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以退爲進

方展方寺丞完全沒有料到自己這趟差事居然能如此順利,堂堂遼東總兵官、寧遠伯李成樑,在遼左被稱爲“李大爺”的遼東王,竟然輕易服軟,不僅主動出面接待了自己,當場把自家親侄兒李如桂交到自己手中,甚至還一臉痛悔,連連致歉。

李成樑當着他的面,說自己因爲經年累月長期作戰,對自家子侄疏於管教,以至於這羣兔崽子目無法紀,一點規矩都不知道,已經不僅是給他丟臉,而且是觸犯國法,於情於理都必須嚴懲。

方寺丞被李成樑一番話說得放下心來,還被席間的李成材等人吹捧得飄飄欲仙,當場向李成樑彙報了高務實當時的幾句話,譬如“代汝契兄清理門戶”之類。

李成樑一臉唏噓,連連致謝,說什麼:“萬承求真賢弟深恩厚意,助我防微杜漸,使我家免遭將來災禍,成樑感激不盡。”

方寺丞雖然不是三歲小孩,本不盡信,但李成樑看來十分的真情實意,動情地道:“我蒙聖上隆恩,以微末之功,竟得封爵,本就該慎行修福,卻因經年征戰,忽視了本家子弟的教導,竟至出現這等事來,實在慚愧萬分。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錯非是求真賢弟待我如嫡親兄長,尋常人豈肯冒着得罪李某的風險,來做這等事?李某不是無心無肺之輩,此恩當記百年!”

方寺丞見李成樑說得如此直白,連“尋常人豈肯冒着得罪李某的風險,來做這等事”都敢宣之於口,看來是真的覺得高兵憲是在幫他了。

他不由得暗想:李成樑這廝雖然跋扈,但現在看來,那也是勝仗打得太多的緣故,倒並非不知輕重。如今朝廷派高兵憲來遼,雖然未必是針對李成樑而來,但經過這次之事,想必也能敲山震虎,讓李成樑知道他在遼東就算再如何厲害,朝中也有的是人能治他。如此看來,倒也是件好事。

方寺丞自以爲弄清楚了李成樑的心意,想着“將相和”那一出,當即拍着胸脯給李成樑作保,說到了高兵憲面前,一定鼎力爲寧遠伯說話,讓高兵憲知曉寧遠伯心意,不要過分爲難李如桂。

按照他的話說,李如桂畢竟年輕,這次也不過是做事考慮不周而已,況且他本意是趕着去隨軍從徵,本身也是爲了聖上,爲了大明,實在不宜重罰。

李成樑口中連連稱謝,心中卻暗暗鄙夷:看來高求真雖然厲害,但在遼東畢竟沒有什麼得力助手,派出來的這廝完全就是個書呆子,一鬨就信。

再說,你去跟高求真說情有什麼用?他高求真連我李成樑的面子都敢不賣,還會在意你一個舉人出身的區區寺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要讓高求真放手,朝中除了張四維不必說,或許就只有申時行等人還可能有這個面子了。

當然,大爺我的辦法可比你們想的高明得多,我既不去求張四維,也不去求申時行,畢竟這實學心學兩派到底誰能笑到最後,大爺我也看不明白,可我卻可以去求皇上——擺明了求不行,那就裝可憐唄!

大爺我這些年立了這麼多大功,聖上因我而告太廟數十次,難道這點面子都不給我留?

方寺丞被李成樑千恩萬謝送走的時候,不僅李如桂被“六親不認”的大爺李成樑五花大綁地交給了他,李二爺李成材竟然也親自出馬,放着軍中輜重計算的大事不去做,卻跟着他要去給高務實“道謝”。

方寺丞心中暗喜:這也是好事啊,高兵憲見了必然以爲我言辭犀利,說得李家兄弟悔過自新,勢必對我青眼有加。

當下高高興興、客客氣氣地帶着李成材一起上路,而且連馬驛都不走,卻特意走了京華開闢的水路,從太子河轉到遼河,乘船南下營口再回蓋州,一副我就是高兵憲嫡系的派頭。

李成材到了蓋州之後,親自陪着方展,押着兒子李如桂去拜見高兵憲的大駕,到了兵憲衙門,先按照習慣給高家家丁打賞,而且賞了雙倍。

誰知道高家家丁見了銀子彷彿見了鬼,一個個連忙擺手,堅決不肯收。

李成材心中一驚,暗道:高家這門第可是太高了吧?你二爺我已經賞了雙倍,比打點督院、撫院還給得多,你們居然還看不上?媽了個巴子,你們平時收多少啊?

不過這時候,方寺丞給他解了圍,道:“誒,二爺不必按照往常規矩來,高兵憲家丁是不收這些銀子的,您老跟着學生進來便是。”

李成材將信將疑,先跟着方展進了兵憲衙門,還是不放心,悄悄問其緣故。

方寺丞笑道:“二爺有所不知,高兵憲財雄天下,這些家丁的月奉比知縣還高,但是規矩也忒嚴,膽敢隨意收這等‘門子錢’的,會有嚴懲。”

“哦哦,原來如此……”李成材隨口問道:“何等嚴懲,讓他們嚇成這樣?遣散嗎?”

“那倒不是,這嚴懲麼,第一次犯此罪,罰銀十倍。”方寺丞解釋道:“譬如剛纔二爺給賞……嗯,給賞多少來着?”

“啊?哦,我是打算一人給二兩。”李成材道。

“二兩啊,那如果被發現,就是罰銀二十兩。”方寺丞微笑着道。

李成材大吃一驚:“罰二十兩?那他們怕不得半年白乾了?”

“是啊,不過倒也沒半年,高家家丁俸祿高嘛。”方寺丞笑眯眯地道:“不過這只是第一次,也就是所謂初犯,倘若是再犯,那就更狠了,罰五十倍,嗯……也就是一百兩。”

李成材呆了一呆,眼珠一轉,有些疑惑:“他們這些家丁就算俸祿高些,能罰出百兩銀子的怕是也不多吧?畢竟高兵憲的家丁平時上戰場的機會應該並不多。”這意思就是,沒有戰功賞賜,光靠高俸祿,攢夠一百兩那也是要很久很久的。

方寺丞笑道:“那是自然。”

“那罰不出來怎麼辦呢?”李成材詫異道。

“罰不出來沒事,調去挖礦,而且不光是自己去,家裡人都去,論工計算,除開給他們的口糧和衣帛錢之外,剩下的慢慢補交罰銀,什麼時候交清了,什麼時候了賬。”

李成材心中暗驚:果然小看了這個高求真,他這套法子怕不是比軍法還狠!

這時候一位高家家丁走出來,看了他倆一眼,道:“二位,我家老爺有請。”

第190章 去遼陽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01章 定調子第212章 誤解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18章 鎮暹羅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17章 意外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54章 糾結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31章 急,不急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16章 陽謀!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235章 臨別第112章 入城式第199章 傳教士?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85章 成交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50章 擔當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88章 安南人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47章 有詔第051章 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