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

bookmark

把關於拍賣的辦法告知戚繼光之後,高務實與戚繼光二人的會晤便告一段落,聞訊前來的開平中屯衛指揮使薛城在指揮使司衙門內爲二人舉辦了宴會。

前文已經說過,開平坐落在距京師東四百餘里的永平府灤州與順天府豐潤交界處。她北倚崇山峻嶺溝壑縱橫的燕山餘脈,南與一馬平川的渤海灣廣袤灘塗接壤,東望綿亙蜿蜒的萬里長城,西瞰順、永平原,是古燕幽州抵禦外夷入侵的藩籬屏障。有史以來,它衛孤竹、護幽燕、扼長城、戍灤州,爲兵家必爭之地,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周圍的郡府州縣無能出其右者。

開平雖因衛所駐紮,只是一座小城,但此處畢竟是交通要地,因而四通八達,商賈雲集,車馬輻輳,財貨豐盈。它比稻地、僑城、榛子鎮的歷史更加悠久,被公認爲灤州四大古鎮之首,京東一帶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

縱觀開平歷史,沿革錯綜,轄屬多變:湯、虞、夏的時候爲冀州地,商朝時爲孤竹國。後來相繼屬於燕、遼西、北平、石城、契丹,爲歷朝駐兵重地。秦朝時屬右北平郡,漢朝於此置石城縣,爲縣治所在,後易名爲海陽縣。晉以後屬遼西郡。五代時期的後晉高祖皇帝石敬瑭割地給契丹(後遼國),屬平州,“以定州之俘戶遷於此地,置灤州永安軍”。這裡負山帶河,中間是一馬平川的灤河水系沖積而成的小平原,先後統轄有義豐縣、馬城縣和石城縣。

歷史上的開平地跨石城、義豐兩縣。一直到大明永樂元年,開平中屯衛先從大寧沙嶺內遷至真定,後於永樂三年再北遷至石城廢縣,由此,因有重兵駐紮,石城廢縣的舊治所遂爲軍事重鎮,因駐軍爲開平中屯衛,此地始稱開平鎮。(無風注:昨日有讀者留言竟然把此開平錯認爲是廣東開平縣,我實在瞠目結舌,所以這裡再次介紹一下開平的位置和沿革。)

開平中屯衛設指揮使二人,指揮同知二人,僉事五人,正千戶五人,副千戶十一人,百戶三十二人,衛鎮撫一人,吏十四人,軍卒五千六百七十七人,爲長城以內重要的軍事要塞。

開平成爲北方重要邊鎮之後,明成祖朱棣非常重視這裡的防務,曾屢次派遣重臣駐守開平:“永樂元年,甲戌,高陽王高煦備邊開平”;永樂八年,秋七月,明成祖親來開平勞軍;“十一年二月,應城伯孫嚴備開平”;“十二年九月,癸未,成安侯郭亮、興安伯徐亨共同備禦開平”;“十八年秋七月,丁亥,興安伯徐亨專守開平,拱衛北京”;“二十七年七月,詔天下,武安侯鄭亨帶薛祿備開平”。

這些守備開平的軍事首領之中有王、有侯、有伯,其爵位之高,在當時縣鎮一級的鎮守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足見朝廷對開平的重視程度,也彰顯出開平鎮軍事地位的重要性。

眼下的開平中屯衛,並沒有設置兩名指揮使,而是隻有薛城一人。這位薛城薛指揮使巧得很,正是眼下代掌陽武侯印的薛乾的一奶同胞、嫡親弟弟,也就是上次參加高務實見心齋踏春的那位薛鋹的親叔叔。

席上,薛城對高務實尤其親熱,甚至當着戚繼光這位他頂頭上司的面,非要請高務實上座,弄得高務實頗爲尷尬,好說歹說才以自己尚未取得功名的名義,把上首讓給了戚繼光。

原本戚繼光就並不是個講虛榮的人,且他對文人歷來尊重,這次又受惠於高務實甚多,讓高務實坐個上席他也心甘情願,只是薛城這樣明顯的巴結高務實,還是讓他有些意外。畢竟高務實雖然出身不凡,現在又成了太子近臣,可高拱畢竟只是高務實的三伯,又不是他生父,而太子雖然貴爲儲君,眼下到底也還年幼,薛城這個表現,未免有些過頭了。

到了席間敬酒之時,薛城提到“下官聽聞高侍讀造那香皂,簡直是點石成金之舉,如今京師開賣不過數日,五家店鋪每日車水馬龍、人滿爲患,可謂日進斗金”之時,戚繼光才恍然大悟。

聯繫到夜不收傳到薊州的消息,說見心齋踏春當天,京師幾大勳貴齊聚成國公府上,不過數日,京師“京華香皂”同時五處店鋪開業,第一日限量出售的香皂就被幾家勳貴直接買空……戚繼光明白過來,這裡頭一定有什麼關聯。

接下來薛城的話就更加露骨了:“高侍讀您看,咱們開平雖小,但東邊就是永平-山海關,乃是入遼要道,若是高侍讀有心將香皂賣去遼東,咱們開平大可以作爲一個轉手之地……”

戚繼光論軍事,自然是少有的天才名將,但他並不精於商道,聽了這話不禁暗想:想那香皂何等之貴,以你開平這樣的小城,賣得幾塊?至於轉手……轉手有什麼用處?

但高務實卻似乎完全沒有瞧不起薛城的意思,笑吟吟地看着他,問道:“薛指揮,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是不是想要香皂在遼東的代理權?”

“代理權?”薛城反倒怔了一怔:“敢問高侍讀,何爲代理權?”

高務實笑着道:“所謂代理權,簡單的說就是遼東商人如果想要經營香皂,我京華香皂廠是不會給他出貨的,他要拿貨,只能從你手裡拿。”

薛城大吃一驚:“還有這等好事?”

“如何?”高務實彷彿誘惑人獻出靈魂的魔鬼,用一種高深莫測的語調道:“只要薛指揮能夠答應高某的條件,就可以拿下遼東香皂供應的獨家代理權,將來遼東商人想要香皂,只能從你手裡拿貨。”

薛城喉頭動了又動,心道:老子莫不是要發達了?那國士香皂可是一塊賣一兩銀子的貨啊,我要是拿下整個遼東的代理,每年轉個手只怕就得比陽武侯府還富!

“不……不知道高……高侍讀有什麼……條件?”到底是財帛動人心,窩在開平小城混日子的薛指揮面對這般好事,激動得說話都差點結巴了。

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132章 遇刺!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64章 聯名信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55章 缺朝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54章 將至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87章 “生意”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50章 擔當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49章 不急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