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第868章 大明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第868章 大明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歷史上的英荷戰爭不僅影響了整個歐洲格局,同時也影響到了東亞局勢。

在東亞,英國採取了和明鄭王朝合作的策略,而尼德蘭因爲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因素,開始和滿清合作,另外尼德蘭也是唯一可以和德川幕府交易的西洋勢力。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尼德蘭想要反攻,就派人聯合滿清,一起打臺灣滅掉鄭氏。

滿清這幫啥也不是的犢子,爲了消滅大明的最後一絲殘餘力量,自然樂於接受。

雙方最終達成了初步的合作,還簽訂了一份軍事協議,由漢奸靖南王耿繼茂,閩浙總督李率泰二人在協議上簽字。

(本書中,耿繼茂他爹耿仲在遼東大戰時當了明軍俘虜,被手辦大師李廷表剝皮實草做成了人形標本;

李率泰則跟着洪承疇到了東勝神洲,受封大東國定北王)

清荷聯軍成立後,隨即兵分三路向金門、廈門地區的鄭軍發起進攻。

金門海戰鄭軍取勝,降清的陸路提督狗漢奸馬得功兵敗自殺。

然而此後,在漢奸施琅的帶領下,清軍接連取勝,鄭軍無奈退至銅山地區。

而後,清荷雙方就下一步進攻目標起了爭執,開始出現了狗咬狗局面。

東印度公司意圖直指臺灣,但耿繼茂和李率泰這兩個漢奸主帥認爲應該先克銅山,以免在進攻臺灣時腹背受敵。

最終雙方咬累了,爭執不下後軍事合作遂告終止,各自拍拍屁股散夥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尼德蘭人認爲韃清做事太磨嘰了,打臺灣的戰事拖的越久,東印度公司往裡填的錢就越多,算到最後可能會讓公司虧本。

處於利益考慮,得不償失,因此早早的收手了,徹底放棄臺灣殖民地。

而韃清一直想勸降鄭氏,前前後後幾十年一共談了九次,向鄭氏開出了各種條。

從登岸、剃髮、易冠、稱臣、派質子入京等條件,一直談到不登岸、不剃髮、不易冠、不稱臣入貢即可等等,後因局勢變化而強行攻打。

在這個時空,沒有明鄭勢力,也沒滿清勢力,日本更是在搞內戰。

在整個東方,只有大明日漸強盛,尼德蘭人將要全力面對英國佬,不得不來和大明搞結盟,依靠大明維護東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利益。

因爲一但英荷戰爭爆發,他們在歐洲的本土將會很忙,完全顧不上東方世界了。

這些年來,尼德蘭人多少也看出大明皇帝的野心,不過他們的殖民地在印尼一帶,和大明之間還有西班牙的呂宋殖民地,大明要向南洋進軍,也是先搞西班牙。

尼德蘭人做夢也沒想到,大明皇帝要在今年進行下西洋的活動,而且他一眼就相中了馬六甲海峽!

這時的大明,國內安定,四方皆定,大明的統治十分穩固,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勢日趨強盛。

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商品經濟,發展尤爲迅猛,商品種類增多,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變化,急需大規模的往海外開拓世界市場。

大明經過十幾年的重農政策,以及農業科技的加持,目前已經完成了農業變革,正在進行着商業革命,向着商業強國崛起。

隨着賤籍的廢除,勞動僱傭關係的建立,在手工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礦冶、紡織、陶瓷、造紙、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隨着東南沿海城市的不斷開埠,大明海外貿易日益發達,對外移民不斷增加,

此外,天武新政廢除民間造船限制後,江南地區出現了很多大規模的海船建造業,朝廷更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官營造船業,除南京船廠外,在蘇州、松江、鎮江等地均設有官廠。

工商業的繁盛,造船業的發達,航海經驗的積累,大批航海水手的養成,航海知識的增加,這一切都爲大明重新下西洋準備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

朱慈烺沒有因天武新政的功績而陶醉,他的目光不再停留在以往的“宣揚國威”上,這次組建下西洋的船隊,是以更加開放的思路,爲建立起一個前無古人的藍海帝國打前鋒。

整個大明帝國,從皇帝到百姓,所有人的觀念基本都已發生了轉變,對外拓展勢不可擋!

大航海時代,海上航行的實力,代表着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海船的鼎盛,又象徵着國家的富強、技術的發達,文化的進步。

明初時,大明走的是和平外交模式。

明太祖朱元璋積極主動發展與藩國的邦交關係,還制定了十五個“不徵之國”,試圖構建一個以大明爲主導,有等級秩序的、和諧的理想世界秩序,這種外交政策影響了大明三百年。

朱慈烺不追求“四海賓服,萬邦來朝”的目標,而是要開闢唐宋以來出現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改變全世界的價值觀,讓全世界都認識到大明的強盛!

在此基礎上,朱慈烺還開始了一系列更大的手筆。

大明以武力爲後盾,力爭以不動兵戈的方式實現威服衆邦,構建以大明帝國爲中心的國際秩序格局。

但這並不意味着排斥武力,朱某人一向喜歡先禮後兵,對自己看上的土地勢在必行的拿下!

