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

bookmark

主人教訓家奴,放在哪裡都是理所當然,但朱翊鈞教訓馮保,李貴妃卻有些不樂意。

倒不是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爲馮保之所以成爲太子的大伴,就是源於李貴妃需要馮保監督太子,以免太子學壞。

馮保這個人,無論高務實這樣的“外人”怎麼看他,但在李貴妃眼中,他一直都是一個頗有學問,而且頗爲嚴厲的儒宦,正是她眼中理想的太子大伴。

馮保早年就在內書院讀書,名列前茅。如果要從“師門”來說,他的琴藝出自明代內廷琴聖戴義,算是戴義的再傳弟子,一手琴技不說像戴義那般出神入化,至少也算爐火純青;他的書法則出自大明太監界的不老仙翁蕭敬,也算是再傳弟子,歐體、沈體都十分了得,前次他敢送張居正條幅,其自信也可見一斑

這還只是文化修養上的能耐,更被李貴妃看重的,則是他敢於嚴格要求太子朱翊鈞。

當初他還在裕王府的時候,高務實還沒有出現,小朱翊鈞因爲有個寵他寵上天的父王,因此也是很有一段時間無法無天慣了的。

那時候,裕王府內其餘的太監、宮女都因爲他的身份不敢管他,只有馮保敢於真正聽從李貴妃的吩咐,嚴格管教朱翊鈞,李貴妃說了不允許的事,只有馮保敢完全按照李貴妃的話來要求朱翊鈞。

這就是裕王府那麼多太監,而馮保最得李貴妃信任的根源。也是由於這個原因,裕王登基爲帝之後,朱翊鈞被冊封爲太子,李貴妃就立刻想方設法讓馮保成了朱翊鈞的大伴。

望子成龍,不獨民間如此,天家亦然。

因此朱翊鈞剛纔這話一說出來,馮保當着李貴妃的面自然不好如何,但李貴妃卻有些不高興,把臉一板,道:“馮保只是出於驚訝纔有這麼一問,太子何故作態?”

母親發了話,朱翊鈞就不敢造次了,脖子一縮,認慫不說話了。

馮保一見貴妃娘娘給自己撐腰,頓時氣也壯了,膽也肥了,腰桿一挺,拿捏着“內相”的腔調道:“高諭德,聖上龍體不適,急召貴妃與太子覲見,事不宜遲,耽誤不得。至於討論《孝經》什麼的,將來再說也不遲,眼下你……”

馮保剛說到此處,李貴妃身邊一個聲音響起:“你既然也在,反正也不是外人,就一同去吧。”

馮保聞言大怒,轉頭就要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的混蛋敢打斷自己的話,還敢曲解自己的意思,誰知道一轉頭就愣住了,繼而臉上露出悻悻之色,乾咳一聲,支吾着道:“唔……不錯,是,是這麼回事。”

李貴妃微微皺眉,偏過頭對身邊那人道:“文進,你插什麼嘴?”

原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幼弟李文進。

李文進被阿姐批評了一句,卻毫不在意,反而湊近過去,附耳對李貴妃說了幾句話。

李貴妃聽了,鳳目微轉,在高務實身上打量了兩眼,點頭道:“你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高務實,你是太子伴讀,就陪太子一道去吧。”

高務實彷彿完全沒發覺剛纔的情況有什麼不對,一副遲鈍呆萌的模樣,一本正經地上前行了一禮,依足了宮中規矩謝過貴妃娘娘。

李貴妃見了,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她就喜歡規規矩矩的孩子——尤其是這孩子還要天天陪在她的寶貝兒子身邊,那更是越講規矩越好,免得把太子給帶壞了。

馮保瞪大眼睛,心裡又急又怒,暗罵道:李文進!你這廝好端端的,爲何壞我好事?我馮某對你難道還不夠客氣、不夠關照?要不是我馮雙林【無風注:雙林是馮保的號】,你李文進受宮刑才幾年,就算是貴妃娘娘的弟弟,可宮中自有規矩在,能讓你這麼快混成太監?了不起就是個監丞,連少監都不見得能當上呢!

然而李文進卻是在和貴妃附耳說完那幾句話之後就開始眼觀鼻、鼻觀心了,瞧那神色,只怕根本沒看見馮保目露兇光的樣子。

李貴妃惦記皇帝那邊的情況,不想再在這裡白白浪費時間,水袖一揮:“好了,儀仗既已備好,咱們這就走吧,別讓聖上久等了。”

李貴妃這麼一說,馮保就不敢繼續咬牙切齒浪費時間了,趕緊上來幫貴妃娘娘掀開轎簾,請她上轎。起轎之後,也不肯稍離一步,亦步亦趨地跟在轎子邊,以備貴妃隨時吩咐。

朱翊鈞也急着去看父皇,朝高務實隨意招了招手就先往後去太子儀仗那邊上轎了。高務實落後幾步跟上,還沒走到朱翊鈞的轎邊,身邊趕過來一人,悄悄道:“事急矣,高公子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高務實頭都沒偏一下,卻壓低了聲音道:“李公放心,盡在掌握。”

這說話之人,自然是李文進。恐怕也只有他,敢隨便在貴妃和太子的儀仗中間來回亂跑。

聽高務實這般說,李文進很是滿意,回答道:“好,盡在掌握就最好不過了,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都會寸步不離地陪在貴妃身邊,所以貴妃這裡你不必擔心,萬事有我。至於太子這邊,瞧他和你這親近模樣,想必問題不大。不過……皇后那裡,你到底有沒有安排?要知道,不管她得寵不得寵,一旦山陵崩,她就是正宮太后,而現在太子還小,肯定不能親政,那麼她的話,可就是懿旨。”

高務實一邊走到太子軟轎的側後方,跟着太子儀仗走着,一邊平靜地道:“李公儘管放心,只要李公能確保貴妃這裡不出意外,天津港百五乾股或者十萬兩長蘆鹽場兌票,任李公挑選。”

李文進立刻咧開了嘴,笑道:“港口什麼的,我李某人也不大懂,也懶得理會那些細務,我覺得吧,還是鹽場兌票來得實際,只不過……要是有現銀的話,那就更好了。”

高務實總算偏過頭來,看了他一眼,也露出一抹笑,毫不猶豫地道:“好說,好說,便如李公所願。”

要不是情況不允許,李文進恨不得大笑三聲。

但是他卻不知道,一句話就送出十萬兩白銀、看似大出血的高務實,其實此刻也恨不得大笑三聲。

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05章 升官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205章 政策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16章 陽謀!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8章 鎮暹羅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96章 地雷陣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216章 準備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