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

bookmark

其實高務實並不是很想和朱翊鈞談這個問題,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時間點。

永寧公主要見他,想必不可能只是就一年多前坑了他的那件事道歉,高務實估計她應該是出於“見他最後一面”的心思和朱翊鈞提起這個要求的。

儘管朱翊鈞和永寧公主都知道,自己和公主之間不可能有什麼,今天的見面很大程度上只是讓公主斬斷前緣——如果有的話。

然而在這種時候,高務實覺得自己還是不適合同朱翊鈞談自己與黃芷汀之間的事,畢竟公主是他的親妹妹,萬一朱翊鈞聽得心裡不痛快,最後倒黴的不還是自己?

“在臣看來,當世之人對門第的看法過於陳舊,有許多都不是臣所贊同。”高務實說道:“譬如中第,如今只要有人登了龍虎榜,便是當世高門、天下稱羨。然則一名進士,若他並無治國理政之能,其做了官之後,又只知道蠅營狗苟、以權謀私,這般人怎麼就算是高門貴第了?”

朱翊鈞有些詫異:“那要如何纔算高門貴第?世爵之賞麼?”

“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爲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問心無愧地說:我已把我的一切,都獻給了我的祖國和人民。”

高務實道:“所以,什麼人能算高門貴第,要看他將自己的能力和才幹用在什麼地方,是爲國、爲民,還是隻爲了自己。

譬如有一街邊乞丐,某日遇見韃虜襲城,他怒而反抗,因殺虜而戰死,此人便是英雄,便是高第!即便臣這一榜魁首經過他墳前時,也該落轎下馬,躬身行禮。

又譬如有一人,如臣這般出身,但卻倚仗祖宗餘蔭,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即便祖宗再如何英雄了得,也不過是個碩鼠巨蠹,人憎鬼厭罷了。倘若他還更壞幾分,竟然勾結韃虜、賊匪,出賣大明與萬千同胞,那更是天地同怒,人人得而誅之!”

“好!說得好!”朱翊鈞高聲讚道:“倘若人人如務實你這般心境,這天下何愁不興!”

朱翊鈞感慨萬分,激動地道:“務實,以你的出身,竟能有如此想法,實在讓朕意外,不過這也更讓朕瞭解你的志向。朕現在知道,你不是安做‘高文正公之侄’之人,而是要自己做這個英雄,你希望你的‘高門貴第’不是來自於祖宗餘蔭,而是來自於你自己。”

高務實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把話題稍微一轉,道:“皇上,還有另一點您不要忽略了——臣對高門貴第的認可,並不只是此人做出了多少功績,而是他是否盡心盡力。一個人,能力越大,責任也應該越大。

這就好比……好比河南水災之時,地方名流士紳捐資賑災,尋常鄉紳耆老捐個十兩八兩,也是一番心意,不能說他們不盡心。可若臣也只捐個十兩八兩,那就是笑話了,因爲臣的能力顯然不止於此。”

“哈哈,沒錯,朕知道你的意思了。”朱翊鈞到底不笨,已經反應過來,笑着道:“黃芷汀雖然只是一地土司,但以她在此番平靖安南之戰中所立下的功勳來看,的確應該算得上盡心盡力了,嗯……很符合你的‘高門貴第’觀。”

“不過……”朱翊鈞微微蹙眉:“這次事情的封賞已經過去了,朕卻不好再拿出來又賞一回。”

高務實擺手道:“皇上,臣不是爲她請賞,若說請賞,黃芷汀若要賞,岑凌等人也都要再賞……哪有那個道理?他們將來若仍如此次這般盡心盡力,到時候又立新功,皇上再厚賞也不遲。”

朱翊鈞欣然道:“不錯,你說的有道理。”然後頓了一頓,又道:“如果按照你方纔的說法,那這位黃……嗯,她現在是什麼官?”

“哦,皇上問到這件事,臣還正要稟告一番。”高務實忽然面色嚴肅了一點。

朱翊鈞招了招手,道:“邊走邊說。”說罷再次向前走去。

高務實跟上,開口說道:“廣西土司移鎮之事,一直都在進行當中,這幾個月下來,岑黃兩家治下土民轉移至安南的,已經有接近一半之多了。張撫臺在給臣的私信中也提到,廣西方面的漢人人口數量並不是很足,即便有,也不願意隨便遷徙……”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故土難離乃是人之常情……不過,張任打算怎麼解決?”

