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

滄州境內各地,無數健馬往清池而來。

清池城外的校場,鐵甲越聚越多,兩千多西軍騎士已然到齊,還有兩千党項輕騎也按時到達清池城外點校。

清池城外的校場之內,還有四千集訓的滄州新兵。把這不大的軍營校場擠得滿滿當當。

軍營場地不夠,還要空出訓練場地,許多黨項輕騎只能直接在校場柵欄之外安扎帳篷宿營。

李綱直接隨軍到得清池,知府吳懂已經往東京去了,到門下省做了個郎中。

李綱如鄭智意願,接任了滄州知府。

這一切,只因爲頭前兩日戰報,宋江打破高唐州,把這高唐州城劫掠一空,普通百姓倒是沒有遭殃,幾個衙門以及城中的富戶,銀錢不論,便是糧食也沒有留下一顆。

知府高廉戰死。

高廉何許人也?大多人並不十分知曉,即便是宋江也不知高廉身份來歷,若是宋江知曉高廉的來歷,十有八九便不會去攻打這高唐州城,還把高廉斬殺當場。

高廉,便是殿前司太尉高俅的堂弟。高家本就不是什麼書香門第,而是市井人家,高俅自己也是街邊潑皮出身,能踢一腳好球(蹴鞠),連個大名都沒有的人,時人稱爲高球,又作高毬,不論球還是毬,都是因爲這高俅能蹴鞠,發跡之後才把這名字改作高俅。

堂弟高廉自然也不可能有多少文才在身,能當得一州知府,顯然就是高俅前後運作。高廉被梁山之人殺死,這也是高俅與梁山結仇的最主要原因。

高唐已破,戰事要起,鄭智把滄州精銳全部集結到了清池,顯然也是要應對之後的大戰。

也是要整訓軍隊,特別是党項輕騎與西軍重騎之間的戰術配合。高俅若來,鄭智與其地位懸殊,事態也難以預料,總怕有個萬不得已。萬不得已之時,便是下下之策,也不得不做。若是真到了下下策的時候,這麾下四千多騎士,便是鄭智的身家性命。

李綱昨日剛到的清池,卻是第二天就到校場而來。倒不是李綱偷懶,一來便是有事要與鄭智商量,二來也是極爲想看這種千軍萬馬的震撼場景。

鄭智端坐在將臺之上,左邊自然就是李綱,右邊坐着王進、朱武、裴宣。軍中其餘人都在忙碌。

鄭智一臉凝重,擡頭看了看早上初升的太陽,擡手示意一下領兵,口中嚴正而出:“起號擂鼓。”

李綱聽得鄭智軍令,身形也端坐幾分,當真是十分好奇,不斷左右去看。

號角連營籠罩整個營寨上空,鼓點渾厚卻是不顯多少急促。

隨即馬蹄四起,各部主將先各自整軍,然後快速帶到將臺之下。

還有四千滄州步卒新兵,時間久的已經訓練了兩三個月,時間短得不過十幾天。卻是也速度不慢,隊列也能排得整齊。這便是現代隊列條例辦法的科學優勢,先不管你會不會耍刀弄槍、拉弓射箭,只把隊列站整齊了再說。

三通鼓畢,鄭智慢慢站了起來,往將臺前面走去。虎背熊腰之外,鐵甲反光熠熠,左右逡巡兩步,目光也掃視衆人。

最中間的便是西軍兩千多重甲鐵騎,左右是党項兩千輕騎,再外便是四千新兵。

“還能戰否?”鄭智中氣十足,一聲大喊,盡力把話語傳到每個士卒的耳裡。

“能戰!”全場整齊劃一爆發喊叫,兵刃全部舉過頭頂,以示刀兵皆利。主要也是西軍的嘶吼,這些輕騎自然是聽不懂鄭智話語,卻是也跟着舉起兵器。左右新兵,雖然聽得不是很真切,卻是也跟着做出動作。

“戰能勝否?”鄭智再喊。

“百戰不殆!”滿場又是刀兵寒光。

“赴死決否?”

