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第825章 傾國之兵

第825章 傾國之兵

鄭親王府。

退朝後,鄭親王兼叔父攝政王濟爾哈朗心情複雜的回到王府。

他忽然覺得,這個世界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敵人還是大明,大清和八旗仍在。

陌生的是,大清紮根祖地之外,已經物是人非了,先皇皇太極,逆賊多爾袞、禮親王代善、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肅親王豪格、饒餘郡王阿巴泰

這一個個熟悉的人,都沒了!

有的只剩下都親王費揚果、逃跑額真阿山這些垃圾貨色,沒幾個老將了。

還有洪承疇、祖澤潤、吳三桂這些反覆無常的二五仔。

旗人衰落,漢人崛起,現在的大清,哪裡還是以前的大清?只怕是空有大清的國號而已。

濟爾哈朗不知道,自己還能將大清這面大旗扛多久。

想要改變這一切,唯有通過戰爭重新洗牌各方勢力了。

便如當初隋唐兩朝,爲了擺脫關隴集團的縛束,主動發起對高句麗的戰爭,以此削弱關隴集團的實力。

上一波戰事,漢軍旗和朝鮮旗損失慘重,給了滿人勢力崛起的時機。

這次濟爾哈朗主動請纓,又將洪承疇拖下水,爲的就是破釜沉舟的賭一把。

這是一場國運之賭,同樣也是大清內部洗牌的最後機會!

輸了,大家都完蛋!

贏了,滿人爬起來重新當主人!

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濟爾哈朗目睹了大明的強盛、大清的無奈、滿人的無助,最終確定踏上屬於自己的征途。

他決定放棄穩定舒適的生活,以身許國,再造乾坤!

此次國戰,關係到大清的國運存亡,大清必須傾國一戰!

第二日,濟爾哈朗以叔父攝政王的名義下達命令:滿洲八旗旗丁,全丁而出!

不論披甲還是不披甲,只要是十三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出戰!

婦孺也全部隨軍,推運糧草輜重,處理雜事等!

濟爾哈朗的意思很明白,除了孩童,所有旗人都要上戰場,保家衛國,打贏這一仗!

如此一來,此次一共出動旗丁戰兵約四萬人。

濟爾哈朗將盛京周圍道、州的庫存戰馬、武器、火炮等全部裝備八旗軍。

他又從八旗軍中將所有上過戰場的八旗精銳單獨編成一軍,名爲八旗師,全師上下一萬騎兵,皆有戰馬甲冑,裝備精良。

洪承疇爲了鼓勵八旗軍出征,以皇父攝政王的名義,下令戶部往平壤運送萬石兩米輜重,從速支援!

數日間,整個清國上下到處是一派老送少,子送父的感人畫面。

二月十六日。

盛京城外的大教場旌旗如海,旗幟不同、盔甲不同的清軍各部兵馬列陣排隊。

四萬滿八旗和五萬漢軍旗列陣教場中,人潮如海,刀槍如林,他們以甲喇爲軍陣,又以牛錄單獨列爲小陣。

一個個八旗士兵肅然而立,尤其以滿八旗陣列更爲齊整,他們都是捨不得派出去的青壯,當然也有不少年僅十三四歲的少年兵。

這些旗丁每個人都頭戴鐵盔,身穿鑲鐵棉甲,有的揹負巨大滿弓,有的端着漆黑的火銃。

滿八旗的軍陣中央,是更爲精銳的八旗師,他們人人身邊都有戰馬,且個個身體壯碩,身披兩重沉重的鐵甲,防護更加精良。

一萬八旗師騎兵森嚴站立,無形間有一股凌然的鐵血之氣蔓延而開,在莊重的儀式上更顯威勢。

他們是身經百戰的八旗老兵,是整個大清最精銳的軍隊!

因爲他們的存在,漢軍旗纔有所顧忌,不敢拼命打壓滿人。

如今,他們要爲大清,發出最後的怒吼!

“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起,緊接着鑼鼓齊鳴,大清皇帝的大駕緩緩駛出盛京北門。

密密麻麻的黃傘羅蓋中,順治小皇帝福臨身穿滿式龍袍,坐在鑾駕中,神情低落,且有些怯場。

皇父攝政王洪承疇、叔父攝政王濟爾哈朗、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左光先等清國文武百官,緊隨御駕左右。

在一片嗩吶聲中,順治小皇帝福臨親率大清文武百官進行了祭神儀式。

這是大清的傳統慣例,每次出征必須要搞個拜神的儀式,至於拜誰,什麼關聖帝君、如來佛祖、觀音菩薩什麼的,都要走一圈。

(明清兩朝流行拜關帝,國有大災時,皇帝會遣派司禮監太監去祭拜正陽門外的關帝廟;萬曆皇帝還親自給關帝廟提字;

歷史上鬆錦大戰洪承疇假死時,崇禎還派官員祭拜關帝廟,還給洪承疇修壇;民國時張勳復辟大清時,也率辮子軍拜了關帝廟。)

然而順治小皇帝在祭天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狀況。

用來祭天的那頭牛,怎麼也捅不死,大內侍衛又是踹、又是拿刀砍、拿劍捅的,折騰好幾次也沒把這頭神牛幹掉。

最後還是洪承疇掏出了大明研發的輪轉手銃,連續開了幾槍,才把這頭生命力旺盛的牛給收拾了。

在封建迷信的大清,文武百官都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事不吉利,還是重新擇日出徵比較穩妥。

洪承疇則是超越了時代的侷限,充分表現出了不信鬼神這套的大無畏精神,堅持不該日期,就今天出征!

