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

聽着張蒼的話,扶蘇若有所思。

張蒼沒有再言。

他已將解決之法告訴給了扶蘇,若是扶蘇還想不到該怎麼去做,這政治敏銳性也屬實太差了,他能夠幫得了扶蘇一時,不可能一直都能幫助的,而且他也看得出來,嵇恆一直想培養扶蘇獨立思考,因而自不會去沾惹太多麻煩。

加上之前爲扶蘇坑了太多次,實在不想讓扶蘇對自己太依賴。

想到這。

他心中喟然一嘆。

這次也不知朝中是何人在算計,也不知最終目的如何,但這些人的確算的很精明,也將扶蘇拿捏的很準,一來就直接掐斷扶蘇跟嵇恆的聯繫,讓扶蘇沒辦法向嵇恆請教,若非自己在朝中多年,在這強大而又混亂的權力夾縫中一直謹小慎微,不爲外界知曉,恐也會爲人算計,到時扶蘇恐真就舉足無措了。

只是他同樣也清楚。

留給扶蘇的時間不會太多。

扶蘇並不能像過去秦國儲君一樣,有充足的時間從容旁觀國政,有從容錘鍊才能的歲月,加之之前爲始皇有意限制,始終沒能讓扶蘇真正的邁入到權力中心,突然捲入其中,尤其是直接踏入到旋渦中心,一旦經不起挫折跟風波,就很可能中道‘夭折’。

只是經此一事。

自己的處境恐會變得無比艱難。

一念間。

張蒼的臉皺成了苦瓜。

但他也清楚,自己其實沒得選。

自己跟扶蘇太親近了,自己若是不出手相助,等扶蘇爲朝臣算計,自己定然也落不了好。

與其如此。

還不如主動出擊。

只是他同樣也很好奇,爲何扶蘇執意要疏遠‘客臣’,而且還如此明顯,這對扶蘇其實並無太多好處,但通過這次的事,隱隱間,他似是明悟到了一些東西,只是目前還沒有下去細酌,短時還沒有徹底想明白。

而且扶蘇既然敢這麼做,定然是跟嵇恆有過商量。

嵇恆的才智遠在自己之上,按理不會犯下這樣的大錯,那便只可能是有意而爲。

另有所圖。

張蒼手指摸着層疊下巴,在心中暗暗思索着。

一旁。

扶蘇在仔細斟酌着張蒼的話。

否定一切指證?!

‘天地之廣闊,治道之博大也,豈能受束於眼前?’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

他在嘴裡不斷念叨着這兩句話,眼神越來越清亮越來越明澈。

他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他笑着道:“多謝張卿指教,扶蘇明白了。”

“想要不落入他人的算計,便必須要跳脫出來,而這次的事就是針對我而來,對方定然是做主了充足準備,無論我如何辯解,也都會落入到對方早已想好的算計之中,所以乾脆就不要掉進去。”

“他質疑他的,我表露我的。”

“而這其實也暗合嵇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秘密的公開不等於公開的秘密。”

“我這一年來,的確跟一些朝臣有些疏遠,在政見、認識方面都產生了不小歧見,甚至有時不滿之色還會直接表露在臉上,所以朝堂上多有傳言,我扶蘇對關東出身之朝臣有偏見,而這其實已爲朝堂公知。”

“但又未必真是事實。”

“是事實是因爲的確如此,不是事實是因爲我從未承認過。”

“沒有承認過,又豈能爲實?”

扶蘇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緩緩道:“現在這些人拿爲外界認可的事發難,我若是心中一慌,恐真就着了道,將這個‘實情’給認領下來,一旦認領下來,便意味着我就中了這些人設下的圈套,就算後續能從中脫身,但也註定會爲此事牽連。”

“大秦本就推行天下一治。”

“而我這個儲君公然引起內爭,讓朝堂兩分,最終就算父皇有心力保,恐也無濟於事。”

“衆口難調。”

“朝堂實則就是君臣相爭。”

“我要麼被廢去儲君之位,要麼陛下爲我做大量退讓,這都意味着父皇‘輸了’。”

“得利的始終是朝臣。”

“所以我不能認,也不敢認。”

“更不該認。”

“我扶蘇並沒有這麼做,也沒有這個心思,我的心思是‘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至於爲何會爲外界誤解,只是因爲我的目光更爲高遠,看的更廣,我的視線並不侷限於朝堂,而是放眼於天下。”

“我的確疏遠了一些朝臣。”

“但馮去疾、馬興,還有你張蒼,同樣出身關東,我可有半點疏遠?”

