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

bookmark

僅僅半個時辰之後,高務實已經在黃孟宇的帶領下來到大同城內的槍支倉庫。

所謂“槍支倉庫”是高務實自己定義的,實際上叫什麼黃孟宇沒有介紹,高務實心不在此也沒問。

這倉庫很大,且不止一間兩間,而是由大概二十多個頗大的平房,按照橫平豎直的佈置建制的,可見存儲的手銃數量不少。高務實當然沒法一把一把查看,只能抽查,但爲了顯示嚴格,抽查也得每個倉庫都隨機抽查一批。

才走進第一間倉庫,黃孟宇便開始很負責地向高務實介紹道:“高侍讀容稟,我大明的火器製造有兩大來源,一是京造,二是地方自造。京造的來源主要是三大局,也就是軍器局、兵仗局、鞍轡局,地方自造就沒法細說了,只要朝廷批准過的地方都有。咱們大同乃是九邊重鎮之一,火器來源歷來複雜,京造的有,地方造的也有,現在這間倉庫……劉平,這間倉庫——”

他身後那幾名宦官裡連忙走出來一位年輕宦官,躬身道:“鎮守,這間倉庫放的是兵仗局來的各式手銃。”

黃孟宇滿意地點了點頭,朝高務實望去。

高務實見倉庫裡擺放的全是整整齊齊的大木匣子,根本瞧不見裡頭的火器,便道:“打開看看。”

黃孟宇不待高務實細說,朝那名叫劉平的小宦官一擺手,劉平連忙有樣學樣地朝身後的一羣人一擺手,喊道:“高侍讀有令,打開看看!”劉平是這裡的監槍內官,乃是“主管領導”,下面當然也是有一幫子人的,不可能連打開木匣子都得親力爲之。

因爲高務實沒有交代說打開哪個或者打開哪些,這些人也不敢怠慢,連忙一個個把高務實面前及周圍的木匣子一一打開。

高務實就上前查看,巧得很,第一個出現在他眼前的就是一杆三眼銃,只不過他伸手拿了一下發現這玩意分量頗重,估摸自己拿起來有點困難,臉上不禁略有些尷尬。

黃孟宇見機得快,裝作沒看見高務實的情況,興沖沖地伸手把那杆三眼銃拿了起來,伸手放在高務實眼前笑道:“高侍讀您看,這杆三眼銃是……”他說着自己也把頭湊近了三眼銃,仔細看了一下道:“勝字四萬三千六百七十四號——劉平,這個編號應該是哪一年的?”

劉平忙答道:“回鎮守,這應該是嘉靖四十四年九月產的。”

高務實見着稀奇,也湊過去看了一下,果然那銃身上刻着“勝字四萬三千六百七十四號”的字樣,他有些詫異,問道:“每一杆火器都有這樣的編號嗎?”

這次黃孟宇沒答話,只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劉平,劉平則上前恭恭敬敬地道:“回高侍讀的話:每一杆火器都有編號,不過京營三大局出產的火器,編號首字均不同,地方各局所產的編號形制也不同。您現在看見的這杆,乃是京師兵仗局於嘉靖年間所產,開頭首字均是‘勝’字,如果是軍器局在嘉靖年間所造的話,首字是‘電’。若是隆慶年間所產,兵仗局是‘威’字打頭,軍器局是‘英’字打頭。”

高務實點了點頭,心道:看來這管理制度並不是很糟糕啊,都編號到每一把手銃了。

他怕自己所知不詳,鬧出笑話或者誤會來,又見這劉平對自己的“業務”這一塊看來頗爲熟悉,而黃孟宇幾次讓他直接答話,沒準是有提拔他的意思,乾脆笑道:“劉平,我看你對這些規章制度頗爲熟悉,不如你再給說得細些——我指的是火器製造和管理這一塊。”

劉平心中暗喜,連忙上前給高務實介紹起來,黃孟宇見高務實笑着看了自己一眼,立刻明白高務實是有心成全,也連忙回了一個笑臉,以示感激。

其實這劉平乃是黃孟宇的親外甥,黃孟宇雖然比劉平大不了十歲,卻是後者的幺舅。不過,雖然兩人有親屬關係,但高務實從劉平的詳細介紹之中發現此人倒真算得上是“業務精熟”,並非只是吃個空餉不幹事。

按照劉平所述,大明的火器生產的確是受到國家的嚴格控制的:“凡軍器,除存操備之數,其餘皆入庫一一不許私制”。雖然永樂十二年朝廷曾下令天下都司衛所各置局,製造軍器,但這隻限於一般的冷兵器。

而對於火器,地方上是一直禁止製造的,“凡火器,系內府兵仗局掌管,在外不許成造。如“正統六年,邊將黃真、揚洪請求在宣府獨石設立神銃局製造火器”,但朝廷以“火器外造,恐傳習湄泄,敕止之”。所以弘治以前,大明朝廷一直以軍器局和兵仗局仵爲主要的火器生產部門。

弘治四年以後,朝廷才陸續批淮一些地方衛所有限制的製造火器。如弘治四年批准湖廣、廣西;正統末年批准四川自造軍器;正德五年批准青州左衛;七年批准徐州;十年批准涼州等地,都可以製造一定數量的銅將軍神銃等一般火器。邊關自造軍器由此開始。

嘉靖四年,令遼東自造毒火飛炮。十三年,令山西自造一些火器。不過對於地方衛所製造的軍器,只准生產一些手把銅銃和城堡所用的大將軍炮等,若有損失或需要添補,地方官員還必須奏明,才淮自造。同時製造出的火器還要防止別人偷竊或學習:“密切關防,不許泄式樣,違者重罪。”

而製造火器火藥所必須的原材料如硝石等物,朝廷也加以嚴格控制。首先,在產硝石的省份設立廠局實行官賣,不準私自煎硝,違犯者嚴加治罪。其次,是嚴格控制硝石的流通。對於運硝磺販賣的商人,政府都發給商引,這些商引由各省火器製造局的長官如撫、院、兵道等開具,上面寫明本局所用硝磺數量,才準商販納稅販運,其他官方文件一律不準使用。爲了防止商人與倭寇溝通,還下令海禁,不許閩廣等地的商船上有硝磺,查到後從重治罪。

高務實聽到此處,倒是有些意外,原來海禁還跟這個有關?

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209章 加銜第095章 破虜(下)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77章 說方陣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31章 急,不急第129章 複雜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