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

bookmark

“朔風漸冷,流雲飛萬里之天;草色初黃,駿馬馳百戰之地。登高長望,目莽荒如江南;憑樓遠眺,逐蠻夷於漠北。虜騎雖至,士民不驚;天兵既往,賊寇何寧?封狼居胥,昔霍驃騎之舊勳;蓮堡追兇,今馬總戎之新功。所賴聖君垂拱,衆正盈朝……”【無風注:“蓮堡追兇”是指嘉靖四十五年馬芳在萬全右衛之戰中所立下的大功,該處名爲馬蓮堡。】

“高侍讀,我的高侍讀啊,您可真是好雅興!”黃孟宇帶着一堆盔明甲亮的將校匆匆跑來,見高務實站在德勝堡的城樓上,遠遠望着堡外邊牆以北那綿延十餘里的土默川大軍營寨,居然還逸興遄飛在作賦,真是又急又氣。

他見高務實聞言已經收聲回望,趕緊滿臉焦慮地上前,對這位不知死活的欽差副使說道:“高侍讀,俺答虜酋十萬鐵騎壓境,這德勝堡雖然去年加固了一回,勉強還算堅固,可畢竟堡裡只有兩千多兵,您說您這等身份,何必來這種鬼地方?您要實在不放心,叫俺老黃來守着也就是了,左右俺老黃是大同鎮守,就算死在這兒,也算是死得其所……”

“黃鎮守忠義,本欽差定會轉告陛下、殿下。”高務實露出微笑:“不過,爲了配合鑑川公之戰略和馬總戎之決策,這德勝堡總得要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牌面人物,才能吸引俺答賊酋不至於棄圍而走。黃鎮守雖然職重位尊,畢竟不如我有個欽差頭銜,這德勝堡誘敵之事,還是我親來更加穩妥一些。”

“道理俺老黃都懂,只是兵兇戰危,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俺老黃……”黃孟宇的一張臉已經完全變成苦瓜模樣,後面的話也不必說了,言下之意無非是你高侍讀要是出了什麼岔子,人家王崇古、方逢時是文官,腦袋多半不會有事;馬芳雖然是武臣,但多少年的功勞擺在那裡,眼下北軍之中似乎也找不出能替代他的人,估計也不大可能會丟了老命。

可是我老黃不同啊!我老黃說到底,不過是皇帝家奴,而您呢,不光是高閣老的侄兒、太子殿下的伴讀,現在甚至還頂着欽差頭銜,您要是在這兒出了事,我老黃這顆腦袋那才真是鐵定保不住了啊!

當着黃孟宇背後一溜的將校軍官,高務實自然不好說自家在山西境內的八百騎丁全部集中到了這德勝堡中,個人安危是不會有問題的。

這話還真是高務實的心裡話,要知道雖然德勝堡當面的俺答主力起碼也有五六萬,但德勝堡是在長城邊關,又不會被俺答包圍,如果真是事有不諧,這一人雙馬的八百騎丁,再怎麼也能把自己救出去逃命。

高侍讀可能是穿越客裡頭比較丟人現眼的那一種,他對於自己的正經戰爭指揮藝術毫無信心,眼下這檔子事又是原先歷史中沒有的,所以他自從毛遂自薦接下誘敵任務之後,做的準備十成裡頭倒有九成是萬一情況不對如何跑路,絲毫沒有穿越客力挽狂瀾、大殺四方的雄心壯志。

不過高侍讀給自己找的藉口還是比較充足的:我一個行政人員,乾點蕭何的買賣無可厚非,你不能指望我把韓信的活也搶過來幹了啊!我要是有那個本事,穿越來隆萬之交豈不是走錯片場?我得去崇禎朝剿流寇、滅後金纔對啊!

雖然高侍讀當年玩過許多策略遊戲,“指揮作戰”似乎也還行,但他深知遊戲畢竟是遊戲,遊戲就算敗了,無非就是“大俠請從新來過”,可正兒八經帶兵打仗就不同了,一個弄不好,那可是真要人頭落地的!

鬼知道自己到底是霍去病還是趙括?

就算要找機會自己給自己來個“摸底考試”,那也不能是三千對六萬這種場合吧?如此畫面之下,還是戚繼光、馬芳這類人物比較適合出場,他高侍讀就不湊這個熱鬧了,老老實實預防萬一纔是正理。

話又說回來,要不是逃跑計劃被高侍讀再三研究,覺得實在已經萬無一失了,他又怎敢跑來城樓上賣弄風騷,搞什麼登高作賦?

當然,他的逃命計劃雖然準備的十足充分,但畢竟不是爲了逃命而來,所以正事還是要辦的。只是高侍讀這個欽差副使原本只是來觀政,並沒有插手軍務的權力,所以此刻他也不好指派守軍做這做那,只是微笑着岔開話題:“黃鎮守、馬參將,德勝堡的防務眼下可備萬全否?”

黃鎮守雖然本職工作幹得不錯,但畢竟監軍纔是他的本職,領兵作戰卻並不是,所以聽高務實這一問,他也只是轉頭目視高務實口中的這位馬參將。

馬參將就是分守大同北東路參將馬巍,一個典型的蒙古族大明邊將,臉盤子圓圓的,膀大腰圓還有點羅圈腿。

不過這裡要解釋一下,中國古代的將領,從記載上看很多似乎都有“腰圓”這個特徵,甚至民間給他們立的塑像也沒有哪一個是所謂“猿臂蜂腰”的型男,而後世人看見“腰圓”就以爲是胖,其實不然。

這裡的腰圓只是單純的形狀描述,並不是身材特徵描述,也就是說這個人的腰身光看起來就顯得很有力。按照後世截拳道宗師龍哥的意思,練武這種事,腰力一定要足,一個人架勢練得再好,其他部位練得再強,如果腰力不足,就全是擺設,必須“腰馬合一”纔是正途。

按照高務實所見,無論是戚繼光、馬芳還是這位馬芳的義子馬巍馬參將,都有這個特徵——腰身渾圓而不累贅,猶如殿中樑柱一般。

樑柱,哦不,馬參將見高欽差和黃鎮守同時目視自己,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朝他二人拱手道:“回欽差、鎮守,德勝堡雖然兵力不多,但幾乎都是經年老兵,出城殺賊固然不可,據城堅守卻足稱穩妥。更何況,王鑑川公在得知把漢那吉請降之後第一時間就送來了大量守城物資,又調撥了一批糧草和犒賞銀子,眼下總戎也只要求我等固守,末將以爲當可無虞。”

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88章 安南人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95章 破虜(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52章 又面聖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083章 避蟲湯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27章 倒潘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1章 定調子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96章 地雷陣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