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4章 發財了大家一起

建文皇帝在某些時候是知道這件事情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今朝廷需要有更多的事情來做這件事,建文皇帝朱允炆也需要有更多的人來把手中的事情處理好,這也是他們之前所做的事情。

皇帝必須考慮到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情做的更好。

燕王朱棣和侯爺,廖明在得到大太監鄭和的消息之後,就立馬派人前往京師彙報,他們自己也在開始組建新的團隊加以探索。

燕王朱棣做出這樣的決策,很容易被其他人認爲是自作主張,畢竟他還沒有這樣的權利讓更多的人去探索一塊可能會屬於大明朝廷的土地。

但是在如今他們卻不得不這樣的做畢竟從大明國土到大明蘭州在從大明蘭州到大明每週都需要話費更長的

能把消息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回去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是派人前往朝廷請示,最後再得到回覆,那隻能說連黃花菜都要涼了。

更重要的是燕王朱棣本就是一個殺伐果斷之人,就算是在皇帝面前失敗了一次,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道理非常的簡單,因爲他這個時候不做決定的話,反而會讓皇帝覺得燕王叔現在已經不堪大用了,沒有決策專斷之才。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得到燕王朱棣已經開始進行探索的時候,反而放鬆了一些,畢竟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太祖高皇帝的子孫在某些事情上還是能夠自己做主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這個時候還在考慮,既然已經新發現了一片土地,那麼該怎樣把這片土地利用起來,也就是說現在中式這邊還要出一個人去接收這一片土地。

皇帝畢竟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母后那邊也一直都在說,希望建文皇帝朱允炆能夠多寬容一些重視,畢竟那些人都是太祖高皇帝的血脈,再加上如今大明越來越穩定,皇帝沒有必要一直對那些宗室嚴加看管。

其實這也是比較簡單的事情,因爲大明朝廷現在已經是不可推翻的了,至少百姓們沒有那樣的打算,宗師們現在也沒有那樣的土壤,就算是如今掌控着邊防軍隊的肅王。

自己也早也沒有那樣的心思,反而要麼渴望向西打一場仗,要麼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也就是說現在皇帝根本就不用擔心這些,再加上宗親們也紛紛表示現在他們要安安穩穩的做事。

沒有誰願意被當作豬一樣圈養,所以他們更多的是渴望自由,對於那些願意躺在中式的功能玻璃,不願幹事的人,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想再多費口舌,只要他們不干涉朝覲的運作就可以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樂意看到有宗室願意去探索,所以現在也已經決定了,不久之後將會以朝廷的名義組建一支遠洋航隊前往大明北洲加以探索。

這幾年之間,朝廷的船隊已經在東亞和大明南洲有了充足的遠洋經驗,甚至是還有不少人前往啦,歐洲這樣的地方。

朝廷的船隊也確確實實這樣做過。

之前也有朝廷使者的團隊前往,印度洋。

沿着印度洋不斷的南下,這也是他們所做的事情。

一路上也有不少國家相互交流,那些國家們也驚歎大明的富有,也不斷的派遣使者前往京師。

皇帝再決定這些事情的時候心裡也很清楚,國家大事,有一位親王參與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這人選可就不搞定了。

與他同輩的王爺不少。

王叔也還有數位。

這倒是讓他有些難做。

畢竟,現在宗室都很老實。

要是這個不管,那個不顧,多少有些不像話。

所以他還是希望有些事情能夠很好的處理。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會多想一些畢竟,他是皇帝,這也是大明的天下。

京師裡熱鬧非凡,百姓們還在沉浸於朝廷所宣佈的那些消息,各個部門也抓緊時間開始做計劃,他們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配合夏原吉夏大人做好他們所要做的事情。

夏原吉夏大人大人要做好皇明銀行的事情,甚至是還要儘快的發出國債,號召百姓投資。

然後還要進一步的爲開發大明北洲做好準備。

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的,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情處理好,皇帝想要做的事情大家都不會阻攔,至少在這個時候不會說出來,因爲那樣會挑戰整個朝廷。

終於在事情發展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大明第一任議事長的職位選出來了。

吏部尚書張禎在衆人的擁護下成爲了第一任議事長。

雖然大家在之前都有想法,但當最後確定人選之後,其他人倒也沒有意見,畢竟張家在朝廷經營多年,再加上張大人確確實實做得挺好,如今年歲已高,就算是擔任議事長也幹不了幾年了,更多的人考慮的是皇帝,希望張大人先做出一個表率來,再加上張大人年紀大了,可能就算在任上也做不了多久。

