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5章 最高指導性機構

朝廷的大軍如今正在北上,他們又在草原上不斷地推進,佔據,最後,消滅一切可能出現在自己世界裡的敵人。

條件惡劣是肯定的,但是如今北方軍政能夠完全的養活他們,這也是之前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駙馬爺梅殷提倡精兵簡政,那就是手底下的都是精銳,至少他們的裝備能夠讓他們獨自面對可能來犯的敵人。

軍功如今基本上都不夠報,因爲他們總是能夠快速的打擊到他們。

草原上的部落正在不斷的收編自己的力量,至少他們不會在如今朝廷封爲正盛的時候對他們進行大規模的襲擊。

在草原上那些草原部落的人能夠通過動物的痕跡判斷朝廷到底有多少人在附近遊蕩,畢竟朝廷所攜帶的糧食更多的是乾糧,想要吃一頓肉,還得對草原上的動物下手。

皇帝對於他們這樣的行動都是指導,但並不干涉軍方如今的力量非常的強大,而且他更希望這些人能夠在草原上更多的威懾敵人,進而把大明的國土向前推進。

想要長久的佔據那一方地方,不僅僅需要軍事上的威嚇,還需要有真正的漢家百姓在那裡生活,所以當安全性能能夠得到保障之後,朝廷已經開始在向那裡移民了。

移民其實非常的簡單,畢竟有好多破落戶,在加上之前在老家養不活自己的,如今去了那裡可以得到一塊土地耕種,3到5年之後那塊土地就屬於他,那麼會有無數的人去那裡。

要怎樣才能讓百姓更快的去異鄉生活,那就是給他一塊足夠的土地,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還能夠完全的掌控在自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給地主打工。

當然這樣的說法不可能完全告訴其他人,至少不會廣泛的流傳下去,他們宣傳的當然是更加正義的。

爲了帝國,爲了朝廷大業,每一個人都應該付出自己的力量做貢獻,所以他們願意去,至少站在朝廷大義方面他們應該去。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在如今朝廷的大量發展之中,百姓們也享受到了快速發展的福利,至少他們不會像之前一樣每天只能累死累活的。

如今朝廷從外地運過來的那些種子,正在國內大批量的種植。

之前他們進行試點之後發現還是有不少的種類能夠在國內生存的,所以對他們進行培養之後可以成爲百姓的主食,不再像之前那樣非要**細的大米才行。

工部尚書鄭賜如今非常的忙碌,朝廷一紙詔令把他從前線的工事工地上招了回來,建文皇帝朱允炆召見了他。

“愛卿聽懂了朕的意思嗎?”

如今工部尚書鄭賜,年紀越來越大,但是雙眼卻炯炯有神,臉上的皮膚也有些泛黃,這是長時間在外面奔波之後的感覺,畢竟跟其他人不一樣,他還是在工地上飽經風霜的。

皇帝朱允炆在她的暖閣裡接見了公佈上述政策,然後次做,畢竟這一位上述如今常年奔波在外,可以說比其他的人身體都過於忙碌的多,所以年紀顯得也有一些大。

但是朝廷對他的尊重卻是愈發的多,畢竟百姓們也認可朝廷,在工部尚書鄭賜的帶領下,如今在全國各地修橋造路,甚至是將京師與其他的大城市連接在一起,光是這一份功績就足夠讓他們尊敬。

百姓們是最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想法的,對於這些幫助過他們的人,他們一直都很尊敬甚至是對他們的景仰之情高於了朝廷的其他官員。

“陛下,您的意思是組建一所科學院?恕臣愚昧,還是未懂陛下您的意思?”

工部尚書鄭賜這個時候心裡其實是非常的震驚的,他一直以爲朝廷是有什麼大事纔會這麼急匆匆的把他找回來,但是如今看來皇帝似乎只是想組建一個部門而已。

況且對於皇帝的說法,他有些懂又有一些不懂,就算是他之前主持了工部學院的建設,這個時候也完全沒有意識到皇帝的意思。

要是換了其他人,如果有後現代的背景的話,基本上一下子都能判斷出建文皇帝朱允炆到底要做什麼,畢竟與這些人相比後現代的知識已經非常的充分完善了,再加上這樣一個部門在國內是很出名的。

“這是大致的想法,你可以先看看,不一定非要現在做,但是有一個大致的框架,你先看看,看完了咱們再說。”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着他將手裡的報告給了他,這也是方中愈之前提出來的,當然也是經過幕僚深思熟慮的,那些人都會嚴格保密,現目前建文皇帝朱允炆是第二個看到完整稿件的人,如今工部尚書鄭賜是第三個。

對於報告這樣的字眼,工部尚書鄭賜已經猜測到到底是出自誰手了,畢竟只有方中愈那樣的人才會這樣簡潔的將所有的計劃擺在明面上,而不是像他們一樣總是會深思熟慮考慮自己該怎樣用詞,怎樣造句,怎樣把自己的意思表現的委婉,但是卻又讓其他人能夠明白,這也是之前他們沒有考慮到。

