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

自從做了翰林修撰,尤其是總司大明會典纂修以來,高務實就變得異常忙碌,尤其是原先的纂修官被調離了幾個資歷較老的去做其他事,剩下還在負責纂修工作的一共也才十來個人,工作量就變得更大了。

好在大家看來直升一級的面子上,工作都還比較用心,特別是蕭良有、王庭撰二人,跟着高務實忙得連軸轉,纂修任務雖重,卻眼看着進度比以前快了許多,讓陳思育這個掌院十分滿意,一再提高纂修官待遇,大家的幹勁也就更足了。

不過王庭撰的身體似乎不大好,幹了一個多月之後還生了一場病,高務實動用私人關係請李時珍從見心齋過來給王庭撰看了看,結果發現王庭撰有心臟隱疾,若不是現在還算髮現得早,只怕活不過不惑之年。

高務實和王庭撰都緊張起來,李時珍卻笑着說不必驚惶,當下開了個方子給他,讓他連吃三個月,又告誡了一些平時的注意事項,便瀟灑離去了。

王庭撰後怕不已,不敢不聽,乖乖按照李時珍的吩咐吃藥,而高務實這時候也纔想起來,歷史上的王庭撰似乎真的是不到四十歲就暴卒了,好在現在有李時珍在,這個危險應該是避開了。

這段時間,高務實除了忙着纂修會典,還處理了很多事。

首先是兩位退休名將的安排。馬芳和劉顯的請辭都上來了,高務實暗示吳兌可以提請皇帝接受,然後寫信給馬芳和劉顯二人,請他們來京治療多年的暗傷隱疾,同時特聘二人爲京華軍工的火器審定顧問。

火器審定顧問,這當然只是個明面上的說法,實際上他倆除了要根據多年實戰的經驗來審視京華火槍廠和京華火炮廠的產品研發,更重要的任務是“帶徒弟”和研究新戰法。

帶徒弟自然是教授京華護衛隊、護廠隊、護礦隊的中高層指揮人員一些作戰和後勤調配上的經驗,而研究新戰法則是根據京華新式火器的發展思路,來創造或者改造出更適合這些武器的戰術戰法。

其中馬芳當然負責騎兵方面,而劉顯則負責步兵方面。高務實還特意交代這二位老將,可以對京華的武器研製提出一些更高的標準,以此來與新戰術相互配合。

高務實對於所謂牆式騎兵戰術、西班牙大方陣以及莫里斯方陣等戰術也稍稍提了一提,看看他們二位是不是能夠認可這些歷史上有過巨大名聲的戰術。

其實這可能是高務實與其他穿越者有差距的地方——他知道這些戰術的大體模樣,但是對於這些戰術到底是不是適合現在的大明,他並沒有多大把握,而且他的身份也不適合在這些事情上花費太多精力,於是他也只好把這些任務丟給馬芳和劉顯這一類征戰數十年的老將、名將,自己老老實實去當甩手掌櫃。

幸好萬曆早期的名將還挺多……

馬芳和劉顯退休致仕,自然要人補缺,高務實建議吳兌,在宣大山西及陝西等地可以重用麻氏家族。吳兌知道麻貴與高務實當年在大同有舊,心領神會,於是以山西總兵署都督同知麻錦代替馬芳爲宣府總兵,此人是麻貴的長兄;又以協守大同副總兵麻貴爲鎮守寧夏地方總兵官。由此,麻氏一門雙總兵。

麻氏家族世代將門,自然有門路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不久之後就有信函抵達高務實府上,對高務實的幫助千恩萬謝,其落款一個是“門下走狗小的麻某敬呈”,一個是“門下走狗小的麻某頓首再拜”。

