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

bookmark

錢的作用很多,這個世界上可以通過花錢辦到的事多不勝數,而某些不花錢就可以辦的事,倘若願意花錢,就一定能辦得更漂亮。

譬如說冊封儀式。

經過一番準備,四月二十七日,順義王冊封儀式在歸化城順義王府跑馬場正式舉行。

把漢那吉齊集此前參加庫裡臺大會的蒙古貴族與其部下,以及鍾金哈屯麾下各部頭目一起前來參加。

當是時,跑馬場內建冊封場,場長闊十丈,用線杆木料,廳用藍帛百匹,紅布百匹,青綠羊絨三梭四十匹,手帕汗巾八十方,席百領,麻繩二百,彩亭四個,彩旗二十對。中庭設黃幃,焚香供張。

凡今日與會之蒙古貴族,皆先期至欽使行轅習以漢儀,習禮既畢,大張旗鼓迎赴棚場。

高務實敕諭十二道及代天子賜把漢那吉大紅五彩紵絲蟒衣一襲,綵緞八表裡,其餘人皆各色錦衣如儀。

時辰既至,把漢那吉攜鍾金哈屯率諸部首領迎詔,南向叩頭者四次。

拜畢,漢官抄黃開讀。這道聖旨就不必多着墨了,無非是那樣一個套路:“充分肯定,高度讚揚,殷殷期盼,美好展望”。

又畢,把漢那吉行謝恩禮,復脫帽叩頭者再四次——此蒙古禮也,以卸帽叩拜爲最敬也。

全權欽使高務實傲然高居中臺,代皇帝受禮,並重新賜下新的順義王王印——誠如高務實此前所言,這次的王印沒有“偷工減料”,乃是正經的鍍金銀印。

同時,把漢那吉從鍾金哈屯手中接過此前俺答的那顆鍍金銅印上繳給高務實。

其餘一衆蒙古貴族齊齊下跪,俯首高呼大明天子萬歲,順義王千歲等語。

至此,順義王嗣封禮畢,高務實此行塞上的主要任務圓滿完成。

再接下來,就無非是吃吃喝喝了——哦,應該說是大宴賓客。

把漢那吉堂堂蒙古首富,平白“撿”了個順義王來當,自然不會小家子氣,學着高務實教給他的中原漢人習俗,大開流水宴,宣佈狂歡三日,宴飲不絕,贏得全場一片歡呼。

高務實對於過分油膩的蒙古大宴敬謝不敏,端着中原雅士、六首狀元的派頭,吃了幾片燙嫩牛後腿肉之後,便只是笑吟吟地與把漢那吉等人敘話,把漢那吉這個鐵桿明粉自然有樣學樣,也不肯多吃,幾乎是餓着肚子跟高務實歡談。

這可苦了旁邊的一種蒙古大佬們,像切盡和火落赤,平時都是三斤以上的肉食飯量,今個明明號稱狂歡,卻只能吃個三四兩就開始瞎扯,一個個餓得眼睛都綠了,卻又不敢在高務實面前失禮,真是痛苦萬分還得保持微笑。

恰臺吉倒比他們表現得豪爽,除了不太敢在高務實面前過量飲酒以免造成失禮之外,吃還是敢吃飽的。這個表現反倒讓高務實心中點頭,覺得他還是比這些部落首領更像單純的武將。

不過其他人也沒有真的餓多久,因爲大概半個時辰之後,架子擺得十足的高務實高欽使就藉口酒醉離席而去了——天知道他是怎麼“酒醉”的,明明這廝除了把漢那吉向他敬酒時微微抿了一小口之外,根本滴酒未沾。

不過把漢那吉對自己這位安答的從容讚不絕口,連連向周圍人表示這纔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彷彿吃得少就是英雄名士了,恍然未覺如果按照這個理論,恐怕鍾金哈屯纔是最英雄、最名士的一個——她一個塞上佳人,論吃能吃多少?

順義王嗣封的大事辦完之後,下一步便是轉輪王的尊號繼承了。

當然,理論上來說,這個不叫繼承。

黃教在蒙古發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由於俺答的推行力度夠大,現在已經基本處於國教地位,活佛自然知道把漢那吉的三日狂歡令,所以……他是在三日之後抵達歸化城的。

歸化城這段時間簡直是喜事連連,把漢那吉客客氣氣地將活佛迎入城中,請他在大召寺駐駕。

但活佛來到歸化城的第一件事卻不是立刻給把漢那吉贈予尊號,而是爲俺答的下葬舉辦法事。

法事什麼的,就不多費筆墨描述了,總之這又花去了近十天的時間才辦妥,而俺答的靈柩在大召寺停了差不多半年之後,終於得以下葬,也算是頗不容易了。

到了五月初九,黃教在大召寺舉行盛大的法會,法會上,活佛當着衆多蒙古貴族和僧侶的面宣佈贈予把漢那吉“咱克瓦爾第”——也就是轉輪王尊號。

從現在起,把漢那吉就是咱克瓦爾第徹辰汗了。

徹辰汗的意思是聰明睿智的大汗,這兩個詞彙聯繫起來,大致就是聰明睿智的再世轉輪王大汗。

嗯,有點西方貴族一大堆頭銜的意思。

高務實沒有出席這次法會,只是派人送去了一份賀禮。至於他是自恃身份還是有什麼別的用意,旁人自然有許多猜測,不過高務實並沒有興趣理會。

實際上,他只是對宗教儀式不感興趣罷了,畢竟他前世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甚至不拜神佛,只拜祖先。

他在等索南嘉措主動拜會他。

索南嘉措在宗教界的地位自然是尊崇無比,但東方畢竟是東方,不是教會高於一切的中世紀歐洲,所以當高務實非要擺這個架子的時候,這位十分現實的活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主動拜謁大明皇帝的全權欽使。

甚至,這個拜會時間就是贈予把漢那吉轉輪王稱號的當天晚上。

對方既然知情識趣,高務實倒也願意“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因此親自在欽使行轅的大門口將之迎了進去。

當然,親自相迎可以,大開中門不可以,因爲他代表的是皇帝,迎一迎是知禮,開中門卻是廢禮,這是有區別的。

本來這個小插曲不值一提,但因爲活佛初見高務實時的一句話,讓這次初見被後世的許多史書和經文都將其記錄了下來。

因爲活佛從法駕上下來與高務實相見敘禮之時突然看着高務實愣了一愣,然後一言不發地盯着高務實看了好一會兒,才驚詫着道:“原來是降三世明王。”

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116章 推辭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212章 誤解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257章 後續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27章 倒潘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273章 倒臺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268章 揭謎(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56章 棘手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29章 複雜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131章 急,不急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