皇帝最開始還是表現了極大的興趣,畢竟他還是希望整個國家有更多的人才能夠幫助他處理好國事,甚至是推動整個帝國的發展,如今光靠武力光靠人力是不足以將一個文明延續下去的,這在無數的朝代都已經證明了,剛開始大家勵精圖治,當過上好日子之後就會頹廢下來。

最後到了王朝末年,整個國家都崩潰了,百姓們揭竿而起,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這個過程。

對整個中原大地的百姓們是不公平的。

他們沒有野心,沒有享受到什麼好東西。

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爲其貪婪的野心和貪婪付出代價,這種代價就是生命,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存在,建文皇帝朱允炆,希望這個機構的出現能夠改善整個帝國的發展前景。

在工部尚書鄭賜正在查看那些報告的時候,皇帝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他也在做着自己的評估。

對於這些人來講,有些事情不需要點的太透徹,只要稍微講一下,他們基本上都能判斷到底是什麼情況,皇帝心裡也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工部尚書鄭賜拿到那一封報告的時候,其實心裡已經非常的震驚了,光看前幾行字他都已經覺得這件事情要是能夠做成的話,將會成爲整個帝國最大的指路明燈。

上面清晰的寫着帝國最高的文學性技術性指導機構。

不說別的光是最高的,也就意味着這個機構最後的成長一定會是讓大家吃驚的,畢竟凡是冠上一個最字,都會讓更多的人難以接受。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偏偏只要有人把這個第一第二掛在嘴上,那麼就會引起軒然大波,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是不能夠接受這樣的東西的。

工部尚書鄭賜正在慢慢的看,剛剛拿到手的報告,翻來覆去的看,心裡也在對上面的提議和看法進行斟酌,甚至是思考出自己的套路,畢竟他是要站在朝廷的角度上和工部的角度上對這一份文件進行審覈。

皇帝希望他能當這個領頭人自然要得到彼此的共識,至少在很多方面不能引起兩個人的分歧,或者說至少他們內部要統一,不能讓其他人看笑話。

皇帝也沒有去催促工部尚書鄭賜就那樣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講,如今都有很好的默契,皇帝現在在更多的事情上是不干預,反而是能夠將自己的意志更快速的傳達下去,因爲他給予了那些大臣更多的權利。

參加科舉,賣與帝王家,這是當年他們的夢想。

他們付出努力不就是爲了在更多的事情上有自己的話語權嗎?如今他們做到了,通過多年的努力,寒窗苦讀,最終一步一步走上如今這個位置。

越是到這個位置的人就越是珍惜權力,珍惜自己所獲得的,所以想要打破現狀當然是不容易的,可正是因爲有更多的吸引力,纔會讓他們前赴後繼的做這樣的事情,誰不像自己還能更進一步呢。

議事長的職位還沒有決絕出來,就是因爲文臣之間分歧太大,武將知道自己不會走上那個位置,所以在這上面並不是很上心,至少目前不會去爭奪這些。

皇帝現在提倡文武全才,就是說讓更多的人既有文化知識,又能夠對行軍打仗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在皇明軍事學院內已經不區分文臣武將這樣的概念了,至少他們不會這樣,不過身上的標籤會一直存在着,也是這個時代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當然可能一代兩代之後十年20年能夠改變現狀,因爲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在兩方面都做得非常的好。

越是在朝堂上翻雲覆雨多年的人,就越是明白皇明軍事學院所帶來的改變,國子監當初只是作爲一個國家的教育管理機構存在的,皇明軍事學院,卻是成爲一所全國衆所周知的學院。

如果皇明軍事學院的院長由大臣們來擔任的話,將會改變很多的事情。

不說別的,如果現在看不出來什麼,可是十年20年這些人都會從底層慢慢的爬上高層,也就是說各個部門都會有他們的人,到那個時候,一個老師的名分就可以影響衆多的人。

所幸這樣的機會是不會給予他們的,畢竟皇帝會親自把控那個位置,也就是說不管怎麼說建文皇帝朱允炆都會成爲皇明軍事學院的院長,就算是以後他離開了皇位,那麼下一任院長也只會是大明帝國的皇帝。

這個權利是不會放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這一件事情,所以皇明軍事學院的院長在校規之中是第一條。

那就是隻有皇帝才能成爲皇明軍事學院的院長。

建文皇帝朱允炆對這一切還是非常的有信心的,他知道至少目前不會出什麼事情,如果在大明王朝數百年之後,皇帝不能夠擔任皇明軍事學院的院長的話,也就意味着整個帝國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時候,那個時候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或者說其他的大臣又出現了什麼更加強有力的措施來限制了整個黃泉,那麼這一切就更加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所以他並不擔心以後的事情,現在他只要能夠管住現在,然後往後推50年到100年就可以了。

政策是人制定的,那麼自然需要有人來執行,當執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就會有人希望改變皇帝,很清楚這樣的道理,所以他只希望自己制定的政策能夠延續下去,至於能延續多久,那麼要依靠子孫自己的能力,子孫自有子孫福,他不會在此橫加干涉,也沒有能力去幹涉。

越是這樣慎重,其他人也就越不敢放肆,因爲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可能會觸碰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底線,也就是說也許自己做不了什麼事情,最後卻把命丟掉,這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保持着神秘的重要性,大家越是感覺到他平易近人,就越是害怕風雨背後到底隱藏着什麼?