當更多的人看破這件事情之後,所以就不再反對了,反而積極的支持和推動整件事情的發展。

張大人心裡也非常的清楚,大家之所以把他推上這個位置,就是看在他年紀大了,所以倒也沒有太在意,在最後時刻也選擇了同意,他也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名聲,皇帝既然已經選擇了他來做這件事情,他也要開始把這件事情做好。

議事長是朝廷給予的稱呼,沒有特別其他的權利,只有裁決各個事情在有爭端的時候加以解決。

也就是說如今這個位置更加像是象徵,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朝廷並沒有想把這件事情做個什麼樣子。

但是更多的人卻清楚,金融皇帝中英文這個時候推出這件事情,也就意味着在這上面花費了很大的心思,如今只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再加上張大人本人威望頗高,對於朝廷百官來說都是一個尊敬的對象,所以可能在某些方面會通過得比較快。

但是後來者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張大人來推動一些事情的發展,肯定會比事後他們所做的事情要好。

方中愈拿着所有宗室子弟的資料進攻了,他知曉建文皇帝朱允炆這一段時間肯定會考慮各家宗室子弟的事情,給他們合理的安排。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大臣們也有各自的打算,但不管怎麼想他們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讓每個人分得更多。

這一番理論在高層之間並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反而是個事實,因爲沒有人會去反對把更大的利益握在手中,當朝廷官員們一致決定不再從本國國民手中獲取利益的時候,那麼壓榨外面壓榨其他地方的百姓,就成爲了一個事實。

大明的船隊以打擊海盜的名義四處征伐,遇到海盜也通通一網打盡,甚至是在地方上爲了保護大明華裔。

甚至是和當地的朝廷起衝突。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明朝廷似乎也默認了這種情況,至少他們沒有阻止過。

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閣裡面,除了方中以外沒有其他的人了,連小太監們這個時候也都離開了,似乎又回到了當初戰爭時期。

當然並不是回到了那個時候,只是這種感覺,就好像當初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方中愈一起呆着的日子。

“想不到真的如你所願燕王的船隊,真的找到了那一片土地證,朕一直以爲你會把消息提前給他們,讓侯府的人找到呢?”

建文皇帝朱允炆還在研究當初方中愈所提供的大明北洲的資料,與錦衣衛,侯府,燕王府,齊王府所送過來的資料作比對。

“陛下,臣只是有些猜測,再加上錦衣衛力量的滲透,從一些海盜和船商口中得知了這些,具體的情況也不清楚,大部分都是猜測,所以也沒和王府表明具體的原因,只是告訴他們可以去尋找如今王爺手下的人找到,也算是運氣吧。”

方中愈可不會說他有生而知之的能力,或者說他也不會告訴皇帝后世的他是如何知道那一片土地的,總之現在找到這片土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你覺得朕該如何賞賜那位叫做鄭和的太監了?”

“陛下,有功之臣自然要賞賜,您自己決定就行了。”

對呀,有功之臣,不管對於誰來講你的大工都該上次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會寒了,將士們的心,至於賞賜下來的東西,他要怎麼處置,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可以,朕就封他爲尋訪使,專門爲大明尋找未知之地,手下諸人,皆有賞賜。”

建文皇帝朱允炆想了想之後說道,反正在最短的時間內,決定了對鄭和的賞賜。

現如今大明的官員和百姓們都清楚,所有尋找到的未知之地,基本上都是完完全全屬於皇帝的,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所以反而不會覺得有什麼。

“這樣也很好,畢竟他們遠在海外,陛下的旨意要過去還有一段時間,再加上內府的賞賜金銀,也能夠讓他們做不少的事情了。”

方中也沒有想到,就算是燕王朱棣沒有獲勝,那一位名叫鄭和的大太監依然做出瞭如此大的攻擊,畢竟它沒有七下西洋,但卻尋找到了大明北洲也就是後世的南美北美之地。

在這個時代也是一個想不到的大功勞了。

命運真的是不可琢磨,至少在這個時候他表現出來的力量讓方中愈也還是有些敬畏的,就算是再之前方中寓遮擋了他的光芒,如今這一位採訪使大人也發出了他所應有的光芒。

“宮外的宣傳也差不多了,不知道你打算怎麼安排後續的探索和實際續進行,或者說朝廷這邊到底要提供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將這件事情做好?”

