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

俺答什麼時候會死,這種事你都有內幕消息?我的陛下,你這有點厲害了啊,開的什麼掛?

結果朱翊鈞開的是“人掛”,他笑眯眯地道:“鍾金哈屯和把漢那吉兩個,看起來都是忠順之臣,俺答在大召寺的一舉一動,別說他每天吃了多少東西朕一清二楚,就連他中午吃的羊肉羹幾成熟,朕都能知曉……你說,他還能活多久,朕能不知道嗎?”

哇,這麼厲害,要不要去村口擺兩桌?

高務實笑起來,道:“看來當年封貢這件事,辦得是真的漂亮。”

“那是!”朱翊鈞洋洋得意:“說起來,此事咱們兩個也是有大功的。”

這話倒是不假,高務實的功勞明擺着不必說,而朱翊鈞當時雖然還是個小太子,可是高務實能做欽差去大同,用的就是太子教令的名義,沒有他的支持哪裡能成?當時兩個不到十歲的小傢伙,居然能在俺答封貢這樣的大事中出力,朱翊鈞每每回想起來,都覺得頗爲得意。

這可是當皇帝之後絕對體驗不到的成就感。

所以高務實很是配合的哈哈大笑起來,朱翊鈞也跟着哈哈大笑,一時間,君臣二人的距離又拉近了不少。

說起來,除了他高務實,誰會當着皇帝的面哈哈大笑,就不怕“君前失儀”麼?

此時高務實倒是明白了朱翊鈞之所以明確發現李成樑的表現不對勁,卻仍然不肯動他的原因。

這原因並不單一,而是互相關聯着的,總得來說就是朱翊鈞覺得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辦,現在動李成樑不划算,可能會因小失大。

做皇帝,尤其是隆慶教導出來的皇帝,朱翊鈞不可能去做一個“眼裡揉不得沙”的人,那樣的人也做不好皇帝——天下臣子各有各的心思,難道有別的心思你就都不用了?

當初隆慶還教導他,即便是高先生也是有私心的,作爲皇帝而言,真正必須處理好的,是權衡其中的利弊,以及始終保持局面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只要權衡好了利弊,確保了局面不失控,很多事情就可以——甚至必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否則你這個人也不用,那個人也不用,到時候無人可用,還做什麼皇帝?

隆慶當年對朱翊鈞的教導,早就讓他領悟了一個道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皇帝關鍵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而不是去糾結他有什麼缺點,以及他在想些什麼。

李成樑是有問題,但自己難道沒有秋後算賬的能力?既然有,先用用又何妨?反正現在也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可以替代他。

所謂“政治就是妥協”,這就是一種妥協。

皇帝長大了啊……

高務實其實更多的是欣慰,因爲他雖然一直是“伴讀”,但實際上充當了半個老師,現在看着朱翊鈞一點一點成熟起來,難免也會有些感慨。

哦,不過他馬上就要真的“當老師”了,因爲日講官本身也是老師。

朱翊鈞這次和高務實的會面,沒有明確的說要怎麼用他,從語氣上判斷,大概是要先等俺答死了之後,看看情況再決定。

這倒也符合現在的局面,只是高務實有些想不明白的是,拿下李成樑對於現在的朝廷而言,只是一句話的問題,可是朱翊鈞剛纔說,高務實回來了,他就有了些想法。

這一點卻有些奇怪,李成樑是個武將,他是遼東總兵,我回來不回來跟他有什麼關係?我又不可能去做這個遼東總兵。

雖說遼東總兵論品銜那是比自己這個五品閒官牛逼多了,可是現在卻是大明萬曆朝,別說區區一個遼東總兵了,就算如今大明北疆雙璧——薊遼兩個總兵綁在一塊兒(還有一個薊鎮總兵戚繼光),在朝野中也遠不如他高務實這個五品閒官值錢。

翰林清貴,天上神仙,此時的文官就是這麼自信。

高務實出了文華殿,有小黃門立刻跑來參見,客客氣氣恭喜了一番,然後道:“高侍中,元輔有請。”

侍中,是此時對左右庶子的敬稱。不過這個得解釋一下,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爲事實上的宰相,而唐宋該職得以沿置,元以後才廢止。譬如在唐朝時,侍中是門下省的長官,與中書令、尚書令並列(尚書令因爲李世民做過,後不設,以左右僕射爲首),地位崇高之極,權力也大,能封駁皇帝聖旨。

甚至唐朝的聖旨格式都不是後世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的“明式風格”,唐朝聖旨開頭的兩個字是“門下”,意思是這道聖旨是經過門下省認可了的,具備法律效力——換言之,沒有門下省認可,這聖旨就是所謂的“中旨”,在唐朝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的人可以抗旨不遵。

但是高務實這個左庶子爲何被稱爲侍中呢,差得也太遠了吧?

