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一路風雨沒彩虹

趙鼎的確是個口碑好官聲好的人,所以林攄撲街後,趙鼎上開封府的事一點阻力沒有。

畢竟起初就是打算讓他上的,當時是高方平直接犯渾,進中書去把趙鼎升職的文書給提走,說不成熟,仍需權衡。

既然現在大魔王不壓着趙鼎了,他名聲這麼好的人,就真的脫離五指山壓迫了,嘩啦一下就蹦起來了,以江州政績的理由進官一級,等候着上任開封府的聖旨下達。

是的開封府尹的任命需要聖旨。

說服皇帝也簡單。趙佶雖然不知道趙鼎是哪根蔥,然而小趙早期就是張叔夜的門生,在豬肉平出道之前時期,是被張叔夜當做未來宰相苗子看待的人。那麼關於趙鼎的任命,由高方平說服蔡京簽字後,就成爲了中書門下對皇帝的建議。

由目下說了算的張叔夜拿着“建議”去說服皇帝,於是趙佶會沒心沒肺的簽字,那就成爲聖旨了。

宗澤已經開始主持工部的工作,但名分上還有些麻煩。趙佶遲遲沒有簽字加他工部尚書銜。因爲宗澤口碑比趙鼎壞多了,他罵朝廷罵皇家的劣跡不止一次。

尚書也需要皇帝的任命才能生效。至於小李綱倒是簡單,不需要通過趙佶。因爲他還年輕,資歷還少,哪怕當初是狀元及第,也不適合現在任命尚書。那麼既然不是尚書,只是左侍郎的話,在官銜差別不大的時候,中書門下就可以任命,也就是說蔡京高方平梁子美等人簽字後,李綱就能在沒有尚書銜的時候,主持戶部工作。

這個過程甚至不需要何執中和張叔夜簽字。不需要何執中籤字是因爲哪怕他反對也不影響李綱的任命。不需要張叔夜是因爲,戶部是門下省部門,不是樞密院的,這種任命無需他參與。

這些事現在基本塵埃落定了,也就到了高方平離開的時候。

馬上就是中秋,真該上路了。原想着當初承諾過,要在汴京備下一壺濁酒見蕭的裡蘭一面。但現在她都還沒到,有快馬來報說,那個娘們覺得大宋的花花世界太新奇了,於是走的忒慢,一路遊山玩水,但凡遇到寺廟就燒香,於是現在都沒進大名府。那麼高方平就真不等她了。

好在她此來沒太多事務,就是一個回訪,加深宋遼兩國的聯繫。

然後利用她信佛的噱頭,以美女皇后身份這麼一路拜佛,最終把舍利帶到汴京大相國寺,藉助趙佶仍些恐遼症的現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趙佶對道士的依賴思想,做到既不違背大宋寬待宗教的基調,同時又佛道平衡。

這些事無需高方平參與,蕭的裡蘭是皇后,自是趙佶親自帶着趙金奴她娘接待。背後又有張叔夜時文彬他們把持,不至於有什麼幺蛾子。

說是說不至於有幺蛾子,但高方平仍舊不放心的寫信給蕭的裡蘭,於信中坦言道:“大宋皇帝性格隨和,喜好新奇事物,又是一個顏值崇拜者。但凡長的美的人不論男女,咱們皇帝都會很親近。所以大宋皇帝一定會喜歡蕭的裡蘭娘娘您的,會在訪問期間和您無話不談,多次接觸。根據小臣高方平在遼國和您座談的經驗看,您那一套套佛家理論險些把我都給洗腦了,所以是朋友的話,您可以對咱們皇帝適當提及佛家理論,但切記不要深入,點到就止。我要的是平衡,若我在成都府冷不丁聽到皇帝改而信佛,要搞什麼千佛大會,那麼我會很生氣,後果也會很嚴重。”

這封信由韓世忠親自送去了,也不知道蕭的裡蘭接到信是什麼表情?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她的感情是肯定的,然而管不了那麼多,這不是小事於是只能粗暴些,第一時間讓她知道厲害。

否則高方平記憶猶新,在遼國那三天的送行宴,被那個美女圍着唸叨三天,講述佛家理論。弄的高方平都險些如同孫悟空那個傻逼一樣、和佛祖簽訂了不公平的勞動合同了。

洗腦能力蕭的裡蘭興許不如林靈素,然而她是大美女,又有強國皇后的光環和風情,所以對趙佶洗腦的話,只要有足夠時間,蕭的裡蘭的殺傷力不低於林靈素。

於是高方平又拉仇恨威脅她了,只能以後慢慢找機會再給蕭皇后一個甜棗。

老蕭相爺對蕭皇后是有忌諱的,所以此番大魔王威脅蕭皇后,老蕭一定會很滿意的,會幫高方平擦屁股的,這就是政治……

“總算要來了。”

“是啊大豬肉平要進成都了,興許咱們成都人的凜冬將要過去。”

“我要去睡覺了,你們繼續擺龍門陣。”

“好激動啊,沒想到成都這個閉塞地方,也能迎來豬肉平這樣的大紅人。”

“他民聲大,在老百姓世界裡官聲不差,唯一可惡的地方是他討厭文青,也不知道他來了之後,會不會把杜甫草堂毀了?”

