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

bookmark

李貴妃這番話頗有些機鋒,算是超水平發揮了。

李文進聽了之後便有些緊張,生怕小皇帝說出什麼不得體的話來,接下去會讓他很難圓回來。

但是他和李貴妃都萬萬沒有料到,朱翊鈞聽了這話反而並沒有太過爲難,回答得極快。

只見小皇帝微微躬身,正色道:“兒臣少不更事,萬事但憑母妃做主。”

這話咋一聽來,實在毫無皇帝氣魄,所謂乳虎嘯谷百獸懼,你再小也是皇帝,是天下至尊,怎能這麼沒有擔當呢?

但李文進只是稍稍一怔,便立刻在心中拍手叫好:好小子,你從哪學來的這一手?這手太極推得簡直絕了!阿姐,你兒子背後怕是有高人吶!

李貴妃那邊也是聽得一愣。

得,自己這機鋒算是白打了。

皇帝兒子不上當,還一副孝順寶寶模樣,李貴妃只覺得有些憋得慌,但孝道至重,李貴妃想批評他滑頭都不行,只能不置可否,轉頭朝李文進問道:“文進呢,你又如何看?”

朱翊鈞年紀小可以滑頭,李文進在他阿姐身邊素來以智囊自居,自然不能跟皇帝外甥一樣,於是輕咳一聲,道:“馮保多慮了,高先生的態度不是已經表明了嗎?他提議兩宮並尊的消息,內廷現在都已經傳遍了,我琢磨,這會兒估計外廷都已經有人知道啦。”

李貴妃懶得計較這消息爲何傳得如此之快,反正從仁厚之君隆慶當政開始,內廷的規矩相比世宗皇帝時,就是一日比一日鬆弛,到現在基本已經和篩子差不多,很多消息都是從內廷走漏的,她現在也沒心思計較這些。

但李文進這話她卻不甚滿意,蹙眉道:“高先生的票擬是這麼寫了不錯,但馮保覺得,這道票擬只是高先生的試探之舉。”

“試探?”李文進皺了皺眉:“他怎麼說?”

李貴妃便把剛纔馮保的話轉述了一遍。

李文進聽罷,這次倒沒有立刻反駁,反而思索了一會兒,才慢吞吞地道:“馮保的擔憂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不過我覺得,以高先生做事直來直去的風格而言,他應該不會把一件事搞得這麼七彎八拐的。”

這個回答李貴妃仍然不滿意,像這樣的大事,光靠“覺得”怎麼能行?

看見阿姐皺起眉頭,李文進就知道自己的回答沒能讓她滿意,想了想,又補充道:“阿姐,我覺得這件事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從各個角度來看,高先生到底會不會這麼做。”

雖然還是沒有什麼油鹽,但李貴妃感受到了弟弟的認真,勉強道:“那你說說,都有哪些角度?”

“首先,是‘獨尊中宮’和‘兩宮並尊’到底哪一個方案對高先生更有利。”李文進正式進入智囊角色,認真開始分析:“獨尊中宮的好處,我一時只想到兩點:其一,中宮會因此感謝高先生;其二,外廷文官會認爲高先生維護了祖制傳統,對他大加褒賞。”

“嗯……然後呢?”李貴妃點點頭,算是對這兩點表示了肯定。

“高先生稀罕這兩點好處嗎?”李文進微微搖頭:“我看是可有可無——因爲這了不起算是個錦上添花。”

李貴妃微微點頭,沒有多說。

“那麼另一個方案,兩宮並尊對高先生的好處是什麼呢?”李文進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其一,可以獲得阿姐你以及皇上的肯定;其二,可以緩解高務實的尷尬。”

“高務實的尷尬?”

李貴妃對於第一條不置可否,因爲那是肯定的,而且李文進說“獨尊中宮”時,是說高拱會獲得陳皇后的感謝,而說到兩宮並尊時,用詞則從感謝變成了肯定。但其實李貴妃知道,這兩個詞對調一下才準確。

獨尊中宮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陳皇后對高拱有個“肯定”就不錯了,反倒是兩宮並尊屬於破例,她和皇帝對高拱反倒應該感謝。

當然,李文進是她的親弟弟,言語間有所偏向是很平常的,所以不必計較,自己心裡清楚就行。

但是對於他說的“緩解高務實的尷尬”這一點,李貴妃一時沒能領悟過來。

李文進見狀,便解釋道:“阿姐你想想,高務實在皇上身邊做伴讀已近三年,與皇上總有些情誼吧,而大行皇帝又在龍馭之前有過交代,讓他陪皇上讀書直到皇上親政爲止……那麼這代表什麼意思呢?阿姐,這是大行皇帝把高務實綁在了皇上身邊吶!”

他稍稍一頓,讓姐姐有個思索的時間,然後繼續道:“臣不敢擅自揣測大行皇帝的聖意,但從目前的態勢來看,高務實將來只要能夠進士及第,他就會是皇上最爲了解的臣子,這意味着什麼,阿姐應該瞭然於心。”

李貴妃點了點頭,這個道理是明擺着的,她當然知道。只要高務實順利地陪皇帝讀書到親政,自己再考中進士,天下間就沒有第二個文臣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能超過他,其中好處不言而喻。

李文進於是繼續道:“那麼,大行皇帝爲什麼這麼做呢?是皇上讀書真的非要有他高務實在身邊,才能讀得進去嗎?我看也不至於吧。”

李貴妃聽了弟弟這麼抽絲剝繭的一番分析,逐漸有些明悟,試着問道:“你的意思是,大行皇帝用高務實的前程做餌,來釣住高先生,讓他必須盡心盡力爲鈞兒效忠?”

“然也!”李文進一拍雙手,讚道:“大行皇帝這麼做,也許不止是有這一層意思,但一定有這麼一層意思在裡頭!這一層意思,對於高先生而言,乃是大行皇帝的陽謀!”

“陽謀?”

“當然,正是陽謀。”李文進解釋道:“所謂陽謀,就是我這條計,就這麼光明正大的擺在這裡,但你只能乖乖地依我之計行事!”

“哦!原來如此……”李貴妃覺得自己懂了,順便對自己剛剛駕崩的皇帝夫君又多了幾分愛慕和惋惜。

李文進意猶未盡,又道:“沒有誰不希望自己家族綿長、富貴永恆,高先生縱是再如何清高自詡,也不能不對此動心。要知道,他可沒有親兒子,而依這幾年的情況來看,高務實應該就是高先生心許的衣鉢傳人,是他們高家的希望所在——他能不爲高務實的前途考慮嗎?不可能!”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貴妃道:“高務實的前途如何,除了將來考試是他自己的事,其他的就看將來皇帝的態度了,所以高先生不能不考慮皇帝現在的感受,以免遭了他的池魚之殃。”

李文進笑起來,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從這方面看,高先生支持兩宮並尊,應該是真心實意的。”

李貴妃鬆了口氣,點點頭,但馬上又追問:“慢着,你這番分析雖然有理,但這還是不能解釋爲何高先生不肯直接主持議定兩宮尊號的會議呀?”

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16章 陽謀!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57章 支持(4更)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05章 禁衛軍!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99章 傳教士?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43章 致謝?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208章 剿殺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99章 傳教士?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