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失了餘杭,便是該死

“聖公聖諭,家餘慶在餘杭駐防之時,貪戀高官厚祿,賣主求榮,開城投敵。派遣麾下親信進城做內應,蠱惑人心,以圖擾亂軍心,已經就地正法。聖公嚴令,爾等不許在此聚集,速速散去!”方天定帶了幾百人馬守在府衙門口之處,更是派人大聲宣讀方臘的命令。

命令一遍一遍的宣讀,未想反而造成更大的反彈。

“家經略冤枉,聖公明鑑啊,聖公身邊有小人作祟,一定要明察啊!”

“小五郎如何會做奸細之事,此事定有內情,一定是有奸細在聖公身邊蠱惑。”

“請聖公出來,我等有事要稟報。。。”

方天定看得人羣越來越多,一眼望不到頭,絲毫沒有散去的意思,心中已然不耐煩,開口彷彿左右道:“來人啊,用棍棒強行驅之。”

左右幾百漢子聽言,手中皆握長槍短棒,卻是一時間面面相覷,人數實在太多,府衙門口街道上,一眼望去皆是密密麻麻。

方天定見得麾下親兵竟然不聽號令,又開口大喝道:“還不動手?莫不是要本太子親自動手不成?”

方天定一句大喝,左右衆人無法,倒持槍棒開始趕人。

棍棒打在人身上嘭嘭作響,也打得許多人哀嚎不止,卻是哪裡能趕得動這麼多人,密密麻麻的人羣,比肩接踵,即便捱打了想要撤退,卻是也無路可走。

一個漢子捱得兩棒,指着打自己的人開口大喝:“爾等不止爲聖公分憂,反而助紂爲虐,讓聖公身邊的奸細小人得逞,是何道理?莫不是以爲老子手中刀槍不利?老子同族小五郎才十四歲,竟然說他是奸細,世上豈有這般道理。”

那打人之人心中一虛,開口答道:“你快走便是,聖公有令,便是不教你等在此聚集,我也是奉命行事!”

“你奉聖公命令行事,那你便進去把聖公叫出來,我等當面與之陳情,若是你再敢助紂爲虐,不分是非,老子一刀砍了你!”

“我如何能叫聖公出來,你快走吧!我奉太子之命,不得不從,你再不走,我便只有再打了。”這人明顯有些心虛,手中的棍棒也打不下手,只拿在手中揮得兩下以示恐嚇。

“你奉太子之命,便叫太子去喚聖公出來,我等有話與聖公稟明!”

這漢子手中棍棒還在高舉,卻是無言以對,太子哪能聽他的。但是手中棍棒也打不下手。

人羣越發羣情激奮,喊叫之聲更甚。

方臘與大堂之內怒火也是更甚,開口喊道:“如何還在聒噪,速命太子調大軍前來彈壓,豈能讓奸細蠱惑了人心?”

身邊一個親兵立馬出門傳令。

方七佛哪裡還不知事態有變,連忙上前再稟道:“聖公,不可彈壓啊,只需聖公出去解釋一番,安撫一下人心,衆人必然退去,若是強行彈壓,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方臘聽言,心中莫名有些心虛,隨即說道:“還有什麼要解釋的?家餘慶背叛投敵,此事說出去即可,還要我解釋什麼?”

方臘實在有些歇斯底里,對於方七佛明顯有些排斥,鄧元覺心中大急,上前也道:“聖公只需出門說幾句話語即可,便說家經略之事正在調查之中,聖公必然會主持公道。如此人羣必然散去。還請聖公移步門口。”

方臘聽得此言,心中有些意動,卻還是答道:“莫非你們都以爲這家餘慶家眷不該殺?家餘慶失了餘杭,便是該死!”

鄧元覺連忙上去又道:“聖公,此乃權宜之計,先把人羣散去,待得幾日之後,再來定家餘慶之罪也未嘗不可。”

鄧元覺此時倒是顯出了智慧,也知道方臘心中所想,如此迴旋纔是此時最好的辦法。

方臘聽言,沉默片刻,點了點頭道:“此計尚可,都隨我一起出去!”

