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

渭洲城北,大軍要出,將臺雲集大小官員,臺下更是旌旗飄舞隨風,鎧甲反光熠熠。

人滿萬漫山遍野。卻是這隊列整齊的一萬人,並不顯得多少,不過兩百步見方,便是一萬士卒與兩萬配軍。

童經略穩坐將臺,右邊帶甲數十,左邊數十官翅襆頭官帽。

祭臺居中,左右皮鼓十數。

祭天地之恩德,佑出征之凱旋。

再拜天子聖明共天、社稷之福與地。

“哥哥,這童相公真是能唸叨啊,頭前出征可沒有這麼長的文章要念。。”魯達與鄭智騎馬站在臺下,只等一聲令下,拔營出征。卻是沒有想到童貫這祭文如此冗長,過程如此隆重。

鄭智回頭看了一眼魯達,眼神中出了一些警示,示意魯達不要說話。

鄭智倒是不覺得這過程有多少無聊,反倒希望童貫再多念一念,似乎覺得也受到了一種保佑一般。這般的儀式,似乎真能給鄭智帶來一番平靜。

“出征!”童貫一聲令下,鼓聲不疾不徐,卻是聲響動天。

鄭智也沒有什麼話語再要多言,該說的,這幾日在衆人面前已經說了無數遍。兩位主官該交代的,鄭智也是聽得耳朵起了繭子。

將旗一動,鄭智便在旗幟後面打馬轉向,所有人自然緊跟着將旗所向。

出城不遠,斥候盡出,快馬前探幾十裡,殿後幾十裡。

每到日暮,自然安營紮寨,輜重大車圍成營寨,斥候巡邏不斷。

即便是還在大宋境內行軍,鄭智依舊嚴格執行行軍的所有條規,更也是自己身爲領軍大將熟悉軍旅的必然之路。

出渭州,進鎮戎軍府,這段路倒是熟悉,不久請剛剛走過一次。

再往西北,進西安州,便是第一次了。一路堡寨衆多,皆是軍事堡寨,便是許多堡寨在造型上都如出一轍。看起來並未經過多少設計,也不覺得有多少美感,只有打仗實用唯一標準。

堡寨取名字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就地名而取,比如寺子岔堡。另外一種自然表達的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又比如寧安寨、定戎寨、綏戎寨。

邊光人煙稀少、道路難行,帶着步卒與配軍,行軍更慢。十幾日時間,過了西安州定戎寨,再往西北,便要到會州與西安州交界之處了。再往北幾十裡也就是此行的終點。

地勢雖然廣闊不少,卻是不通人煙,野獸遍地奔走,便是肉眼時常也能看見。

再行幾日,遠處山勢已入眼簾。

遠遠看着兩座山頭伴隨,鄭智開口問一直在身旁的匠吏:“可是那裡?”

匠吏看着鄭智擡手所指,連連點頭:“將軍,就是那裡,西爲柔狼山,東爲殺牛嶺,築城之處便是兩山相夾之地。”

