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

張蒼提出的開源節流之舉,對朝臣的觸動不言而喻。

平心而論。

他們對這開源節流之法是很讚賞的。

只是身爲大秦朝臣,是不能這麼輕易草率的。

更不能憑一時的感覺。

張蒼的想法跟建議都不錯,只是有些太過冒進跟衝動了,一旦處理不當,對大秦的影響不堪設想,張蒼可以不計較這些,甚至不考慮這些,因爲張蒼目下只是一個上計御史。

但他們不行。

他們是朝廷重臣。

跟匈奴交好,互通有無。

他們對這個想法是抵制的,只是張蒼說的很有道理,也的確有可取之處。

匈奴在經歷了一次大敗後,士氣低落,人心不振,據草原傳回的消息,匈奴內部嫌隙很大,頭曼單于甚至有壓不住下方部族的可能,若是此時朝廷出面,扶一手頭曼單于,的確能讓朝廷利益最大化,而且多半是能夠得行的。

他們雖心中牴觸,實則並無太多異議。

但在關東修倉庫。

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牴觸跟反對。

關東不同於匈奴,對匈奴可採取遠交近攻,因爲匈奴就實而言,對朝廷還是偏遠的,就算匈奴真的有異心,朝廷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提防跟針對,但關東是朝廷的管轄範圍,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會禍引全國,那後果可就真難料了。

五大夫趙亥道:“張御史,你提出的開源節流之法,初心不錯,只是是否有些欠缺考慮了?跟匈奴經商,尚且可以解釋,匈奴而今無力南下,又有長城阻隔,因而經商對朝廷而言,是利大於弊。”

“但在關東修建倉庫不然。”

“關東不同於匈奴。”

“關東本就是貴族跟士人的盤踞之地,雖然這次陛下巡行,極大的打壓了反叛勢力的囂張氣焰,也狠狠遏制住了反叛勢力在關東的猖獗勢頭,但他們在關東紮根多年,根深蒂固,一旦朝廷處理不當,這些倉庫恐就會落入到奸人手中。”

“裡面的確只有一年之錢糧。”

“但這是實打實的錢糧。”

“張蒼御史,你當真考慮過後果嗎?”

“你的這個建議太冒進了。”

“我不敢苟同。”

這時。

馬興也出列到:“下官也認爲這個想法太過冒進了,關東恐並不適合修建倉庫,至少目前不適合,關東剛爲陛下鎮撫,反叛勢力人心惶惶,正是朝廷收買人心之時,一旦朝廷宣佈在關東修建倉庫,這無異於是告訴關東黔首,朝廷又將在關東征發民戶了。”

“這豈非進一步激化底層的不滿?”

“也豈非是將本爲朝廷拉攏過來的黔首,再度推到了反叛勢力那邊?”

“這也無疑讓殿下過去所做的努力全都付之一炬。”

與此同時。

其他官員可附和道:“是啊。”

“在關東修倉庫勞民傷財,在這節骨眼上十分不明智。”

“我看要不再等等?”

又有官員道:“我也認爲這個想法太天真了。”

“關東可不比匈奴,一旦出事,那可是會危及整個天下的,一年的錢糧固然算不得多,但若是整個關東一年的錢糧,那數量可就大了,朝廷擔不起這樣的風險。”

“張蒼御史,慎言慎言啊。”

“.”

