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太監也是有骨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中的定位,他們只不過是在自己知道的那個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罷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能夠留住方中愈是因爲知道,那個人或許沒有什麼野心,或者他想看的,只不過是這個帝國變得更好,所以他希望方中愈能做更多的事情。

方中愈給自己留了後路,他知道,皇帝如果在以前不清楚這樣的事情,但是當知道方中愈,讓更多的人,更多的方家人在大明南洲留下來的時候,他也猜到了。

對於方中愈來說,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有些事情他做得正大光明,就算是有人把這些事情彙報給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他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正是因爲如此,皇帝纔會如此的相信他。

把什麼都暴露在皇帝面前纔是最重要的,當然,在以前隱藏的東西一直隱藏如今能夠暴露的東西,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方中愈對於那些可能出現在皇帝案頭的彈劾他的奏摺,並沒有太多的想法,那些人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只不過會讓皇帝更加的討厭他們,而不是對方中愈有什麼意見。

這些年他們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件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某些情況下,更多的是願意相信方中愈而不是他們。

當然,方中愈和御史臺的關係還不錯,所以並沒有哪些御史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某些事情上談何放棄只不過在有些事情上,確確實實需要他們出面的時候,他們也會上書來說一番畢竟這是他們的職責,不能因爲他們私下的關係好就不做這樣的事情,那樣的話對整個朝廷也是不利的。

之前方中愈所拜訪的那些玉石,現如今基本上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同時又不會對方中愈的計劃造成太大的影響,就好比在孔家的這件事情上,他們基本上全部都閉嘴了。

既沒有傾向於對孔家做什麼處理,也沒有抨擊如今正在外對孔家進行調查的那些人,對於他們來講,不戰隊是最好的做法,他們要做的就是爲陛下負責,爲整個朝廷負責。

所以建文一朝以來是御史獲罪的,最少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對他們非常放鬆,但也不會允許他們亂說話,所以御史臺的人一個個都很乖。

再加上如今他們確確實實太過忙碌,天下各道巡查比以前更加的方便,他們大多不在京師,雖然有各自負責的,但團隊越來越大,他們也必須要保證能夠後繼有人。

按照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孔家的事情即將收尾,雖然似乎孔家那邊還沒有什麼反應,但他們也不想再等了。

不過這件事情也確確實實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想要做什麼事情的話,很快就能到達。

帝國的力量已經強大到不是人所能撼動的,就算是孔家這個傳承了數百年的家族都沒有辦法。

耿璇跟大人的心思並沒有太過的混亂,如果在以前,他恐怕還要多想一些,但是現在進入錦衣衛的時間長了,他也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人性。

對於人性的把握也越來越強,它也知曉爲什麼當初方中愈一個人就能拉起那麼大的隊伍,他也在想爲什麼在那個時候那些人寧願燕王朱棣做大,也不願意去針對他。

總是有人帶着僥倖的心理,然後認爲自己做得非常的正確,當然從他們的角度上來說這一切也是沒有問題的,這就好比爲什麼如今在這種狀態下,耿璇帶領着大家一起來查查這件事情,他卻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那是因爲在他看來他們所做的就是正確的。

就算是沒有皇帝的旨意,沒有那些大陳的說法,耿璇覺得就算是他代表錦衣衛這一次來也應該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身爲長興侯長子,他知道,如今他的錦衣衛的位置已經頂破天了,後面的位置與他無關,但他依然想做更多的事情,想對得起他在這個位置上所享受到的一切。

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正確,對於其他人來講,或許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是他知道。

孔家樹大根深,這一次也不知道要牽連多少人,但是他知道,也許事情會迎來轉機,只不過那種轉機到底是由誰來決定還不一定。

有些人一直在考慮,這一次朝廷到底會用多大的屈禮去整頓孔家,甚至有人在猜測,皇帝到底能下多大的決心,畢竟這樣一個精神人物的存在是會影響很多讀書人的,就算那些讀書人現在有些義憤填膺,甚至對於孔家有些不滿,可事後一旦他們冷靜下來,這件事情會不會還有變化?