這次下西洋活動,其實相當於朱慈烺派人去看地的。

首先要恢復大明對南洋諸島的管轄,特別是馬六甲海峽,這條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時候拿下來了!

那裡自古以來就是大明的國土,永樂五年(1407年)時,明成祖朱棣在蘇門答臘島的巨港設置舊港宣慰司。

這是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機構,也是大明領土的最南端。

轄區包括今天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全部國土,印度尼西亞大部分,以及泰國、菲律賓一部分。

舊港的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近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是軍事和經濟的重要位置,並配備了御封軍鎮。

大明海軍在馬六甲海峽的滿刺加建立城柵、倉庫,以之作爲經營西洋的中轉站。

前幾年,尼德蘭人剛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馬六甲的控制權。

不過現在尼德蘭人主動派使團來舔大明,要求結盟,這就有點意思了。

朱慈烺沒有幹那種趁火打劫的缺德事,這事弄不好,會給尼德蘭人提醒,大明想要馬六甲了,到時那幫紅番鬼一定加強馬六甲的防禦,說不定會耽誤大明下西洋的戰略部署。

朱慈烺絲毫不急,就先讓紅番鬼們建設兩年,等建好碼頭後再直接拿過來用。

根據穿越者的優勢,他隱約記得,英荷戰爭今年就會爆發,差不多要持續一兩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尼德蘭人會輸的割地賠款,捏着鼻子當孫子,英國也同尼德蘭一樣被戰爭拖得疲憊不堪。

朱慈烺的打算是,今年下西洋,等英荷戰爭後尼德蘭本土海軍艦隊實力大損,大明的遠洋艦隊差不多也回來了,那時再經過馬六甲時,順便就收回來吧!

至於如何跟尼德蘭人解釋,朱皇帝行事,還沒有向人解釋的習慣。

(本章完)

217.第216章 震懾255.第253章 十面埋伏1098.第1092章 皇家狩獵33.第33章 全軍演習184.第184章 以暴制暴570.第568章 登基大典332.第330章 絕情的祖大壽409.第407章 太廟祭祖送血食1038.第1032章 日本王1159.第1153章 血戰910.第905章 選駙馬999.第994章 一場盛宴364.第362章 敵佔區漢民(爲堂主小飛毯加更76.第76章 闖王被俘1209.第1203章 你眼裡還有沒有聖上?996.第991章 聲東擊西(補更)1364.第1358章 龍馭昇天(大結局)1272.第1266章 昭武皇帝1322.第1316章 東歸829.第826章 想要立功的蒙古人361.第359章 有來無回1104.第1098章 一切都好起來了1099.第1093章 非比尋常的圍狩416.第414章 朕的羽林衛何在?916.第911章 廢除太監製度?724.第721章 機會來了958.第953章 歐洲大陸上的大明國歌343.第341章 統籌作戰1363.第1357章 皇者孤獨947.第942章 廢除農稅912.第907章 新的祖制217.第216章 震懾732.第729章 挖坑陰人277.第275章 兩軍會合1099.第1093章 非比尋常的圍狩965.第960章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342.第340章 捷報451.第449章 連個娼妓都不如777.第774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739.第736章 詔獄新客469.第467章 大收網1228.第1222章 大明錚臣440.第438章 令人懵逼的國考996.第991章 聲東擊西(補更)617.第615章 不配擁有祖宗192.第192章 遇刺(求月票)1257.第1251章 人才濟濟1180.第1174章 天軍饒命749.第746章 神龍斷案498.第496章 鄭氏三千精甲805.第802章 轟炸江戶1219.第1213章 皇帝的算計376.第374章 排隊槍斃274.第272章 清軍的絕死突圍(加更)953.第948章 里斯本海戰(補更)1063.第1057章 高端分析208.第207章 獻賊的逆襲258.第256章 張獻忠,請問你舔過那個嗎?198.第198章 巡視軍營 (爲盟主JackieZXW加879.第875章 國恥1301.第1295章 盟國政變1191.第1185章 商業奇才25.第25章 大宴羣壕862.第858章 東方殖民者440.第438章 令人懵逼的國考655.第652章 邊疆政策266.第264章 大軍北上1139.第1133章 漢王的夢想314.第312章 京師危機851.第847章 朱有能大義滅親962.第957章 太陽王的崛起1173.第1167章 瘋狂的聯軍1280.第1274章 惹毛了268.第266章 闔家守城721.第718章 強削宗室 勳貴65.第65章 都給老子綁了994.第989章 和平大業926.第921章 歐洲強盜933.第928章 狗孃養的貪官!128.第128章 追擊清軍1184.第1178章 雄關會盟404.第402章 萬惡的資本家391.第389章 進軍蒙古1006.第1000章 天皇的憤怒703.第700章 南洋情報網160.第160章 正旦朝賀474.第472章 都老實了108.第108章 口令1042.第1036章 諸藩大會612.第610章 狂怒的軍魂1175.第1169章 內訌512.第510章 跑不掉了183.第183章 強力鎮壓1169.第1163章 歪門邪道639.第636章 應對之策765.第762章 收復吐魯番1101.第1095章 殘酷血戰1325.第1319章 駙馬回京513.第511章 天下大勢681.第678章 滿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