朝堂上反對的聲音很多。

他們並不反對張蒼提出的開源節流,只是對關東修建倉庫大爲反對,一時間,朝堂上爭吵不斷,而幫張蒼說話的官員寥寥。

令狐範跟召平幾人對視一眼。

也是面色凝重。

張蒼提出的開源節流之法,顯然還並不完全,若是等張蒼將全部說出來,只怕會引起朝堂更大的爭議跟不滿。

平心而論。

他們不認爲自己能承受得住。

但張蒼面對這麼多朝臣的指責跟不滿,臉色只是紅了紅,並沒有顯得很急躁,更沒有表露出任何的憤怒跟不滿。

這讓他們也是心生佩服。

兩人對視一眼,都不由面露苦澀。

事到如今。

他們也是生出了怯意。

也深刻的知曉,根本競爭不過。

在財政方面做改變,需要極大的魄力跟定力,而在這些方面,他們其實都有所欠缺,若是不能咬緊牙堅持,只怕就算少府之位落到他們頭上,也最終會爲朝廷拿下。

一念至此。

他們徹底絕了這個心思。

令狐範趁其他人沒有注意悄然坐了回去。

隨後就只盯着張蒼,想看看張蒼如何應付,這麼多朝臣的發難。

少時。

朝臣的反對聲漸漸小了下來。

張蒼面色如常,雖掌心已溢出了汗水,臉上卻無任何明顯變化。

朝臣的發難,他早預料到了。

但對此,他並不怎麼放在心上,想要上位,註定有此一遭,何況還是他這種半路殺出來的,若是沒有朝臣發難,那纔是怪事。

他輕咳一聲,緩緩道:“諸位大臣的顧慮,張蒼已聽到了。”

“我也同樣清楚。”

“但民間流傳一句話,富貴險中求。”

“雖然這句話不該用在朝堂上,更不該用在國事上,更不該出自我這般朝臣之口,但大秦目下財政困局越發尖銳,想要儘快擺脫困局,就只得做一些冒進的事,做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事。”

“這些策略在張蒼看來都是值得的。”

“大秦缺少時間。”

“朝廷立國以來,要做的事太多了,正在做的事也太多了。”

“朝廷其實根本就擔負不起。”

“繼續因循守舊,繼續維持現狀,纔是取死之道。”

“在張蒼看來,大秦現在最要緊的事,便是要爲朝廷爭取到一定的時間,讓朝廷將手中正在做的事逐步結束,讓朝廷不用再將大量工程盡數的積壓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而是攤開在幾十年內,到時朝廷就能真正的擺脫危機。”

“而不是一直如過去拆東牆補西牆。”

“另外。”

“諸位大臣可還記得陛下說過的一句話。”

“修人事以勝天!”

“對於這句話,朝堂當時有所爭議,最終爲陛下裁定,但這大半年下來,朝廷可對此有過具體的方法跟措施?”

“恐是沒有。”

“或許在諸位看來,朝廷是無力擔負。”

“但若是朝廷真就只是喊喊口號,實質性的事一件都不做,那豈不是成了一場鬧劇?”

“這當真有必要?”

“陛下這次巡行,絕不只是去宣揚這個理念,更不僅僅是喊一個口號。”

“而是爲了真做出一些動作。”

“以踐行‘修人事以勝天’的雄心。”

“在關東重建倉庫,無疑是符合這個理念的,因而朝廷只需借落實這個口號,在關東修建倉庫,完全是合情合理,理所應當的。”“更不會引起關東太多的質疑跟反對。”

聞言。

衆人面色微異。

若是張蒼不提及,他們都快忘了這件事了。

但就算這樣,依舊改變不了在關東修建倉庫的決定是冒進的。

張蒼又道:“我知道諸位大臣有很多擔憂。”

“但在場很多大臣,都經歷過大秦掃滅六國的,應當很清楚,十萬大軍所需要的糧草,當年王翦老將軍率軍六十萬,消耗的糧食高達幾千萬石,而關東一年的糧食又能產出多少?又能擔負起多少軍隊?而且這些錢糧是不斷運轉的,真正能爲賊人控制的,少之又少。”

“我認爲這種擔憂是多慮了。”

“再則。”

“朝廷的目的是爲節省不必要的錢糧。”

“只要能節省下來,朝廷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朝廷有錢,很多事就能去做了。”

“歸根結底,我提出的開源節流之法,都只有一個宗旨。”

“就是用空間來換取時間。”

“只要能給朝廷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哪怕是幾年,對於大秦而言,都將是一個極大的減負,等幾年後,隨着各地道路修建完畢,長城也隨之結束,各項水利措施逐漸完備,大秦用在各項工程上的人力財力都會大爲縮減。”

“朝廷的財政也會因此充盈起來。”

“只是要結束這些大型工程,需要不少的時間。”

“而少府乃至朝廷目前要做的,就是儘量爲大秦爭取到這些時間。”

“我提的建議,的確是有些冒險。”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繼續按部就班,朝廷不知何時,就爲這些重壓壓死了,而今只能求變。”

“還必須變的大膽變的激進。”

“張蒼有求變之心,也有求變之意志。”

