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

張良低眉。

他仔細的思索了一下。

依舊沒想明白其中的關鍵。

不過從嵇恆這篤定的神情,他幾乎可以斷定,匈奴南下恐早就定下,只要秦廷應付得當,勢必會大敗南下的匈奴,甚至可能重現當年蒙恬的創舉。

犁庭掃穴。

若當真如此,對天下局勢,又會有何影響?

張良暗暗沉思着。

只一念。

他就想到了現任的北原大軍主將,隨即,又搖了搖頭,過去的北原大軍主將是蒙恬,只不過隨着蒙恬勝任大秦丞相位,北原大軍的主將,其實是空懸着的,由蘇角、涉間等將領管理。

不過,在半月前,韓信被任命爲了北原大軍副將。

想到這。

張良眉宇間閃過一抹異色。

他驚詫的看向嵇恆,眼中露出瞭然之色。

只怕當時,嵇恆跟扶蘇,就已暗中敲定好了其中的事項,只是一直引而不發,最終大秦朝堂的心神都放在了嵇恆領銜的改制府上,卻是疏忽了對韓信的任命。

這個任命,初看並無問題。

因爲韓信過去就出自北原大軍,眼下重回,自當是理所當然。

但他乃平定關東叛亂的最大功臣,本就戰功彪炳,眼下又迎頭撞上匈奴南下,或許在最開始,秦軍是會有些猝不及防,然若是韓信早早就知曉,匈奴會南下,又提前做好了準備,那結果又會是怎樣?

韓信將再度立功。

到時,朝廷詔書一下,或可直接擢升其爲北原大軍主將,統領北原三十萬大軍,等秦軍稍作休整,便可對匈奴進行反擊,以韓信的軍事能力,匈奴根本就不可能是對手的。

對於這一點,張良深以爲然。

其他人或許對韓信的軍事才能,沒有太深刻的理會,但他是直面過韓信軍威的,他統領的大軍,跟尋常軍隊完全不是一回事,對於很多將領而言,能夠領兵幾萬,乃至十萬,就已很困難了,尤其是臨陣調度,然而韓信不是,他似乎腦海中對戰局有着十分清晰且明瞭的判斷。

即便沒有身處各路大軍的中帳,卻也對大軍的實際情況,有着細緻的瞭解,並由此做出對戰局最爲有利的決策,運籌帷幄之間當如是也,他對各路秦軍的行進情況,當下所處的位置等等,都洞若觀火,而且秦軍本就強悍,器械精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強悍如項籍,也依舊不是韓信對手。

項籍不行。

冒頓則更不可能。

或許初期,趁着秦軍不備,是能佔一些便宜,但隨着秦軍反應過來,冒頓根本就抵抗不了,只會節節敗退,而在這種情況下,以他對秦廷的作風,以及對時局的判斷,韓信當會繼續追亡逐北。

到時甚至可能踏平狼居胥山。

若是如此。

韓信在軍中的威望將扶搖直上,徹底追上昔日的蒙恬,而蒙恬如今位列大秦左丞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韓信在朝堂的晉升之路,又有何人能阻攔?

又有誰敢阻攔?

再則。

現在的北原大軍,已不是過去了。

其中有不少關東出身的將領,在這種情況下,這部份將領,同樣也會得到提拔,在這種情況下,大秦軍中的狀況,可就會發生明顯的改變。

以韓信爲首的軍功集團的快速崛起,不是關中舊有軍功集團想見到的。

因而定然要做出針對跟打壓。

如此

張良看向了嵇恆。

臉上浮現了一抹駭然跟震驚。

關中的軍功集團,可能會親近他們,以換取對關東集團的打壓,繼而維持住自身利益,而在這種情況下,嵇恆再想推動改制,無疑會容易不少,也更容易被接受。

因爲舊有的制度,對韓信等人而言,無疑是條康莊通衢。

唯有改制,改變舊有的制度,通過新的制度,纔有可能阻撓關東更進一步的勢頭。

誠然。

改制對他們影響同樣不小。

但現在的改制府中有蒙毅跟張蒼,而關東的官員明顯還比不上兩人,加之隨着半個多月前的朝會結束,關東大部分官員,都已重新回到了關東,關中官員的話語權明顯更大。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明顯能爭取到,更有利他們的改動。

最終。

嵇恆就是藉助匈奴爲大秦經濟壓榨,不得不南下,繼而形成一股關東起勢之象,再趁機裹挾着關中官員,不得不跟他們站在一起,繼而推動大秦的改制。

而這一切。

看似跟嵇恆毫無關係。

他也並未參與其中任何事,卻是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這一切看起來是自然而然的。

但張良卻很明白。

這是勢。

這也是嵇恆的道。

他從爲秦廷謀劃以來,就一直在借勢壓人,以勢破局,這一次只不過是如法炮製了,過去嵇恆算計的是天下,如今嵇恆的目光卻是看向了大秦之外。

張良露出一抹苦澀。

跟嵇恆這般妖孽的人爲敵,當真是莫大的不幸。

憋屈而無奈。

而這的確就是嵇恆的不凡之處。

嵇恆所做之事,看起來都很輕鬆隨意,但其實是萬分驚險,需要對天下時局有準備的判斷,並做出大膽的預估,唯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提前做好準備,趁勢而動,順風而起。這對時局的判斷是很苛刻的。

