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

青銅炮的使用年限還久,至少海上還能用很多年,所以錫礦確實是有用的。但尷尬的是,廣東的錫礦也很多,而且現在產量就很大,此前京華火炮廠所用的錫礦都是廣東貨,物美價廉而且運輸方便,根本不必新找產地。

高務實無奈的發現,依靠本省礦產資源發展廣西工業的思路到,此算是基本夭折了。

不過沒關係,這還不至於讓高務實絕望,因爲礦產不行,還能考慮農林漁牧產品的深加工產業。

想了一想,除了種植甘蔗搞製糖之外,高務實還是把目光集中在“林”字上。背靠羣山的廣西在這個時代想要脫貧致富,最好的辦法還是靠山吃山。

這是之前已經想好的,不必再多想,目標就是各類船用木材和桐油,再加上製糖,基本應該可以把廣西的經濟提升一兩個檔次了——畢竟基礎差,這三大產業提升起來,效果立竿見影。

只是這樣一來,有一件事就更加緊急了:必須儘快把廉州府收回到廣西!

沒有海港在手,以上這些事情都不好辦,或者至少是多了一道麻煩。更何況因爲木材利用現在已經確定成爲提升廣西的三大產業之一,那麼京華的第二家造船廠也就只能定在廉州府了。

事不宜遲,高務實也沒心思考慮廣東官員的看法了,直接把曹恪叫來幫他準備紙筆,先寫了一道奏疏,又寫了足足十幾封書信,然後交代曹恪,這些書信必須比奏疏先一步送到。

曹恪道:“這個好辦,您是廣西巡按,您寄出去的信件可以走急遞鋪,小的把私信提前發出去,奏疏遲個兩日再發即可。”

高務實命他去辦,過了沒一會兒,曹恪又急匆匆的跑了回來,高務實正有些疑惑,曹恪已經上前稟報:“老爺,新鄭大房的二老爺來了。”

高務實怔了一怔,纔想起他說的是高孟男。高孟男是大伯高捷當年一位部下之子,其父死於倭寇之手,家中無親,被高捷收爲義子。

後來高務實回鄉之後發現他這個人爲人比較穩重,便讓他去和帥嘉謨一起負責天津港事務,他乾得很是不錯,所以此番高務實南下之前,把他派往廣州港主持廣州這邊的工作。

想不到他到廣州沒多久,居然就親自來見自己了,看來是有要事彙報。

這年頭養子地位還比較高,高務實也是稱他一聲二兄的,所以立刻出去親自將他迎了進來。

高孟男比高務實大了快二十歲,今年三十有五,正是一個男人黃金般的年紀,他見高務實親自出來迎接,連稱不敢,然後和高務實攜手而入。

一番寒暄不必多說,兩人到了高務實的書房開始談正事。

高孟男道:“求真,承你看得起,讓愚兄專掌廣州之事務,本來不該事事跑來問你,不過廣州方面的情況和天津有些不同,很多事愚兄實在不敢專擅,此前給你寄了信來,被回答說你不在桂林,再轉到柳州,又說不在柳州……唉,愚兄也是沒法子了,只好親自來一趟。”

高務實笑了笑:“兄弟現在畢竟是巡按,很難久留一處,說不定過段時間還得去南寧甚至別處……好了,咱們不說這些了,二兄有什麼事,現在正好談一談。”

高孟男也知道高務實處理自己產業事務的風格,向來是不喜歡廢話的,於是直接道:“眼下廣州港的情況大致還不錯,但有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高務實點點頭,沒說話。

高孟男道:“首先是廣東本地官員對我們似乎頗爲不滿,經常莫名其妙的設置一些麻煩,本來按照求真你的交待,愚兄也願意去打點一二,但似乎效果不大,他們就算當面不找麻煩了,卻也不會幫我們說話,導致很多時候有些事情不好辦。”

高務實微微蹙眉,問道:“譬如說?”

“譬如說買地”高孟男嘆了口氣,道:“咱們的廣州私港原先就算廣州官港,說實話位置倒是很不錯,但是過於逼仄了一些,所以按照計劃和京華的習慣,肯定是要接着買下附近的沿海地皮用以擴建的,然而這些事情都不是很順利。”

高務實問道:“當地人排外?”

高孟男抱怨道:“要說排外,當地人倒還好,不算很排外,但他們很精明,知道咱們肯定要買他們的地,一個個坐地起價,遠不像天津、開平、萊州那些地方的百姓那麼老實。”

高務實就笑了起來,這個評價很中肯,不過也是情理之中,哪怕是在後世,廣東人也是以精明著稱的,這其實不是什麼貶義詞,在商業繁華之地生長的人,不精明的早就窮死了。

所以他笑道:“新環境下必然要面臨新的局面,只要問題不是出自於本地人排外,那就不算大問題。廣東官員對咱們不喜歡,這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廣州港作爲官港的時候,他們多少能在裡頭分潤一些利益,現在到了我們手裡,他們很多事就不敢那麼明着來了,至於你打點的方面……

一方面該打點的還是要打點,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冥頑不靈之輩,也要敲打敲打,不用怕他們,只要咱們不做違法的買賣,廣東本地的地方官員拿我高務實是沒有什麼辦法的。”

有這話,高孟男就放心多了,他就是怕給高務實惹麻煩。

不過高孟男應了一聲之後,還是忍不住問道:“高家在廣東應該也是有人的,你看要不要讓他們在某些時刻幫把手?”

高務實沉吟了一下,搖頭道:“暫時先不要,劉堯誨這個人雖然跟我還沒見過面,但恐怕是難說到一塊去的,目前他爲兩廣總督,說不定還打着我們的主意,這個時候先不要授人以柄了。至於廣東官場的事……不瞞二兄,兄弟這邊恐怕馬上還要得罪他們一次,到時候事情可能更復雜。

不過你也不必太過擔心,我已經寫信給老師和大舅,請他們看着調整一下。”

既然都提到郭樸和張四維了,高孟男也就不再糾纏這件事,而是話題一轉,道:“關於蒐羅造船人才的事,目前比較順利,廣東當地就有不少相關的工匠,只是其中頗有一部分屬於匠籍,這件事不大好辦……”

高務實幹脆了當的道:“這件事不要考慮用官場手段解決,那會有隱患,咱們直接一點,砸錢。讓當地官員們去想辦法,他們處理這些問題的手段多得是……不要怕花錢,我現在缺的不是錢,是時間。”

高孟男稍稍有些意外,問道:“怎麼突然這麼急了,有什麼變故嗎?”

高務實嘆了口氣,道:“京華在南方的這所造船廠,我不打算放在廣州了,得搬到廉州府來,具體來說應該會放在欽州。”

高孟男詫異道:“欽州比廣州好嗎?我聽說廉州人口稀少,而且當地還有不少僮人乃至瑤人什麼的,貧瘠得很,治安上面的麻煩恐怕也不少……”

高務實道:“此事可以和二兄說一說,不過二兄要注意保密。”

當下便將他的廣西發展大計簡單地和高孟男說了。

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257章 後續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56章 棘手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217章 臺灣島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09章 喜與憂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12章 東返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29章 關係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94章 目的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47章 不與聞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211章 目標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251章 取勃固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108章 隱情(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30章 立威(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8章 安南人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