“或許這纔是李斯丞相跟頓弱御史大夫願意舉薦臣的真因。”

“張蒼也願意去試一試。”

張蒼朝扶蘇恭敬一禮,又朝其他大臣一禮。

隨後坐回了自己位置。

四下死寂。

殿內所有大臣都沉默不語了。

張蒼已說的很明確了。

他知道這些想法有些冒進,甚至是有些衝動,但大秦繼續按部就班,恐也是死路一條,與其就這麼等死,不如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做一些革新,去嘗試做一些破局。

若是能成功。

至少能爲朝廷爭取到數年時間。

而在這幾年內,就如扶蘇推行的‘官山海’一樣,能一定程度減緩地方的不滿情緒,隨着天下各地的各項工程陸續收尾,大秦各方面的局勢都會得到好轉。

朝廷的危機也將隨之消失。

用空間換時間。

他們可以繼續反駁,但若是給不出更好的解決之策,所謂的反駁,只會顯得很是蒼白無力,甚至是有些歇斯底里、無能狂怒。

因而無人再開口了。

扶蘇淡漠的掃了眼下方朝臣,問道:“張蒼御史已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諸位大臣可還有什麼疑慮?或者還有什麼其他想法?亦或者自身有更好的建議,都可以一併說出。”

衆朝臣低垂着頭,全都沉默不語。

見狀。

扶蘇輕笑一聲。

他又道:“諸位大臣都無疑慮了?”

“那其他經濟大臣,對張蒼的想法可還有質疑?”

令狐範等人對視一眼,全都搖了搖頭。

這時。

令狐範看了眼張蒼,又想到自己前面的模樣,一咬牙再度站了起來,沉聲道:“啓稟殿下,臣認爲張蒼御史的想法,是目前少府能想到的最好辦法,臣對此並無任何異議。”

“而臣也認爲,張蒼御史比臣更適合少府。”

“請殿下明鑑。”

聞言。

召平眼皮一跳。

他也隨之站了起來,拱手道:“臣也贊成張蒼御史接替少府之位。”

“臣附議。”

“臣附議。”

隨着令狐範跟召平兩人出聲,其他的經濟大臣也反應過來,連忙起身贊成,一時間,殿內贊成張蒼爲少府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跟之前形成了鮮明對比。

見狀。

朝堂其他人又豈會再反對?

連少府治下的經濟大臣都同意了,他們這些其他官署的官員,又哪有理由再反對?

馮去疾出聲道:“臣贊成張蒼御史的想法,少府主管天下經濟,而今天下經濟疲憊,是該做出一些改變,開源節流之法,也很有新意,嘗試一二,並無不可。”

“臣同樣認可張蒼爲少府。”

“下官附議。”

“臣也同意。”

“.”

隨着馮去疾開口,其他朝臣也跟着開口。

一時間。

舉殿再無任何爭議。

扶蘇滿意的點點頭,笑着道:“看來讓張蒼御史接任少府一職是衆望所歸啊。”

“臣惶恐。”張蒼起身道。

扶蘇沉聲道:“既然諸位大臣都無異議,那張蒼接任少府之位,就這麼定下了。”

“張蒼聽命。”

“張蒼在。”張蒼道。

“現擢伱爲少府司之少府,不過而今只能爲‘假’,等陛下歸朝,到時會發正式的任命,這段時間也算是對你的考覈。”

張蒼連忙跪地叩謝道:“臣叩謝陛下,叩謝殿下。”

“臣絕不敢辜負朝廷的一片用心。”

“請殿下明鑑。”

扶蘇大笑一聲,他將張蒼扶了起來,語重心長道:“張蒼,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希望你不要辜負今日在朝堂所說,更不要辜負了大秦及滿朝大臣對你的期待。”

“張蒼絕不負大秦。”張蒼道。

扶蘇點點頭,掃了眼四周,拂袖道:“既然少府之位已定下,相關政事也早已討論結束,朝會就這樣結束吧。”

“散朝!”

說完。

扶蘇大步走出了宮殿。

只留下才如夢方醒的衆大臣。

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32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4)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48章 首亂者,楚也!(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230章 真正的核心是軍隊轉職!(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4章 厚顏無恥!(求收藏)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