沒辦法,誰讓他是皇帝的乾爹呢,儀式只得繼續下去。

獻上牛頭餅酒,懸掛紙錢後,在一陣熱鬧的喇叭、嗩吶聲中,順治小皇帝先磕了頭拜天,接着大清的王公貴族們依次行三跪九叩頭禮。

隨後,太監在三軍面前宣讀聖旨,任命叔父攝政王濟爾哈朗爲靖北大將軍,令他率滿八旗駐守平壤重鎮,擊退北境明軍!

任命皇父攝政王洪承疇爲定國大將軍,令他率領漢八旗親赴忠州,擊退南境明軍!

其實這道旨意是洪承疇所寫,只是以皇帝名義發佈而已。

太監讀完旨意後,順治小皇帝長呼了一口氣,來到叔父攝政王濟爾哈朗身邊。

他眼中含淚,低聲道:“叔王保重.”

濟爾哈朗亦是心有感觸,皇帝終於長大了,知道叔叔比干爹可靠!

他上前行跪禮,高呼道:“天佑大清,老臣必不辱使命,誓死奮戰,擊退南蠻!”

“叔王.”

福臨的淚水不爭氣的落了下來。

濟爾哈朗面露無奈,他想帶着小皇帝親征的。

即便戰敗,自己也可學南宋,拉着小皇帝投海殉國!

奈何洪老賊不讓啊!鐵了心要把小皇帝留在盛京看家,不許離開半步!

在洪承疇意味深長的笑容中,三聲凌厲的號炮響起,大軍正式開拔。

大清順治七年,清國傾國而出,出兵抗明。

旗幟如海,無邊的人潮鋪滿了大地,九萬清軍主力,兵分兩路,分道而行,馳援南北,只留下順治小皇帝孤兒寡母留守盛京空城。

(本章完)

1004.第998章 一場莫名的圍殲戰(補更2)489.第487章 名醫 海商181.第181章 衛所激變230.第229章 處置俘虜673.第670章 出兵東番923.第918章 硬氣的都察院(補更)322.第320章 孫傳庭(爲堂主一槓槓加更)346.第344章 殺雞儆猴89.第89章 百官議論902.第897章 錦衣衛現身說法29.第29章 整頓軍紀645.第642章 戰利品899.第894章 姚啓聖1222.第1216章 大明遠勝大清205.第204章 合圍收網1288.第1282章 惡毒計策1037.第1031章 拼團自殺1333.第1327章 京師換防605.第603章 不可描述的場面711.第708章 滅國414.第412章 奪位之爭(加更還盟主的債)606.第604章 來自上帝的問候269.第267章 請戰 誓言841.第837章 重振旗鼓503.第501章 硬憾157.第157章 溫體仁下課509.第507章 兄弟反目1350.第1344章 美利堅國主930.第925章 太監的愛好631.第628章 後方840.第836章 大明英雄朱有能710.第707章 入宮(爲我會催更嗎加更)334.第332章 誓師1345.第1339章 兄弟519.第517章 太子搞事情了755.第752章 拉動消費490.第488章 大明皇家海軍272.第270章 打上門去274.第272章 清軍的絕死突圍(加更)869.第865章 大報恩寺琉璃塔978.第973章 日本糧價風波203.加更說明1082.第1076章 天武皇帝432.第430章 殺殺江南才子的銳氣744.第741章 鬧出人命41.第41章 新營378.第376章 一個頭鐵的逃跑人士1304.第1298章 囂張的太陽王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701.第698章 強硬姿態(爲阿爾託莉雅·潘781.第778章 龍元187.第187章 大刀闊斧1174.第1168章 戰死487.第485章 迎接世界大潮39.第39章 抄家滅族10.第10章 京城扛把子1017.第1011章 壯丁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539.第537章 大清殖民地546.第544章 大戰起629.第626章 空中偵查968.第963章 文化的力量1272.第1266章 昭武皇帝116.第116章 找韃子談一談1266.第1260章 推動時代的人575.第573章 遼東危局156.第156章 東廠的手段587.第585章 大勝491.第489章 皇家海軍學院1166.第1160章 大將軍王124.第124章 全軍出擊1194.第1188章 莫非有人要造反?1307.第1301章 陰險狡詐朱皇帝13.第13章 洗腦專家湯若望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1123.第1117章 地堡陣713.第710章 自由航行157.第157章 溫體仁下課597.第595章 美人計1106.第1100章 小緬子不經打呀!372.第370章 京師變故414.第412章 奪位之爭(加更還盟主的債)879.第875章 國恥1081.第1075章 入宮面聖(求訂閱)171.第171章 戰流寇967.第962章 日本局勢842.第838章 難啃的硬骨頭500.第498章 西班牙方陣310.第308章 上元夜宴1292.第1286章 沙皇親征16.第16章 大明第一家火鍋店141.第141章 閹黨的絕殺63.第63章 崩盤(求收藏)317.第315章 拿我戰甲來!632.第629章 多爾袞的艱難抉擇964.第959章 獻俘511.第509章 想要跑路的鄭家416.第414章 朕的羽林衛何在?131.第131章 追殺到關外529.第527章 遭殃的揚州府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