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

整個新城外圍全部躁動起來,西城的党項人正在迎敵作戰。

東城南城與北城的党項人還沒有搞清楚狀況,更沒有明確的軍令傳達過來。

岳飛與韓世忠兩個年輕後生一馬當先,手中長槍如切瓜砍菜一般衝入人羣,完全沒有一合之敵,隊伍隨着岳飛與韓世忠二人不斷向前推進。

滿載輜重的馬車被衆人包裹在中間,一萬多步卒在馬車兩邊排列整齊隊形往前快速推進。

東城外四五千党項人聽得遠方傳來的喊殺之聲,全部焦急的站了起來。

領頭的幾個軍將急忙派斥候打馬前去查看。不久之後待得斥候回來,幾個軍將立馬商量起來。

“將軍,本以爲是劉法想突圍,卻是有宋狗竟然從城外進攻西城。我等該速速前去支援啊。”一個軍將開口說道。

“軍令未來,我等不可私自離開東城之處,大帥下的命令便是要我等圍困城池,豈能擅自脫離陣地,若是宋狗劉法帶兵往東城而出,大帥正在與鄭智苦戰,必然腹背受敵。”主將倒是有幾分戰略眼光,也是嵬名仁明的命令有侷限,完全沒有想到新城會遭到敵人攻擊。

劉法此時已到西城之上,看着城下忙碌的軍漢,口中嘶啞大喊:“快,快搬開城門,衝出去。”

城下已然聚集了五千士卒,有步有騎,卻是這城門洞被封得太死,一時半會還搬不開一條道路。

劉法在城頭兩邊走來走去,一會來看門洞裡搬出的石頭,一會又去看城外突進的宋軍,顯得焦急非常。

岳飛與楊再興一左一右,兩人突進的速度之快,完全出乎了劉法的預料。也造成劉法更加着急,若是城外之人到得城下,城門還未搬開,待得四面的党項都圍了過來,必然陷入苦戰,便是要誤了大事。

步兵對決,党項人完全不是對手,不說甲冑之類,便是党項人的武器,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党項人的武器實在是五花八門,完全形成不了一個穩固有序的步卒戰陣。

步兵之法不同騎兵,党項人向來善騎,操控馬匹如臂指使,來去皆能緊密作團,衝擊力十足。但是步兵之法,必然是要嚴格操練的,隊列整齊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些臨時組建起來的党項大軍,明顯做不到這一點,反而像是一盤散沙。

面對長槍如林的步卒戰陣,倉促應對的党項人實在有些束手無策。党項人下馬之後,完全從猛虎變成了綿羊,步卒戰陣與軍械裝備上的差距,並非勇武不怕死可以彌補的。

嵬名仁明帶兵狂追鄭智,鄭智的人頭本已經唾手可得,此時哪裡能讓煮熟的鴨子飛走,

四萬多匹健馬,在這大地馳騁,威勢太過嚇人。四萬騎兵的數量,並非輕易的一個數字。便鐵木真滅金之時,也不過幾萬騎兵,金國軍力是鐵木真的十倍。就如金人滅遼一般,金人最多之時,也不過幾萬人馬,真正的生女真兩萬不到。遼之兵力,也是金人十倍不止。

兵力數量在冷兵器作戰之中,經常不能作爲決定勝負的依據。

鄭智埋頭狂奔,此時一心只想快速脫離戰場,擺脫身後追來的嵬名仁明。敵人太多,一旦被咬上,必然身陷重圍,再也不會有翻身的餘地。

奔得大半個時辰,本已出了視野之外的党項人,此時卻是越來越近,反倒快要追上來了。

鄭智等人皆是身披重甲,党項皆是輕騎,自然會越追越近。

鄭智大急,口中連連喊道:“換馬,快換馬。”

鄭智顯然沒有党項人那等在馬背上如履平地的天賦,又不能停下奔逃的腳步去換嗎,所以換馬過程也是格外小心。

把另外一匹健馬慢慢拉到身邊,待得兩馬並行,鄭智纔在馬背上起身,小心翼翼爬到另外一匹狂奔的馬背上。

其餘士卒皆是效仿,也是小心翼翼在馬背之上攀爬。

待得馬匹換好,奔馳的速度陡然加快不少。一人雙馬的好處顯而易見,這也是蒙古人能決勝千里之外的辦法。

又奔馳片刻,党項人在此消失在視野之中。

鄭智並不在隊列最前,卻是知道頭前已要到岔路口,開口大喊:“往前傳令右轉向西,直奔湟州去。”

嵬名仁明越追越有憤怒,坐下健馬不斷飛馳,馬背已被嵬名仁明的鞭子抽出一條一條的血痕。

“快點,快點追上去,不能叫鄭智逃了。”嵬名仁明實在沒有想到鄭智會突然撤退。在嵬名仁明的心中,鄭智是有一個固定印象的,便是勇武,一往無前,就算是嵬名仁明自己也知道,在這一點上自己似乎不如鄭智。所以打心底沒有想過開戰之後鄭智會轉身而逃。

鄭智的奔逃讓嵬名仁明有些措手不及,頭前的鄭智也是時近時遠。本已經接近到只有兩三百步的距離了,忽然有拉開得看不到人影。

直到此時,嵬名仁明忽然心中一驚,想起頭前那些宋人皆是一人兩馬,內心之中似乎想到了什麼。

顯然鄭智帶着這麼多馬匹,是不是一早就打定主意要撤退?