這事兒有原委,侍中這個職務是秦朝始置,當時只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沒有定員,爲丞相之史,以其往來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兩漢時沿置,爲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

其因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與聞朝政,這才逐漸變爲親信貴重之職。晉以後,開始相當於宰相。

而左庶子呢,原先叫“太子庶子”,古時是“天子庶子之官”,掌教導諸侯卿大夫之庶子。庶子即衆子之意。有大事則帥衆子爲太子所用。因此秦漢以來,都以庶子爲太子宮官之一。

到秦時,置中庶子。西漢也有庶子,員五人,爲太子太傅、少傅的屬官。東漢有太子庶子、太子中庶子,爲太子少府的屬官。其性質與皇帝左右的侍中相似,古籍記載也都說“職如侍中”。

由於後來侍中牛逼了,而明朝的這些俗稱都是敬稱,特點是往大了叫、往大了類比,因此左右庶子就被稱之爲“侍中”了,可不是代表高務實現在已經跟宰相一個身份,那誤會可就太大了。

高務實覺得郭老師要找自己並不奇怪,但自己在宮中還沒走,就派人把自己叫去內閣,這就有點不太像郭樸的作風。

雖然說充日講官之後,經常會被內閣安排點事做做,但一來內閣安排也會先給了名義,譬如“入直文淵閣”、“知制誥”、“知制敕”等名目,二來自己這個官雖然已經得了聖旨,可是還沒去自己所屬衙門拜見上官,甚至沒有領取關防印信、京官腰牌以及官服等等,理論上來說還不正式,以郭樸平時的風格,是不會在這種事上犯迷糊的。

那隻能說,要麼有大事,要麼有急事。

高務實不敢怠慢,趕緊跟着小黃門走了。

內閣離文華殿不遠,高務實熟門熟路得很,沒多久便到了,一路上碰見在內閣當值的翰林官不少,都笑着上前跟高務實寒暄了幾句,恭喜他大勝、高升,高務實一一答謝,絕不失禮。

郭樸的值房就是以前高拱那間,高務實也是再熟悉不過了,走到門口,輕輕理了理嗓子,朗聲道:“下官高務實求見元輔。”

“得了,來了就進來吧。”郭樸的語氣倒比以前輕鬆很多,不像當年那麼刻板嚴肅了。

高務實笑吟吟地走了進去,見郭樸氣色很好,雖然年紀大,頭髮都白了,但面容看起來卻竟然並不怎麼顯老,心說:難道這就是懂醫術的好處?可是不是有句老話叫做“自古醫人難自醫”麼?看來老話也不能全信。

他雖然面帶笑容,但還是規規矩矩行了拜禮——正經的弟子大拜之禮。

郭樸沒有攔他,只是面帶微笑地看他行了全禮,這才道:“起來吧,坐下說話。”

高務實行禮歸行禮,讓他坐下他倒也並不客氣,果然就坐了。

郭樸早就知道這傢伙一般不會搞什麼坐半邊屁股這種舉動,也不奇怪,只是笑吟吟地道:“如何,這次南下,可有什麼收穫?”

高務實一聽就知道,這“收穫”不是問他幹成了什麼大事——那是明擺着的,根本不必問。更不可能是問他賺了多少錢,郭樸郭老師守貧一如當年高拱,爲國理財倒是肯花心思,爲自己賺錢卻沒有興趣,這是志向不同的問題。

在有的人眼中,利益就是金錢;在有的人眼中,利益就是權力;但還有一些人,利益是自己的身後美名。

所以高務實笑着答道:“確實有一些,特別是關於大明西南邊疆的一些事情,弟子現在看得更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麻煩、一些困難,也都瞭解得更清楚了。”

“好,很好,我就怕你在廣西和安南太過於順利,現從此小覷了天下英雄。從你之前的奏疏來看,你對緬甸很關注啊……怎麼,緬甸今非昔比了?”

高務實正了正臉色,肅然道:“不瞞老師,弟子覺得,緬甸可能成爲雲南的大麻煩,甚至這種麻煩現在已經產生了。”

郭樸微微皺眉,問道:“這麻煩有多大?雲南方面能解決嗎?”

----------

感謝書友“書友161023004956149”、“楚科奇”、“寒冰大神”、“系統崩潰”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12章 東返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17章 意外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56章 棘手第085章 議定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77章 說方陣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88章 安南人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