建文皇帝朱允炆還是比較關心的,畢竟這件事情已經很久很久了,而且再加上朝廷近期可能還要對北作戰,南方也不太平,東邊海面上錦衣衛的人都受到了打擊,要不是方中愈一直隱忍不發,恐怕早就出事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樣說,是因爲他知曉大明宣傳部的力量,也知道大明報和訊質保這數十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對所有有大明官府的地方都有着他們的存在。

對於這一批專業的力量,建文皇帝朱允炆是絲毫不懷疑的,畢竟有着方中愈的存在,這些人要是還做不好事的話,那可就得考慮考慮他們的專業性。

也就是說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受到了方中愈的影響,對於整件事情都是存在的,皇帝希望這些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這些東西,那麼這一切都必將存在。

當年的御史們如今都不再隨意的彈劾了他們要做的事情,是在最小的代價下將更多的不法之事揭發出來,所以反而如今這種情況卻是最正常的,他們也需要通過這些記者的渠道來獲取一些內幕消息。

所以那些記者反而如今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建文皇帝朱允炆也知道這些人有着多大的能量,所以對於大明北洲的事情一點都不擔心。

“陛下是想問用什麼最簡單的方法讓大明北洲真正的成爲大明統轄下的土地,對嗎?”

方中愈也知曉皇帝關心的是什麼,畢竟他也在考慮到底該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是的,朕知道按你所描述的那一片土地非常的大,可是離大明國土實在是太過遙遠了,鞭長莫及的道理你也是懂的,就算朝廷如何在強大,那一片土地現在恐怕都沒有完全有辦法掌控在大明朝廷手裡,可是就這樣放任不管,朕也有些捨不得。”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非常的糾結的,因爲他確實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陛下,其實按照之前大明南洲的經驗,那一片土地上應該還是有大量的土著居民的,甚至是還有可能有殷商故民!”

方中愈還是想提醒建文皇帝朱允炆一句,有些事情可能知道但不能做。

第1139章 拋棄權力的遊戲第1139章 殺戮成爲了方法第0372章 晉藩的唯一出路第1191章 大明幻夜真面目第0716章 意興闌珊做大事第0133章 自古天家無小事第0498章 覆巢之下有完卵第1140章 太子殿下的要求第0905章 北洲航線的固定第0013章 父子深夜談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聲第0613章 集中精力辦大事第1103章 發展的機會平等第0961章 說的比唱的好聽第1074章 是非黑白在人心第0371章 一張地圖的玄機第0466章 最後決戰到天亮第0633章 競技挑選殘酷性第0770章 帝國體系的建成第0712章 維賢者可封王爺第1192章 皇帝的無奈之下第0939章相信願意相信的第1131章 賈家很大也很小第0017章 初見徐四爺(求收藏)第1097章 分封文武好消息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筆第1207章 皇帝所知道的事第0013章 父子深夜談第0966章朝堂上消失的人第0722章 徐家有女初長成第0642章 錦衣衛發展計劃第1160章 身不由己在朝廷第0584章 一發動全身顫抖第0197章 借調口糧不算啥第0768章 人小鬼大害人精第0214章 會喝酒的葫蘆娃第0088章 撿到寶貝了(求收藏)第0987章太子爺身邊的人第0784章 文臣武將一言堂第0007章 北方有流民第0221章 殺身成仁難不難第0219章 風一樣的飄揚去第0424章 真命天子會獲勝第0560章 練兵之後復興開第1034章 暗藏的危機體現第0107章 心中的順豐第0634章 哭窮還得有本事第1213章 所有的故事一致第0686章 一人得道雞昇天第1199章妥協後一直臥倒第0566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0831章 戰爭販子的渴望第0719章 活命真的好難啊第0782章 大功背後的博弈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第0228章 紅繩之上的眷戀第1056章 仁慈的狼不是虎第1103章 發展的機會平等第0843章 隨風直到大明東第1102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1187章 朝廷百姓的關係第0056章 二世亡國了(第一更)第0911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0410章 大刀長槍的真理第0026章 奉旨見天子第0332章 建文真幹得出來第1186章 百姓心中的風雨第1109章 被嚇着的大都督第0285章 風雨中的大本堂第0863章 孤獨的建文皇帝第1121章 做人做事的準則第0092章 昨夜鬧鬼了(求推薦)第0709章 一家人情深似海第0070章 喜歡胖胖噠(求收藏)第1080章 角色扮演的入甕第0876章 爲什麼他都知道第1163章 父皇並不生氣啊第1248章 時間最好的解藥第0578章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1087章 海軍將領的不滿第0493章 心軟還是爲大將第1018章歷史的必然結果第1021章一句話你要臉嗎第0659章 隨緣風雨便同舟第0470章 挺倒黴的徐增壽第1153章 皇后娘娘的擔憂第0656章 只是自助者天助第0621章 認命的朱家天子第0232章 罪奴營外收人心第0748章 憑本事不能開戰第0444章 北平城外的危機第0579章 千里之行始足下第0559章 驚人一語建風雨第0083章 小孩過家家第1190章 活着都挺不容易第0801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0477章 希直先生的野望第0033章 小鬼來京師(求收藏)第1127章 傳世的經典之作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