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

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

兩天後。

嵇恆再次走向那間小屋。

胡亥早已等候多時,只是面色有些尷尬。

屋中有兩大案。

其中一案上擺着兩壺酒。

嵇恆淡淡的掃了一眼,席地坐下,搖了搖酒壺。

分量很足。

“我還不至於在這方面弄虛作假。”胡亥尷尬的笑了笑,瞟了眼一處牆壁,隨即轉移了話題,道:“今日,準備講什麼?”

嵇恆沉思片刻,緩緩道:“講一下改革吧。”

“這是天下形勢中最後一部分。”

“也是最切實的部分。”

“春秋戰國開始,天下徹底進入戰亂,在羣雄爭霸途中,大量諸侯國覆滅,最終形成七國鼎力。”

“七國能脫穎而出,都有其自身原因。”

“關鍵就在於求變!”

嵇恆面色如常。

在看到兩壺酒時,他就知道,這季公子是已查明,隔牆是真有耳了。

只是他並沒有點破。

也無心點破。

他講的都是形而上的東西。

能理解的人,自然能理解,若理解不了,就算全聽完,也依舊是懵懵懂懂。

因爲他講的是周秦大變局之綱要!

誠然。

他可以講一些形而下的東西。

比如講怎樣提高生產力,或者改良耕作方式,以及讓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等提前問世,但最終並不會改變什麼。

在天下集權的形勢下,趨穩保守會是未來主流,只要風氣不變,就算讓再多東西問世,最終都會泯然天下。

亦如後世。

火藥被用於製造煙花。

指南針被用在風水上。

造紙術、印刷術的問世,並不會促進社會進步,只會讓底層受到的壓制更狠,也會加速上層對知識的壟斷,讓天下的愚民、疲民政策,執行的更加徹底。

百家的興盛,源自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隨着天下一統,思想一統已成共識,現在民間尚還有藏書,底層人還能求學,等到這些東西問世,朝廷這個暴力武器,將會得到進一步強化,底層也會越發失去話語權。

以至成爲真正的愚民。

這非天下之幸。

也是嵇恆不願見到的。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世人知曉,這場變局並未結束。

而想真正結束,需要諸事皆變。

眼下只是剛剛開始。

“求變?”胡亥低語一聲,興趣不是很高。

隔牆。

扶蘇卻心頭微動。

“變?”

“這就是你之前說的變法?”

“變國家,變治道,變生計,變民衆。”

“變天下文明之蘊涵!”

“只是你想變的未免太多了,大秦這番改變,已讓天下沸反盈天,而你想變的更多。”

“不過我也想聽聽,伱對變是如何看的!”

嵇恆收回目光,微眯着眼,一手持酒壺,一手拍着大案,開口道:“周易裡面講過:‘易,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

“世上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你我同樣在隨時變化。”

“人如此。”

“國家同樣如此。”

“周分天下,諸侯豈止百數,但不過五百年,天下諸侯就只剩數十,等到戰國時,更是隻餘下十幾,究其根本,便是這些諸侯國少了變化。”

“窮而不思變,自會爲天下拋棄。”

“秦未變之時,積貧積弱,幾被天下瓜分。”

“等到孝公跟商君變法,深徹盤整秦國二十餘年,讓秦國如同再造,由一個備受欺侮的窮弱之邦,一舉崛起成爲了虎狼大國。”

聞言。

胡亥端然正坐。

目光十分的莊重嚴肅。

嵇恆淡淡的掃了一眼,並沒有放在心上,繼續道:“秦在孝公商君的變法之下,徹底崛起,一舉奠定虎狼之基,而春秋之時,曾顯赫一時的鄭、吳、越等國,卻漸漸泯然天下。”

“何以?”

“就在困於守舊,不思變通,最終爲時代摒棄。”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天下必須要變。”

“若是一成不變,天下就會出事。”

“因而春秋戰國以來,各國都在積極變法。”

“各國主動求變的根由,就在於朝廷想控制這邊變數。”

“唯如此。”

“才能讓朝廷權勢不旁落。”

“我並不會講太多,主講的還是七國。”

“七國在歷史上都有變。”

“或許七國變法的目的都只有一個。”

“便是圖強。”

“圖強之下,則因俗而治,因地而治。”

“通過解決各國內部最棘手的問題,繼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實力。”

“其中魏國有李悝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齊國有鄒忌改革,韓國有申不害變法,秦國有商鞅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燕國有樂毅變法。”

“戰國七國都有變法變革。”

“從各國的變法中,也不難看出,各國的側重不同,輕重也不同,因而改革結果也不盡相同,正因爲此,纔出現了法令異制,各地風俗大爲不同的情況。”

“也正因各國不同的變法方向,所以導致了天下諸事皆異。”

“大秦受命於天,一統華夏,但因各地風俗迥異,想實現真正的大一統很難。”

“而今大秦靠施壓推行,自然是不得民心,也是備受阻攔。”

“固想減少助力,最大限度減少內耗,降低大一統的難度,唯有因地制宜,從各國的變法中,尋找到突破的契機,唯如此,才能將‘文化體制’順利的推行下去。”

“而這就是我今日所講。”

“變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只有知道關東‘異’在何處,才能真正實現對症下藥。”

“不然就如現在秦廷一樣,一股腦推行下去,民衆反抗情緒激烈,畢竟關東貴族尚在,各地風俗本就迥異不同,想讓他們移風易俗,又豈能輕易成功?”

聞言。

胡亥點了點頭。

他而今也感覺朝廷太急了。

隔牆。

扶蘇若有所思,低語道:“通過借鑑六國的變法,尋求到各地的問題,進而抓住這個漏洞,將大秦推行的文化體制,進行一定程度的側重區分,藉着這些突破口滲透,最終讓各地接受秦制秦政。”

“以點帶面,以點破面。”

“這個辦法的確最穩妥,也最容易爲關東各地接受。”

“嵇恆當真是大才之人!”

扶蘇滿心欽佩。

(本章完)

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275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三更)第210章 儲君之爭?一場政治分野罷了!(求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472章 ‘鍾’恆接旨!(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129章 大秦皇室太貪了!(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30章 信人奮士?!(求收藏)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1章 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已刪改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390章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求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