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金筆玉冊留我名

第12章 金筆玉冊留我名

雲夢大澤,無邊無際,匯流天下水脈,滋養生靈無數。

其中靈島仙山處處,彷彿天成,又似鬼斧神工,星羅棋佈,拱衛中心陸洲。

相傳太素創派之初,開派祖師以無上神通,移來一片陸洲填於澤中,鎮壓靈穴,又移山填海,在雲夢大澤之中各處靈穴支脈處佈置島嶼。這纔有了太素傳道萬載之基。

雲夢澤中心陸洲,是太素正宗真正的山門所在,其上仙山數十,靈峰無算,屋舍連綿。空中竟有島嶼懸空,亭臺樓閣隱現其中,流泉噴瀑,雲霧繚繞。

若是平常時侯,還常能看見有修士或駕馭遁光,或乘法器仙禽在雲間穿行,一派仙家景象。不過今日倒顯得冷清,只因門中鳴鐘九響,慶賀有弟子煉就上品金丹,舉辦真傳儀式,雖不比金丹大典,也算是宗門中極是隆重的事情。

照理說,凡是在冊弟子,只要在宗門中的,無什麼要緊事纏身的,都應參加儀式。當然,宗門又非不近人情,只消推脫閉關之類,自然不會強求。

但是這等大事,能見着各路長老高人,真傳弟子,乃至掌門真人,對於尋常弟子來說自然是欣然願意的,這纔有了此時稍顯冷清的景象。

天樞峰,乃是太素羣峰之首,接天連地,其頂直插雲中,猶如一根寶柱雄屹於衆峰之中,又稱天柱峰。天樞峰對大多數太素弟子來說熟悉又陌生,峰上許多地方是禁止弟子隨意走動的,而去往太素祖師殿卻是每位太素門人都輕車熟路的方向。

太素祖師殿正中立着三尊高大玉像,正中一道士,面容模糊,道袍樸素,此爲門派祖師太素道人;左爲長眉垂胸,紫授道袍的老道形象,是開派祖師抱玄子;右爲中興祖師,第五代祖師玉壽真君。再其下兩側,共有十四尊稍矮玉像,是太素傳道萬載以來的各代祖師。

此時殿中一片肅穆,真傳儀式已經開始。許莊跪在蒲團上,朝門派祖師,開派祖師,中興祖師三拜九扣,起身後童子指引他再到右側最末玉像前,掌教元化真人正老神在在的站在這尊玉像下,玉像模樣與其分毫不差!童子唱到:“參拜本代祖師元化真人。”

不錯,本代祖師,也是十一代祖師正是掌教元化真人。

太素正宗與許多宗門因體量體制原因有許多不同,門中或另有師徒傳承,或有家族輩分之分,或私下論交關係,如此種種,宗門一概不論,名義上當代所有真傳都算作本代祖師元化真人名下的十二代真傳“弟子”。

本代祖師元化真人也是上代祖師,第十代祖師名下的真傳“弟子”。直到當代十二代真傳中如有人成就元神,這纔算接過了太素正宗的傳承,成爲第十二代祖師,再有第十三代真傳……

是以太素正宗傳道萬載有餘,時至今日名義上才傳了十二代。

許莊又在本代祖師,元化真人身前蒲團跪下。

元化真人撫着須,莊重道:“祖師開太素正宗,留詩譜曰:

太素載玉碟,形質照本元,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靈清。

今弟子許莊,丹成上品,當賜號:道妙,列位真傳,登名玉冊。”

許莊恭敬俯身,三扣九拜,謝過祖師。

元化真人點點頭,又贈言道:“大道漫漫,望你能堅持本心,砥礪前行。”

許莊恭敬道:“弟子謹記。”

參拜完三大祖師和本代元神真人,另一名道童捧來金筆玉冊,這是真傳名冊,需由許莊自己在上面留名。

玉冊小小一卷,正合童子雙手尺寸,由童子捧着放在許莊身前。

許莊專心去瞧,只覺玉冊上空間無限,一個個名字或光明大放,或樸素無光,許莊目光越過前代真傳無數人,來到最後,才見到自己所熟悉的幾個名字:

韓望,南宮陽,越君嵐,雲瑤光,步劍師,孫素真……

許莊!許莊接過金筆,在最後位置留上自己姓名,從此刻起,太素當代名傳神洲的便是七大真傳了。

童子收回金筆玉冊,供奉回祖師殿香案之上,殿中所有門人長老齊聲恭賀太素正宗再添載道真傳……

至此,真傳儀式便算到了尾聲。所有人陸續退場,直到祖師殿空空如也,只餘掌教元化真人和許莊。

不待許莊請辭,便聽元化真人道:“許莊,你且來琅嬛樓三層見我。”轉眼間化作一縷雲煙消散在空中,原來眼前不過一道身外化身而已。

琅嬛樓是宗門藏書之所,建與小臺峰上,但在宗門弟子之中,大多人只知有琅嬛樓而不知有小臺峰。至於其中緣由,一見便知。

小臺峰琅嬛樓與天樞峰相距不遠,以許莊飛遁之速轉眼變至,一副無比熟悉的景象映入視線:只見被攔腰斬斷似的半截山峰上,屹立着一座龐大無比,好似頂天立地巨人所建築的樓閣,通體大以木類建成,遠遠望去,只覺拔地插天,上出重霄,飛近了稍作細看,重檐翹角,臺樓環廊,飛閣流丹,雲霧繚繞。

