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3章 東宮行走是個啥

每個人都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因爲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晃晃悠悠,吃喝玩樂,那不是人生,那是浪費人生,這一輩子沒有聽過一次響,沒有去見識見識,那有什麼用。

還好還好,京師的二代們似乎也感受到了壓力,不僅僅是廖氏兄弟領導的那一批人,還有散亂在外地,現在也在忙碌着各種商業活動的人,他們心裡很清楚,因爲這是一個機會,朝擔心勳貴和武將,文官權勢太大,那沒關係,我當個商人,除了享受祖輩帶來的蔭庇,不摻和這些事,總歸是安心了吧。

外放執行任務的錦衣衛,在這北方的大地上,正在體驗人生,是啊,還沒生過人呢,哪知道怎樣體驗人生,不過殺戮,也是人生的一種,沒有帶來過生命,那就不斷的帶走吧,當不了送子觀音,那就做個死神,吹熄生命之火。

又隔了一天,建文皇帝的罪己詔下發了,由三位老師構思,翰林院編修,庶吉士初稿,最後交由皇帝審閱,皇帝批覆後,數次易稿,最後定稿後,加皇帝寶璽,昭告天下。

這時的庶吉士還是個翰林院短暫的職位,沒有太多的權力,只是,負責起草詔書,有的也爲皇帝講解經籍,與文學博士的職責有些類似,但並不相同。

百姓巨驚,陛下怎可如此呢,爲何之前沒有聽到什麼風聲,朝廷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允許這樣做,難道皇家又出事了?

甚至還有百姓猜測,這一定是朝中的大臣肆意妄爲,想要將罪責推給仁慈的建文皇帝,這是個陰謀,百姓議論紛紛,甚至有人組織百姓去承天門爲皇帝討個公道,或許在他們眼中,建文皇帝不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與污名,因爲建文皇帝是個好皇帝。

只是,一切只是他們的猜測,而這猜測也是大大的錯誤,就在不久後,大明報和大明遜志報同時發刊,將罪己詔的內容印發,廣而告之,人們傻眼了,沒想到真的是皇帝自己下的罪己詔。

大明報發刊的同時,朝廷還命令各大驛站,快馬加鞭,將這份罪己詔送往各處,爲了讓天下人認識到皇上的誠心,也爲了宣告叛王朱棣的野望。

這份罪己詔的具體內容爲:“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欽奉皇祖寶命,嗣奉上下神祇,燕人不道,擅動干戈,虐害萬姓……”

不得不說,齊泰,方孝孺,黃子澄領頭的,翰林院編修們共筆的詔書還真不錯,細細研究就會發現,在這份詔書中,至少說明了三重意思:

第一,我皇太孫朱允炆是受太祖高皇帝遺命,在大明宮城,當着衆位朝廷大臣的面繼承大明江山的,是唯一合法的天子,是這大明江山的皇帝,年號建文,不可抹滅。

第二,在詔書中痛斥燕王朱棣的狼子野心,通告全國,燕軍大逆不道,荼毒生靈,其危害不下於前元滅族之禍。

第三,朕是有罪的,沒有團結好皇家子弟,沒有好的政策對待叔伯兄弟,特意向皇天后土,祖宗宗廟,黎民百姓道歉。

總之,說的是誠誠懇墾,這一切都是朕的錯,朕認錯了,還望廣大百姓原諒。

民間對此一片支持,之前認爲朝廷不行的,也漸漸認識到,燕王朱棣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既然想要搶奪那個位子,總要付出些代價不是嗎。

就在那一瞬間,好像很多人突然意識到,原來,燕王竟然如此的大逆不道,在他治下的百姓居然生活的如此的清貧,甚至有些民不聊生。

在今後的一段日子裡,在各個大一點的城鎮,都會有人將各種各樣的消息傳遞給百姓商戶。

大都是,爲什麼燕王憑藉一藩之地還能對抗中央朝廷,不是因爲朝廷無能,而是因爲朝廷善待百姓,不對百姓苛政,可是燕王和燕王手下的將士,王世子朱高熾在北平一帶,縱兵收割,對於百姓的糧食,商戶的銀錢,大批量的抽調,還經常發生打死人的事情,這才能勉強維持軍隊的消耗。

這樣的生活要怎麼辦呢?

