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

叛軍在粵、閩、贛、浙四省邊界的勝利,使朝廷大爲震驚。嘉靖皇帝震怒之極,急詔命諸道會師,令提督兩廣侍郎張臬、總兵平江伯陳圭等調集軍隊。嘉靖四十一年二月,張臬奏請借調廣西“狼兵”十萬,與廣東、福建、江西官軍會合,共調集了三十萬大軍。

六月,抗倭名將劉顯、俞大猷分別奉詔領命,率官軍兵分六路圍剿“飛龍國”叛軍。七月,胡宗憲兼制江西,獲悉飛龍軍幾乎傾全部兵力出戰,柏嵩關大本營兵力空虛,便命俞大猷急擊。

俞大猷對此決策頗爲贊同,謂:“宜以潛師搗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數萬衆從一夫浪走哉?”(見《明史?列傳?俞大猷》)。於是俞大猷親率主力一萬五千人,迅速奔襲、並登上柏嵩關最高峰處觀察地形,他見叛軍兵營依山環列數裡,加之山上草木旺盛,宜以火攻。

俞大猷能與戚繼光並列,且享有“俞龍戚虎”這般的美評,自然不是易於之輩,他指揮官軍把扼下山各個路口,點火燒山,頃刻烈火肆虐,數百座軍營被火吞沒,朱城黃屋也化爲灰燼。接着他又揮軍上山,將留守叛軍官兵乃至從賊家眷等一通好殺。

張璉得報老巢丟失,急忙回師救援,但俞大猷早有預料,因此他在返程途中又遭俞大猷伏兵而大挫。爾後,按察副使馮皋謨採用攻心戰術,派官軍到各路叛軍營寨,以喊話、射傳單、發懇惻票(投降憑證)等方式動搖軍心。大明正統畢竟深入人心,因此這種辦法頗有效果,有幾個中級軍官(江滿清、李逢時、郭玉鏡)悄然叛變,俞大猷又命其返營作內線。不數日,俞大猷計誘張璉出戰,叛軍再次遭受重創,一千二百多張璉軍主力被當場斬殺。

嘉靖四十二年,羅袍再次率叛軍由箭竹隘(隘崗上)進攻永定縣城,攻城時適逢大雨滂沱,河水猛漲,無法渡過,撤走時又遭官軍包圍攻擊,又是一場慘敗。

林朝曦見二路主力均被打敗,本部力量損失過半,便約河源另支叛軍首領黃積山一同反攻,官軍斬殺黃積山,後來林朝曦餘部在陰那山一帶被明將徐甫宰所率官軍消滅。

至此,張璉三路叛軍均在大明官軍的強大攻勢下被打敗了。

按理說,張璉既滅,他的故事應該就到此結束了纔對,然而劉綎接下來說的事情,讓高務實發現,事情好像真的有些棘手。

這個關鍵的麻煩就在於,張璉自己究竟是被殺了,還是逃掉了。

也不知道是劉綎這個人對人的防備之心比較差,還是高務實看起來真的“人畜無害”,他居然想也沒想,就對高務實說起了一樁如果非要上綱上線,甚至能扯到“欺君之罪”的大事。

劉綎面有憂色,道:“當日張璉所部全滅,我父與俞公俱有爭奪俘璉奏捷之意,雙方都派兵大肆搜尋清點,但我父當時距離張璉所部略遠,只抓到一批張璉親兵,俞公那邊倒是宣稱他所提前招安的叛軍叛將江滿清擒獲了張璉,然後俞公將其‘磔於市’……但此中卻似乎還有隱情。”

高務實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問道:“什麼隱情?”

劉綎嘆了口氣,道:“聽說當時江滿清拿下張璉後,意圖自己居功,而叛軍的另一叛將李逢時把張璉被擒情況通告給了俞公,俞公於是派兵前去江滿清山寨將張璉劫去。同時,叛軍降兵和廣東兵因之還發生了械鬥……”

高務實以手扶額,一副“真是日了狗”的模樣。

劉綎又道:“這裡的問題是,若能擒拿張璉,按當時賞格,便可賞萬金、封萬戶。江滿清擒拿張璉後,爲何不馬上獻給官軍而留在山寨,引起我軍之間的搶奪乃至械鬥?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各路官軍爲了邀功領賞紛紛報捷。高公子,戰爭中死人無數,再說先帝和朝中大臣誰都沒見過張璉,就算隨便抓一個與張璉相貌相似的人殺了,然後上報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父親一直認爲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虛報戰功。”

高務實皺着眉頭,問:“先不要說那些,子綬兄,我問你,令尊報捷是怎麼說的?俞公報捷又是怎麼說的?”

劉綎略微有些尷尬,但還是老老實實道:“我父親報捷只說擒殺張璉親兵數百,據他們表述,張璉已死於亂軍之中,屍體首級已然無處尋找;俞公的報捷方纔已經說了,就是以反間計擒下,然後被俞公下令所殺。”

高務實皺眉道:“這般重要的欽犯,俞公不獻俘與朝廷,在京師明正典刑?俞公爲將多年,豈會犯這等錯誤?”

劉綎攤手道:“問題就是當時因爲搶奪張璉,官軍內部起了爭鬥,甚至出現內訌,因此俞公的解釋是必須立刻將之斬殺,否則恐引發更大的麻煩,後來朝廷似乎也接受了這個說法。”

哦,這倒也的確是個理由,但問題在於……當時江滿清抓到的那個張璉,是不是就是真的張璉?

高務實一貫是個陰謀論者,他覺得這件事可能不簡單。譬如說這個叛將江滿清,如果他是個雙面間諜,假意投降了官軍,但實際上只是給張璉做掩護,宣稱自己抓了張璉,但其實卻是拿個假貨忽悠官軍,而官軍上下誰也沒見過張璉的模樣,就很有可能信以爲真。再加上官軍後來自己發生了內訌,俞大猷爲了平息事態,顧不上仔細查證此張璉是否彼張璉,先殺了再說,那麼這件事的真相就永遠消失在歷史之中了。

這樣一來,劉顯的上報是“張璉死於亂軍”,俞大猷的上報是“張璉已被處死”,但無論他們倆說的誰對誰錯,對於當時身體已經不太好的嘉靖帝而言都無所謂——既然這叛賊左右都是死了,究竟死在何處、死於誰手,又有什麼重要?他要的是剿滅叛軍,他要的是張璉已死!

可是,劉綎作爲劉顯的長子,顯然聽過劉顯對此戰的說法,因此深知這個張璉沒準根本就沒死!

高務實眨巴了一下眼睛,看着劉綎:“你該不會是懷疑曹淦就是張璉?”

“那倒不是,張璉的確切模樣我雖然不知,但對他的相貌,官軍方面當時都是知道一些特徵的,譬如說他應該是個三角眼,而這曹淦卻是一對豹睛環眼。”劉綎說道:“我之所以在他一提張璉就感覺不對,是因爲曹淦的口音!”

“口音?”高務實微微回憶了一下。

劉綎卻是個急性子,立刻道:“高公子可知,我父原是南昌人,我也會說江西話,而那曹淦雖然說着一口北方調,卻總有些許江西味,換做別人或許聽不出來,可我恰恰就是祖籍南昌。”

第263章 密議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259章 妖書案?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09章 加銜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225章 三策(中)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00章 胡鬧!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