲何沒有提前報信。”爲了這次埋伏,他特意沒有對章丘動手,明面上章丘仍然在大明的手中。

而且從濟南府城出來,不管是走陸路還是水路,都要經過章丘,除非王承胤不怕麻煩的往北面繞一大圈,不然只能走章丘去往青州府,在通過青州府去來州,最後才能到達登州。

“不,不是,明軍根本就沒來章丘,直接往西走去了東昌府。”報信的戰兵說出了王承胤這支明軍的下落。

聽到這話的徐廣臉一黑。自己費了這麼大勁,又是隱藏行蹤,都是在設伏,最後所有的事情都白做了,人家根本沒來。

直接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有勁都沒地方使,還閃了腰。

“他孃的。”徐廣嘴裡忍不住罵道。這一趟章丘設伏,成了瞎耽誤工夫。

“營正,那咱們要不要去追?”報信的戰兵試探的問道。聞言的徐廣罵道:“還追個屁,人家去了東昌府,難不成咱們濟南府不要了,爲了王承胤這麼點人追到東昌府去!”實際上他知道,等他追到了東昌府,王承胤早就龜縮到了城中,而且最有可能的就是東昌府的府城聊城。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別看他在濟南府鬧得挺兇,但手裡的真正能夠打硬仗的兵馬有限,追到了東昌府也佔不到什麼便宜,還不如留在濟南府用處更大。

只要他帶兵在濟南府這裡,濟南府城和東昌府境內的明軍想要去支援登來就繞不過他,他可以爲虎字旗在登來的主力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去解決登來的明軍。

捱罵的戰兵一隻手抓着後腦勺嘿嘿的笑了笑。他自然也知道不可能從章丘追去東昌府,畢竟從章丘到東昌府路程不近,真追到了東昌府,對方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呢。

“傳令下去,集合隊伍,咱們去打章丘縣城。”徐廣命令道。既然埋伏不成,也就沒有隱藏行蹤的必要了,被明軍耍了的這口氣,自然要拿最近的章丘縣出氣。

章丘縣原本也是要拿下的。徐廣帶來了不少大炮,攻打濟南府城可能差一點,但拿下章丘縣這樣的縣城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畢竟章丘縣和濟南府大部分州縣一樣,城牆老化,不少地方出現倒塌,城中沒有什麼守軍,攻打起來毫不費力,比一些較大的寨堡還要好對付。

徐廣把炮拉到章丘城外,只開了幾炮,章丘縣城內的一個巡檢便主動投降打開了城門。

只用了半天,便拿下了章丘縣城。章丘縣的知縣倒是個忠烈的,雖然不是什麼好官,可最後寧遠選擇自戕,也不願成爲虎字旗的俘虜。

拿下了章丘後,徐廣不在北上,而是選擇固收已經佔領的地盤,開戰了轟轟烈烈的農會運動。

消化佔領區域,監視濟南府城內的明軍動靜,同時等待登州勝利的消息傳來。

整個山東境內,絕大部分明軍都龜縮在了城中,只有登州的明軍和水師還在反抗,與虎字旗交戰。

曲阜這個原本屬於孔氏的地方。餘淮作爲虎字旗派到曲阜的人,一直坐鎮在這裡,始終沒有離開過。

哪怕曲阜這裡的反抗力量並不強,但這裡實在太過重要,他不敢有一刻鬆懈。

爲了分化曲阜的宗族勢力,不斷地從其它地方往曲阜移民,再把曲阜這裡的孔姓族人往其它地方移民。

隨着曲阜被佔據的時間越來越長,曲阜這裡的外姓之人也慢慢變多。對於很多百姓來說,還是願意來曲阜生活。

這裡畢竟是孔聖人的家鄉,很多百姓哪怕自己不識什麼字,但還是願意讓自家的孩子和後人近距離體驗一下聖人的家鄉。

只不過,想把曲阜的一些人送去其他地方生活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對很多孔姓族人來說,外面的陌生令他們不願意離開長久生活的舒適圈。

但這對餘淮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同意離開曲阜去其他地方生活的孔姓族人,每三戶可以得到一匹牲口和半年的口糧。