在這個時代是悲哀,但也是幸福,因爲他們不必去擔心喜怒無常,只用擔心不觸碰底線就可以了。

整個大殿裡都非常的安靜,兩個人都在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工部尚書鄭賜看着這份報告,越看越覺得很有搞頭,至少心裡是越舒服,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成爲了這件事情的推動人,那麼青史留名,一定會有他,比之前更加榮耀。

但這個時候他不能表現的太過興奮,畢竟做這件事情是有風險的,而且什麼時候能夠做出成績來,誰也不能確定,他只能希望自己能夠順利一些。

大明如今的法律越來越健全,所以做這件事情可能並沒有太大的難度,難度主要在什麼時候才能稱之上有真正的成績,所以他得思考一番,到底怎樣做才能完成皇帝所下派的任務,怎樣做才能讓自己能夠更好的成爲這件事情的主導者。

第0952章悄無聲息幻夜騎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1088章 利益的糾纏不清第0916章 不忘初心皆爲好第0107章 心中的順豐第0365章 兩人之間的交易第0597章 非君非帝莫染權第0417章 礙事的定斬不赦第0329章 京師的最後屏障第0666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0567章朝廷裡的聰明人第0622章 出人頭地在此時第0901章 這是瞧上了啥呢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論第0394章 沒切鳥的嶽不羣第0328章 竟對叔叔這樣做第0311章 成功失敗的伏擊第0962章 不怕死的人可怕第0919章 老夫老了不管了第0657章 衆說術業有專攻第0697章 國公爺府辯忠良第0093章 陰溝裡翻船第0046章 睡覺送枕頭(第二更)第0879章 最好的大明天下第0293章 有大志還需大智第0380章 讓你見不到太陽第0684章 可上九天攬月否第0149章 南方逍遙北方戰第1212章 角逐力量的開始第0529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0302章 給活人立牌的人第0599章 千變萬化終起步第0280章 那隻蝴蝶出現了第0063章 踩錯了李二(求推薦)第0832章 熱心的皇后娘娘第1112章 賭博那是祖傳的第0373章 有些秘密你知道第1113章 懷念鎮江府時刻第0999章栽了是什麼感覺第1110章 總要付出代價的第0733章 成長的一絲煩惱第0457章 拋頭顱與灑熱血第0332章 建文真幹得出來第0498章 覆巢之下有完卵第0554章 籌謀害人終害己第0448章 影響生命的藩王第0478章 這場戰爭會結束第1114章 花錢買一個機會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內第0796章 萬世一系想的好第1200章 政治綁架的正義第0760章 平靜之中的大明第0676章 內部紛爭白熱化第1135章 燕王朱棣的擔憂第0545章 那個位置很誘人第1036章 交趾故地的鋒芒第0904章 時間不會管破事第1014章後知後覺的孔家第0952章悄無聲息幻夜騎第0646章 大勢所趨逃不掉第1204章 太子要按兵不動第0185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0230章 一場宿醉一場夢第1142章 朝廷百姓的分歧第0655章 皇帝近臣新入行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第0962章 不怕死的人可怕第0583章 民間資本的介入第0878章 沒困難創造困難第1198章 錦衣衛不能妥協第0626章 整個朝堂的變化第0978章 老大人教誨無常第0366章 非常時期非常法第1124章 凡事有因必有果第0585章 大明女將的消息第0039章 萬事開頭難(求收藏)第608章 一分錢是一分貨第0966章朝堂上消失的人第0116章 天狗吃月亮第0365章 兩人之間的交易第0483章 各方起舞搏最後第0775章 誰說窮人就得窮第1063章 南巡的細枝末節第1230章 背後的支持不缺第1163章 家是最溫暖的港第0824章 女生外嚮是真的第1136章 怎麼說都有些難第0398章 這個理由很強大第0418章 大明翻山仗一張第0079章 國子監祭酒第0749章 總之是變化無常第0868章 咋說都是你有理第1128章 做工是要給錢的第0188章 喬裝打扮的打探第0109章 這就尷尬了第1084章 進擊的號角衝鋒第0790章 皇帝新生活起點第1154章 是我存在的痕跡第0923章有趣的靈魂碰撞第0596章 嘴皮上磨出的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