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8章 沒困難創造困難

對於不同部落的人前來投降,總是會引起朝廷的注意的,甚至會引起中樞的不同意見,畢竟不同的人眼中對於整個概念是不一樣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在整個中原文化中都是流傳非常廣的,甚至是影響重大很多人對於這句話都掛在嘴邊,這被他們用來判斷怎樣處理其他組內的重要準則。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收到邊境官員和鴻臚寺官員的奏報之後,也深深的思考了一番,甚至是讓那些大臣們開始討論這件事情。

朝中重臣和京官們都有權參與現在的討論,所以這一項議題並沒有隱瞞。

現如今的大明朝廷運轉的非常快,每個人只需要根據朝廷所下發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準備在等着作出決定就行,當然這都取決於一些重大的事情,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自然會立馬去做,只要有衆多的部門蓋上印信即可。

像通政司那樣的秘書,每個部門如今都儘量的配備,因爲他們也需要更多的人爲主官們來處理一些雜事,甚至是被稱爲庶務官。

以前這樣的崗位被那些穆鳥們所佔據,因爲那個時候他們算是官僚的私人顧問,甚至說官僚們自己出錢來僱傭他們。

這樣的情況其實在現在還是很普遍的,只不過有些部門爲那些幕僚們設定了專門的機構,當然是通過批准的。

朝廷也有朝廷的考慮,因爲某些事情還是需要一定的定力,那就是後面的人可以按照前任管理所做的政策來執行,也就是說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配備班子在做些事情。

所以像如今討論這些重要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人來出主意,各位大臣也會跟他手下人做商量,最後由他們統一得出一個一致的結論之後,纔會在朝廷上加以辯論,最後作出定奪。

在如今議事長一職還沒有決定的時候,建文皇帝,朱允炆暫時擔任了平衡如何操作的人,不過他還是表明了要儘快決定議事長的職位,畢竟他不希望自己來做這件事情,因爲那樣會影響他的判斷。

皇宮大內一片祥和,工人們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太子依然在和他的侍讀們在老師的講解下開始學習,那些后妃們在宮裡說笑着。

皇后娘娘畢竟和其他人不一樣,所以他也在積極主動的爲婦女事業作出貢獻,至少他如今還在研究怎樣讓更多的婦女解放出來。

浙江開始僱傭那些婦人蔘與織布作訪。

當然這樣的作坊是官辦的,只不過裡面有廖氏兄弟貨棧的份子,裡面只招收婦人做工人。

朝廷大力支持,自然也會大力宣傳,只不過引起了一陣騷亂,但皇后娘娘出面說婦女也能頂半邊天的時候,很多生意都壓了下來,雖然也有不滿,但這個時候極力反駁的話,就等於把皇后娘娘置於險境,誰也不敢承擔這樣的責任。

也只能暗地裡發發牢騷,不斷的上摺子,讓皇帝下令禁止這些行爲,可有些事情他們又清楚,皇后娘娘沒有說錯。

這就好比有些人瞧不起小妾,可偏偏他自己就是小妾生的,有些人瞧不起婦人,可偏偏他自己也是婦人生的。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生,在某些人的心裡也時常有這樣的想法,明明這種想法很是荒謬,可他們卻能坦然的說出來,這也是一種教育的缺失,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大明報也在慢慢的引導。

這種情況還是選擇了支持的態度,他不希望太快的解決這些問題,只因爲有爭議纔會有更多人去探索不同的模式,在保護原有的能力基礎上去解決問題,光靠鬥嘴吵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大明朝廷的發展和所存在的問題,畢竟在如今這種模式下,光發展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更別說有方中愈這樣的人存在。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閣裡,諸位大臣都在等待着他們或是交談,或是閉目不語,或是凝神沉思,總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態度。

“諸位愛卿開始討論吧,草原部落請只希望內遷,讓朕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力,你們的看法是怎麼樣的暢所欲言,朕想聽聽。”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可偏偏等皇帝問起來的時候,每個人卻不知道怎麼說,總之感覺很奇怪,對於他們來講每個人內心都是有情感的宣泄點的,在這個時候或許從情感上來講,都不應該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可有些事既然已經到了那一步了,就不能單純的依靠情感來判斷,對於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來講,這些事情都不應該是這樣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知道這件事情之所以這麼麻煩,不僅僅有種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擔心還有一個敵人沒有解決,最後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麻煩,才需要有這些人來討論,畢竟找他們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在這裡推三阻四,一個個沉默不語。

“怎麼都不說話,平時你們一個個都挺能說的,甚至是在奏疏裡說的都是條條是道,把朕罵個狗血噴頭的也是你們,怎麼現在到了朕面前一個個都不說話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說這樣的話其他人肯定不會接的,反正別人沒罵過你,就算是罵你也不會在奏疏裡罵的,那不是留下證據嗎?