一旦算錯,便可能滿盤皆輸,只不過嵇恆一直都在嬴。

張良感慨道:“嵇兄之才,深謀遠慮,張良佩服,借匈奴之勢,來推動改制,其鬼斧神工,張良實在嘆惋,昔日敗在你手中,實屬不冤,甚至是理所應當。”

嵇恆笑了笑。

他平靜道:“子房兄過謙了。”

“大爭之世,其實爲天下留下了很多寶貴財富,只不過隨着戰亂頻起,很多東西都被忽視,乃至是丟失了,大秦跟匈奴這一戰,其實是註定會發生的。”

“只不過提前了。”

“正常情況,冒頓還會休養幾年,等到兵強馬壯,纔會再度南下。”

“但隨着互通商貿,大秦對草原資源的掠奪,卻是加劇了,而草原的資源,很多是需要多年才能生成的,不像大秦,茶、鹽,近乎是源源不斷,在這種經濟的摧殘下,匈奴只會越來越不堪重負,而這兩年草原災害的發生,則進一步倒逼匈奴不得不冒險。”

“戰爭是門很大的學問。”

“除了常見的劍斧鉤戟,還有看不見的兵刃。”

“這便是錢!”

“財政是一個政權的命脈。”

“摧毀一個政權,最好的辦法,就是斷了其財政。”

“這種殺人於無形的戰爭,在大爭之世,就已經發生過幾次了,只不過很多人忽略了,還以爲是大國的無聊之舉,殊不知,這種經濟的戰爭,取得的成績,往往是比攻伐大戰,來的更立竿見影,也更讓人毛骨悚然。”

張良點頭。

這種手段的確驚人。

也很容易不爲人防範,等意識過來,早就爲時已晚。

不過正如匈奴可能會做的,若是另一方實力較強,未必不能以武力去破局。

這種只適合大國對付小國。

想到這。

張良若有所思。

眼下天下歸秦,四周再無諸侯,唯有一些遊牧部族,這些遊牧部族的實力,是遠不及大秦的,這是否意味着,大秦可以如法炮製,通過此法,主動拿出一些商品,跟附近的部族交易,繼而不斷的疲之,等到對方實力羸弱不堪,或者想臨死掙扎時,再直接出兵夷滅之。

甚至

可以藉助武力,強迫對方商貿。

這也未嘗沒有可能。

若是這樣,大秦周邊恐不會再有能威脅到大秦的存在,還會被大秦不斷影響,最終一步步蠶食。

而大秦之所以能這麼做。

主要是一點。

長城。

長城隔絕了大秦跟匈奴的絕大多數路徑,逼的商貿不得不走法定渠道,繼而保障了商貿始終在朝廷控制範圍,不至於最終演變成資敵。

還有一點,便是抑商。

大秦對走私販售打擊十分嚴格。

正是有了諸多外在條件,最終才促就了這樣的局勢。

一旁。

胡亥一臉懵逼。

他完全聽不懂兩人在說什麼。

前面張良還一副不知所云的模樣,結果這纔多久,張良就好似全都明白了,眼下竟只剩他一個人還被矇在鼓裡,胡亥輕咳一聲,不悅道:“嵇恆,你這就不對了,要說就說明。”

“爲什麼匈奴會南下?”

“爲什麼這還對改制有利?”

“這就算匈奴真南下,也是大秦去解決啊,又不是你去,這怎麼就影響到改制了?”

“.”

胡亥一股腦問了很多。

嵇恆跟張良對視一眼,都相繼無言,只是拍了拍胡亥的肩膀,淡淡道:“你就等着吧,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聽到,匈奴大軍南下的消息,也用不到多久,你就能聽到,匈奴敗退,秦軍在韓信的帶領下追亡逐北。”

“改制急又不急。”

“急是對外表現出來的姿態。”

“不急,是改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根據形勢而動。”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如此。”

“才能讓人防不勝防,也才能讓人算計落空。”

“你還是好好改良這些紙吧。”

“或許用不了多久。”

“你會出仕。”

嵇恆深深的看了胡亥一眼,轉身回到了室內。

只留下胡亥一臉無措。

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94章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312章 這就是大秦的官吏?!(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101章 爭鋒!(二)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01章 爭鋒!(二)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359章 遇事不決先搞錢!(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168章 你們想出仕?!(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363章 虎狼之秦,自當爲虎狼之君!(求訂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96章 計成,伏殺!(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