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

bookmark

這支隊伍的最前方,有三名騎士一字排開,正在談話。

這三名騎士,正中間的是光着一顆大腦袋的曹淦,左邊是平時與高務實形影不離的高陌,右邊是在戚繼光麾下呆了半年,剛剛被臨時派來的高珗。

從三人並行的位置來看,毫無疑問,此行以曹淦爲主,其次是高陌,再次是高珗。

“高團座,有一件事,在下憋在心裡好幾天了,一直想要問你。”眼看着就要到達目的地,心裡不太能藏住話的曹淦實在忍不住發問了。

他口中的“團座”是指高陌,因爲香皂產業的快速擴張和產品的大賣,高務實提前將家丁護衛隊的規格連升兩級,以前的“隊”其實對應的連級,現在越過營級,直接到了團級建制,而高陌正是首任家丁護衛團團長。

曹淦實際上已經被高務實剝奪了“軍權”,改任爲“口外貿易總裁”,對外號稱“京華商會掌櫃”。總裁這個稱呼在大明是個常見詞,譬如“某某任正史總裁”,一般就是編撰某史書的主管,意義與後世基本雷同,這裡總裁的裁字,是“裁定”的意思。

其實,當時高務實決定步騎合編,統一整編爲家丁護衛團的時候,連已經知道自己被內定出任團長的高陌都十分擔心,深恐鬧出事端來不可收拾。

因爲當時雖然家丁護衛隊的步兵編制已經擴編到了六百來人,且其中充作骨幹的小隊長們全部經過戚繼光的親自調教,整個隊伍也兼容幷蓄了高務實所訂立的軍規和戚家軍的訓練法則整訓了兩個多月,屬於可以依靠的力量。

但是問題在於,以百里峽響馬爲主要力量的騎兵部隊那會兒也擴編了不少,足有千餘規模,除了未曾配備火器和盔甲,在冷兵器上完全可以稱得上裝備精良,更別說由於財力相較此前更急充裕,騎兵部隊的馬匹數量充足,平均兩名騎兵可以擁有大概三匹戰馬。

這已經是一支讓馬芳都私底下眼紅不已的強大騎兵了,畢竟大明眼下的騎兵家底……實在有些不夠瞧。

武裝騎丁這一塊,一直是曹淦負責,隊伍裡頭帶兵的,都是他用老了的人,甚至不少是他妻家的親族,那會兒高務實忽然要“收軍權”,高陌十分擔心曹淦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水,那麻煩可就大了……這可是裝備精良的千餘精騎啊,放在大明正規軍裡頭都是家丁級的核心戰力,要是真個反水,就算拿不下宣府、大同這種重鎮,攻破些個縣城,甚至兵力有限的府城都不在話下!

要是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別說高務實自己脫不了干係,只怕連高拱都要受牽連——這可是你家的家丁,你家家丁都造反了,你敢說你沒罪?

但高務實爲此準備了足夠多的後手,他有膽量這麼做,而且他知道,必須趁武裝騎丁人數還在可控數目之下趕緊做,要不然將來再收權,麻煩更大。

高務實做出的後手,最重要的是如下幾條:

首先把步騎護衛全部派往大同,打着請馬芳調教的名義集中起來,再傳令由步兵守衛營盤,騎丁的馬場也由步兵守衛。

接下來,以“溝通趙岢”的名義調曹淦去宣府公幹,同時調高珗去大同負責管理步騎兩大護衛隊,又派高陌去宣府向曹淦宣佈改任命令並負責說服或者安撫曹淦。

再然後,請馬芳以四月時曾遭遇俺答進攻爲由,用巡視和加固防務爲名,調集精銳兵力暗中監控家丁護衛隊營盤,一旦發現異動,即刻出手控制局面。

最後,由高珗帶着高務實的職務調整命令,以及“家丁護衛隊半年獎”——足足八萬兩現銀——向留守大同營盤的騎丁護衛主官下達曹淦的調整命令。

這裡頭還有一個重要的時間差:高陌向曹淦宣佈調整在前,並且他需要說服曹淦下令傳訊給大同方面,說自己已經“欣然領命”——怎麼說服高務實不管,但儘量保證來文的,不來武的。