耿璇不敢保證,因爲他知道,人越多想法就會越多,雖然他們現如今已經團結了一大批人,可是後期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

但是他知道,錦衣衛在這裡面扮演了很多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有些計劃是他不知道的,就算是他那個地位就沒有辦法瞭解到的事情。

那麼這件事情就有可能會有變數,他雖然不清楚這個變數到底是什麼,不過沒關係,有些事情知道歸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對他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影響。

皇帝的申斥聖旨已經發出去了,還是方中愈的老熟人張公公。

張公公的級別已經比多年前高很多了,但是如今這件事情還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親自點了他,讓他把這一份聖旨送到孔家。

張公公在接到這個差事的時候眉開眼笑,雖然不知道皇帝爲什麼這樣,但是他多多少少還是猜測到了一些,能讓皇帝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多,而那個年輕人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他跟他並沒有特別緊密的聯繫。

一路上他也沒有,很快的趕往山東,就是按照正常的速度,一路沿着官道向北而去。

最開始還有人建議他走水路,畢竟如今水路也很發達,如果到山東那邊兒,萊州或者是威海附近直接登錄也可以。

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陸路去傳旨,原因無他,只不過是因爲他不太想折騰,而且看皇帝的意思也沒有那麼着急。

揣測聖意,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張公公這一次做了。

“公公,咱們爲什麼要這麼慢,聽他們說,要是咱們再快點兒,能夠很快的就進入山東府了!”

身邊的小太監,看着張公公,有些疑惑。

張公公一笑,“沒事,去早了不好,去晚了也不好,咱們啊,要去的剛剛好。

只是,這剛剛好的度,太難把握,既然如此,咱們就只能按照咱們自己的,到點兒就去,就可以了,所以呀不要着急。”

張公公這一句話繞來繞去,搞了最後小太監還是沒有懂,只能低着頭。

張公公心裡卻是想着也許這一次他做的事情並不對,但有些時候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所以他並沒有覺得自己完全做得有問題。

他在慢悠悠的趕路,京師裡得到消息的,汪雨辰確實有些看不懂了。

汪雨辰拿着下面彙報上來的消息,找到了方中愈,這個時候的方中愈正在看着南方的彙報,畢竟黔國公那邊兒推行的還算是很順利,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一段時間朝廷將會獲得一塊特別大的領土。

“大人,您看看。

這是最新的彙報。

這張公公倒是個妙人。”

“怎麼呢?”

聽他這樣說,方中愈倒是笑了笑,張公公他知道當初就是他來自己家宣紙的,後來幾次質疑都是有他辦法可以說,張公公見證了方中愈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各種關鍵時刻。

“其他人本來以爲張公公在接到陛下的聖旨之後,會快速的趕往山東,誰知道他卻慢慢悠悠的選擇了陸路,而且一路上遇到驛站就休息,早上出發晚上休息,一點都不着急。”

“正常,他們這些人對整件事情可以說是最敏感了,如今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參與了,既然我們已經參與了,憑他的理解,也不會在咱們這件事情上給咱們添堵的。

咱們也不好干涉,畢竟他也是按照規章制度來做事,也沒有做其他不合適的,所以呀,這件事情咱們知道會知道,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汪雨辰也是這個意思,畢竟他心裡清楚,那些人就是因爲考慮到了錦衣衛的參與,所以纔沒有把這件事情做的太過分了。

張公公也算是投桃報李了吧,畢竟如今事情還沒有解決,他現在去的話多多少少,有些太過着急了,但如果事情在解決的途中他去了的話,那就帶來不一樣的效果畢竟那是一封申斥的聖旨。

“京官中,有什麼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嗎?”

方中愈更多的是關心在這件事情中那些官員的表現是不是出了就開始他們說別人現在意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變化。

隨着形勢越來越明朗,是不是有人就要開始跳動了,畢竟能夠讓孔家衰敗,自然也能夠讓他們衰敗,他們現在還在希望空間留下的空白由他們去填補,但並不意味着他們就希望那些人被其他人所打倒。

“這個倒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發生,如今朝廷現在算是比較明朗了,而且那些人也並不想去出皇帝的眉頭,再說了,現在他們如果真的能夠在這件事情上處理的話,獲得的也不會少,所以那些人恐怕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冒險。”

在整件事情操作之前,方中愈和汪雨晨還有他們的團隊,就已經對整件事情做了一個充分的調查,然後評估後得出一個最重要的結論那就是在這件事情上那些人袖手旁觀甚至是落井下石的可能性遠遠大於伸手幫助挽救孔家的可能性。

所以他們纔會更快的把這件事情處理下來。

現在這種情況也清楚的說明了一切,那就是他們之前所做的分析和評估都是正確的,朝廷的人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利益,或者說在某些程度上他們寧願選擇袖手旁觀,而不是落井下石,這也讓方中愈他們有了很大的操作性。

這一次的行動也算是一個試探吧,他們也想在這件事情上來判斷有多少人願意爲了至聖先師站出來,但更多的人恐怕考慮的更多。

當然,也許他們的原因並不是至聖先師也許是因爲自己,不過這都不重要,結果纔是最重要的。

“既然如此,那就開始下一步的行動吧,接下來咱們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更加的嚴重了,這麼一些年積攢的家底恐怕都得花在這件事情上。”

