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鳳乘龍

高麗,有些讓鄭智失望,高麗也並非一個富庶之地,北邊多是山地丘陵,往南來慢慢平整,沒有繁華的文化傳承,沒有發達的工藝技術,與大宋遠遠不能比。

城外皆是低矮的房屋,慘淡的色彩,簡易的建築。百姓看起來也是又黑又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服裝更是簡易,即便是冬日,也是簡單的麻布長裙,盤在頭上的簡易髮髻也像是十年沒有清洗過。

便是光州城,也顯得極爲小氣,連渭州甚至靈州的城池都比不上。低矮的城牆,城樓雖然也是矮小,但是建築風格倒是與漢人沒有什麼區別。

城牆上無數人大呼小叫,城門處本還有來往的行人,卻是一多半被關在了城牆外面。

留在城外的這些人看得遠處道路上奔來的鐵甲,更是四散而逃。

鄭智看着這些逃跑之人,也不理會,只是吩咐部下開始整隊。

鄭智看着這低矮的城牆,心中極爲的失望。光州這裡,其實就如大宋的南方一樣,和平了許久,不見戰爭,軍備自然懈怠。

若是高麗北方,倒是還有些堅固城池,只因北方邊境從來沒有安穩過。遼人的威逼利誘,女真人的摩擦,戰事也起過不少。

從馬車上卸下來的四門小炮被架在了頭前,一羣沒有穿鐵甲的水手開始操炮,清理炮膛,倒進火藥,然後滑入炮彈。

鄭智這邊在準備,光州城內自然也在準備,弓弩士卒也有不少,皆上了城頭。

城內忽然射出了一支羽箭,羽箭上綁着一塊白布。

白布自然不是投降的,而是寫滿了字跡,鄭智差人上前取過插在泥土上的羽箭。

白布也就到得鄭智手中,一筆漢子寫得工工整整,上書:高麗光州知州敬上,敬問閣下是何處兵馬,到此有何貴幹?

鄭智看得簡易的書信,直接丟在地上,也懶得回覆,只是開口說道:“快快開炮!”

能到高麗最南端光州來的兵馬,也只有三種可能,一種是倭人,一種是宋人,還有便是遼人。

但是忽然出現了幾千人馬在這裡,似乎哪種可能都不現實。若只是少數幾百人,宋遼倭皆有這個能力。幾千人的投送,宋遼倭皆沒有這個能力。女真人便更不可能。

鄭智大軍連個旗幟都沒有,不禁更叫人疑惑。

城頭之上見外面久久沒有迴應,幾個人便在城頭之上大喊大叫,嘰裡咕嚕,鄭智也聽不明白。

迴應的便四門火炮,巨響而起,鄭智座下的麒麟獸也微微一驚,鄭智伸手輕輕安撫兩下,麒麟獸也就不再左右而動。

顯然這些馬匹也慢慢習慣了火炮巨大的聲響。

城門瞬間被擊出了幾個大洞,卻是也屹立不倒。火炮接着怒號,城門處木屑橫飛。

城樓之上忽然變得一片安靜,過得片刻又是一陣嘰裡咕嚕的大呼小叫。

城門終於倒塌,鄭智只在城頭未動,也未立刻發出進攻的命令,而是下令:“進城之後,所有人不準交談,看中的東西就搶,有反抗者便殺。鳴金之時便撤!”

令兵打馬飛奔左右,待得命令全部傳到,鄭智方纔下令:“進城!”

左右八百騎士當先飛奔往城門,城門處也擠滿了高麗士卒,這些士卒多穿皮甲,手持類似與唐刀的長刀,口中呼喊不止,卻是沒有一人能聽懂話語。

鄭智一動不動打馬佇立陣前,看着左右士卒往前而去,身邊還有一人便是王汶,鄭智忽然回頭問得一句:“頭前那些高麗人在喊些什麼?”

王汶面色全是不忍,不忍直視,卻是又不敢不回鄭智話語,戰戰兢兢答道:“他們說不準進城,進城者死!”

鄭智點了點頭,又問:“你是不是也想過王位?”

王汶聞言身形一震,卻是不知說什麼是好,還在躊躇着該怎麼回答鄭智的話語。要說沒想過,顯然是騙人的。要說想過,顯然也不是一個流放之人該說的話語。

鄭智又問:“你們高麗都城叫什麼?”

