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此立威耳

bookmark

“此立威耳……你要行威權?”

郭樸這句話問出來,高務實頓時哈哈一笑,搖頭道:“老師說哪裡話?學生不過一個區區新科舉人,哪來什麼威權?”

高務實說到此處,忽然面色一正:“這是‘高黨’的威權。”

郭樸看着他,半晌不曾言語,最後歎了口氣:“你這是在替肅卿批評老夫呀……可是,你要知道,老夫畢竟不是肅卿。這所謂的‘高黨’,是他一手捏合打造出來的,所以他在之時,可以對‘高黨’如臂使指,但老夫卻不能,能維持眼下的局面,就已經很難得了。”

“大舅那邊,學生會去和他交流,老師不必擔心。”高務實很有把握地道。

郭樸微微皺眉,想了想才道:“你該不會覺得,張鳳磐之所以在高黨內另成一派,單單是他自己想要搶班奪權這麼簡單吧?”

“學生雖然愚鈍,還不至於這般膚淺。”高務實啞然失笑,道:“我大舅固然也是胸有大志之人,但他同時也是足夠聰明的人,不會看不出來三伯當年的安排和用意。他知道自己必然是高黨的下一代黨魁,這一點其實他根本不需要去爭,三伯已經做好了安排。”

“嗯……那依你之見,現在張鳳磐是個什麼情況?你知不知道,凌雲翼原本的安排是南京兵部尚書,爲何會在他還沒有趕到南京赴任時便又改了旨意,讓他出任北京兵部尚書了?這件事就是你大舅張鳳磐的主意。”

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張四維雖然是高黨的大佬之一,更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高拱接班人”,但他的基礎盤和高拱不同,高拱的基礎盤有三大點:一是宮裡的絕對支援(早期隆慶,後來兩宮和朱翊鈞);二是當了多年的學官,自己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尤其是他隆慶三年年底起復之後,更是塞了一大幫學生進科道,用以掌握言論制高點;三是他兼任吏部尚書,見官大三級。

但張四維的基礎盤則不同,他原本是晉黨的後起之秀,楊博和王崇古之後,晉黨就是以他爲核心的,所以他的基礎盤其實是晉黨。

至於原先高拱的基礎盤,其實大部分暫時都在郭樸的旗下。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爲高拱與郭樸關係密切而投入,另一部分則是因爲高務實對老師的支援而暫時投入——在這部分人眼裡,郭樸其實只是暫代高黨黨魁,高務實才是真正的高拱繼承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張四維的做法有些奇怪,凌雲翼是典型的徐、張一脈,既不是高黨嫡系,也不是晉黨,張四維力主將他調入京師,完全說不過去。

高務實略微蹙眉想了想,才問道:“老師,自去年馬乾庵公(馬自強)去世後,內閣是不是沒有增補閣臣?”

郭樸一時不知道高務實爲何思維又跳躍了,因爲這個問題似乎與張四維調凌雲翼爲本兵沒有直接關係,但郭樸還是點了點頭:“老夫曾經上疏請皇上增補閣臣,但皇上認爲眼下三位閣臣已經夠了,無須增補。”

現在的三位閣臣,就是首輔郭樸、次輔張四維、羣輔申時行。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學生猜測,我大舅可能想增補閣臣,但他想要增補進內閣的這位也是所謂高黨,然而此人的資歷恐怕還有些不足……如此,我大舅便先提拔凌雲翼,這是在安撫心學一派。”

郭樸皺了皺眉,沉吟道:“但他沒有與老夫提過此事。”此事,自然是指張四維想要推薦人入閣的事——理論上來說,推薦誰入閣可不是次輔的權力,而只有首輔能做。

高務實無所謂地道:“或許大舅是覺得,推薦此人入閣不會讓老師覺得爲難,他可能認爲到時候向老師提一句,老師就會答應。”

郭樸的眉頭皺得更深了:“是麼?你能猜到他想推薦誰入閣?”

高務實心裡其實冒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道:“這卻不好說,不過明日學生便打算去拜見大舅,到時候問他便是了。”

郭樸點了點頭,又問:“既然你認爲凌雲翼調任本兵是張鳳磐用以安撫心學一脈的手段,目的是援引某人入閣,那現在你還堅持要逼退凌雲翼嗎?”

高務實微微一笑,但言語之中卻毫無笑意:“沒錯,這個尚書,不能讓他做了。”

郭樸皺起眉頭:“就因爲今天的事,你就這麼堅持?還是說,太后和皇上有交代?”

“皇上確實對凌本兵很是不滿,但皇上的話說得不是很清楚,倒也未必是非要把他給罷官或者怎樣。”高務實實話實說,但又補充道:“逼他致仕是學生自己的主意。”

“老夫還是那句話,爲什麼呢?”郭樸深深地皺着眉頭:“你這麼做,不是叫你大舅爲難麼?”

“不會的。”高務實淡淡地道:“凌雲翼自己取死有道,怨不得別人。至於心學一脈會不會因此挑起爭鬥,也不必擔心,學生自有辦法安撫。”

高務實這番話,顯然有兩層意思,而且郭樸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

“所以說你還是要行威權。”郭樸歎道:“你是要讓人知道,高黨團結得很,誰得罪了高黨,都要付出代價——而得罪你,就是得罪高黨。”

高務實笑了笑,沒說話。

郭樸又道:“老夫若是猜得沒錯,你那安撫的辦法,是要等逼凌雲翼致仕之後……嗯,甚至是在張鳳磐推薦新輔臣入閣之後,再推薦一位心學一脈的大臣入閣吧?”

高務實哈哈一笑:“還是老師厲害,學生的一點心思,絲毫瞞不過老師。”

郭樸歎了口氣:“你是最會做買賣的人,現在卻拿一個閣臣的位置去換一個兵部尚書,這買賣不虧嗎?”

高務實笑道:“單是這麼看的話,那自然是虧了。不過這種事不能只看位置,還要看位置上坐的那個人具體是誰。”

郭樸目光一凝,問道:“那你希望這個新的心學派閣臣是誰?”

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077章 說方陣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225章 三策(下)第047章 有詔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30章 故事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047章 有詔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95章 破虜(上)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51章 取勃固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09章 喜與憂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