方中愈也有一些頭疼,有些事情不是他非要做,而是到了某種情況下不得不做,畢竟他也不希望,後來悲慘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整個帝國的情況和之前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和10年前大不一樣,既然如此,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要負責任,要把整件事情擔起來。

“大人,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件事情做了,以後可就回不了頭了。

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辦法爲這件事情做一個評估。

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咱們也說不清楚,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支持咱們這樣做的。”

汪雨辰知道這也許是自家大人想要爲大明做最後一次的努力,接下來他可能就再也不想操心了,所以這件事情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他也不知道。

方中愈聽到這樣的話,沉默了一陣兒,他也知道王雨辰的擔心是個事實,有些事情不是說他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也不是說,就算是他經過了充分的努力,最後也不一定會帶來什麼改變。

汪雨辰也在靜靜的等他回覆這個時候自家大人認真次數的時候,是他最不願意打擾的,因爲這可能就會帶來接下來一系列的改變。

“不管了,接下來的事情先做了再說吧,無非是咱們承擔一切後果,現在看來,是你的機會還是在咱們這邊的,所以不要太擔心,有些事情總得要做,咱們不做也會有其他人來做的,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罷了,現在咱們能做,就會後人節省一點時間吧。”

“是。”

第0110章 國子監講課(求訂閱)第0578章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1236章 不好朕就會拿走第0749章 總之是變化無常第0213章 你是郭靖郭大俠第0960章 登聞鼓響天下驚第0737章 一起未央終爲王第0111章 牛在天上飛第1194章 三戰不死可活命第0005章 民心的力量第0148章 這真是小家碧玉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第0738章 孤要做真正的王第0774章 三年改制困難多第0340章 朱棣是個早產兒第0343章 微信傳播就好了第1132章 皇帝的宣傳之道第0050章 能不能練字(第三更)第0095章 沉迷在其間第0181章 誰告訴你它存在第0280章 那隻蝴蝶出現了第0141章 多條朋友多條路第1225章 犧牲就徹底一些第0499章 燕王府最後時日第1198章 錦衣衛不能妥協第0017章 初見徐四爺(求收藏)第1219章 系統化危機呈現第1094章 大明帝國的未來第0259章 借雞生蛋的本事第0495章 達成一致的統帥第0933章跳出來的攪局者第1099章 皇帝的權力底線第0984章 朝廷的翻天之掌第1132章 皇帝給予的壓力第0169章 也能玩點大手筆第0436章 無繩趕忙趕地鐵第0460章 無用那就全殺了第1193章第1085章 發展之後的問題第0297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1130章 真相不只有一個第0268章 中愈一直被模仿第1183章 等待時刻的變化第1033章 有一座城池叫歸化第0324章 數騎絕塵往北去第0212章 真真假假方中愈第0969章剜肉補瘡不好使第1167章 帝國出現的危機第1187章 朝廷百姓的關係第1001章沒有結果的過程第1212章他的屁股是歪的第0623章 悔恨沒有金手指第1202章 朝廷的底氣所在第1061章 普天之下只一人第1204章 太子要按兵不動第1176章 老頑童直鉤釣魚第0023章 暗衛小有形(求收藏)第0266章 太公釣魚上鉤否第0190章 死馬要當活馬醫第1065年 燕王朱棣新愛好第1102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0364章 有識之士的問候第0727章 使勁挖宗族牆角第0024章 民間的變化(求推薦)第1037章 要不朕玩個大的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難當第0969章剜肉補瘡不好使第0793章 新事物的大起點第0148章 這真是小家碧玉第1094章 大明帝國的未來第0563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0677章 思考利益最大化第1078章 從南到北的安慰第0956章 洞房昨夜停紅燭第0825章 如今花錢如流水第0960章 登聞鼓響天下驚第0071章 酒醉好辦事第0519章 一代名將的隕落第1195章 試試殺猴給雞看第0579章 千里之行始足下第0591章 吃別人嘴短御史第1132章 光芒四射的影子第0895章 這是走哪哪催婚(大年初二不斷更)第0672章 大明宣揚的力量第0317章 終究還是逃不過第0391章 突然出現的轉折第0928章 家裡有母心擔憂第0695章 代天巡狩人人忙第0198章 背鍋我是認真的第1009章太監也是有骨氣第0458章 大明錦衣幻夜騎第0972章 無言信任壓力大第0927章 大人上過戰場的第1136章 清者不用人自污第0740章 有些事情還得做第1053章 與瘋子相處的日子第1198章 精神信仰不能斷第0832章 熱心的皇后娘娘第0953章 高頭大馬迎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