鄭智聽言並不欣喜,反倒眉頭鎖了起來,終於到了地方了,到了地方便是到了戰場了。

這匠吏姓朱,大名就叫朱石,名字似乎就有職業含義。正是築城的專業負責,丈量設計指揮皆是他。卻是這個朱石雖然經驗吩咐,也並未真正築過城,小堡寨倒是參與建設過不少。

不過這建築之事,本是相通,城池與堡寨更是相通。

望山跑死馬,總是有道理,鄭智看着遠處的山頭,越來越近,卻是走了三個時辰,纔看到山林。

西北山林不比南方,也是氣候原因,南方森林多是植被茂盛,枝葉高大之間遮天蔽日,越往南越是如此。

西北山林,本就植被稀疏不少,若有參天大樹,必然左右植被稀少。與氣候,雨水都有相關。

日頭就要沉下,又是一日行軍趕路。

“此地如何?”關於築城的實際位置,鄭智其實也無人能來商量,也無具體指示,唯有朱石能問。也只有鄭智自己決定。

“將軍,此地甚好,山道而出,便是此處必經,又得左右廣闊,只是還有一事要明,方能篤定。”朱石拱手回答,這些時日,朱石一直跟在鄭智身邊聽候。

“何事要明?”鄭智今日眉頭一直緊鎖,心中只有一個詞語,便是築城。

“掘地找水。”朱石顯然經驗十足,倒是配得上這次築城大任。

鄭智聽言也不覺得麻煩,就這一言,鄭智便知道這朱石實在有幾把刷子。

“今夜就此紮營,今夜便掘地找水。”鄭智實在不想拖延,萬事都要緊迫,西北缺水,築城之地,必然是有水之地。

朱石更是不敢怠慢,告退出門。

晚間夜不收斥候、各處明哨暗哨盡出,已經到了戰場了。

枕戈待旦,所有人皆是如此,鄭智穿着厚甲,頭枕長槍而眠。夢裡都是吹角連營、金戈鐵馬,一夜醒來幾次。

第一次真正準備打一場大仗,第一次讓鄭智如此輾轉反側。

“將軍將軍,你快來看,出水了。。。”朱石無眠,按照自己經驗帶人掘地一夜,終究還是出水了。

日頭纔剛出來,朝霞一片赤紅,淺睡的鄭智驚醒而起,抄起長槍,奔出了營帳。

幾十人掘地一夜,終於出水了,鄭智站在井邊,表情上只過一絲微笑。

築城之前的準備工作自然開始了,大量配軍開始伐木。

此時伐木並非爲了築城,而是要先建造大營柵欄,先要有一座堅實的軍營,才能保證一切後續問題。大營卻還不能建在築城之處,還要往前,把築城之地放在營後護着。

昨夜帶着任務出去的斥候隊伍也回來了。

“將軍,有生羌,柔狼山後,大部落。”斥候稟告。党項貴族不再遊牧,卻是党項人大多已然遊牧。這橫山之地,便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

“多少人?”鄭智昨夜派人出去,便是有這擔心,党項人只有一山之隔,要想多爭取時間,自然便要動手。能拖一時是一時,但是鄭智也知道,終歸還是要戰的。

“實數不算,五千往一萬之內。”斥候回答。

鄭智沉默片刻,再問:“帶甲青壯者,三千往五千?”

“將軍明辨,估數不差。”西軍老練的斥候,自然對党項人瞭若指掌,鄭智這一問,也算問對人了。遊牧民族,十二三便能拿刀上馬打仗,生活貧瘠,三十多歲青壯一過,多快凋零而去。所以部落帶甲,按照半數來算,雖然多算了些,但也是正常。

“再多派斥候,今晚襲營。”鄭智並未做什麼細想鬥爭,似乎合該如此,好似進入了一種狀態,只有你死我活。無關乎人心殘酷,但也着實殘酷。

第十三章 鄭智的萬達商場抱歉,明天上午起來更新,實在碼不動了,睡覺.第二百八十二章 千斤太小!第五百四十五章戴罪回京受審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不走就來不及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五百二十三章 凱兒隨我北上第四百零三章 徐寧,金槍班教師徐寧第三十五章 那便辛苦官人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五百七十三章 皇家無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二百四十五章 欒廷玉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種相公稍待片刻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祝大家新春佳節大吉大利!第六百五十九章 燕雲攻略,中原屏障第五百四十三章 隨我再戰一陣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失了餘杭,便是該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願隨我去滄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快快帶兵去追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二百六十四章秦明兄弟,快快快..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人都是猙獰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老狗死了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魯達戰索超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人找死?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側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一百零二章 李忠好戲賺寨門,鄧龍張狂再訛詐第一百一十六章 馬蹄狂奔往前第五百五十二章 契丹大遼的終結第九十五章 真真沒有危險第六百一十七章 開疆拓土,狗賊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反敗爲勝? 大章,久等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弱皆殺,馬羊遍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身死止戈,折家有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看個鳥看第三百七十八章 可有破敵之策?第一百四十章 童貫,你且等待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裡逃第三百四十五章 米真務,快給灑家讓到一旁去 大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六百六十八章 秦州出獵,城上懸顱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叩謝陛下天恩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一百八十章 老胡,你老了,回去吧!第二百九十章 拜謝主人賞賜第五百八十二章 敢跟你嶽爺爺動手 四千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家男人呢?第一百四十三章 禽獸不如鄭智 下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爲兵膽兩人傷!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二百三十四章 躊躇不前的攻堅戰第四十三章 哥哥,你卻是能忍?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日來接你楚王好細腰第五百四十五章戴罪回京受審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相公有福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三百零七章 生來便是虎口奪食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事起京兆府第一百零九章 某不讀書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六百七十三章 陛下此法,興許可行第一百五十章 小將韓世忠第六百六十七章 將士亡邊關,東京抄千萬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六百五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江南好,西北爭第三十八章 今日本虞侯送你上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教相公失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一百六十六章 鄭將軍可來過東京?第三百三十六章只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