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

bookmark

時值仲夏,天氣多變,傍晚時分的京城下了一場陣雨,雨勢很大很急,摧花斷樹,來得毫無徵兆,就如同高拱回府之後在書房所發的那一通怒火一般。

高府的下人都已經退開書房老遠,這是大少爺從書房推門而出給他們做的手勢,下人們都很感激,畢竟誰也不敢當高閣老一怒。

高拱爲什麼發怒?還不是因爲高務實把孟衝請辭、馮保即將上任司禮監掌印等事彙報給了高拱知曉。而且這還不是全部,高務實還告訴高拱,孟衝的請辭是他勸說的。

也許這一點纔是高拱怒上加怒的原因,因爲在此之前高務實根本沒有就這件事和他談過,這事完全是高務實擅自而爲。

但高務實並不惶恐,而是轉頭就把永寧宮發生的一切告知高拱,並且分析道:“三伯,眼下的關鍵問題不在於誰做司禮監掌印,而在於兩宮和皇上是否對您有足夠的信任——這就好比當初大行皇帝在時,您會真正在意司禮監掌印究竟是陳洪還是孟衝嗎?”

“不,您不會。”高務實不等高拱回答,就斷然道:“因爲大行皇帝對您信重無雙,不管司禮監是誰在做那個掌印,他都只能老老實實給您的票擬用寶——所以歸根結底的說,天下之權,不在司禮監,而在皇上!”

高拱性子直而急,但卻不代表他不動腦子,所以高務實這番話一說出來,他的怒火一下子就十成去了九成,喘了幾口粗氣之後,不得不怏怏坐下。

過了一會兒,高拱纔開口道:“老夫知道你這番話說得不是沒有道理,你勸孟衝請辭也的確是因爲永寧宮中的突發情況所致,但是有一點你不能忽視:大行皇帝在時,司禮監掌印不可能限制老夫與大行皇帝的聯繫,所以政務通達。然而現在卻不同,老夫身爲顧命首輔,就算依然能隨時與皇上取得聯繫,卻也沒有作用,因爲皇上還太小,真正做主的……你今天也看到了,其實是皇貴妃!老夫是外廷臣子,不可能有點什麼事都去找皇貴妃面議,皇貴妃更不可能如大行皇帝那般,有點什麼不瞭解的,就直接宣召老夫見駕。”

他長出一口濁氣,嘆道:“你應該知道這其中的差別,那就是司禮監掌印可以切斷帝、相之間的聯繫,從而操弄天下大局,正如古往今來各色權宦一般。你也應該知道,如果讓馮保這種小人掌握了這樣的權力,會對朝廷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如果確如高拱所言,那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高務實必須承認這點。

然而高務實卻沒有驚慌之意,而是平靜地道:“如果馮保能真正掌控司禮監,侄兒認可三伯這個分析,但侄兒有把握說一句:只要三伯與侄兒還在京師,馮保就沒有這樣的能力。”

高拱猛然眯起眼睛,盯着高務實看了一會兒,問道:“理由呢?”

高務實站起身,踱着步道:“孟衝爲掌印時,司禮監五大秉筆分別是馮保、陳洪、黃孟宇、張誠和陳矩。這其中,馮保、陳洪和張誠三人,都是裕邸舊臣。大行皇帝當年登基之後,馮保和陳洪隨之入宮伺候,張誠則被派往南京任鎮守太監,而陳矩那時候的資歷還略顯淺薄,黃孟宇是離大行皇帝最遠的,但從地位而言,他那時候倒也已經出任了大同鎮守太監。”

“後來,陳矩被侄兒說動,轉調至鍾粹宮侍候太子,黃孟宇也因爲侄兒在孟掌印面前舉薦而被調回京師。再後來,也就是前次與張閣老的衝突爆發後,孟掌印提出調整司禮監的架構,取得了大行皇帝的同意,黃孟宇和陳矩升任了秉筆,馮保則丟掉了御馬監的兼掌,遂形成眼下五大秉筆的局面。”

高務實頓了一頓,見高拱沒有插話的意思,便又繼續道:“現在,咱們還不知道明日的旨意究竟會是如何,但想來即便孟衝請辭,司禮監應該也不會做太多的調整,很大概率是各秉筆依序上升。如此一來,四大秉筆之中,也仍然至少有兩人——也就是黃孟宇和陳矩二人,是我們可以信任的,而陳洪……”

“東廠歸誰?”高拱忽然插話:“如果馮保升任掌印,東廠提督這個位置他交不交?如果交,會交給誰?陳洪?”

高務實微微搖了搖頭,道:“這正是眼下的問題,李貴妃對馮保之外的四大秉筆似乎都不算是很熟悉。陳洪和張誠早年都是侍候大行皇帝的,跟李貴妃只能算多少有些交集,但肯定了解不多,遠不如馮保來得貼心,所以光從親疏而言,很難斷定李貴妃會如何安排東廠。”

高拱陰沉着臉,道:“最壞的情況就是馮保以司禮監掌印兼掌東廠,如果是那樣的話,此獠可就真有些勢大難制了……”

這是肯定的,司禮監掌印是最後給票擬蓋章的人,如果他認爲票擬不妥,可以把票擬打回內閣要求重新擬票,如果換在隆慶時期,可能沒有哪位掌印敢隨隨便便把高拱的票擬打回去要求重擬,因爲高拱如果怒了,直接求見皇帝,皇帝基本不可能反對老師的意見,那麼掌印就尷尬了,甚至很危險。

但現在隆慶不在了,皇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李貴妃代爲行使,高拱又不可能隨意求見李貴妃,李貴妃也不可能動不動就接見高拱,那麼馮保在中間就很容易做大,然後行使駁回權,把高拱的票擬動不動就打回去,不要以爲這是小事,一次兩次或許問題不大,但如果再多一些、再密集一些,對首輔的政治威望打擊就很是巨大了。

而他同時還掌握東廠的話,那就更不得了,相當於不僅掌握了外廷無可撼動的行政權,還掌握了不受外廷制約的監察權。換句話說,只要馮保能瞞住或者哄住李貴妃,他的權力就可以無限放大,近乎皇權本身。

高務實的臉色也不得不凝重起來,緩緩地道:“所以咱們之前擬定的順序不能變,只能是先馮保,再江陵。”

“逐保倒張,這個順序不變。”高拱深深皺起眉頭:“但現在的問題,在於貴妃把老夫是否同意馮保出任掌印當做老夫是否忠心的考驗,如此老夫不僅不能發動朝臣彈劾馮保,甚至連私下進言都不行,如此一來,如何逐保?”

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225章 三策(下)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257章 後續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215章 大燈泡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47章 有詔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251章 取勃固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110章 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