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滇緬局勢

bookmark

高務實與劉綎的談話,到後來基本都是圍繞西南局面來進行,劉馨偶爾會插幾句嘴,但說得也不多,只是幫劉綎做一些補充,但高務實總覺得有些怪異,不都說明朝禮教甚嚴,女子都是隻管家中之事的麼?難不成除了西南土司之中有瓦當夫人、秦良玉這等巾幗英雄之外,漢家女子也有關注兵事的?原歷史上好像沒有見過啊。

不過這倒也無所謂,反正高務實打定主意要用的是劉綎,畢竟劉家軍遲早都是要被他繼承的,他聽從敢戰就行了。

神像另一側的姚氏姐妹這段時間倒是老實規矩之極,一點聲音也沒發出,高務實甚至一度懷疑她們倆該不會是在那邊睡着了吧,怎麼這麼安靜?

又過了一會兒,外頭的雨勢漸小,直到完全停了。

高務實總覺得那對姐妹有些怪異,但也沒有什麼非要弄清她們來歷的意思,見雨停了,便要招呼劉綎、劉馨兄妹一道離開。

誰知大雄寶殿外頭忽然喧譁起來,似乎有些爭吵。

高務實與劉氏兄妹對視一眼,一齊往外走去,剛到門口,便聽見一個聲音冷笑着道:“爾等是哪家的家丁,連大司馬都不放在眼裡?”

大司馬?

高務實和劉氏兄妹同時一怔,互相對視一眼,高務實皺眉道:“方金湖公來這南城作甚?”

大司馬是兵部尚書的一種復古俗稱,而今的兵部尚書似乎應該是方逢時,此公號金湖——高務實奉旨出巡大同時還跟他有舊,當時他是大同巡撫。

不過高務實等人看了一眼,說話之人肯定不是方逢時,從穿着來看,估計是方逢時府上的管事,只不過此人腆胸凸肚,氣勢十足,倒彷彿他就是兵部尚書一般。

他正在教訓的人,也不是別人,正是高珗。高珗在劉氏兄妹來時還沒有出來,而是在偏殿安排家丁休息,他出來之後早已知道劉氏兄妹身份,所以便一直在外面等着,卻不料這時被兵部尚書家的管事給教訓了。

高務實皺了皺眉,他和方逢時交情並不深,只知道方逢時可以稱得上一時幹臣,當初也是全力支援俺答封貢的,因此雖然很快因爲丁憂去職,但丁憂完之後就被起復,先是接任王崇古的宣大總督,後來王崇古致仕,他又繼續接王崇古的任,做了兵部尚書。不過當初在大同的時候,倒也不知道方逢時的架子這麼大。

高珗被人教訓了,高務實當然是要出面的,只見他走出大雄寶殿,衝着那方家管事道:“布衣小民,豈敢不敬本兵?只是不知方本兵大駕何在,學生昔年與方本兵也算有過數面之緣,今日既然巧遇本兵,總該拜見一番。”

那管家似乎沒料到這個意外,他打量了高務實一眼,心中暗暗嘀咕:此子自稱學生,想來應該是個讀書人,卻不知爲何穿一身曳撒,難道連個生員也不是?可他又自稱認得方金湖,瞧這氣度似乎不像吹牛,只怕家中有些根底。

不過,即便這管事已經判斷高務實“家中有些根底”,但也沒有真當多大回事,只是淡淡地道:“你這書生多久未看過邸報了?我家老爺可不是方金湖,乃是平定嶺表諸瑤之叛的太子少保、新任兵部尚書兼協理戎政凌公。”

哦,不是方逢時,凌公……這是凌雲翼?

高務實跟凌雲翼倒是沒有什麼交情,不過他知道凌雲翼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金榜,和張居正是同年。昔日殷正茂從江西巡撫調任兩廣,先任廣西巡撫,後升兩廣總督。平定廣西的韋銀豹之亂後不久,殷正茂便被上調爲南京戶部尚書,去年致仕。

凌雲翼則是“跟着”殷正茂前進,先是接任江西巡撫,後又接任兩廣總督。在兩廣總督任內,羅旁山瑤民起義,凌雲翼徵調兩廣十萬大軍,進剿羅旁山。

由廣東總兵張元勳(無風注:原本廣東總兵是俞大猷,但萬曆元年時,由於海賊突襲閭峽澳,俞大猷因戰事失利被免官,又以署理都督僉事起用爲後府僉書,負責訓練車營去了。)、廣西總兵李錫統領,分爲十哨,步步爲營,穩紮穩打,實行鐵壁合圍。

到萬曆五年三月,經過四個多月的進剿,朝廷官兵破羅旁山瑤民山寨564個,捕殺16100餘人,招降23151人,其餘瑤民紛紛逃離或者遁入深山。

據說這次進剿行動狼煙四起,暴戾恣睢,慘不忍睹,不光廣東爲之震怖,連廣西“岑溪六十三山、七山、那留、連城諸處鄰境瑤、僮皆懼。”平定羅旁山瑤民的起事反抗後,朝廷將瀧水縣升格爲直隸州,下轄新設置的東安、西寧兩縣,直隸廣東布政使司,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設立直隸州。取“羅旁瑤亂已平定”之意,州名“羅定”。

凌雲翼因此連續稱功,先加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賜飛魚服;後召爲南京工部尚書,旋改兵部,以南京兵部尚書銜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淮、揚;沒過多久,神京兵部尚書方逢時因病請辭,凌雲翼又上調京師,這就是凌雲翼會出現在此的原因——他正巧是來履新的。

不過高務實卻不記得原歷史中凌雲翼在有在京師做兵部尚書的印象,在他記憶中,萬曆初年的兵部尚書似乎自譚綸代替楊博,王崇古又代替譚綸之後就一直是方逢時,方逢時之後好像就輪到高拱的門生吳兌了,什麼時候中間還有個凌雲翼?【無風注:這裡是高務實記憶有誤。】

不過高務實倒也不覺得特別意外,畢竟因爲馮保和張居正的倒臺,歷史上的很多情況都出現了變化,現在高務實已經不敢完全仗着歷史記憶來行事了。

所以一聽凌雲翼已經是現任兵部尚書,也沒有太意外,只是道:“既然如此,有勞尊駕通傳一聲,就說此處家丁是河南新鄭高家之人。學生高務實,此來進京趕考,在此避雨而已。”

新鄭高氏的名頭,在官場之上應該無人不知,那管事顯然也聽過,但意外的是,他雖然稍稍變了下臉色,卻馬上又平靜下來,皮笑肉不笑地道:“高孝廉既然是避雨,現在雨也停了,是不是可以把地方讓出來,讓我家老爺也來歇個腳?”

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215章 大燈泡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273章 倒臺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108章 隱情(中)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