當然是聚集起來反抗啦……

今日上午,方府很忙,是的,爲了準備迎接聖旨,擺香案,供桌,庭院裡打掃乾淨,這也是爲了表示對天家的尊敬。

只要是沒有事情的家丁和丫鬟都聚集在前廳,和方家一家人一起等着聖旨的到來,這也是規矩,不過建文朝政寬人和,只要不違禮,一些事情還是放得比較寬的,所以盛裝的一家人在靜靜地等待。

大概過了一刻鐘。一聲高喊穿了過來:“聖旨到。”

衆人看見一位穿着宦官服的公公在一羣錦衣親軍的護衛下來到了方府,這不是爲了擺譜,只是單純地爲了顯示皇家的威儀,不管在什麼朝代,聖旨的頒發都是嚴謹有序的,有親軍防衛也慣例。

待他們擺好陣仗,方孝孺和方中愈一看,來人還是他們的熟人,張公公,只見張公公雙手托住聖旨的兩端,一副公鴨嗓的說道:“文學博士方孝孺,錦衣衛百戶方中愈接旨。”

方孝孺和方中愈帶着全家人跪下,“臣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掌國四年,國運亨通,帝師方孝孺公忠體國,忠心耿耿,有心革新,創思想之大成,……,特賞賜白銀五百兩,黃金五十兩。錦衣衛百戶方中愈,少年英才,提交建文數字之法,親軍訓練之法,又領親衛,護國佑民,……,學問淵博,見識非凡,特徵爲太子屬官,東宮行走,秩五品。欽此。”

話很多,中愈也沒記住多少,但想來也是寫歌功頌德的東西,所以在聽到欽此之後,他才鬆了一口氣,畢竟也就話多了。

“臣領旨謝恩。”方孝孺和中愈再次一拜,雖說父子兩一份聖旨,以前也出現過,這也沒什麼大不了。

方中愈在後面,方孝孺起身後上前一步,接住了聖旨,兩人又寒暄了幾句,至此這項儀式算是結束了。

第1148章 看起來都有道理第0707章 寂寥落寞的身影第1010章讓相信的人相信第0919章 老夫老了不管了第0474章 戰前的圓桌會議第1152章 中愈真的存在嗎第0119章 那人失蹤了第0891章 功與過世人評說第0440章 雪中送炭大營行第1019章功成身退挺身出第0680章 混一圖出老人驚第0511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862章 傷敵一千破招式第1173章 想不到的事太多第0481章 好時機就要到了第1195章 試試殺猴給雞看第0568章 軍人的京中搖籃第0351章 付出會有回報的第0003章 溫暖與收心第1066章 帝國發展靠大家第0256章 兩條大魚別錯過第1116章 大明太平盛世否第1030章 得意忘形三老爺第0559章 驚人一語建風雨第0384章 錦衣衛被幹趴下第0591章 吃別人嘴短御史第1162章 做真好事這麼難第0217章 那一夜無奈故事第0638章 寥寥江山楚天闊第0534章 到底看出了什麼第0175章 洗洗刷刷好乾淨第1068章 小事情的大偉大第0467章 神神秘秘太平道第0875章 他纔是穿越者吧第0053章 皇帝第一次(第三更)第0898章 細微之處見真章(大年初五不斷更)第0720章 這皇位讓你如何第0899章 十年之事路茫茫(大年初六不斷更)第0499章 燕王府最後時日第0691章 上天眷顧沒意外第0798章 孤王得感謝你啊第0836章 一些障礙得打破第1209章 活着的死人故事第1183章 這是帝國的未來第0313章 統一思想的大戰第1224章 忙碌的人沒有錯第0483章 各方起舞搏最後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0171章 小幼苗也要呵護第0736章結局開始就註定第0826章 一個棒頭一個栆第0227章 壞壞大人的謀劃第0778章 太子殿下的進步第0940章 南轅北轍一直跑第0359章 燕王與先帝養子第0076章 說漏嘴了嗎(求推薦)第0230章 一場宿醉一場夢第1165章 有想法無解決辦法第1223章 各方反應齊登場第0447章 燕王朱棣着急了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論第0423章 總算有一點變化第1163章 父皇並不生氣啊第0232章 罪奴營外收人心第1149章之前沒一步到位第0764章 後世子孫後世福第0336章 大明最真的講究第0957章 他的無私並不好第0284章 暗中潛在的幫手第0610章 老驥伏櫪志高遠第0479章 活着比死了重要第0494章 大明朝廷的根基第1106章 沒有什麼想不通第1205章 他們擔心的樣子第1035章 死了又活的規矩第0581章 連鎖品牌的雛形第0970章 把握度是最難的第0853章 驅趕豺狼喂虎豹第1166章 終究是帝國之殤第0411章 如果在重來一次第0895章 這是走哪哪催婚(大年初二不斷更)第0464章 行走在京師之中第0546章 咱們想到一塊啦第0497章 北平城破旦夕間第0698章 祠堂一跪抵過往第1179章糾結的親密君臣第0240章 三級戒備探路者第1134章 巡視之事慢慢來第1217章高速發展的後患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來第0639章 背後有手非常忙第0558章 強漢之後有強明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353章 信裡到底說了啥第0585章 大明女將的消息第0635章 一飲一啄自天意第1204章 太子要按兵不動第0941章議事長來誘惑你第1070章 沒有絕對的公平第0406章 贖罪的渺茫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