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

高務實讓把漢那吉娶鍾金哈屯之事,本身就是倚仗蒙古人有這樣的傳統,既然他高某人都能聯想到這一點,恰臺吉一個蒙古領主又怎麼可能想不到?

甚至高務實都沒有特意交代讓京華商社隱蔽行事,他們就這麼大大咧咧地在大成臺吉的大板升城和豐州川王庭之間來回奔走。

而辛愛又派人告訴恰臺吉,說大成臺吉把部衆和兵力全部集中去了大板升城,而鍾金哈屯也用大汗的順義王印信【明廷賜的,俺答還真的就是用這個作爲信物,甚至歷史上乞慶哈(辛愛)、扯力克等後來的順義王都用這個。】將王庭周圍的大汗親衛全部調集到豐州川王庭。

現在他們雙方的實力已經全部聚集在大板升城和豐州川,合計兵力至少六七萬騎,部衆那就更多了。

恰臺吉當時聽得背後冷汗直冒,一下子把衣服都汗溼了。

因爲辛愛的使者明確表示,辛愛黃臺吉是理所當然的大汗繼承人,他絕不會接受其他人成爲大汗或者順義王。

土默特要內戰了!

內戰,多麼可怕的一個詞!成吉思汗當年統一蒙古之後,蒙古人就早已瞭解團結的重要,可惜後來……

現在的蒙古本來就已經是個分裂的蒙古,大汗辛辛苦苦打拼幾十年,才使得土默特控制瞭如此廣大的草原,實力甚至更勝大元皇帝所在的察哈爾部,如今大汗屍骨未寒,難道土默特就要陷入再一次的分裂,大汗的霸業也將隨之煙消雲散麼?

恰臺吉不寒而慄。

這絕不是大汗希望看到的事,所以他脫脫一定要阻止!

可是怎麼阻止呢?

阻止辛愛黃臺吉麼?人家是大汗的長子,雖然大汗沒有留下話來,說要把汗位傳給辛愛黃臺吉,但長子繼承……這是達延汗定下的規矩啊。

再說,辛愛黃臺吉已經明確表示他不會退縮了,自己怎麼勸他?如果勸不動,又會怎樣呢?還是會打起來。

恰臺吉不怕打仗,哪怕對方是辛愛,哪怕辛愛手裡的實力比他更強大,那都不能讓恰臺吉感到害怕。恰臺吉害怕看到的,只是內戰本身。因爲不管是雙方哪一方的損失,歸根結底都是土默特部的損失。

土默特能夠控制東套、西套,靠的可不是什麼名義——土默特是達延汗分封出來的“三萬戶”之一,人家鄂爾多斯部難道就不是?憑什麼我鄂爾多斯部就得聽你的?

因爲實力,因爲威名。

俺答能夠控制鄂爾多斯部,其根本的依靠是實力,繼而纔是威名。

大汗死後,威名其實本身就剩不下多少了,倘若土默特的實力還出現明顯的下降,鄂爾多斯部難道就不會有什麼想法?他們甚至可能會覺得,你土默特能弄一個順義王當,我沃兒都司難道就不能也弄個什麼王噹噹?

說起來,俺答汗能控制鄂爾多斯萬戶,還是因爲他兄長吉囊晚年不理政務(吉囊早期,俺答聽命於他),吉囊死後,實際主事的是其孫兒切盡黃臺吉,而切盡黃臺吉比較崇拜他的叔祖父俺答,於是鄂爾多斯萬戶才真正聽命於俺答。但是如果非要從制度上來說,鄂爾多斯萬戶可一點不比土默特萬戶地位低。

所以,他既不能說服辛愛,更不能去和辛愛開戰。

那麼大成臺吉和鍾金哈屯呢?

更糟糕。

大成臺吉不會聽他的,因爲在大成臺吉眼中,大明纔是他最大的靠山;而鍾金哈屯也不用說,同樣是懷着這般心思。

恰臺吉左思右想,唯一有可能打消大成臺吉搶奪大汗寶座念頭的,只有大明,而目前能夠直接決定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燕京城中大明皇帝決定的人,正是出使而來的全權欽使高務實。

恰臺吉和京華也有生意往來,但顯然不如大成臺吉和鍾金哈屯那樣跟京華關係密切,所以恰臺吉一開始就打消了靠“拉關係”來走通高務實門路的想法。

收買也不可能,高務實是京華商社的東家,有錢到什麼程度,恰臺吉根本連想不敢想,他能拿什麼收買人家?人家說不定還想着反過來收買他呢。

那麼就只能先示威,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了。

想法是很不錯的,可惜高務實對恰臺吉瞭解得太徹底,而恰臺吉對高務實的瞭解又太不徹底,他只知道高務實做生意很厲害,讀書也很厲害,當官好像也很厲害……但你要問他更具體一些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畢竟,恰臺吉可沒有控制明朝這麼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有高務實,他纔有控制蒙古的宏偉願景。

於是,恰臺吉的計劃一開始就失敗了,這次示威站在他這方面來說,進行得很順利,可是如果對照明軍尤其是欽差本人的表現來看,則毫無疑問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

不管是六千鐵騎擺開陣勢,還是數百精騎兇猛衝陣,高務實都夷然不懼。

恰臺吉只好裝作毫不知情,規規矩矩上前參加。

輸了,不是輸在戰場對陣上,而是輸在料人料事上。

他不知道高務實以這樣的年紀,是怎麼做到面對眼前的蒙古鐵騎無動於衷的,畢竟在他的印象中,明人面對蒙古騎兵一直都很畏懼,絕大多數人只敢躲在城中瑟瑟發抖,只有少數英雄將領如馬芳、麻貴這般,纔敢提兵出城跟他們野戰。

想不到區區一個年輕文官,居然有如此膽魄!

但恰臺吉仍然有些不服氣,他還是覺得,一定是自己的部下不夠多,倘若此處集中了土默特的全部力量,十餘萬鐵騎橫於陣前,高務實膽量再大,也一定會畏懼。

可惜,大成臺吉、鍾金哈屯和辛愛黃臺吉,誰都不肯聽他的。要不然,土默特團結一心,高務實也只能按照土默特自行推舉的結果來冊封順義王了。

所以,對皇帝的欽使表示了尊重之後,恰臺吉仍然要展現一下土默特的威武,板着臉道:“欽使既然是來行冊封大典,卻不知爲何要帶上這足足五千騎兵?難道欽使以爲,區區五千騎兵就能使我土默特畏懼嗎?”

“到底是足足,還是區區?”高務實哂然一笑:“不過,足足也好,區區也罷,都無所謂,這五千騎兵此來的目的,只是爲了慶賀新的順義王繼位而來罷了。”

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17章 意外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209章 加銜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85章 議定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00章 胡鬧!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238章 暗流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22章 天壽山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289章 封賞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10章 高夫人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15章 封爵?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08章 在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