鄧元覺聽得方臘話語,才長舒一口大氣。連忙上前去請方臘下得臺階,往大堂而出。

人羣越發吵雜,局面越發混亂。

便是方臘的腳步也加快不少。

鄧元覺第一個出門,便是大喊:“聖公出來了,靜一靜,都靜一靜!”

方臘一身黃金龍袍隨之而出,衆人慢慢安靜下來。

卻是有一人上前跪於地下,開口喊道:“聖公明鑑啊,家經略冤枉啊。小的同族小五郎也死得冤枉啊!”

方臘面色一變,正要開口。

“轟隆,轟隆!!!”城外傳來幾聲巨響,響聲震天,直衝雲霄。

隨後西邊黑煙滾滾,伴隨隆隆鼓聲!

鄧元覺第一個反應過來,開口大喊:“聖公,官兵攻城了!”

方臘身形一震,開口大喊道:“快快守城,快快往西門守城!”

場面瞬間炸開了鍋一般,衆人大驚,皆往西門而去。顯然這些人都是知道,不論多大的事情,都比不過守城重要。

連同方七佛鄧元覺等十幾武將也往西門而去。把方臘一人放在了府衙門口,四周皆是鬧哄哄一片,人擠人不斷往西門支援。

卻是還有一人跪在地上,口中喊道:“聖公明鑑,一定不能受奸細小人矇蔽啊,一定要把小人抓出來爲家經略與五位軍將家眷報仇雪恨,也爲我家小五郎報仇雪恨。”

方臘已然不耐煩,開口呵斥:“你從何處聽說家餘慶冤枉?家餘慶何曾冤枉了?他失了餘杭,便是該死,何曾有過什麼冤枉,還不快快去守城門?”

說完方臘轉身就走,身邊也只有太子方天定與一些親兵。

這漢子卻是還在原地發愣,目瞪口呆。

許久之後才操起地上的長刀,轉身往西門而去。

城門之處,鄭智自然是在攻城,那百十個昨夜放走的俘虜一進城,鄭智就開始準備攻城之事。

等待半個時辰左右,鄭智便下令進攻了。

鄭智進攻之時,城樓之上的士卒也正在交頭接耳,看着城門下面兩三百具老弱婦孺的屍首,談論着家餘慶與其麾下五個將領的事情,也在談論剛剛入城便被殺死的一百來個從餘杭回來的士卒之事。

一隊騎兵從遠方飛馳而來,羽箭大作,天空上的黑點密集如雨。

霎時間城頭之上,倒地一片。精鐵的箭簇輕易破開麻布衣服,破開皮膚,射入肌肉之內,毫無阻擋的射穿軀幹。

鮮血隨着箭簇從身體另外一邊濺出,羽箭帶來的大力把人一併推倒在地,隨即便是劇烈的疼痛與慘烈的哀嚎。

一輪一輪的箭雨不斷往城頭之上傾瀉,鄭智軍中,最主要的消耗物資便是羽箭,每戰之後,士卒們最先要做的工作便是收集之前射出去的羽箭。

羽箭看似簡單,製作起來也是極爲繁瑣,一支優良的羽箭,從精鐵打造的箭簇到筆直的箭桿,再到尾羽的安置,都是極爲繁瑣的工序。精鐵打造的箭簇最爲重要,與黨項人作戰之時,羽箭穿甲的能力與箭簇的質量息息相關。鄭智對於箭簇的質量更是有着嚴格的要求。