“我上次設立事務府,除了徵調郎官,還徵調了蕭何、吳芮、劉季等人,他們難道不是出身關東?”

“我非是快意當下,而是旨在讓更多山東之才源源入秦,食秦之祿、忠秦之事、建秦之功。”

“這纔是大秦強大之實也!”

“當年李斯丞相曾言:‘地廣者粟多,國大者才衆。是以泰山不讓抔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眼下天下怨秦者衆,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我扶蘇意在將這些天下之士重新招入我大秦,何錯之有?”

“反倒是這次的作祟者,纔是不論曲直,非‘秦者’去之,爲客者逐之也!”

扶蘇目光明快。

擲地有聲的說出了自己見解。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洪亮,也越來越鎮定。

聞言。

張蒼欣慰的頷首。

扶蘇總算是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這些作祟者既然用‘諫逐客書’來針對扶蘇,扶蘇同樣可以用‘諫逐客書’來反擊,他們這些在朝的朝臣恐纔是‘秦者’,也正是他們鼓譟着將天下之士‘逐之’,讓天下之士不敢西進。

這番言論下去,固然扶蘇會跟很多朝臣交惡,但與此同時,也會博得天下之士好感。

另外。扶蘇今後行事也會少很多束縛,不用再考慮太多朝臣的影響,也不用念及着朝臣的態度,相對扶蘇而言,其實是利大於弊,畢竟對方都這麼明晃晃的針對了,本就互爲仇讎了,何必再繼續惺惺作態?

而且扶蘇明顯理直氣更壯。

張蒼拱手道:“殿下英明,臣只是略一講解,殿下便這麼快明清一切,臣實在感佩。”

扶蘇看着張蒼,苦笑一聲道:“張卿可就別取笑我了。”

“若非你將此事利害說明,我恐還會被一直矇在鼓裡,也正是因爲明徹了一切,纔敢徹底拋下負擔,正視起這件事,這都是張卿的功勞,扶蘇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張蒼哈哈一笑,並未對此邀功。

從前面那番話,他已明銳的察覺到,扶蘇的圖謀很大。

他並不滿足於朝堂現狀。

甚至

扶蘇想改變它。

而想要改變朝堂的局勢,勢必有人上有人下,至於上的人扶蘇已說明了,便是他看重的那些官員,而下的人,恐就只有從朝堂官員中剔除了,只是令張蒼很是驚疑的是,扶蘇那番話,若是有意說給自己聽尚好,若是扶蘇的真實想法,那朝堂恐日後真要翻天了。

因爲那意味着朝臣中很多人要下去。

一念間。

張蒼心中已有些發毛。

他感覺自己似又捲入到了一個大事裡。

只是張蒼還是不由自我安慰到,這定然是自己多心了,殿下也只是一時氣話,並不是真的這麼想的,畢竟這些可都是大秦的開國功臣,都是爲大秦立下過彪炳功績的老臣,殿下又豈敢真讓這些人下去?

也沒有任何理由跟道義。

何況陛下當年便說過,功臣不能全退,大秦何顏立於天下?

只是聯想到扶蘇近來的變化,以及那個暗中謀劃的嵇恆,張蒼心中又突然沒底起來。

他現在只希望自己是想多了。

不然

這事可就大發了。

扶蘇目光從張蒼臉上掃過,看到張蒼那又驚又怕的神色,也是知曉,剛纔自己無意間說漏嘴的幾句話,已爲張蒼聽了進去,而以張蒼的心性跟才情,恐也猜到了一二,所以纔會露出這份神色。

不過扶蘇也不擔心。

張蒼不可能將此事說出去的。

而且朝臣都這麼針對自己了,自己又何必再顧及太多?

還是嵇恆想的透徹。

只要自己想堅持大秦國政,想改變大秦當下的局面,就註定會跟朝臣交惡,想減少朝臣對朝堂的掌控,就必然會跟朝臣決裂,所以從一開始,自己就不該抱有任何的幻想跟僥倖,事關權勢利益,也不可能有一方會妥協,至少在沒有明顯勝負前,沒有哪一方會妥協退讓的。

他其實早就明白過來的。

不然何至於此?