如果是一早打定主意要撤退,那鄭智與自己打這一仗到底是爲了什麼?

嵬名仁明忽然降低馬速,慢慢勒住馬匹,左右軍將也連忙去拉繮繩。

嵬名仁明皺着眉頭問道:“城池處可有人來稟報?”

“大帥,我等狂追出幾十裡地,便是有稟報來,只怕也只在路上追趕。”

嵬名仁明眉頭一皺,忙道:“快快派人回頭看一看。”

嵬名仁明越發有些心生不安,越發覺得鄭智似乎有些陰謀一般。

新城之處,四面的軍將終於接到了支援的命令,帶着麾下一半是士卒往西城外趕去。

西城門已經洞開,城內的士卒也一涌而出,與楊再興與岳飛合兵一處,抵抗着兩邊左右兩邊衝上來的党項人。

祝龍帶着輜重車馬開始入城。今日祝龍不同以往,以往皆是戰事完結之後,祝龍纔出來收尾,做的解釋一些收屍救治傷員的事情。

今日祝龍也是廝殺不止,手下也有好幾條人命,祝龍也是有一身武藝之人,更是欒廷玉的高徒,雖然不如祝彪,卻也是弓馬嫺熟。今日面對這些党項人,當真是也耍弄了一番威風。

這些党項人下馬之後戰力大減,不僅是因爲軍械不佳或者是訓練不足,也因爲其中太多娃娃兵,娃娃兵若是在馬背之上,還能發揮出不少實力,至少馬速可以帶來殺傷力的加成。但是下馬之後,便差了太多,拿的兵器都要小上不少,面對鐵甲,實在有些無能爲力。

劉正彥隨在祝龍之後入城,一入城內便從階梯直上城頭。

父子二人再聚,心中惆悵又欣喜。

劉法卻是不表露多少,還是一副胸有成竹老神在在,劉法這種老漢,習慣性隱藏自己內心的波瀾。就如面對城外無數的党項一般,堅守十幾日不見援軍,不論心中多麼着急,依舊還是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劉正彥一臉激動奔到面前,本想表達一些激動之情,卻是見得劉法並不如何激動,收了一下動作,口中只問一句:“父親身體可好?”

劉法點了點頭,上前拍打了幾下兒子的肩膀,只道:“好得很,党項狗不過爾爾,當年平夏之戰,党項人號稱四十萬,不過也是鎩羽而歸,今日不過十萬党項,不在話下。”

劉法內心的驕傲就在於此,經歷的大戰便是劉法自信的由來。二十多年前,党項集結全國之兵力南下,一度達到延安府外,平夏城外集結號稱四十萬的党項大軍,卻是在平夏鎩羽而歸。

党項四十萬大軍,只殺傷了三千不到的宋軍。

過得三年,党項人又再起五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大軍的党項人,又在平夏城鎩羽而歸,當初的劉法,還是中層軍將,奮勇作戰。便是平夏兩戰之後,党項人再也沒有了幾十萬大軍南下之國力。

遼人調停之後,西夏對大宋稱臣和約。只是這稱臣之約,也沒有幾年效力。

二十年前兩戰平夏,西軍精銳都只有幾萬人禦敵。兩戰之後,大宋邊境便往前推進了不少,建立起了更多前進堡寨,通會堡就是其中一個。

世人皆以宋之無能以鄙,卻是不知宋在對外軍事戰爭中,也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大勝也是不少。對遼維持百年和平,也是陣前射殺遼國主帥,促成檀淵之盟。對西夏更是佔盡了優勢。

有人說檀淵是恥辱,卻是過於片面,那時候的遼國,實在太過強大,從蒙古高原到大興安嶺、西伯利亞,遼東。皆是遼國!宋爲弱勢,檀淵以兵勢促和,已然是最佳結果,沒有檀淵,遼人年年南下,要麼“打草谷”劫掠物資人口奴隸,要麼攻略州府,楊家一門守邊,都死傷殆盡,可見邊民之苦。有百年之和,纔有大宋社會的大發展。

燕雲十六州,也不是在宋手上失去的,只是宋沒有能力他燕雲收回來。要論罪人,短命後晉石敬瑭纔是民族罪人,爲了一己之私造反,反了後唐,認契丹皇帝作父親,甘做契丹人的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求援。後晉建立十一年之後,便也被契丹人滅了國。

若是石敬瑭不反,遼人也入不了燕雲,後唐與遼人在定州一戰,契丹大敗而歸,那個時候的契丹很長一段時間都派使節與後唐談和,幾員主帥都被後唐大軍俘虜,遼人甚至拿重金去後唐求買被俘軍將。

奈何歷史就是這般,後唐被叛將石敬瑭滅了,石敬瑭的後晉不過十一年,被遼人滅了。後周崛起,後周大將反了小皇帝,有了宋,當年之宋也算是馬上皇帝得天下,至少還是敢打敢拼、不屈不撓。百年之後的大宋,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大宋。

“報,宋軍一萬餘,從西邊衝進了新城。”斥候終於到得嵬名仁明面前。

嵬名仁明聽言腦袋一懵,差點從馬背上摔落下來。穩住了身形,開口問道:“什麼?宋人怎麼衝進去的?”