“百死不懼!”又是一聲暴喝。

鄭智三問而止,看着滿場士卒,八千有餘,心中也有一股豪氣,更是充滿了感動。整個大宋,就只有這兩千多鐵甲還有這份決心面對一切戰陣廝殺。

這三問,不僅是問這些士卒的決心。更是鄭智要問給也在將臺之下的米真務聽的,要讓他知道,大敗党項的西軍還在這裡,這些士卒依然還是橫山之戰的那些無敵將士,依然還能碾壓一切敵人。

李綱已然熱血沸騰,身形也站得筆直,不自覺還往前走得兩步。

鄭智三問之後,隨即翻身下得將臺,麒麟獸早已等候許久,牛大遞上來那杆殺人無數的長槍。魯達帶着百餘親兵往前侍立。

李綱連忙也翻下將臺,上得自己馬匹,打馬也到鄭智身後。

將臺之上鼓點大作,鄭相公又一次立在了陣頭之上。

四千馬蹄隨着鄭智一聲暴喝,邁步飛馳。

鐵騎在中,兩翼輕騎。

中軍爲主攻之兵,兩翼襲擾穿插,便是百年後的蒙古人都是如此戰法。輕騎撕開兩翼之敵,精兵中路突擊。

蒙古人還有一個戰法精髓,便是拖!敵人要戰,蒙古從來不戰,每人帶着兩匹以上的戰馬吊着敵人騎射遊擊。直拖到敵人不願戰了,纔是蒙古人擺開陣勢求戰的時候,百戰不殆。野戰已然無敵。

卻是蒙古人在攻堅之戰的戰法上,依舊還是有些欠缺,多以戰略來勝,不以強攻城池見長,還有一點便是蒙古人耐力也是世界第一,永遠都有軍糧,馬匹也是極爲有耐力,吃什麼地方的草都能活得好。

馬背上的鄭智帶着四千餘騎士打馬飛馳,新兵們自然都在一旁觀看。

還聽得鄭智不時大喊:“傳令,左翼輕騎,馬速不得過快!”

輕騎重騎之間,馬速自然有區別,重騎人馬雙甲,重了一百多斤不止,輕騎自然更加輕便快速。

令兵聽言,拼命打馬往左邊去追,便是要把鄭智這道命令傳到。戰陣之中,大規模的會戰,令旗的作用巨大,卻是這實際軍令,還是得靠人口來傳。令旗指揮,只作方向指明與調度之用。並非旗語便能發揮一切施令的作用。大戰之中,旗語本身就是簡易傳令的方式,若是過於複雜,哪裡會有人一邊廝殺,一邊還去慢慢翻譯旗語內容。

李綱打馬在鄭智之後,卻是沒有人注意到,李綱竟然用馬鞍上的皮帶把自己雙腿綁在了馬上。如此大規模的馬隊馬速馳騁,若是墜馬,哪裡還會有命在。李綱跟了上來,自然也要想一個萬全之策。

第四百七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智敲打小旋風第十三章 鄭智的萬達商場第五百零六章 狗膽包天第三百三十五章 晁蓋應聲而倒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朝一日經略一方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屠大戰欒廷玉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明哥哥,快快開門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賊...反賊...第二百三十章 孔家兄弟與宋江第二十四章 如此不義,以後便不稱兄弟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敢殺我?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冬日暖,戰爭利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二百四十一章 鄭智殺豬第二十九章 容妾身寬衣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六十章 某要你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千斤太小!第四百三十七章 史文恭的後悔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郎,哥哥來了!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九十六章 渭州兵馬都總管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今夜可能是下半夜或者明天早上了第一百零二章 李忠好戲賺寨門,鄧龍張狂再訛詐第五十一章只隨哥哥去建功立業.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五十五章 宋公明要打祝家莊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二薄禮,不成敬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日來接你第三十五章 那便辛苦官人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六百二十五章悲哀、悲傷、悲涼、悲慼.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六百八十五章 小劉有謀,爲國忠心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五百五十九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三百零二章趙良嗣到滄州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戰之勝,兵之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嶽爺爺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處?第二百四十三章 買糧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以城門未倒?第二十四章 如此不義,以後便不稱兄弟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讓他耶律大石不得不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三百八十六章 把這廝拉到路邊砍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一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人更厲害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五章 童經略要上前線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四百五十三章 婦道長舌,瞎說甚麼第八十七章 孫勝超要鬥鄭智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第四百七十七章 跪拜三日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戰之勝,兵之爭第八章 東西之道,女真之悲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零一章 魯達殺吏救孔目,林沖投店逢門徒第一百三十四章 舒王殿下,同去觀戰纔是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三百四十二章 契丹小娘,不禁折騰 大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炮之野望第二十八章 事情倒不是不可爲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能讓西軍斷了香火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十九章 王虞侯命喪少華山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第三百四十六章 少來聒噪,聽我的便是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賊人打上城頭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我...我有何不敢!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二百四十二章 殺豬的武林盟主郭靖第六百六十八章 秦州出獵,城上懸顱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關於武松殺秦檜的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