方臘麾下士卒,從來沒有準備過專業的盾牌,甚至都沒有想過盾牌這種事情,也從未遭受過箭雨的打擊。此時面對這漫天揮灑的箭雨,實在有些束手無策。

僥倖者窩在城垛之後不敢露頭,不幸者已經被羽箭釘死在城道之上,全身抽搐,鮮血不止。

牛大到得城門之下,手中碩大的火藥包被一根一根的樹杈固定在城門之下。

若是党項人守城,必然也是有箭雨還擊,各種重物也不斷往下傾瀉,牛大必然不會如此簡單就到得城樓之下,也不會如此從容操作這些火藥之事。

城門之後雖然被無數雜物堵得死死,奈何火藥實在太多,直有一百多斤,全部被安放在城門之外。

衆人開始撤退,牛大點燃火捻,上馬便奔。

一聲巨響,城門轟然倒塌。門洞之內的雜物也往城內飛散而去。

牛大見得城門倒塌下來,心中大喜,待得煙霧散去。城門果然洞穿,卻是還有無數雜物殘留。顯然這杭州城的門洞比那餘杭城堵得更加嚴實。

“快衝上去搬開雜物!”牛大一聲大喊,身邊兩百多騎往前飛奔。

羽箭依舊一輪接着一輪傾瀉,大多都準確落在兩丈寬的城道之上。城樓左右兩三百步,看不到一個露頭之人。

巨響之後,無數賊兵從城樓而下,便往門洞來堵。

牛大手中一柄碩大朴刀,衝上前去便是砍殺,一身五六十斤的重甲在身,朴刀不斷劈砍眼前的賊兵,絲毫不顧向自己襲來的刀槍。

鐵甲便是如此好用,即便受傷,也不過只是皮肉,絲毫不影響這些老卒的戰力。

鄭智看得前方情況,空中蹦出兩個斬釘截鐵的話語:“擊鼓!”

鼓聲大作,便是衝鋒之時!

“傳令,楊可世與王稟帶兵上城牆!”鄭智知道前面門洞膠着,城牆上反而少賊兵,上城牆再入城中也費不了多少工夫。

令兵打馬飛奔傳令。

鄭智一馬當先,離弦而出。幾千騎士相隨而去。

鐵蹄隆隆,大地都在顫抖一般。

牛大不斷向前砍殺,左右皆是排成一列的長槍,長槍配合妥當,往前刺殺。瞬間便把衝入城洞之內的賊兵打退十幾步。

身後無數軍漢快速把門洞之內的殘餘雜物不斷往外搬去。

聽得身後馬蹄大作,衆人動作跟上加快幾分。

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六十八章 少華關口阻虞侯第四百五十章小子,感覺如何?第二百三十四章 躊躇不前的攻堅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晚間回來再聽娘子奏琴第二百一十八章 你快走!第六百八十三章 有道不同,思想有別第六百三十九章 今夜無眠,唯有淚水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人找死?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死的阿骨打,後悔到東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顆敵人頭顱換一個字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婦道長舌,瞎說甚麼第四百九十六章 此事以後不準多說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教相公失望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章推指雲笑天道1大作《隋末陰雄》第一百六十八章 羌人死十萬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爲兵膽兩人傷!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顆敵人頭顱換一個字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二百八十二章 千斤太小!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四百五十七章童貫,可有此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明白了,篤定了,清楚了,透徹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第十七章 當兵去倒是虧欠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法伺候,脊杖三十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王稟於幷州,孤軍糧絕,阻女真大軍八月有餘,父子皆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河北玉麒麟第八章 東西之道,女真之悲第六百七十五章 蒼天有眼,關外之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梁山終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氏與米擒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世第一猛將!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二哥快快留手第六十四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今夜可能是下半夜或者明天早上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天高任鳥飛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二百六十四章秦明兄弟,快快快..今夜可能是下半夜或者明天早上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麗攻略之始第四百四十五章 師師有了身孕第五百章 成何體統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以城門未倒?第二百零二章 鐵蹄之下,整個世界都是臣服第五百一十七章 登陸耽羅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皇家無情第五百八十章 巧言令色,鮮矣仁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知鄭相公如何處置梁山衆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二百四十章 你的刀不要了?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八十章 童貫開春要巡邊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子,倒黴之人來了第四十二章 便叫人打斷你的腿第五百零二章 奴家願意去的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戰吧!第三百一十章 鄭智的渤海奴隸第五十八章 鄭智午後追陸謙第六百一十七章 開疆拓土,狗賊第五百五十章我那兄弟最是義氣 四千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朝一日經略一方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二百一十一章 米真務,該你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寶光如來,幸會幸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莫非有何不妥?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智敲打小旋風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子,倒黴之人來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一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裡逃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五百二十九章 軍令只出經略府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六百四十五章 鄭智,你到底要什麼?第四百九十六章 此事以後不準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