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

“撲通!”一聲,馮保毫不猶豫的跪下,一頭用力磕在地上,口中叫饒道:“小爺,小爺明鑑,奴婢只是個秉筆,當時雖然覺得有些不妥,可孟掌印沒說話,奴婢也不敢妄言啊!”

他這一手,只引得高務實心中冷笑:小樣,我這一手比起你之前想幹的如何?你想看我把皇帝、內閣、吏部通通得罪,可我卻全跳了出來。然而我這一手,你跳得出最關鍵的皇帝這一關,跳得出內閣和吏部這一關麼?

沒錯,馮保這一手斷尾求生,只能保證他在皇帝這邊不會被“扣分”太狠,畢竟事實的確如他所言,孟衝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沒有開口,他這個秉筆太監雖然也不是說就不能說話,但通常而言,秉筆在這種情況下跳過掌印來質疑,確實有些“破壞司禮監內部團結”的意味,以隆慶帝的爲人,多半可以理解。

如此,就算高務實剛纔給馮保強壓了一頂不能對皇帝秉公直言的大帽子,也不至於能一招制他於死地了。而對於宦官而言,外廷如果有強力的支持,那當然是錦上添花,可是唯有皇帝的信任纔是第一位的,因爲宦官的一切權勢,歸根結底都來源於皇帝。

所以馮保的選擇,高務實一開始就料到了,但他同時也料到,馮保這個選擇,就算是把內閣和吏部全都得罪了。

高拱對馮保早有提防之心,得罪了就得罪了吧,了不起就是面子上更不好看了一些。高務實真正的狠手在於,這一下子下來,馮保順勢也得罪了張居正。

因爲徐鵬舉這個案子,本身是由劉顯那件事而起的,而張居正當時無論公、私,都支持爲劉顯平反,打擊徐鵬舉——劉顯好歹是個能打仗的,他徐鵬舉對國家有個屁用?

高務實雖然一門心思要搞倒張居正,可他並不懷疑張居正有改革理想,是個講究經世致用的實幹派,至少比那些庸碌官僚好一百倍。所以,高拱和張居正雖然已經開始有了貌合神離的跡象,但在打擊徐鵬舉而爲劉顯翻案一事上,是確確實實的盟友。

如此一來,馮保因爲要斷尾求生,雖然多少保住了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可卻直接站到了高拱和張居正的對立面。

不要問爲什麼高拱和張居正既然要打擊徐鵬舉,卻又不肯懲罰他——把徐鵬舉的案子一辦,劉顯那邊復官的原因是無需特別說明的,徐鵬舉也絕對不敢跳出來說三道四——這種雲山霧罩、拐彎抹角的處理方式在官場上再常見不過,如果連這都看不明白,那也不必在官場上混了。

海瑞那樣的人爲什麼混不開?他不清廉?他不忠誠?他水平太差?自然不是,無非是因爲他在太多的時候,無視了官場自有的一套規矩,得罪了太多的人。

這就是爲什麼徐階向高拱致函求和之後,高拱願意放他一馬的原因。同樣,堅持不肯放他一馬的海瑞,就被高拱卸任了應天巡撫,單單總督糧儲去了。無非是大明官場,至少在現在,還不流行把一個已經“躺平任嘲”的下野官員往死裡整罷了。即便高拱這樣大權在握,也要考慮影響——你改革不改革,那是你的執政思路問題,可你對一個已經鞠躬下臺的老相爺窮追猛打,那可是你的人品問題了!

在大明朝來說,一個文官的執政能力可以不咋地,你看人家李春芳,能力有限,水平也一般,可首輔照做。然而一個文官,如果人品都被公認不咋地,那就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啦,甚至死後都要被罵。

就和馮保一門心思要報復高拱對他的壓制一樣,高務實一門心思拆散馮保和張居正的利益聯盟。

雖然現在馮、張之間似乎還沒有正式聯盟,可高務實不敢大意,只要有機會讓他們之間發生矛盾,他就一定不肯放過。

剛纔這件事就是如此,原本是一件“隨機”事件,朱翊鈞無意之間給高務實挖了個大坑,但高務實在看見馮保的表現之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禍水東引,反倒讓馮保吃了個大虧。

好在馮保對自己的處境明悟得不慢,直接施展出了宦官求生秘笈第一式·搖尾乞憐,纔算是勉強讓朱翊鈞壓制住了怒火。只見小太子冷哼了一聲,道:“這話你自己去和陛下解釋。”

高務實在一邊暗暗搖頭,心道:算你閹豎逃過一劫。

他知道,馮保在去和隆慶帝解釋之前,一定會先去求自己的真正靠山李貴妃,而李貴妃不大可能因爲這點事把馮保給處理了,因爲她仍然需要馮保替自己“看孩子”……

且慢!等等,等等……

高務實心裡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歷史上隆慶帝在位時,馮保一直被壓在第一秉筆的位置上不能動彈,而李貴妃作爲馮保的靠山,似乎也從來沒有在這方面發力,這裡頭的原因是什麼?

李貴妃畏懼高拱?恐怕不見得——她既不是官員,也不是內宦,她是貴妃,只要沒有失德之舉,高拱搜腸刮肚也不可能找出對她不利的理由來。

那麼回過頭來,歷史上隆慶剛剛駕崩,馮保居然就敢矯詔任命自己爲司禮監掌印,這裡面難道沒有問題?

不可能!

若沒有李貴妃首肯——她那時已經是皇帝生母的身份——馮保怎麼敢矯詔?

也就是說:第一,朱翊鈞做太子的時候,李貴妃認爲馮保做第一秉筆是合理的;第二,朱翊鈞登基爲帝之後,李貴妃認爲馮保做司禮監掌印是合理的。

爲什麼李貴妃會持這樣的態度?她認爲合理的原因是什麼?

高務實忽然發現,自己已經到了摸清李貴妃心思的關鍵門檻邊緣,只差臨門一腳,就能搞清楚李貴妃心中所想。

如果能搞清楚李貴妃心中的想法,那麼接下來跟馮保的交鋒,高務實可就有的放矢、半點不慌了——不怕人家有所需求,就怕自己搞不清人家到底要什麼!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要能知道李貴妃需要馮保在隆慶駕崩前後分別呆在秉筆和掌印位置上的原因,就一定能找到相應的辦法來破解!

無論是想辦法讓馮保失去“非我不可”的特殊性,還是另外找出一個更合適的人來取代,反正一定有法子可以想。

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259章 妖書案?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16章 推辭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277章 逆轉第215章 大燈泡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40章 瞭解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29章 關係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162章 二段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217章 臺灣島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87章 回京嘍第098章 曙光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206章 弒嶽(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