“不可能吧,他腦洞再大也不至於那麼壞。”

“聽說他喜歡欺負小孩子、禍害美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好像有過這類劣跡,不過聽說現在他從良了。”

“別用聖人的標準要求他了。聽說他最厲害的在於,能把一個地方變得富裕起來,擁有很多的豬肉雞蛋,不會有人餓死。”

“咱們成都本來就不缺少糧食。”

“然而咱們缺錢啊,現在流行的話是要想富先修路,他是來修建傳說中鐵路的,聽說往後就可以把咱們多餘的物資賣出去了,然後換進來許多神奇東西。知道爲什麼江州已經很發達,物資很豐富,然而咱們卻買不起江州製造嗎?因爲運不進來,進來以後運費實在太高,所以咱們買不起。”

這個一晃眼,高方平在民間威望是越來越大,粉絲團也是有不少的,尚未到任成都,卻已經有不少人在期盼他的到來。

在這個西南邊陲之地,其實趙家皇權的影響力甚至不如高方平大一些。有少數人連當今皇帝是誰都不知道,卻知道大宋有個豬肉平。

強人政治就這樣,誰強大家就容易記住誰。成都人尤其如此。譬如從禮儀上說劉備是皇帝,和諸葛亮葬在一起,皇帝優先這個地就該叫漢昭烈廟。

然而那僅僅是歷史書和官方的口徑,但是在民間,成都老百姓不怎麼買劉備的帳,只管那個地方叫武侯祠,這個傳統延續了近兩千年。

豬肉平作爲大了,所以尚未進成都,粉絲羣體對他的心態,實際上就是對諸葛的心態……

入川的路尤其不好走,進度很慢。

中秋早過去了,已經進入了九月末,高方平的隊伍纔剛剛進錦州。

除了畢世靜部一萬五千騎兵外,還有滄州帶出來的五萬多山民。此外從京縣、大名府、江州等各地調集的少年軍、匠人、理科黨,這些被調集起來支援邊疆建設的知識青年,又是三千多人。

這七萬多的龐大隊伍加上一萬多軍馬,簡直是一羣大飯桶,糧草的補給,就能在讓沿途州縣把高方平的團隊看做瘟神。

沒有任何地方官府敢接待這個團隊。除非戰亂,否則這是大宋歷史上罕見的大遷徙。

畢世靜部乃是禁軍,依大宋規矩,獲得樞密院行軍命令後,除了攜帶少部分底糧外,補給都要在沿途的州府進行。此點好說,地方負擔再大,也要讓朝廷的禁軍就食。

畢世靜部吃了東西后,就會簽字“吃了某州多少糧食”,其後上報那一路的轉運使,然後戶部會在收繳地方錢糧的時候給予減免。

大宋的後勤制度就是這麼操作的。否則這個時代最大的損耗就在運輸,如果從中央直接調集軍糧,根據大宋的尿性,一千噸糧食從汴京起運,到成都府時候最多剩二百噸。

是的就有這麼喪心病狂的損耗,官面理由是糧食被押運隊伍路上吃光了。當然也會摻雜很大一部分貪污等各種損耗。

那麼鑑於大宋文官牛逼,父母官不怕軍伍。於是中央禁軍走到哪,就在哪個地方就食。這既能限制軍伍作爲,也能有效降低行軍損耗。但缺點也很明顯,這樣的補給機制,很難支撐大規模的行軍和機動,戰爭潛力相當的有限。

因官僚系統的低效,然後是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每個州的自有糧食是有限的。所以朝廷派出來的轉運使,除了是幫助皇帝收繳錢糧外,也是應對這種情況的,轉運使有權利調集多個州的錢糧和運力進行統籌。

譬如當時西夏四十萬大軍侵宋,亡國陰雲籠罩,爲了高效,趙佶把高方平任命爲北方都轉運使,意思是隻要能打贏宋夏之戰,整個北方的錢糧不通過朝廷,都集中在高方平手裡統籌。

這些制度造成了畢世靜部可以吃公糧。但那些最大羣體、非編制內的幾萬山民和少年們,屬於自帶飯盒,窮的州府根本沒能力撥付糧草讓他們在路上吃飯,而有餘糧的州府又因爲自己的利益,不願意讓這幾萬人吃東西。

開玩笑,換高方平也不願意啊。這些傢伙不在編制內,吃了以後把賬單交上去朝廷就不認賬。

所以這纔是此番行路難的原因,僅僅是沿途統籌大家的吃飯問題,就能耗費了高方平的大部分精力。

高方平隨隊就是幫助他們解決官僚間的錢糧和政治問題的,至於其他根本無需高方平操心,畢世靜部和少年軍,能把整個隊伍管理的井井有條、士氣高昂。

換個人,換以前的朝廷和政治傾軋的局面,不可能有誰有能力帶着這樣一隻隊伍、在不搶劫的情況下遷移。譬如當年的趙挺之如果打算這樣建設成都府,蔡京絕對有能力讓這隻隊伍餓死在路上、或者譁變,而這個過程絕對沒誰犯錯,不會被追究。