這是整個的行動計劃,而在計劃之前,高務實那套“吃大公子的飯,聽大公子的令”早已執行了幾個月,而所謂“半年獎”也不是臨時提出,而是早就先告知全體武裝家丁了。

這樣一來,軟硬兼施之下,底層騎丁基本上很難出於對“舊主”的所謂“忠義”之心反對調整——因爲“舊主”根本不在,且傳來了主動接受調整的消息。

中上層的小頭目雖然可能心存疑慮,但他們首先可以拿到足夠的賞銀;其次,宣佈調整的地點是在由步兵家丁守衛的主營,他們與自己的屬下被完全隔離,只有同意調整任命之後,纔會被安排分批調離大同——這是不允許他們形成合力。當每一股力量只剩一百來號人,且後勤補給完全仰仗高務實的安排時,他們怎敢造反?

即便如此,高務實的手段仍然沒完,早在他請馬芳幫他整訓騎丁之時,他便開始了騎丁護衛的擴編,其中一部分是與馬芳家丁中那些流浪蒙古人一般來歷的落魄蒙古騎士,這些人被高務實的洗腦大法一通忽悠,早就恨不得叫高務實做乾爹了——好吧,其實都不用刻意忽悠,他們本來就是草原部落爭鬥中失意的落魄騎士,忽然抱上了高侍讀這樣的大明豪門粗腿,傻子才肯放手。

這羣人比漢丁還要認可“吃大公子的飯,聽大公子的令”這個重要指導思想,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被任命爲騎丁護衛隊的小隊副隊長,或者被冠以騎術教頭的名號,很是分割了部分軍權。

而原先出身百里峽的部分少年騎手,經過調教之後被任命爲“紀綱”(軍法官),享受到一些獨特的地位和權力,更是早已將大少爺視爲自己的恩公,又分割了部分軍權。

這種情況之下,這支隊伍的整編工作才被高務實提上日程,進行起來。

當時唯一的問題,就是曹淦本人的態度了。

然而高務實給出了一個曹淦思來想去都覺得無法拒絕而他的夫人更是力勸其接受的條件:高務實許給他口外走私生意年利潤百分之一的分紅額度。

財帛動人心,雖然曹淦私底下覺得只拿到分紅額度而不是“股份”,實在有些遺憾,但想想自己洗清響馬身份後,也不過是高家區區一個家丁頭子罷了,能拿到這麼大一筆錢,兒子還能繼續跟着高侍讀唸書,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要知道,他此前就負責走私這一塊業務,今年的生意雖然因爲戰事受了些影響,可在大公子順利搞到揚州送來的貨物之後,貿易額仍然比往年翻了一倍不止,預計今年的純利都得超過十萬兩,百分之一也超過千兩白銀了,這可不是小數啊!

原先自己做大當家,看似所有的收入都歸他分配,可家大業大花銷也大,還要承擔整個百里峽的生死存亡責任,哪有如今洗白身份,安安穩穩拿這麼大一筆錢輕鬆愜意?

說到底,曹淦早年的打拼已經讓他疲憊不堪了,他這四十多歲的人,心思早就轉到“望子成龍”之上,現在既然能放手,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本來他此前還一直擔心大公子猜忌,現在既然兵權上交,想必大公子也不至於非要斬盡殺絕吧?

於是,他直接讓自己的夫人走了一趟,代爲傳訊。

整編大事就此底定。

可沒過三個月,高務實又派他出馬親自走一趟豐州,卻沒有說明任務。

更讓人驚訝的是,新任家丁護衛團的團正、團副高陌高珗二人居然同時出動,一齊前來。

到了豐州城外,忍了一路的曹淦“曹總裁”這才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28章 好消息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205章 政策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273章 倒臺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235章 臨別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77章 說方陣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35章 密奏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85章 成交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273章 倒臺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289章 封賞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209章 加銜第022章 天壽山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55章 缺朝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206章 弒嶽(上)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