不過現在明白過來也不算晚。

這次朝臣的發難,隱隱間還成全了自己,讓自己減輕了負擔,同時表明了心志,更重要的是,自己今後不用再那麼束手束腳了,也能更加放開全拳腳了。

這或許就是福兮禍兮、禍兮福兮吧。

扶蘇朝張蒼恭敬的行了一禮,嘆息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過去讀屈原這幾句,便感觸頗深,等到自己真的身處其中,才知道其中之難,經此一事,我跟一些朝臣勢必會水火不容,也恐會將一些矛盾衝突,從暗處擺到明面,也會有越來越多朝臣,因爲政見分歧跟我疏遠,今後我扶蘇能依仗的人,也就只有張卿等寥寥幾人了。”

張蒼心神一凜,連忙道:“殿下言重了。”

“臣知殿下之志,旨在爲國爲民,臣同樣深感振奮,不然何敢在如此時刻,鼓勇向殿下進言?”

“臣堅信,殿下定能做到讓大秦繁榮昌盛。”

說完。

張蒼直接跪地一拜。

見狀,扶蘇連忙伸手將張蒼扶起,苦笑道:“我扶蘇哪有那般大志?只想讓天下的仇視減輕,讓天下萬民能休養生息,如此便足矣,奈何我人微言輕,又無多少行政之能,回想過往,還鬧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的事,實在汗顏。”

“言歸正傳。”

“現在我的事已知曉如何解決,嵇先生的呢?”

“嵇先生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處理不好,恐會演變成當年鄭國的情況,嵇恆是一位大才,爲我幫助很多,若是因此爲奸人陷害,或者爲奸人暗算,我心難平。”

扶蘇看向張蒼,詢問着解決之法。

他已然是清楚了。

自己的才智,尚不足以跟這些老奸巨猾的朝臣交鋒,所以只能求助於張蒼,希望張蒼能給出妥當的解決之法。

張蒼默然良久。

見狀。

扶蘇心莫名懸了起來。

只是沒一會張蒼就輕笑一聲,彷彿對此根本就沒有太在意。

張蒼望了望門外,輕聲道:“殿下其實多慮了,嵇先生的事,不足爲懼,雖是因嵇先生引出的這次事端,但就目前知曉的情況,外界對嵇先生了解的不多,知情的也只是他跟殿下關係莫逆,至於嵇先生的真實情況更是知之甚少。”

“而且”

“他們就算真清楚嵇先生的真實情況,也不敢直接說出來,他們只是想針對殿下,還不敢直接去挑釁陛下。”

“不敢說出嵇先生的實情,那此事解決就很簡單了。”

“這是爲何?”扶蘇有些不解。

就他能想到的,嵇恆的身份就是一個大問題,一旦給不出妥善的解釋,按律就會直接給嵇恆定罪,到時嵇恆豈非要再度成爲階下囚?這固然算不得什麼大事,但也不是扶蘇想見到的。

張蒼輕笑一聲,故作神秘道:“此事的確很好解決。”

“只是解決之法不再臣身上。”

“而在宗正身上。”

“宗正?”扶蘇一愣,越發不明白了。

“現在嵇恆不是沒有身份嗎?而且不止是關中,就算是在關東,也同樣沒有‘鍾先生’的戶籍,既然沒有,那就給‘鍾先生’一個戶籍。”張蒼輕描淡寫的說道。

聞言。

扶蘇更加茫然了。

他若能給嵇恆編一個戶籍,又何必請教張蒼?

不正因爲編造不了嗎?

而且這跟宗正又有什麼關係?

扶蘇滿眼困惑。

就在張蒼想開口解釋的時候,殿外突然響起了一道急促的腳步聲。

魏勝的聲音也隨之在殿外響起。

“殿下,大事不好了。”

“少府杜赫、御史德等人正在殿外求見。”

“他們說想向殿下求證一下外界傳的沸沸揚揚的傳聞。”

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212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135章 在劫難逃!(偷懶四千)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52章 我劉季該發達一次了!(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