好在現在的朝廷比以前健康多了,此外小李綱目下主持戶部工作,雖然違背大宋體制,但李綱仍舊發文沿途,讓他們一定程度要解決“鐵道兵”的就食。雖然體制上所謂的鐵道兵不合法,但在政治上高方平說有這個羣體,那麼他遲早是有的。

於是李綱雖不能明目張膽的給沿途地方減免錢糧政策,卻隱性承諾,但凡參與解決鐵道兵就食問題的州府,會在其他的戶部政策上、給予一定傾斜。

其餘的,就靠高方平和他們協調了。

協調個蛋,仍舊是要付錢的。

說白了高方平雖然帶宰相職務,但現在不是他們的領導。既然成都府要這羣人,那就得成都府給這羣吃飯的人買單。

所以媽的尚未去到成都府治所,目下已經欠了諸如巴州洋州這類流氓州府不少錢。是高方平親自去簽字打白條,這就等於是成都府欠這些州的錢,過後需要用成都府的財政嘗還。

還整不了這些二流子,恰好這些不怕高方平的牛逼人士,纔是有骨氣的地方父母官。他們咬着規矩,爲了糧食安全,就說這是你成都自己的事,不關老子們的事,又能奈何。

至於那些見風使舵的老狐狸貪官,那就簡單了,高方平的隊伍都沒到,他們爲了裝逼就已經搜刮好民脂民膏,設立好露天大食堂,出城十里迎接紅人高方平。吃飽喝足高方平要給他們籤白條,他們笑嘻嘻的拒絕,表現出一副有能力、不差錢的樣子來。

世事就這德行。所以這一路到錦州,大多數是蹭吃蹭喝蹭過來的。既然是蹭就吃不太飽,雖然那些充大腦殼的不差錢的樣子,然而吃太多的話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當地的老百姓就壓力大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升帳第918章 國恥第143章 果然是頭好豬第136章 賣給將門的棒槌第834章 決定命運的審判第880章 怒火熊貓第860章 貧民窟的一角第424章 臉皮厚,肩膀薄第849章 左手還是右手的問題第3章 我是紈絝我怕誰第611章 臣等必鞠躬盡瘁第883章 林攄的思想仍舊有問題第451章 判還是不判第426章 興許我是錯的第926章 《俠行天下》第685章 石龍關之戰第663章 重獲公信力第539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864章 大家都是王法第655章 制霸一切、強勢捂蓋子第887章 喜洋洋的哭訴第94章 吃喝玩樂第693章 中計了第469章 童貫第675章 不針對誰,但你們全是一羣廢物第二百三十章 《東南策》第三百一十四章 真洪荒之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求剃毛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晚上了您還不卸甲第三百六十 章得勝歸來第956章 說打就打第二百五十九章 爲國爲民俠之大者第203章 天塌下來我扛着第474章 能否得到戰線統一第146章 布衣宰相第621章 劉青菁總算是舒心了第666章 批鬥大會第801章 河東攻略第467章 形式不是小好第176章 趕緊的,更新第29章 當官了第146章 布衣宰相第18章 衙內神武第二百九十七章 給小劉將軍1掃帚第452章 離經叛道第593章 老藤打上門來了第862章 沒王法的東西第887章 喜洋洋的哭訴第52章 整個的賣給你算了第792章 這其中有大**第二百一十七章 力挺豬肉平第597章 暴走的太后第848章 小戰士的仇恨人生第三百四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891章 厲害了柴進第187章 和老常論道第171章 所謂的政治協商第129章 潰敗的軍伍第902章 趙宋政治的成功和悲哀第二百八十章 貧民窟第689章 傳朕旨意,舉國同喜第114章 一**臣的戰鬥第二百一十章 虎頭營被圍第二百五十五章 鬥米養金雞第694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六十章 老子幫你去搶回來第72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138章 小輪自行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還不夠猥瑣第516章 大魔王被批了第629章 高氏神臂弩第948章 一路風雨沒彩虹第562章 這不關老臣的事第157章 宋大俠你好嗎第902章 趙宋政治的成功和悲哀後言、完本那些事第855章 你知道怎麼生孩子嗎?第589章 西門大官人的欠條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個豬頭切1半給我第三百五十六章 杯酒釋兵權的意義第697章 戰術性對持第二百六十八章 神馬計劃第512章 這次被老常整慘了第743章 這片土地的主人第638章 小種帥來訪第468章 中堂趣事第558章 樑師成帶來的旨意第488章 劉正夫的幸福生活第207章 對萬之王的對穿腸第740章 陶節夫倒下了第28章 姑且信任你第554章 小迷糊的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把他們拖去菜市口斬了第94章 吃喝玩樂第687章 河中府備戰第742章 睡着了的李乾順第639章 大散財第492章 可用軍隊在哪?第二百六十四章 比武審判第603章 法拉利紅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