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務實授徒

庫裡臺大會,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可以算作蒙古的最高權力機構,因爲它不僅可以決定軍事行動,更能選舉大汗。

當然,它也能決定其他大事,譬如在元代時期,還能決定宗王的廢立。

而庫裡臺大會的與會者也與中原的類似制度不同,“后妃、宗王、親戚、大臣、將帥、百執事及四方朝附者鹹在”。

瞧瞧人家蒙古,后妃可是一貫可以光明正大參政的,先進得讓幾百年後的某些政治家都爲之汗顏。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制度,所以蒙古既出現瞭如滿都海那樣的政治女強人,也出現過乃馬真後那樣的廢物女攝政。

時至今日,蒙古傳統依舊,就好比本次庫裡臺大會的召集者並非大成臺吉把漢那吉,而是鍾金哈屯這位攝政一般。

事實上,庫裡臺大會也曾經有過一段“落寞期”,就是在元代還佔據着中原的時期,庫裡臺大會的作用曾經被大幅削弱。

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庫裡臺大會本身是一種“選舉君主制”,是大蒙古國貴族分封結構的產物,它具有把分散獨立的封地貴族聚結到一個統一的共同體內來的社會功能。

然而元代政治控制的方式是由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的皇權——官僚體制來實現的,如此一來,庫裡臺製度就失去了它在草原時期的功能意義。

但是,由於舊傳統本身所具有的習慣力量、由於維護蒙古貴族特權的政治需要以及元世祖漢法改制的不徹底性,使這一傳統仍然作爲一種“祖制”,滯留在元代統治階級的政治生活中,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表現爲,一方面構成這一制度的外部形式的那些因素,如貴族朝會、擁戴君主登位的蒙古式的特殊禮儀、宴享和賞賜,宣讀成吉思汗札撒等等,相對穩定地保留在元朝每位皇帝的即位大典中。

當然,這種宗親貴族大會業已失去了任何“選君”意義。新皇帝利用這種“左右部畢至”的大典,來申張其政治權威及合乎“祖訓”的正統性。散居各地的、政治上業已失勢的各級宗親貴族,則可藉此機會獲得一筆財富。

另一方面,構成庫裡臺製度內容的因素——自下而上的貴族選君意識,迎合了元代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發展的趨勢,漸漸蛻變爲官僚貴族各派系集團爭奪最高權力的意識形態工具。

然而,除了上述一些因素之外,庫裡臺製度所以在元代繼續延續,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元朝皇帝必須也是蒙古大汗,這一雙重身份構造決定其必須遵循成吉思汗祖訓和大蒙古國傳統。

作爲元朝皇帝同時又是蒙古大汗,其在繼承汗位時的程序,就仍然必須經過庫裡臺,通過庫裡臺獲得諸王勳貴的支持和承認,才能取得了大蒙古大汗的合法地位,同時,成爲元朝帝王也就名正言順了。

也就是說,從大汗到皇帝,要得到合法的地位和權力,形式上仍然必須經由庫裡臺。

這一次由鍾金哈屯召集的庫裡臺大會,要商議和決定的事情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決定土默特部大汗的歸屬。

理論上來說,土默特只是蒙古六萬戶之一,其“大汗”實際上只相當於元代的宗王,而宗王雖然也可以由庫裡臺大會決定廢立,但通常而言是不必拿到庫裡臺討論的,因爲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就能決定。

但眼下的情況顯然不同。

首先,把漢那吉本身不是俺答汗的長子,他甚至不是長孫,由他出任土默特的大汗是不符合達延汗所確立的長子繼承製這個“祖制”的,所以必須藉由庫裡臺大會的傳統威信來給他的大汗之位正名。

其次,如果把漢那吉不能得到庫裡臺大會的承認,就只能爭取圖們汗這個全蒙古大汗的冊封,但那不是開玩笑麼,圖們汗顯然不會認可一個鐵桿明粉來做土默特的大汗,所以……就爆發了漠南之戰。

此前鍾金哈屯發出召集庫裡臺大會邀請的時候,除了土默特本部,連鄂爾多斯部和青海土默特方面都只是派人回答“準備出席”,但根本沒有任何動作。

直到漠南大戰的結果塵埃落定,各部的蒙古貴族們才紛紛抓緊時間動身朝歸化城趕來。

圖們的大敗而歸導致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因爲就在高務實與把漢那吉一起趕到歸化之後的第四天,就有三位重要人士聯袂抵達。

這三位分別是鄂爾多斯部的切盡黃臺吉、青海土默特(永謝布)的火落赤把都兒以及……朵顏三衛之一的長昂!

鄂爾多斯部與永謝布部的這兩位都是圖們汗的“五執政”之一,但由於他們都屬於右翼蒙古,如今在圖們汗大敗而歸的情況下悄悄脫離察罕浩特而來參加庫裡臺大會,也不是完全說不過去,但長昂此來的意義就大爲不同了。

此舉有叛離圖們的嫌疑!

呃,好吧,這恐怕不是嫌疑,而是明確的重新站隊表現了。

高務實聽到消息的時候雖然只是面帶微笑地點了點頭,但這純屬故意裝逼,實際上他心裡簡直是樂不可支——朵顏三衛時叛時附,一會兒向大明朝貢,一會兒跟着圖們襲擾大明,搞得大明一直頭疼不已。

而現在長昂此來歸化,相當於重新認了個大哥,那就是土默特——這是他以蒙古人身份重新認“大哥”的表現,實際上由於土默特現在是大明的小弟,長昂當然也就不能再跟大明玩兩面三刀了,否則到時候土默特的面子往哪放?以爲土默特這個右翼盟主不敢揍他?

要知道,土默特之前非要認大明這個“大哥”,可不是俺答在軍事上被大明給揍了,他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着眼點是土默特的整體實力。

大明覺得朵顏三衛不好對付,主要也是由於蒙古人的遊牧特性,很難進行實際打擊——就像這次戚繼光出兵,長昂打不過就走,戚繼光也只能暫時佔據大寧城等後續變化,要想追擊長昂是不可能的。

但是換做土默特來對付長昂,那就完全不同了。土默特光是其本部,都能湊出差不多十萬鐵騎來,更別提還有鄂爾多斯和永謝布兩個強力小弟,長昂那一兩萬之衆在土默特面前可拿不出手。

至於說長昂還是能跑……可是跑去哪呢?明人的問題在於沒法子佔據長昂的草場,但人家土默特難道會嫌草場多?

所以算了算賬之後的長昂就發現自己的局面有些不妙了,他正在猶豫的時候,切盡和火落赤忽然聯袂到訪,告訴了他圖們大敗虧輸的事,邀他一同前往歸化城參加庫裡臺大會。

長昂震驚之下馬上答應下來——他本來和把漢那吉毫無交往,就算想去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理由,但有切盡和火落赤做中間人,他跟把漢那吉就說得上話了!

改換門庭也是需要契機的,“自薦枕蓆”那可很難保證自己的身價呀。

把漢那吉以土默特“候選大汗”的身份接見了這三位,然後便立刻派人去請高務實前來會晤。

過不多時,大明“冊封順義王全權欽使”高務實大駕光臨大召寺。

-----------

感謝書友“黃金髮123”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47章 有詔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15章 切蛋糕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42章 纖幫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30章 故事第112章 入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