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

郭樸答應收下他這個弟子,高務實算是鬆了口氣,但他此來拜師只是表面任務,更關鍵的是要把郭樸請回京師,隨時等待起復,所以這事還沒完。

高務實趁着郭樸此刻露出笑容,趕緊提出請老師先前往京師,自己回鄉小試之後便會去京師向老師請教學問。

郭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忽然出言問道:“你看過這幾天朝廷的邸報嗎?”

高務實怔了一怔,搖頭道:“近來一直在趕路,且在安肅時便出了點麻煩,耽擱了幾天,一路上沒怎麼留意朝中事務,出了什麼事了?”

“你那三伯,大概是要剪除趙大洲的羽翼了。”郭樸的臥蠶眉微微一動:“朝廷啓動了京察,且此次京察之重點在科道。”

高務實一怔,遲疑道:“學生離京之前,尚且未聞此事。”

郭樸呵呵一笑,伸出手指虛指了高務實一下,道:“但此事卻恰恰與你有些關係。”

“與學生有關?”高務實詫異起來:“卻是爲何?”

郭樸道:“把漢那吉請降這檔子事,是你搞出來的吧?後來朝廷授官把漢那吉,其中也有你的首尾,更不要說俺答此後又再次請求通貢與冊封,而你更是不顧自己無品無級,仗着有欽差之命在身,上疏言事,爲封貢張目。”

“老師所言這些事,確實都有學生的首尾,只是這與京察有何關係?”高務實皺眉道:“風馬牛不相及啊!”

“不然,大有關係。”郭樸正色道:“葉夢熊此人,你可知曉?”

郭樸一提葉夢熊,高務實一下子明悟過來。

原來高拱與趙貞吉之間的直接衝突,起因於御史葉夢熊上疏反對受降、授官把漢那吉的正確決策,言“把漢那吉之降,邊臣不宜遽納,朝廷不宜授以官爵,將致結仇致禍”。結果是“上覽疏,怒其妄言搖亂,命降二級調外任。”

次日,上諭高拱曰:“朝覲在邇,糾劾宜公。自朕即位四年,科道官放肆,欺亂朝綱,其有奸邪不職,卿等嚴加考察,詳實以聞。”

高務實回京之後,與朱翊鈞見面時間不算多,但兩人就這件事還是討論過幾句。當時朱翊鈞提起他與高務實第一次見面之時就曾表示皇帝對科道不滿,此次葉夢熊等人又對俺答封貢一事大放厥詞,皇帝十分不滿,已經決定好好整治一下科道。

當時朱翊鈞只是隨口一說,而高務實的心思也沒有放在這件事上,所以郭樸剛纔提起的時候,他也沒能一下子想起來。

現在看來,此次考察的起因,是皇帝認爲要排除言官對俺答封貢的干擾,確保“隆慶和議”的順利進行。隆慶的本意是敕諭吏部考察,而後世傳聞,尤其是王世貞《首輔傳》裡卻說是高拱“覘知上意”,請求考察科道,藉以挾私報復。

高務實最近沒看邸報,不知道事情究竟如何,於是向郭樸求證,他是致仕閣老,當然有邸報可以看,能夠了解朝廷動態。

郭樸告訴他道:“你三伯知道考察科道必引趙大洲不滿,因此,雖然陛下的意思是由吏部單獨考察即可,但他還是於次日上疏,請求都察院協同,一同參與京察。”

高務實詫異道:“既然如此,趙公應該可以理解並接受了纔是呀。”

“時間上出了差錯。”郭樸嘆道:“中玄接到聖諭的時候是下午,你知道他是上午在內閣辦公,下午去吏部辦公的,於是他就打算第二日再上疏說這件事。誰知道趙大洲那日下午在內閣左等右等,等不到你三伯的反應,便以爲你三伯打斷單獨攬下此次京察,勃然大怒,直接上疏,要求停止京察。”

郭樸把邸報上的信息綜合他自己的分析告知高務實,原來趙貞吉一怒之下上疏說:頃因葉夢熊考察科道並及四年以前,“人心訩訩,人人自危”,“今一概以放肆欺亂、奸邪不職罪之”,“未免忠邪並斥,玉石俱焚”,“未聞羣數百人而盡加考察,一網打盡”。要求皇帝“收回成命”。疏入,隆慶十分不滿,認爲趙貞吉曲解聖諭,指斥朝政,直截了當予以拒絕。

於是此次京察便單獨由吏部包辦,高拱做事又快,吏部在他上臺之後,建立了新型人事檔案,查起來十分方便,很快便有了結論。趙貞吉門下有些門生故吏,一貫坐而論道,少有實際成績,有幾個平時跳得很歡的,都在貶斥之列——於是麻煩就來了。

趙貞吉大怒,指使門人大肆議論,說高拱借考察之名斥謫魏時亮、陳瓚等是挾私報復。

在他或者他們看來,凡是彈擊過高拱的科道官員都只能升遷,不能降斥,如有降斥,就一定是“報復”,根本不看吏部降斥這些人所給出的原因。

高務實聽罷,面色爲難,嘆道:“若果然如此,即便三伯能忍,其弟子門生恐難忍之。”

郭樸目露驚訝之色,道:“你三伯說你頗悉人心,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高務實顧不得自謙,忙問:“果然出事了?”

郭樸點了點頭,道:“考察事竣,吏科都給事中韓楫疏論趙大洲庸橫,請罷之。趙大洲疏辯,謂韓楫是中玄私黨,排擊異己。趙疏自辯‘庸橫’,轉而攻中玄爲‘橫臣’,因請解中玄吏部亊權。”

高務實本來有些緊張,聽得這一說,卻鬆了口氣,繼而又嗤笑道:“趙公此舉,非罪我三伯,實罪陛下也。學生料定,三伯一定會自請去職,而陛下會堅持挽留,說不定還會反命趙公致仕……趙公休矣。”

郭樸沉默了一下,目光炯炯地看着高務實,問道:“何以見得?”

高務實聳聳肩,道:“好教先生得知,三伯一直覺得自己事權太重,自學生出京爲止,三伯請辭天官已達三次,言辭懇切,奈何陛下堅持不肯。趙公上疏言及此事,在陛下看來是何性質?無非是趙公不滿三伯大權在握,心懷怨望,因而歸咎陛下,且有挾迫之意。”

高務實頓了一頓,嘆道:“倘若是三四年前,趙公有此舉,陛下或會慎重處置,兩相勸解,然則此時卻不同了,陛下根基已固,又當封貢俺答之關鍵時刻,豈能容忍趙公如此?趙公去職已定,毋庸言也。”

郭樸盯着高務實看了半晌,才幽幽地道:“我知道中玄爲何要你拜我爲師了。”

高務實有些錯愕,下意識問:“爲何?”

郭樸嘆道:“你文章固然大氣,天資亦高,但卻太過精巧於心計,你三伯怕你偏於旁道,失卻中正醇和本心,錯步權謀機巧之道。他素知我爲人還算方正,使你拜師於我,非學文章權術,實固浩然之氣也。”

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50章 擔當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030章 立威(上)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0章 立威(上)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289章 封賞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238章 暗流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10章 高夫人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123章 大危機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45章 《取用疏》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215章 大燈泡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08章 隱情(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