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

翰林們對高務實的這種不滿,高務實還一無所知,因爲他昨天陪皇帝小心翼翼地吃了頓飯之後就去默寫《龍文鞭影》去了。

由於這種情況下一般而言必須用臺閣體書寫,所以寫得很慢,明明不過兩千多字而已,卻幾乎搞到大半夜才寫完。畢竟臺閣體算是一種楷書,書寫時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最高標準就是寫得像後世印刷體一樣,因此難就難在養心——絕大多數人寫字、寫文章,開頭的時候大多寫得還比較得體,但越是寫到後頭就越潦草,這就是所謂養心不到位,做不到前後一樣的心平氣和。

高務實自問養心水平也很一般,但畢竟這次情況特殊,不得不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亂、不要急……於是幾乎到半夜纔算完全搞定。

到了今天早上,又必須早起趕回高府,因此他根本不知道翰林院對他這個掛名官的不滿。於是等他拿到告身、官印、腰牌等證明身份之物後趕到翰林院,頓時覺得——

怎麼這地方如此冷清?

雖說翰林院本身的確是個清水衙門,但呈現在高務實面前的情況還是有些詭異:整個翰林院裡頭連活物都見不着幾個,只有幾個皁隸僕役走動,身穿官袍的幾乎沒幾個人。

高務實靠着腰牌進了翰林院,茫茫然在裡頭轉悠了一會兒,才總算看見一個年過四旬、身着七品官服的中年人從眼前閃過。正有些找不着門路的高務實連忙上去叫住:“這位編修先生,請留步!”

那官轉過身來,面無表情地看了高務實一眼,不鹹不淡地道:“你是何人,稱我爲先生?”

高務實聞言便是一滯,心說叫先生可是尊稱,這又不是那些毫無常識的電視劇,難道我還叫你大人不成?

但腹誹歸腹誹,眼下有求於人,該陪的笑臉還是得陪,於是客客氣氣道:“小子雖德薄才淺,也知《孟子·告子下》裡說: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後趙岐有注:‘學士年長者,故謂之先生。’今先生身着官服行走於翰林,必學士也,又年長於小子多矣,故稱先生,以爲尊敬。”

那翰林官聽罷,臉色緩和不少,點了點頭:“既如此,你有何事?”

高務實聽得有些奇怪,按理說自己這樣一個小孩子居然跑進了翰林院,你見了我的第一句話難道不是應該問:“你是哪家孩童,何以至此?”怎麼倒直接問我有什麼事了?

但既然人家不問,高務實也懶得多事,誰知道這些翰林官們是不是讀書讀迂了,腦回路根本不正常?於是也就順着他回答道:“末學後進小子新鄭高務實,僥倖得爲太子伴讀,官掛翰林院,今日領了告身腰牌,特來拜見掌院學士。只因此前未曾來過此處,不知道路,是以冒昧請教先生……不知先生尊姓大名?”說罷就是一禮。

“哼哼。”那翰林官微微揚起下巴,乾癟癟地回了一句:“本官翰林院編修趙志皋,字汝邁,號濲陽。”

高務實吃了一驚,連忙再次躬身一禮,道:“不知是探花公濲陽先生當面,小子失敬了。”

嘴上是這樣說,心裡卻暗道:臥槽,老子第一次來翰林院就碰上趙志皋了,這可也是後來幹過首輔的人。不過,不是說趙志皋爲人“柔而懦,爲朝士所輕”麼,怎麼我瞧他這模樣,說起話來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就差在臉上掛個條幅,上書四個大字“老子很拽”的模樣了?這是史書記載有誤,還是他老兄更年期脾氣暴躁啊?

趙志皋卻不知道高務實的腹誹,反倒因爲他禮數週全,心裡略微消了些氣,淡淡地道:“高侍讀不必客氣,你雖無品級,畢竟是假侍讀學士,算起來還是上峰呢。”

原來是這麼回事!

高務實心中自以爲了然,想是這老小子四十四歲才考中進士,雖然由於是一甲出身,直接入翰林院授編修,但畢竟皓首窮經大半輩子到現在也只是混了個七品官,而自己這個黃口小兒連功名都沒一個,卻居然能掛名侍讀學士,換了誰心裡也覺得惱火。

既然可以理解,那就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於是高務實連忙解釋道:“濲陽先生說笑了,小子德薄才淺,哪裡算什麼侍讀?其實說穿了,不過就是太子殿下的書童罷了。這個侍讀之名,乃是陛下覺得小子雖然只是個伴讀,畢竟也算太子殿下之近臣,這纔給了這個稱謂,免得說出去失了儲君顏面……當不得真,萬萬當不得真。”

趙志皋見高務實“態度誠懇,言辭謙卑”,心裡的不滿消散大半,回過頭來倒覺得自己比人家年長几十歲,居然還這般欺負晚輩,實在說不過去,不禁有些後悔,補救一般地擠出一絲笑容,點頭道:“高侍讀雖然年幼,但看來卻正如傳聞所說的那樣,才德兼備,難怪陛下及諸位前輩、同僚選中了你來做這個太子伴讀。”

高務實心裡好笑:我還以爲真是史載有誤呢,原來這人的脾氣還真的好說話得很,我不過就是謙虛了幾句,他倒開始反思自己的態度不夠好,反而來補救了……不過,這也不一定就是懦弱,沒準人家還真就是個謙謙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呢!

畢竟在原本的歷史上,張居正出任首輔之時,權高甚至可以壓主。申時行繼任之後,內閣的權勢依然強大。再後來的王錫爵性剛負氣,他任首輔,也是人人敬畏。而趙志皋任首輔之時,已年過七十,表現就是“柔而懦,爲朝士所輕”。當時一時間辱罵、責備之聲四起。

趙志皋初爲首輔,就趕上西華門發生災難,御史趙文炳上章指責。沒多久,南京御史柳佐、給事中章守誠又上言;而吏部更是過分,在侍郎顧憲成的帶領之下“空司”而逐志皋,意在激怒萬曆。後又有給事中張濤、楊洵,御史冀體、況上進,南京評事龍起雷相繼詆譭趙志皋,而巡按御史吳崇禮又彈劾趙志皋的兒子兩淮運副趙鳳威,結果趙鳳威被停俸。不久,工部郎中嶽元聲極言趙志皋應回家養老,給事中劉道亨更是不遺餘力地攻擊。

當時趙志皋氣得說:“同一閣臣也,往日勢重而權有所歸,則相率附之以謀進;今日勢輕而權有所分,則相率擊之以博名”。遂一心求退,但萬曆不肯,只是一直“慰諭之”。

可見這人的脾氣,看來是真的好。

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273章 倒臺第141章 沒轍了第075章 追擊第273章 倒臺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259章 妖書案?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212章 誤解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05章 政策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04章 京營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264章 出宮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213章 交心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208章 剿殺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22章 覆滅第118章 差別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