顯然鄭智對於高麗國的事情並不瞭解,甚至是一無所知。

王汶連忙答道:“回上官,高麗都城在開州,稱之爲開京。”

“若是某攻入開京,讓你當這高麗國王,如何?”鄭智再問。

王汶聞言更是震驚,內心似乎都被觸動了,口中卻是連連答道:“上官玩笑,小人不敢多想。”

鄭智聞言也發出了笑聲,只道:“不敢多想,看來也是想過的。某倒不是玩笑,過得幾年再來高麗,便幫你謀個王位坐一坐。聽聞高麗盛產人蔘,你便拿人蔘與某來換。”

鄭智話語半真半假,便要挑起王汶的內心。

“回稟上官,開京附近就盛產人蔘,如今多進貢給遼人,也有送到汴梁的。”王汶下意識不去回答鄭智的話語,卻是又下意識的表露出了一些內心的真實。開京就在現在的朝鮮開城開發區,附近正是盛產高麗蔘的地方。

這個王汶倒是對大宋有些瞭解,畢竟他讀的書,寫的字,說的漢語,都來自大宋。卻是大宋之人,鮮少有真正瞭解高麗的。

鄭智點點頭也不再多問,卻是也問到了自己想要聽到的。只是擡頭看着衝入光州城的士卒。

健馬飛馳而入,撞得堵在城門處的高麗士卒飛出幾步之外,這個高麗最南端的光州城,顯然沒有多少士卒,擋在鐵騎面前,只是螳臂當車。

這個光州城也沒有多少人口,一兩萬而已。士卒入城,鄭智卻是並不入城,也知道這座城池並沒有什麼特別,也不是多麼富庶。

鄭智對於不富庶的高麗,心中極爲失望,不富庶也就代表了沒有多少好處。劫掠這種地方,除了人口之外,也不會有多少收穫。金銀錢財興許有一些,如果真的控制住了這裡,還有一種收穫,便是徵糧,最大限度的徵糧,海路運糧比陸路有效率得多,在高麗徵糧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把江南的占城稻引到高麗來種植,就讓高麗人爲鄭智種糧也是不錯。也可以在鄭智需要的時候,提供勞動力。

城內早已雞飛狗跳,鄭智對於麾下軍漢們肆虐外族之地從來不加以控制,但是也明令禁止肆虐漢人之地,擅殺漢人百姓,唯有軍法從事,立斬不赦。

這條軍令也早早頒佈了下去,就如當初在杭州,軍漢們不曾騷擾百姓一分一毫,鄭智的收穫也全部來自於方臘,方臘搜刮了整個江南兩浙,最終大多是爲鄭智做了嫁衣。興許鄭智還真要感謝方臘,若不是方臘,鄭智哪裡養得活這麼多兵將,哪裡還能支援西北的戰事。

天色已黑盡,大軍已在城外,依舊把光州城圍得水泄不通。

一夜之後,天色剛明。鄭智已然開拔,直往木浦而回,木浦碼頭之上還有那八艘大船,只是再上船又多了兩千多人,把船艙底層擠得滿滿當當。

東京之中,今日童貫皺着眉頭直往艮嶽面見趙佶,心中忐忑不止,卻是已然收到了風聲,知道今日所爲何事。

趙佶於絳霄樓中,身邊有趙纓絡相隨,面前還站着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官員,身旁還有道士林靈素。

四人閒談之間,只等童貫到來。

待得童貫到來拜見,趙佶開口說道:“北方戰事在即,也是時候安排用人事宜,領軍之將自有鄭智,但是監軍與宣撫調度之事也該定下人選,童貫你可有想法?”

童貫其實已然聽到了些風聲,本來這件事情是板上釘釘的,這大宋能出去監軍宣撫的,也唯有童貫一人,此時皇帝趙佶拿這個話語來問,顯然就不止自己一人了,童貫忙道:“陛下聖明,胸中溝壑之廣,臣遠遠不及也,便請陛下定奪。”

趙佶聞言哈哈一笑:“哈哈。。。童貫,人朕已經給你選好了,就是蔡攸,你看如何?”

童貫連忙擡頭看得站在一旁的蔡攸,開口答道:“陛下深謀遠慮,蔡學士乃蔡太師之子,必然有其父之風,可當此重任!”