“張公的意思,此事單靠廣西是很難辦出成效的,須得朝廷有其他措施。”

朱翊鈞皺眉道:“朝廷?嗯……朝廷是應該有所舉措,但朝廷從哪給他遷徙人口呢?廣東或許有,但廣東之民恐怕也不樂意去廣西吧?再說,若遷廣東人口去廣西,廣東的地方官只怕也不樂意,到時候雙方推諉,朝廷也不好辦。”

高務實道:“從去年到今年,大明有兩處災情比較嚴重,一是遼東洪災,這個暫時跟廣西關係不大。另一個則是江南洪災與風災併發,聽說南直隸方面已經數次向朝廷報警,連帶浙江在內,江南地區的難民不下兩三百萬之巨……”

“你想把這批災民遷去廣西?”朱翊鈞眉頭大皺:“這隻怕不好辦吧?萬里迢迢的,這樣遷徙過去得耗費多少糧食?朕倒不是不肯開放太倉,但就怕太倉之糧也未必夠用,再加上太倉之糧關係到南京、蘇州之安定,萬一下面那些官員從中做些手腳,結果調集不力,災民路上不夠吃的話,到時候得餓死多少人?”

高務實道:“未必一定要走陸路,這件事臣有一個想法:由臣的京華集團負責從海路運輸,將江南難民轉移至欽州港,然後廣西方面再將他們安置去桂西、桂南各地補上土司土民之缺。”

朱翊鈞想了想,發現這個計劃至少有兩個問題不夠明確,於是問道:“且先不說京華集團能不能有這樣的運力,先姑且算是有,那麼運費怎麼辦?這件事是國事,朕總不能讓你自己貼錢來做這個賠本買賣,京華做這件事需要花多少錢,你得給朕一個數。”

然後他又道:“還有,朕雖然不是很清楚海運的耗費,但不管怎麼說,這些難民在海上也要吃東西的吧?這些吃的糧食從哪來,如果還是需要太倉存糧,那問題就轉回去了。”

說到這裡,他又想起一件事,道:“哦對了,還有他們到了欽州之後又怎麼辦呢?這都是些難民,餘財肯定是沒有多少的,到了欽州之後吃什麼?廣西恐怕支撐不起這兩三百萬人的吃食吧?”

那鐵定是不能的,這兩三百萬難民,連富庶得進入資本主義萌芽狀態的江南地區都焦頭爛額了,何況廣西?

但高務實面色平靜,鎮定自若地道:“好辦,讓他們吃安南的糧食。”

朱翊鈞愣了一愣,遲疑道:“此言何意?讓安南都統司拿糧食賑濟這些百姓?這個……不會激得安南生變吧?”

拿下安南,現在可已經是他萬曆天子的一件大功了,可不能出現什麼反覆,所以朱翊鈞纔會有些緊張。

高務實道:“臣有這樣一個打算:讓岑黃兩大土司去找安南都統司商量糧食的事,然後朝廷拿部分移民找岑黃兩大土司換糧食。”

朱翊鈞楞了:“拿移民換糧食?這兩家土司要移民有什麼用?”他倒不覺得把這些移民給了岑黃兩大土司是“賣”,因爲對於他這個皇帝而言,土司也是他的臣子,這些移民只是從流官治理地轉移到了土司治理地,但依然是大明的子民。

高務實道:“江南之民,歷來精於耕種,是以江南之田雖非天下最肥,可單位畝產之高卻居全國之冠。皇上,這些人在江南,現在無田無地,已經成爲影響安定的隱患,但若是去了廣西、安南,他們的耕種技術,卻是當地最爲稀缺的。”

他微微一頓,道:“廣西且先不說,就說安南,那地方雖然又熱又多蚊蟲瘴癘,但其實地力頗佳,只要耕種得法,若干年後,說不定不遜於江南,岑黃兩家土司若有遠見,當知這批流民實在奇貨可居。若是他們無此遠見……嗯,臣可以去信指點他們一二。”

朱翊鈞不認爲高務實說自己去信“指點”是一件吹牛的事,在他看來,高務實的水平豈是土司們能比?能指點他們,那是他們的福氣。

他思索着道:“也就是說,這些人留在江南是壞事,送去廣西和安南就成了好事了;他們在江南是瘟神,地方上恨不得早點送走,但若能去廣西和安南,那兩地卻是歡迎得不得了?”

“陛下聖明,就是這個道理。”

朱翊鈞皺眉想了起來,其實對他而言,開發廣西並不是多麼重要,開發安南那更是一點都不重要,但保持江南地區的穩定卻很重要——那裡是大明的錢倉。

“你回去之後算一下,這其中的花費到底怎麼辦,最終朝廷需要花多少銀子,地方上面要做哪些事,以及有沒有能力做好。”

高務實拱手應諾。

此時,兵仗局要到了。

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08章 隱情(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206章 弒嶽(下)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205章 政策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95章 破虜(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68章 幕後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47章 不與聞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99章 傳教士?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