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連降三級

bookmark

高務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會有做御史言官的一天。

他前世讀史的時候一直有一種偏見,覺得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言官九成九都是廢物,一個個自詡清流,光知道噴這噴那打嘴炮,實際上什麼屁事都幹不成,簡直是浪費朝廷俸祿。

真是天道好輪迴,這次居然輪到他來做言官了。

都察院的位置既不像內閣和六科,在宮城裡頭。也不像五部和五軍都督府以及翰林院,在承天門和大明門一線的左右兩旁,而是孤零零地坐落在北城西南阜財坊。

哦,其實也不算孤零零,因爲在都察院的南邊有大理寺,左邊有刑部——刑部與其他五部不在一塊,而是安排在這邊,和都察院、大理寺組成大名鼎鼎的“三法司”。

有明一朝的刑部替代大理寺掌管主要的審判業務,大理寺則成爲慎刑機關,主要管理對冤案、錯案的駁正、平反。

而都察院則最爲超然,不僅可以對審判機關進行監督,還擁有對全國各級各類衙門進行監督的廣泛權力。

理論上來說,都察院監督整個大明官場且不分文武,膽肥的御史甚至連皇帝和皇帝家奴一併監督——當然這個就有點危險了,一般要視皇帝的脾氣來看。

碰上隆慶那樣的仁厚之君,監督皇帝說得重了,也無非就是降調外任,基本上腦袋還是穩當的;倘若碰上嘉靖那樣的暴戾之君,監督皇帝的結果多半就是廷杖起步,打死也不奇怪,甚至混個凌遲那也難說。

當今天子還沒正式親政,都察院對他的監督暫時來說不算嚴厲,實際上這個監督天子的權力,目前算是內閣代掌了。

而且都察院和六科自高拱時代以來,塞進了很多高拱的門生,這當然是爲了控制言路,沒什麼值得解釋的,就好比王國光這位半路投進高黨的朝廷老臣,在戶部幹了兩三年清丈田畝之後,由於得罪了太多人,也被轉任左都御史,接替之前高拱的老友葛守禮,目的依然是爲了控制言路。

推行新政這種關鍵的時刻,高拱需要言路至少別跳出來搗蛋。郭樸接任首輔之後也是抱持同樣的態度,由於高拱之前的門生大多升遷,於是提拔了一些他在萬曆二年主持會試時收下的門生補充進都察院。

所以理論上來說,現在的都察院中,高黨或者說實學黨是佔據優勢的。

高務實來都察院履新到任,先是領取了新的告身、腰牌和官服等物。

拿到官服的時候,高務實有些哭笑不得,雖然五到七品都穿青色官服,但他兩天前穿的是鷺鷥補子,一天前穿的是白鷳補子,到今天又換成了獬豸補子。

三天之內,胸前的補子連續變化,也是沒誰了。

今日接待高務實的人乃是他的熟人,名叫許一星,是萬曆二年進士二甲出身,郭樸的門生。許一星是山東人,長得挺高大,但很文氣。

他見了高務實,表現得頗爲親熱,爲他介紹了一下都察院的各處公房,但是卻沒有帶高務實去他的公房,而是直接領他去見王國光。

這個舉動讓高務實有些意外,心說我新來報到,不是應該先給我安排一下“辦公室”麼?雖說都察院的七品御史足有一百多個,肯定又是大公房集體辦公,但好歹也得先給我安排個桌子纔對,怎麼這就直接先去見左都御史了?

等見了王國光,讓高務實更吃驚的事情來了。王國光一見到他,就讓許一星先出去忙自己的事,然後讓高務實坐下。

接下來,王國光便道:“求真,你應該也能猜到這次降職究竟是個什麼緣故,所以別的話我也就不多說,我只告訴你一點:仁聖太后有過交代,讓內閣關照一下,不要真的太苛責你了。”

高務實和陳太后之間的聯繫,高黨上層大多有些瞭解,只是知道得不是太細緻,所以王國光也沒有就此說得太仔細。

當然高務實面子上肯定還是要感激一番。

等高務實表完了忠心,王國光又道:“你也知道,按例,凡新選御史,在實授之前,必須在都察院理刑半年,或者試職一年。期滿後,由都御史考覈,記下評語,再連人帶評語送回吏部,查照選用。但是你這一次卻是破了例,由於太后有過交代,內閣也關照下來,都察院和吏部也就特事特辦,直接調用你爲御史了。”

高務實從昨天就在糾結這件事,因爲這可能對他的聲譽造成影響,他試探着問道:“如此,是否會令朝野譁然,以爲元輔、總憲處事不公?”

“也談不上。”王國光嘆了口氣:“有兩個原因,第一,你這次貶官是跟皇上的罪己詔直接相關的,有特殊的處理也不算意外;第二,你雖然是今科進士,但此前已經在翰林院任職,雖然未滿一任,但短短三個月編成《大明會典》,以總司纂修之功連升兩級,無論是六首狀元的出身,還是辦事之能,都可謂朝野矚目,自然不算是新任之官,降調御史並不能算不妥。”

高務實聽他這麼解析一番,纔算略微放下心來。

卻不料王國光接下來的話卻讓他一顆心又提了上來,王國光道:“要說可能導致朝野喧然的事情,其實也有……元輔與我商議過了,因爲慈聖太后的要求,得趕緊給你派外差。但是目前各差遣都有人在任,只有一個廣西巡按胡宥馬上要開缺——他母親剛好去世,要趕回原籍丁母憂,請丁憂的奏疏前天剛到,人卻已經在回籍的路上了,現在廣西亂子不少,甚至還在用兵,沒有巡按哪成?所以這事還拖不得,我本來正在考慮人選,這次也別考慮了,只能讓你去了,正好一舉兩得。”

高務實大吃一驚,冷汗都要驚出來了,急道:“一省巡按何其重要,我一個新科進士,轉調御史已經是破例了,毫無歷練便派大差,巡按一省,如何交代得過去?再說朝廷又有典制,北人不巡南,南人不巡北,以免不知習俗……”

“你說的這些我又何嘗不知?”王國光苦笑道:“派外差也得有差遣可派,現在各地外差都已有人,最近一個可以調整的,也到了明年年初……你覺得慈聖太后能忍你到明年再走麼?”

高務實嚥了口口水,又長長的吐了口濁氣,看着王國光道:“雖說廣西亂了好些年了,可是這畢竟是一省巡按啊!總憲,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

王國光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好就不怕。”

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87章 “生意”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12章 東返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05章 禁衛軍!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75章 追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99章 傳教士?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93章 女真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