這便是琅嬛樓了。

從大門入了琅嬛樓,又是一副奇特的場景,樓內只一層便高逾百數十丈,常人置身其中,好比螻蟻誤入了城樓一般,四面是拔地而起直頂到天花之上的書牆,不知多少竹刻,玉簡,紙書,皮卷收藏其中。

太素萬載以來收集的道書法術,奇門遁甲,奇人異談,天工數術,文學詩詞,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其中的知識凡夫俗子窮盡一生也學不完萬一。

無數弟子在藏書牆上飛起飛落挑選心儀之選,在供弟子休息的懸空平臺上苦苦研讀……

而這只是琅嬛樓藏書相對最少的第一層。

相傳最初之時,只消是太素弟子都可以隨意入內翻閱藏書,但是隨着琅嬛藏書愈來愈多,縱使是宗門長輩已經篩選去除了許多無用雜書,還是有許多弟子沉浸書海之中,不知不覺便荒廢了道業,讀書萬卷,修爲卻停了長進,還有書癡弟子進了琅嬛樓,不知不覺便過了一生……

再後來,宗門將琅嬛樓分爲三層,第一層不禁任何太素門人入內,第二層便需內門弟子方可進入,第三層更只有真傳弟子可以踏入其中。並且定下了進入琅嬛樓每日都需耗費善功的規定。

這琅嬛樓一二層對許莊來說不能再熟悉了,年少修道之時,也是同輩中那般“書癡”中人,在此處度過了許多歲月,如今再入琅嬛,那些功書苦讀之人,已少了許多陌生面孔,令人頓生感慨。

(本章完)

第274章 一印轟下血海開 神光一展落蓮華第83章 此去天水峽第284章 鬼仙仙猿 人仙之機第56章 玉爐裡燒長生藥第331章 魔道巨擘第163章 廣元界巍雲仙城第70章 斬卻十萬重雲第242章 寰宇宙光之外第335章 太羲道人第139章 真雷攝天恆 明鏡擊點星第88章 《陰陽參合道》第126章 各有所謀第212章 《太玄開天大羅經》第289章 道妙試法經第82章 開天秘境 元嬰三重第99章 兇焰滔天第79章 所求長生第260章 無福無禍之象第68章 擒拿鬥法震天地 五令齊聚開殿門第210章 真君召見第254章 造化靈精 五行秘要第196章 李長風 巫橫光第191章 南瞻寶洲第85章 棋高一着第146章 陳楊舊事 處位不端第226章 追殺第315章 長生之視 刑于衆目第26章 披星出東海 老蚌吐金珠第237章 火中煉真形第96章 一沙一世界第289章 道妙試法經第216章 太素許莊第34章 東海六太子 五魔搬運圖第56章 玉爐裡燒長生藥第293章 洪象仙第277章 法天象地玄天縛 千變萬化破人劫第237章 火中煉真形第4章 鬥法之約 袖裡乾坤第168章 無極而太極 道術之設想第199章 了斷第167章 仙宴駿事 一道之友第62章 上架感言第286章 言出法相滅 劍出功業消第170章 廣成真君 開壇弈道第74章 天外道場 玄火真雷第111章 回返太素 門中之變第339章 顏禾第129章 舍嬰身爲道統 親上陣敵仇寇第120章 三元駐世身 火裡開煉室第70章 斬卻十萬重雲第286章 言出法相滅 劍出功業消第217章 六元濁 天魔子第19章 均陽陳氏第95章 心思生變 覓跡尋蹤第133章 一氣分光化長河 元牝寶珠引紛爭第287章 九天罡英鬥第224章 一戰斬卻三元濁第135章 一元法力壓萬變 天恆將傾風雨來第198章 潛龍騰淵 鱗爪飛揚第298章 風災!風災!風災!第232章 天生了道真第329章 神物擇主第171章 虛妄纏身 不知足止第2章 斡旋造化 隕星道場第158章 祭煉法寶 真人所遺第42章 欲返神洲第335章 太羲道人第320章 密信 質澄第315章 長生之視 刑于衆目第45章 西方大庚真金第146章 陳楊舊事 處位不端第90章 渾天殿 天瀑界第256章 六洲四海鷺遠事第213章 演變大道 萬法滋長第313章 行來大道兩邊骨 怎奈玉階獨登高第210章 真君召見第41章 交鋒第124章 千載道行一朝散第334章 開天陽雷滅世霆第67章 悍然出手!第241章 五氣罡鬥篇第328章 金母少寒 天魔之王第216章 太素許莊第150章 千陰萬鬼雲 萬里飛來劍第238章 江河總有入海時第56章 玉爐裡燒長生藥第166章 解道書承善緣第327章 先天靈根 六目魔主第91章 玉石薛美人 雲瀾真形觀第128章 天瀑法會第337章 玄都太寰圖第167章 仙宴駿事 一道之友第270章 驚天之變 三第199章 了斷第100章 土雞瓦狗第193章 陰陽雷法初顯威(還是15更)第155章 貫天分地 通脈攝寶第93章 力拔山嶽鎮摩雲第74章 天外道場 玄火真雷第137章 劍開天闕破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