看到這等字樣,高務實既有些暗喜,又有些黯然。暗喜的是,麻家這次算是投靠在他門下了。黯然的是,大明的文武體系真的是半點公平都沒有。

可惜他高務實自己身爲文官,現在實際地位又不夠看,肯定不能就這等事情發表“非主流”的看法,也只能裝作不知道了。

而劉顯致仕之後留下的四川總兵空缺,高務實卻沒有絲毫插手的意思。主要倒不是怕吳兌不高興,吳兌對他這個“世兄”是很在意的,高務實在他眼中的地位比區區一個四川總兵的缺重要百倍。

高務實主要是沒有人選可以補這個缺,劉綎前段時間參加武舉,拿了庚辰科武進士第一名。正經來說,這應該叫做武會元,但由於這年頭還沒有出現武舉殿試,那麼武會元其實也就相當於武狀元。

劉綎自己是不想回南京繼續做那個小校場坐營的,但他的正式軍職是南昌衛指揮使(無風注:根據《明神宗實錄》),一般而言,除非北方發生大規模戰爭,否則是不會調往北方擔任長期職務的。

然而他的資歷和官階又不夠接任他父親劉顯留下的四川總兵,所以高務實想來想去,就決定還是如歷史上一般調他去雲南,準備參加對緬作戰。

高務實覺得,反正這廝在曾經跟着他父親鑽了好些年的山溝溝,在平定九絲蠻、掌都蠻等戰役中,都是表現極佳,那麼同樣是山溝溝大戰的明緬戰爭,劉綎應該也是相當合適的人選。

再說歷史也證明了,劉綎這廝帶南軍打山地戰好像沒有敗過(他在薩爾滸戰死的那次,本來是想等自家的四川兵趕到的,但左等右等沒趕到,上頭又催得急,只好帶了北兵出征)。

於是高務實便和吳兌商議一番,由兵部提奏,調劉綎爲雲南迤東並貴州等處守備。

明代的雲南,一般以昆明縣爲中軸,以東地區稱爲迤東,所以“雲南迤東並貴州等處”的管轄範圍很大,責任很重。至於守備,明代的守備是分檔次的,小的有時候只管一座城堡,大的就是像劉綎這個守備,管着好幾個府的防務,級別當然也不同,譬如劉綎此次就是以遊擊銜任這個守備的。

不過這次劉綎赴任之時,劉馨沒有跟去——她父親要來京師了,她自然留在京城。正巧京華方面的藥堂也開始準備生產劉家所獻的百寶續命散,所以高務實和劉顯一合計,就把這件事交給劉馨負責了。

除此之外,高務實又和朱翊鈞派來的陳矩見了兩次面,朱翊鈞主要說了兩件事:一是告訴高務實,纂修會典的事情要加快進度,他有安排;二是問他給朱堯娥選駙馬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高務實這才知道纂修會典這件事忽然被舊事重提,受到朝廷重視,根本原因居然是朱翊鈞問起了,而朱翊鈞則很有可能是爲了給高務實找個敘功的機會。至於朱翊鈞所說的“安排”,高務實估計應該是後續安排,只不過朱翊鈞沒說,他也不好隨便亂猜。

而給三公主朱堯娥挑選駙馬這件事,高務實已經辦得差不多了,現在他給侯拱辰在高府找了點事情做,並且已經暗示過尚公主這件事。侯拱辰家境很差,但人很孝順,長得也算一表人才,還是生員,高務實覺得他應該是合適的人選。

陳矩把消息回稟給朱翊鈞之後,朱翊鈞很高興,當天便去找朱堯娥說了此時,然後還笑呵呵地道:“侯拱辰這個名字倒是不錯,務實對他的評價也挺好,不過朕覺得,堯娥你最好親自去看一看。”

朱堯娥又驚又喜,不確定地問道:“啊?我……皇兄,我真的可以去看?”

“可是可以,不過這次咱們不要偷偷溜出去了,太危險了。”朱翊鈞笑眯眯地道:“這次咱們得找個正當一些的理由才行。”

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90章 降服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04章 京營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05章 升官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94章 無間道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70章 西北望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胡鬧!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98章 回柳州!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31章 急,不急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