原來這個一直站在趙佶面前,五十歲左右的人便是蔡京之子蔡攸,蔡攸還真不比蔡京,蔡京至少是正統的進士及第,還是這宋朝四大書法家之一,書畫造詣皆是絕頂。蔡攸便是連個進士都沒有考過,上位之法與王黼之輩無異。但是這蔡攸竟然被趙佶賜了同進士出身,官拜龍騰閣大學士,實在可笑。

龍圖閣大學士本是賜給包拯這種人的,如今到得徽宗臨朝,連個進士都考不過的人也能任龍圖閣大學士。

蔡攸也是宋遼大戰期間,混了幾個所謂的功勞,從此正式進入了大宋權利中心。甚至開始有資本與自己的父親在政治上互相傾軋。

林靈素也是出言說道:“陛下,貧道夜觀天象,時有珠星璧月、跨鳳乘龍。又有天書雲篆之符應,以證上天之意,此戰遼人必敗,蔡學士乃陛下符應受篆之人,派蔡學士監軍宣撫,戰事必然更加順利,士卒也能少兩萬死傷。”

趙佶聞言大喜,連贊:“極好極好,此番便派蔡攸爲童貫副手,共掌北地戰事。”

林靈素這般爲蔡攸說話,只因蔡攸對林靈素幫助極大,不僅想方設法幫林靈素證明一些天道變化與神靈之事。還以龍圖閣的名義,在全國各地大力修建道觀廟宇。林靈素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要說蔡攸崛起,雖然有蔡京餘蔭,卻是完全走的另外一條路,王黼阿諛奉承之時,蔡攸多隨在王黼身邊討好趙佶。又另闢蹊徑交好林靈素,如此也就在趙佶面前印象極好。沒有功名就賜同進士出身,沒有上升渠道就封龍圖閣大學士,顯然也是爲了拜相做的準備。

童貫此來,心中早已瞭然,卻是也沒有辦法。只得硬着頭皮拱手認下了,在趙佶心中,童貫顯然不如林靈素重要,童貫給趙佶帶來的是一些事情上的順利。林靈素給趙佶帶來的卻是心靈上的“昇華”。一個家奴,一個“心靈導師”,不可同日而語。

童貫也就知道自己對於今日之事反駁不了,只能順其自然。好在自己爲正,蔡攸只是爲副。這趙佶還是能分出一個主次的,還沒有糊塗到讓蔡攸爲正,童貫爲副。

趙佶的意思童貫也是明白,就是讓蔡攸跟着去撈一些功勞,回來好加官進爵。童貫也只希望蔡攸能真的安分守己,撈一些功勞即可,不要對軍務上的事情指手畫腳。

第三百零五章 專業到極致的手段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第四百六十三章 斬殺了鄭智再行攻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一百四十二章 禽獸不如鄭智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敢怠慢相公差事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七十章 石灰制好酒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光那隊宋狗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第四百六十二章 便是要好好清算一番第三百二十五章 高俅老賊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能讓西軍斷了香火第五百七十三章 皇家無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一百六十四章 精忠報國許仕達第四百二十章 你不過趙佶腳下驅策之犬馬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五百七十八章 巡查司與戒尺第六百四十二章《破陣子·縱馬踏汴京》第五十九章 搏命王進襲陸謙第四百五十章小子,感覺如何?第六百三十一章 清君之側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小二實在張狂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勤王之師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三十六章只求一死第三百七十六章 此地看着就有錢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第二十八章 事情倒不是不可爲第四百五十五章 秦中丞必有重賞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六百五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三十八章 今日本虞侯送你上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事皆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一百三十四章 舒王殿下,同去觀戰纔是第五百五十二章 契丹大遼的終結第五百四十八章 蔡太師親臨第一百九十章 武二打宋江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五百五十九章 血手人屠魯達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相公有福第三百七十六章 此地看着就有錢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一百七十章 太尉要殺誰?第五百五十六章 興許能止戈不戰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一百零九章 某不讀書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六百六十章 破局!破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郎才盡者,古今皆有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射!快射!第一百九十章 武二打宋江第四百六十六章 時間過得多久?第三百零二章趙良嗣到滄州第五百三十七章救什麼命,死不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三百三十九章 聖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六百零七章 李綱,出來給個交代第一百六十四章 精忠報國許仕達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八章 東西之道,女真之悲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寶刀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鳳路靈州團練副使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一百七十六章 多保重第九十四章 渭州城婦孺慟哭,史大郎收徒蓋毅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欒廷玉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