還有狗血噴頭這個字能是這樣用的嗎?

這豈不是說大家都在咒罵皇帝嗎?

不管他們怎麼想,至少這個時候不會這樣,完全是想把自己的命搞丟嗎?

“陛下,臣認爲這件事情能做,但並不是現在,理由有二,第一草原部落如今只是部分來投,其他部分仍然是大明帝國的敵人,朝廷屯兵北方邊境數十萬就是爲了防備這些,如果現目前就答應這些投降,草原部落內遷的話,致那些軍士與何地。

他們在外面拋頭顱撒熱血,咱們現在去迎接昔日的敵人,前往大明內地與百姓們共處一地,實在不妥。

這第二嘛道理很簡單,這些人畢竟不是我漢家兒郎,如果讓他們進入大明內地,安排在何地,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對待他們,這一點恐怕是諸位大人都擔心的。”

刑部尚書暴昭首先開始發言,從他的角度上來講,他可以想出很多理由來拒絕這件事情,但是他依然點出了大家最想說的不只是他,其他人基本上都有這樣的想法,因爲朝廷如果真的開了這個頭,接待的可不僅僅是那些願意投降的草原部落,還有其他部落的人,甚至是邊境之上的烏斯藏地區。

“陛下,臣反對,雖然暴昭報大人所說的有道理,可有一點咱們還得清楚,有些事情畢竟是要開頭的,如果大明想要更加的威服四海,必須要做這樣的事情,至少要容納那些不同於漢家兒郎的百姓進入大明生活,畢竟底層的百姓是無辜的,草原部落,有不少是受上層貴族盤剝的,如果咱們現在給予他們自由,讓他們能夠和漢家兒郎一樣一起生活,最後他們依然會成就大明的子民。

之前寧王爺麾下的朵顏三衛就是如此。”

兵部尚書齊泰站出來說的,對於他來講,說出這些話來也並不是他一人之言,畢竟兵部的諸位侍郎,郎中都有類似的看法,只不過由他來說罷了,畢竟並不這些年打仗打得太多了,還是希望能夠用更好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齊大人,朵顏三衛後來不也跟着反叛了嗎?所以他們不可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把這些人弄進來,咱們到底要怎樣對待呢?如今咱們大明的百姓都沒有對待好,在弄這一波的人進來,這不是讓其他大明百姓心寒嗎?”

有大臣這樣站出來說道,他的意思就是支持暴昭報大人的話,畢竟對於他們來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朝廷也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想法。

“至於大人擔心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太多擔心的,他們要想在大明更好的生活就必須要和大明一樣,之前朝廷不也實行了不少政策嗎?讓那些少數種族的百姓子女前來大明學習,甚至是大明這邊也派出不少大夫,有學之士前去講學,讓他們更加的熟悉漢江文化,現在也變得和大家差不多了。

其次,只要咱們允許他們和漢家兒郎通婚,不久之後自然會生出帶有漢家血脈的孩子,等這些孩子長大之後自然也就會嚮往漢家文化亟待之後,他們也將會成爲真正的漢家兒郎。”

兵部尚書齊泰這樣反駁,其他人一聽就不知道說什麼了,畢竟通婚儀是朝廷,如果真的強制進行的話,還是會有不少人願意這樣做的,再加上漢家兒郎娶草原部落的女子留的還是漢家血脈,再說了數代之後留下來的也確確實實只有漢家血脈啊。

“當然你也說了要數代之後,可是如今咱們哪有那麼多的財政去養活這些人,光是大明的百姓如今猛烈刺激,讓更多的百姓多生孩子,已經花費了朝廷不少的力量,還要支持北伐,支持西洋開發,支持大明南洲探索,哪裡都要花錢,朝廷又要表現自己的威風,又要讓百姓們生活得更好,這實在是難以爲繼啊。”

戶部尚書說道。

他們一個一個的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畢竟這個時候皇帝已經說了暢所欲言,他們也已經熟悉了這種方式,雖然說在某些情況下處理這樣的事情,即使增加自己的威望,也是增加各自部門的行政力量,可不管怎麼說,他們都需要付出自己想要付出的,最終才能拿到自己想得到的。

一說到錢的問題,大家都不爭論的,現在他們都非常的清楚朝廷缺錢,朝廷非常的缺錢,不是說朝廷收不起來稅收,也不是說朝廷沒有其他的法子掙錢,只是因爲朝廷掙的錢快花的錢也多,所以多少有一些沒錢的樣子。

到處都在用錢,這是非常現實的情況,比如說工部在各地所修建的橋樑道路,水泥廠的投產,鋼鐵廠的研發與試煉。

銅礦的開發,金屬的冶煉。

大量船隻的建造。

武器研發。

這些東西都需要用錢,可錢又不能白白的變出來,所以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就是如今朝廷最大的短板,那就是花錢。

大家一下子就安靜了,整個暖閣裡面也變得非常安靜起來,將皇帝朱允炆在上面聽着聽着,發現大家都不說話了,看了看他們。

“怎麼都不說了,一提到錢大家都沒有信心了是吧?”