“大帥,宋人忽然從西邊而來,萬餘鐵甲步卒,直入城西,城內劉法開城引兵接應,萬餘宋軍,皆已入城。”斥候大概也就瞭解這麼多了。

嵬名仁明哪裡還不知被鄭智擺了一道,大怒而起,直接從馬上跳了下來,拔出腰間短劍,開口怒道:“往利杞,該死。傳令斬首示衆。”

往利氏,也是党項八大部族之一。顯然往利杞便是負責圍困新城的主將。

左右軍將聞言,連忙上前來勸:“大帥,往利杞殺不得啊,往利杞乃部族之長,若殺之,往利氏兩萬人馬,只怕無心作戰。”

嵬名仁明也不答話,上馬轉身就走,急往城池而去。

待得大軍回來,幾萬騎兵繞城圍困,嵬名仁明便在陣前,目視城頭之上。

城頭之上多了無數發亮的鐵甲,看得嵬名仁明面色越發陰沉。

劉法也在城頭,見得那一身金甲出現在視線之中,顯然知道這金家是誰,開口說道:“來人,把成捆的箭矢都搬上來,搬到城垛上碼放整齊。”

劉法的做法,不外乎就是打擊城外党項人的士氣,人數的增加對於党項人的打擊還只是一般,堆積成山的箭矢纔是真正的威懾。

一捆一捆的箭矢被碼放在城牆垛口之處,越來越多,碼到垛口都放不下。

劉法還不罷休,口中喊道:“給我射,箭矢有多,送些下去給党項人用。”

岳飛也在一旁,聽言取出三石硬弓,從箭矢堆裡抽出一支,彎弓便射。

箭矢直飛兩百步之外,插在泥土裡。就在嵬名仁明面前不遠處。

嵬名仁明哪裡不知劉法的舉動是什麼意思,開口怒道:“擊鼓,攻城,讓往利杞帶部先上,讓他上,城不破不準鳴金收兵。”

往利杞終究還是沒被斬,党項人的內部穩定顯然也是極爲重要。

城外軍鼓大作,劉法倒是不緊不慢,一面吩咐士卒們再把箭矢從垛口之上搬下來,一面回頭慢慢往城頭而下。顯然心中也是知曉党項嵬名顯然惱羞成怒了,嘲諷的效果也就達到了。

至於党項擊鼓之後,到開始進攻,也還要好一會時間。

鄭智已然在往湟州的路上,進湟州,往涼州,從戈壁沙漠直奔玉門關。

第二百零六章 晁天王義薄雲天楚王好細腰第一百七十五章 再見又是戰陣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代種家第三百七十章 三萬七千餘畝第三百五十一章 魯達,你可別把人打死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晁蓋應聲而倒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相公見諒第四百七十三章 反敗爲勝? 大章,久等第一百九十六章 說官人想要...復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弱皆殺,馬羊遍地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四百一十九章大膽,豈敢如此與朕說話?第二十五章 必然幾刀砍死當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鄭相公的尷尬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人都是猙獰楚王好細腰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五百三十八章 讓他耶律大石不得不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二百零八章 衝進去一頓砍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這般潑辣奇女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寶光如來,幸會幸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死的阿骨打,後悔到東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法伺候,脊杖三十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籬把酒黃昏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十三章 鄭智的萬達商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寶光如來,幸會幸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三百八十章 軍令一出,唯有百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處?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五百三十章 事已就緒第九十六章 渭州兵馬都總管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側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老賊納命來第二百零七章 好,就讓他們把人劫走第四百九十七章 風雲際會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能讓西軍斷了香火第六百五十九章 燕雲攻略,中原屏障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明哥哥,快快開門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六百三十六章攻城與攻城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六百七十三章 陛下此法,興許可行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那一隊騎士怎麼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局勢,變!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五百一十九章高麗人惡了相公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鳳路靈州團練副使第一百六十章 殺人越貨,小有富餘第六章 錢莊匯兌,嚴寒優劣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灑家的馬在哪裡?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能讓西軍斷了香火第六百六十六章 亂戰生死,搏命無別第三百六十一章 樑太尉見笑第一百六十八章 羌人死十萬第五百五十二章 契丹大遼的終結第四百九十章 凍死老子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三百八十八章 快快帶兵去追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反敗爲勝? 大章,久等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三百零六章 便讓童樞密奪了你的兵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們兩人都想錯了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