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

萬曆九年三四月份對安南後黎朝鄭氏家主鄭鬆而言,實在是人生中最灰暗的兩個月。

他從一戰大破莫朝輔政王的全民英雄,變成了喪師失地、狼狽逃竄甚至於窮途末路的喪家之犬。

人生起落之大,實在叫他難以承受。

但鄭鬆畢竟是鄭鬆,是那個歷史上硬生生靠着清化乂安根基就滅掉了莫朝的安南梟雄,即便知道自己這次已經在劫難逃,卻仍然要拼死一搏。

但所謂拼死一搏,並不是指沒腦子的拿着三萬多殘兵敗將去硬碰高務實的十萬大軍,恰恰相反,越是到了這種時候就越要用腦,在用腦的同時,還要不惜命!

即便不能反敗爲勝,至少,也要讓來犯之敵付出的代價更大一些。

這,就是鄭鬆現在想做的和正在做的事。

他先是把參與行刺高務實的兩名主事之人悄悄殺了,砍下首級,派人送去給高務實,順便呈上自己的悔罪書和降表,聲稱自己當時豬油蒙了心,派人去廣西挑動大明和莫朝之間的關係,讓莫朝無法全力南下,但的確沒有讓這些蠢貨幹出那樣的“人神共憤之舉”。

不過眼下大錯已經鑄成,自己也不敢奢求寬恕,只求高按臺看在“安南黎庶久經戰亂,數十年來,未有一日之安”的可憐份上,不要再大動干戈,他願意“囚首徒跣於英都城北,奉獻黎逆於按臺駕前”,還要“匍匐又拜,獻土地於天朝;叩首再三,呈民籍於直指。”

總而言之一句話:投降。

而且是比當年莫登庸還要誠懇一百倍的投降——莫登庸投降歸投降,當時他的降表雖然也說得低三下四,但好歹留了一句話:“請奉正朔,永爲藩臣”。

那意思就是,我投降歸投降,藩臣還是要當的,否則沒得談。

但鄭鬆這裡就乾脆多了,他也知道大明視他爲叛逆,藩臣什麼的根本沒指望,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除了請高務實不要傷害百姓,對於自己的投降條件一字不提,就彷彿任憑高務實怎麼處置都行的模樣。

刺客的人頭和鄭鬆的悔罪書、降表送到清化時,高務實正準備明日出兵南下。但鄭鬆這降表是光明正大送來的,清化城中一下子就傳遍了,遮掩都遮掩不了。

高務實現在不光是廣西巡按,在阮秉廉的背書之下,他還是代表大明士林的“天朝大儒”,這個身份對於穩定安南高層好處很大,但也會導致一些限制,譬如眼下,他就必須得按照規矩禮儀來接見鄭鬆的請降使者。

使者是後黎朝的一位大臣,據說還是一位博學儒者,但高務實對其沒有興趣,只是公事公辦地接待了一番,按照古往今來的慣例問了一些廢話,就將其打發下去休息了。

至始至終,高務實沒有表示是否接受鄭鬆的投降。

後黎朝使臣退走之後,高務實麾下的將領——不管是廣西土司還是莫朝降臣,一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不用打仗就能把乂安接收過來,可不是大大的好事?黎氏叛臣此番終於拜服在大明天威之下,對等着回去“分紅”的土司也好,對恨黎逆鄭逆入骨的莫氏也罷,都是大喜啊。

更何況乂安既定,順化的阮潢還有什麼好蹦躂的,也無非是個獻地求降的結果。

安南就此大定了啊!

但大家高興了一會兒,卻發現高按臺只是面無表情地坐在那裡,絲毫沒有任何情緒表露,不禁都是一怔。

黃芷汀問道:“按臺怎麼不高興?”

衆人也都一副面有疑色的模樣,顯然這句話也問出了他們心中所想。

高務實淡淡地道:“鄭鬆想殺我,我有什麼好高興的?”

衆人都大吃了一驚,岑凌皺眉道:“按臺的意思是說,鄭鬆是詐降?”

高務實依然面無表情,問道:“你們都覺得他不是詐降嗎?”

“這個……”岑凌一時語塞。

阮有僚道:“鄭氏如今已是窮途末路,鄭鬆此時投降,應該是他最好的選擇了,爲何按臺覺得他是詐降?”

高務實呵呵一笑,不過臉上卻殊無笑意,淡淡地道:“他這封降表寫得倒是不錯,謙卑恭敬表達的意思,本按倒也頗爲讚賞,民爲貴嘛……不過,這都該表不了他詐降的事實。”

高務實一指那封降表,道:“你們且看一看,他要在哪裡投降?”

這不是廢話麼,降表裡寫得清清楚楚了,“囚首徒跣於英都城北,奉獻黎逆於按臺駕前”,意思就是按臺一到英都,他就出城到北門投降,而且不光是他投降,他還會把黎逆獻出來。

你瞧瞧,他們鄭氏擁戴了這麼幾十年的黎逆,現在鄭鬆都不要了,竟然稱其爲黎逆,這還不是誠心投降?

誰知道高務實冷然一笑,問道:“投降?投降這種事,在哪裡不行,非要在英都城下?還非要本按親自去了,他才肯降?”

衆人這才發現這樣一個細節,不禁暗道:對啊,投降爲何只能在英都城下?

此時高務實又接口道:“況且,如今是他主動請降,按理來說,不應該是他主動帶着降表和黎逆等人,輕車簡從來清化拜見本按麼?”

他冷冷地道:“所以這封降表就算說得再好聽,也不過是鄭逆掩人耳目之言罷了,他真正想要做的,乃是在英都城下,趁本按不備而驟然發難,偷襲本按,乃至我等大軍!”

黃芷汀大怒,柳眉倒豎:“此獠安敢如此,真真是罪不可赦!”

岑凌也是驚出一身冷汗,怒道:“鄭鬆匹夫,死到臨頭還敢行此大逆不道之舉,果然是冥頑不靈,自尋死路!按臺,下官請命出戰,必爲按臺拿下英都,獻鄭逆賊首於按臺跟前!”

阮有僚目瞪口呆,心中一片冰涼,暗道:難道右相真是這個打算?完了完了,這高按臺不僅法眼如炬,而且心細如髮,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沒有絲毫得意忘形,一下子就發現了右相的計劃……眼下卻該如何是好?

其實已經無需阮有僚擔憂了,因爲廣西土司們已經個個暴跳如雷,紛紛請戰了,說的話那真是一個比一個狠,大有把鄭鬆當做殺父仇人看待的趨勢——沒法子啊,要是高務實死了,他之前答應的事情怕不是全要告吹,這仇之大,比殺父之仇還要不共戴天啊!

莫氏降臣降將們也是紛紛慷慨激昂,搜腸刮肚把自己能想到的罵人的詞彙全給翻了出來,將個鄭鬆噴得一文不值……這話太客氣了,實際上在他們口裡,鄭鬆已經是罪大惡極、惡貫滿盈,如此死不悔改的叛臣逆賊,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之不足以正天理!

嗯,反正順着高按臺的意思說就行了,甭管他鄭鬆是真降還是假降,高按臺說他是詐降,那他就一定得是詐降,誰來分辨都不好使!

高按臺從諫如流,當即表示大軍依然按照原定計劃行事,不過嘛……

鄭鬆那裡,倒也可以將計就計一番。

----------

太困了,寫着寫着睡着了一波……

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96章 地雷陣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259章 妖書案?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206章 弒嶽(上)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215章 大燈泡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221章 抵京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17章 意外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31章 官民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