“臣等惶恐。”

雖然建文皇帝朱允炆是一副調侃的語氣,可是大家聽着卻不是那個意思,畢竟如今朝廷已經算是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甚至是商業貿易發達,這個時候還是沒錢的話,多少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惶恐什麼,只要你們沒有貪錢,沒有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上,朕難道還會追究你們嗎?現在錢,有困難,這一點朕知道,所以真不會怪你們,可是這並不能成爲你們對這件事情采取反對的態度的原因。”

建文帝又打量了他們一眼,最後說道。

“你們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的困難,可朕之前告訴過你們,要你們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告訴朕,這裡有困難,那裡有困難,這能理解,可並不意味着朕會支持你們這麼做。

朝廷有沒有錢你們心裡都清楚,既然現在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更希望看到是你們真正的拿出來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在這裡爭論錢多錢少核不好處理這種情況,因爲有方法,這些事情已經到頭了。

不做帶來的麻煩會更大,所以你們要好好的把這件事情搞清楚,到底該怎麼做。”

建文皇帝朱允炆多少還有些失望的,這羣大臣如今越來越懶散了,至少在這件事情上明明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但是似乎他們都在單純的考慮如何把困難說得更大。

第0288章 他也姓朱不是嗎第0225章 夢只遺落在天上第0747章 我們終將離開這第0556章 長刀有鞘欲見血第0188章 喬裝打扮的打探第0897章 上門羞澀小郡主(大年初四不斷更)第1177章 朕的心思你知道第0677章 思考利益最大化第0169章 也能玩點大手筆第1212章他的屁股是歪的第1173章 帝國出現的問題第0276章 大明的雙面間諜第1092章 多吃苦就能成長第0019章 詩名傳京師(求收藏)第0367章 太祖留下的孽債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第0396章 狼牙是敵人給的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445章 心慌的燕王世子第1032章 有一人可鎮故地第0720章 這皇位讓你如何第0103章 要教武學生第1165章 到底是誰的意思第0312章 圈套背後的猜測第0490章 運沙填滿護城河第0289章 執行力初次體現第0079章 國子監祭酒第0860章 身邊人物的見識第0644章 軍中忙碌話家常第0530章 國朝老將的期待第0069章 玩點新花樣(求推薦)第1174章 正大光明的擴軍第1136章 怎麼說都有些難第0023章 暗衛小有形(求收藏)第1240章 後知後覺的大臣第1100章 切去前事算後事第0846章 紅太陽他在心上第0114章 還是識貨的第0673章 氣震山河好未來第0322章 似有似無的希望第0969章剜肉補瘡不好使第0718章 預測逃命的本事第0489章 最後決戰到天亮第0420章 大明容納很多人第1163章 父皇並不生氣啊第0510章 建文皇帝出櫃了第0481章 好時機就要到了第0949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第0142章 花了銀子買黃湯第1211章 帝國的樣子很好第0600章 衆位愛卿看過來第1093章 終究會回到原點第0388章 晉藩倒了猢猻散第0892章 誘惑之地你去嗎(新年不斷更)第0194章 史書只有一句話第0538章 中愈你個大忽悠第0693章 活着就要爭口氣第0470章 挺倒黴的徐增壽第0745章 五件大事的解決第0263章 悄無聲息的綁票第0298章 太祖皇帝的遺物第0631章 好壞皆有大可能第1104章 責任絕對重要性第0771章 離開京師向西行第1170章 朝廷能夠保持的第0893章 嫉妒之心常存在(4600字大章,過年不斷更)第1241章 接受現實好方法第0927章 大人上過戰場的第1076章 終將失去的權力第1021章一句話你要臉嗎第0489章 最後決戰到天亮第0092章 昨夜鬧鬼了(求推薦)第0931章不講道理的道理第0427章 北平城裡小人物第0249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0421章 一飲一啄皆天定第0221章 殺身成仁難不難第1070章 沒有絕對的公平第1105章 後繼有人是大事第1183章 這是帝國的未來第1084章 進擊的號角衝鋒第0321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229章 錦衣衛空前團結第0147章 強扭的瓜甜不甜第0846章 紅太陽他在心上第0473章 遼東總兵官初現第1070章 試試也是有代價第1186章 激動人心的時刻第1070章 試試也是有代價第0584章 一發動全身顫抖第0657章 衆說術業有專攻第0797章 廚房奮鬥的肅王第0342章 朝廷利器的成長第1140章 太子殿下的要求第1096章 聯通天下大命脈第0448章 影響生命的藩王第0126章 皇帝的癖好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1038章 奉旨趕快生孩子第0007章 北方有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