曲阜雖然也進行了分田,但剛分到的田還沒有收成,普通孔氏族人的日子雖然有了期盼,但依然很苦。

這時候半年的口糧就有了足夠的吸引力,另一批孔姓族人願意爲這半年的口糧離開祖輩生活的曲阜。

何況還能白得一個牲口,雖然是三戶人家共有,可這一匹牲口比半年的口糧不逞多讓,甚至還要更珍貴一些。

同時,三戶人家共有一批牲口,也代表了這三戶人家以後會到同一處地方生活,就算到了陌生的地方,三戶人家在一起,也不算都是陌生人。

這樣的條件,另一部分孔姓族人離開曲阜,哪怕那位衍聖公和孔氏族老們的勸阻,也阻攔不住這些族人離開的腳步。

當然, 他們也不敢強行阻攔,不然餘淮不介意讓這些人也跟着一塊去其他地方生活。

有孔氏族人選擇離開曲阜,但更多的孔氏族人不願意離開祖輩生活的地方。

對於這類人,餘淮解決的辦法很簡單,直接強行給這些人搬家,不走也得走,當然,該給的東西不會少。

而且這些人到了新地方以後想要回來根本不可能。他們搬去的地方也有農會,到了地方,當地的農會是不可能任由他們在搬回來。

餘淮在曲阜的這一番折騰下,直接使得孔氏的那位衍聖公和一些孔氏族老地位再次驟降。

尤其那些剛剛搬到曲阜的外姓人,他們可不會聽從這位衍聖公和孔氏族老們的吩咐行事。

畢竟搬來的人,都是最支持虎字旗的百姓,而搬走的孔姓族人,大部分都是願意聽從衍聖公和孔氏族老吩咐的孔氏族人。

第六十三章 平安銀子第七百五十章 開炮第六百三十七章 用飯第二千三百五十九章 遭受重創的二白旗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驅離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爲了烏紗帽屈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坎坎塔達帶回消息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出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三章 押送要犯第九十九章 知縣問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戰爭臨近第五百零五章 矮林後面第二百一十五章 農戶(補欠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第二千九百章第二千七百三十九章 勸說崇禎離開第二千七百零七章 送炮第二千八百四十章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農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札木合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出錢糧第二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安全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崔王二家的擔心第二千七百八十四章 草原的路第兩千零四十四章 聯姻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樑家車隊第四百零七章 突然出現的蒙古甲騎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一千一百章 趙家的態度第六百零五章 馬匪一片雲第六百七十九章 用飯第二千四百三十二章 好處少不了孔氏一份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首輔之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郭舉人第一千八百零九章第二千四百八十章 嚇到的孔貞堪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頂罪第五百零四章 女真人退走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拜訪第二千五百四十六章 抓捕叛逃漢兵第二千九百一十九章 留守人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談話第二千八百六十九章 逃命的祖大壽第三百三十六章 範永成上門第九百一十二章 命令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墩堡是虎字旗修築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新軍第二千零七十一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見到老鄉第三百六十四章 刁難第九百五十章 彈壓第二千九百四十九章 誰幫誰第二千八百七十七章 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分道揚鑣第九百三十一章 勸說第二千六百零四章 孔胤敬上門第二千七百七十五章 南都建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遇代王府長史管家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第一千五百零一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矛盾第二千七百五十二章 勳貴車隊被攔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離島第七百九十章 讓北虜退兵的策略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謀劃虎字旗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城門前的偶遇第八百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十五章 營嘯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忠賢第一千零三章 蒙古大軍的動靜第二百三十二章 慌張的楊廣煜第六百八十八章 廝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求援第二千六百九十二章 答應見面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來板升城爲大戰做準備第二千八百八十四章 接踵而來的壞消息第八百四十四章 滿萬不可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徐有財被氣昏過去第二千七百章第九百九十二章 蒙古人南下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自焚第二百四十三章 李莊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奪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退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員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坎坎塔達到來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殺人第五百零二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兩千零四十三章 金國使臣第二千八百五十二章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建奴到來第七百零七章 堅持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羣龍無首第六十八章 我們徐家保你們安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六房書吏第二千八百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