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

舉殿默然無聲。

扶蘇竭力垂着頭,身子不住顫抖着。

自記事以來,他就清楚的知曉一點,父皇的命令是不能違拗的,也是絕不能質疑的。

況且。

他對始皇又是那麼的敬畏。

他已不敢再說話,在心中更是打定主意,若始皇不逼他說話,就決然不再開口,始皇若要打要罵,也絕不吭聲,甚至於他寧願始皇打自己來消氣,這樣或許能讓始皇舒坦一些。

殿內死寂。

扶蘇站在殿內,只感覺呼吸艱難。

然則,他預想的始皇暴怒並沒有發生,或者說始皇的確怒了,但最終並未發作,只是粗重的喘息一聲,又漸漸平復下去,只是目光久久的注視着。

良久。

嬴政才漠然道:“你也這般認爲嗎?”

“兒臣.兒臣不敢。”扶蘇聲音顫抖的厲害。

“以你的秉性,若是不贊成,根本就不會說出口。”嬴政冷冷一句。

扶蘇臉色微變。

直接被嚇得長跪在地。

嬴政冷哼道:“矯揉造作,連這點心思都堅定不了,日後還能做大事?”

扶蘇臉色一白,卻不敢再開口了。

嬴政失望的搖搖頭,道:“天下之事,豈是他一落魄貴族能說得清的?”

“他的確有自己的見解。”

“然一統天下該如何治理,此亙古唯有之難題也。”

“何以謂之難題?”

“蓋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三代,天下從未有過長達五百餘年的動盪大爭,在這數百年的動盪年間,天下未曾停過怨懟三代之舊制也,大秦一統天下,爲的就是在三代舊制下,除舊立新,力圖爭出一條新路也。”

“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此之謂也!”

“然天下動盪殺伐五百餘年,血流漂櫓,生民塗炭流離,種種弊端,早已盡顯光天化日。”

“天下積弊陳苛久矣,但想趟出一條新路,既要免去連綿刀兵震盪,又要免去華夏裂土之患,其中艱難,朝野上下何人不知?若非如此,大秦立國之後豈會革故鼎新?豈會踏上變法圖治?豈會毅然拋棄‘法先王’的老路?”

“天下何去何從,豈是豎子能謀?”

“你莫不以爲,聽了嵇恆幾番慷慨陳詞,就認爲治理天下不過爾爾?”

“天下之事,從來都不是迫於朝議,更不是迫於朕的威嚴壓力,而是迫在時也,勢也。”

“當此之時如同戰場,軍令一旦決斷,便得三軍用命,不許異議再出。”

“此勢天下之大勢也,乃新政之大局也!”

“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之大爭!”

“天下之勢,因時而動,不爲外物掌控。”

“伱真以爲看了一些書籍,知曉了一些事情,明白了一些道理,就能治理好國家了?”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朕何嘗不知?”

“然天下時勢變化無常,人心更是難測,而今朝野尚還有朝氣,等到朝堂暮氣沉沉之時,就算有心革新,也早已無力迴天,你根本就不清楚大秦新政面臨着多大的阻力,更不清楚推行秦制的敵人是誰。”

“朕今日就明明白白的告訴你。”

“是整個天下!”

“嵇恆是看出了這點,但他不會告訴你。”

“天下所有人都希望朕慢下來。”

“然朕能慢嗎?”

“不能!”

“朕慢一步,天下的舊勢力就會進十步,朕的身後,除了寥寥幾人,再無其他,但舊勢力的背後,是有數千年舊制做爲支撐,有着華夏這片土地上兩三千萬民衆爲集附。”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過去九年,六國貴族黑惡兼併欲圖復辟,朝野議論蜂起欲復王道。”

“更兼星象流言、亡秦刻石,刺客迭出,貴族逃匿,凡此等等,足證復辟舊制之暗潮洶洶不息。”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此等洶洶之勢,不能使其蔓延成災,但目下已有風雨如晦之大暗潮催動。”

“大秦是朕創建的。”

“朕不希望天下日後繼續分治裂土動盪不朽。”

“更不希望再歷數百年殺伐!”

“朕的一些政令,的確不盡人意,但在決策施行之前,誰又能知曉好壞?”

“流水已逝,行舟非地也。”

“再議過往政事,無異楚商之刻舟求劍。”

“不足效法也!”

“朕知道,嵇恆一些言論是正確的,但朕能回頭嗎?”

“朕回不了頭了。”

“也沒時間讓朕回頭了。”

“甚至就算讓朕再選一次,朕同樣不會去改變主意。”

“那就是朕認爲革新天下最好的辦法。”

殿中驟然沉寂。

隱隱瀰漫一股肅然之氣。

扶蘇的額頭不禁滲出涔涔汗水。

始皇的語勢並未太過激烈,然其整體剖析,所具有的深徹,卻直擊扶蘇的魂靈。

他根本無力辯說。

而正如始皇所說,凡此等等,可謂人心莫測,誰又能知曉對錯?

誰又敢直言對錯?

嬴政重重的喘息一聲,繼續道:“秦創大業,立制於千秋萬世,非鄉野市民所能知也。”

“朕問你,江水河水,孰大孰小?”

扶蘇眉頭一皺,遲疑道:“江亦大,河亦大,兒臣辨不出。”

嬴政道:“兩大皆能入海,唯能決之者,長短也。”

聞言。

扶蘇一愣。

隨即露出恍然之色。

他躬身道:“兒臣明白了,謀之長遠,其勢明矣!”

嬴政微微額首,深深的看着扶蘇,緩緩道:“一時之謀,跟一世之謀,是不一樣的,只着眼於眼前,那便只能應付眼前,國家大政亦然,也分輕重,此中也需得做出取捨,朕並不奢求你謀千秋萬世,能謀一世便足矣。”

“咳咳。”突然,嬴政胸脯急促的喘息着,猛烈的咳嗽起來。

“父皇-——”扶蘇大駭。

扶蘇想近前,但爲嬴政阻止。

嬴政長嘆一聲,驀然道:“大爭之世,血流成海,淚灑成河,屍骨成山,朕所爲本就有傷人和,但有些事註定是要去做的,若是一味去尋一個兼容,去換一個海納,就算被認作仁政,最終也只換了一個虛名。”

“若能以暴君之名,換來千秋萬世之制,這未嘗不是值得。”

“至少朕認爲值!”

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3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求收藏)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482章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255章 天下的戰爭結束了!(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391章 沉船,殺人,引天下風聲!(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353章 日後恐得交好陳平了!(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90章 權貴?!(求訂閱)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497章 繼承和發揚百家思想!(元宵快樂!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502章 民爵成!(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289章 以退爲進!(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38章 貴賤無序,何以爲國?!(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