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

當然,劉綎即便跟高務實親近,眼下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投靠,高務實短期內也用不上劉綎,只能說是提前結個善緣,將來高務實金榜題名進入朝堂,混到一定地位纔有好說這些。

高務實眼下真正在意並且已經在做的培養勢力之舉,其實正是並不起眼的“買賣”。他的買賣規劃很大,現在正在搞的香皂生意只是其中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只是當時用以做爲賺取第一桶金的手段。不過現在因爲意外收穫了百里峽這隻已經會生金蛋的母雞,高務實就有些計劃打算略微提前了。

當然,提前歸提前,也不是說現在就要跑去建船廠造海船。飯要一口一口吃,造船之類的事情還遙遠得很,百年後英國佬造一艘主力戰艦的花費換算成銀子得幾十萬兩,就算大明造船比英國佬便宜,也明顯不是高務實現在吃得消的。

高務實眼下打算做煤炭生意。這個生意在大明絲毫也不起眼,因爲這年月運輸不便,煤炭買賣利潤微薄得很,而銷路也一般——也就冬天買不起木炭的窮人家用來烤個火罷了,連做飯都不合適。

爲什麼會這樣?只要想想前世某些比較落後的農村就知道,那些農村人寧可自己出去砍柴燒飯也不用煤,原因無非兩點:一是這年頭砍柴基本沒人管,只要去遠一點的“野山”砍就行了,成本基本爲零,可以省錢;二是這年頭的煤炭燃料很原始,燃燒效率很低,浪費又很大,雖然價格並不貴,但由於沒有蜂窩煤這項利器,用起來仍然不是很划算。

現在的京師,最窮的人自己砍柴放幹了燒;條件稍好一點的才爲了省事買煤燒;再好一點的找樵夫買柴燒;上流社會則只燒木炭。

這樣一看就很清楚了,正經燒煤的人其實根本就不多。沒有市場自然就沒有多少人樂意去做這項生意,利潤自然也很難上得來,因此也就不起眼。

所以高務實覺得以百里峽目前可以提供的富餘錢財就能把這項買賣幹起來。

然而,高務實自然不會只是爲了這點原因所以費盡心力搞煤炭。煤炭在後世的作用很多,但眼下發展程度太低所以很多方面用不上,但有一個很關鍵的點是他堅持要開煤礦的根源:煉焦冶鐵。

門頭溝的煤礦並不太符合高務實這項需求,但可以用來先期培養一批採礦工人,這一點很重要。高務實不是某些穿越神人,他自問沒有能力隨便招一批人就能幹好所有他腦子裡能夠提供的事業。

他前世的工作經驗告訴他,哪怕再不起眼的工作,也會有“專業性”這一說,你弄幾個進士老爺去掃大街,他們還真不見得能贏得了隔壁六十多歲的王大爺。開礦採煤當然更是如此,這項工作在後世可是專業性非常高的工種,而且危險性也相當不低,不是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幹得了的。

另外高務實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歷史上但凡礦工起義,麻煩都很是不小,因爲這些人生存壞境惡劣,全是幹苦力活的,採煤採礦這種事又讓他們不得不注重通力合作——這根本就是最好的士兵苗子!

戚家軍裡義烏礦工出身的多吧?太平天國起家部隊“廣西老弟兄”礦工多吧?甚至某個時代日本那支老被拉出來打先鋒的熊本師團也是以礦工爲底子的。

爲何礦工編成軍隊實力格外強?

一是身體健壯,不健壯的幹不了礦工;二是習慣組織和紀律約束,下井沒規矩的早死了;三是古代下井一次就相當於面臨過一次生死,連下井都不怕打仗更是小意思了;四是礦工之間彼此性命相托,這就相當於後世士兵們都知道“不要管你的背後,相信你的戰友”一樣。

高務實雖然不打算謀朝篡位,但有鑑於他要乾的大事業危險性太過巨大,手底下必須有一支異常可靠的武力存在。這支武力平時一定要不起眼,因爲起眼就可能壞事,但關鍵時刻又要能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礦工就很好啊!尤其是參加過訓練的礦工就更好了啊!

名義?我們怕沒賊人盯上,所以平時當做民兵訓練一下。

組織?哦,是的,我們叫工人護礦隊,意思是有人敢打劫我們,搶我們的飯碗,我們就幹他孃的!

很好,以大明人的思維,這一點問題都沒有。

哪個世家大族拉不出一支能打的家丁隊伍?哪個百年宗族沒有自家的塢堡老寨?同樣,開了那麼大的私人礦場,又不會有朝廷正規軍隊幫你守着,萬一被打劫了找誰哭去?我當然要自家守着自家田,我樂意讓自家礦工多兼一份差事,而且薪水是我發的,礙着你朝廷什麼事了?他們打家劫舍了、欺行霸市了?既然沒有,你哪那麼多廢話!

培養了足夠的專業礦工之後,高務實真正看中的煤礦就要開始準備出手拿下了。

開灤煤礦!

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只說一個關鍵點:開灤煤礦盛產煙煤,其中頗有一部分可以用來煉焦的煉焦煤。

鑑於開灤煤礦巨大無比的儲量,這個“頗有一部分”,就算高務實搞出了煉焦、高爐等技術,並且全天下冶鐵鍊鋼全部改爲使用焦炭,其供給眼下的大明全國也是綽綽有餘。

雖然八字還沒一撇,但這種前景想想都覺得爽啊。

將來他高某人要做的多少事情都跟這個冶鐵鍊鋼有關?要是始終用木炭鍊鋼,浪費巨大都先不說,光是那點可憐的產量就讓高務實翻白眼了。至於說高務實一個文科生搞不出真正高技術的好高爐,那是不假,可他小時候也是老聽長輩們說起當年土法煉鋼的人,弄點技術含量低一點、環境污染大一點、生產效率差一點的土法煉鋼還是能勉力而爲的。

所以高務實這次一回京師,除了忙着準備過兩天要在皇宮進行的“表演”之外,還派人去了戚繼光和吳兌那裡。

爲什麼是戚繼光和吳兌?因爲戚繼光是薊鎮總兵,開灤在他的守備範圍內,同時高務實還打算用一件小事試探一下戚繼光對高拱的態度;至於吳兌,他是“整飭永平道屯田水利海防兵備副使”,開灤是他的直接轄區!

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206章 弒嶽(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55章 缺朝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77章 說方陣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015章 切蛋糕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22章 覆滅第211章 目標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211章 目標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