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後事難盡,一一道來

小太監劉三德拿着一丈白綾,從無數鐵甲叢中低頭穿過,身形瑟瑟發抖。大殿之外的這些鐵甲,皆是凶神惡煞模樣,進出大殿的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包括招待鄭智的每一種食物,都要嚴格檢查一番。

便是這白綾也要抖開前後查看,劉三德也是被全身搜查了一遍,方纔放入大殿之內。

劉三德才剛剛入殿,魯達已然走到面前,一把拿過那白綾,轉頭搭在了廊柱的掛燈的橫杆之上。

朱勔看着身前鐵甲魯達的動作,看着那搭好正在繫上的白綾,終於認不出慟哭出聲:“殿下饒命啊!”

鄭智並未去看朱勔,也聽不進朱勔那求饒之聲,而是盯着手握刀柄的趙佶,興許鄭智心中有點憧憬一個場面。

就是那趙佶真的拔刀而起的場面!

奈何趙佶終究只是手握刀柄,並未拔刀而起。甚至連出言呵斥都沒有,連上次痛斥國賊的勇氣,此時似乎也一去不返。

魯達繫好白綾,俯身一提,便把朱勔提了起來,另外一隻手打落的朱勔的官帽,抓住髮髻。

就這麼把朱勔送到了白綾之上,待得魯達手臂一鬆,白綾之上的朱勔,雙目圓瞪,雙頜張合,口中咿呀嗚鳴,舌頭已然到了口外,面色痛苦萬分。

雙腿凌空亂蹬,手臂不斷去拉白綾,掙扎之間,已然是無用之功。魯達只是輕輕伸出一支手臂,拉住了朱勔衣角一端,拼命掙扎的朱勔,脖頸再也離不開那道白綾。

樂音徹底停了下來,那少女低頭閉目,不敢去看,渾身顫慄。

趙佶回頭看得一眼,微微低頭,眼中已然有淚。

那凌空掙扎之人,不得片刻,依然動也不動,只在空中來回飄蕩。

“陛下,太子趙桓,已然於杭州再立朝廷,謀逆之心,天下皆知,宇內譁然。臣當南下,蕩平反賊,還家國一統,還朝政正道。還請陛下親筆御書討賊檄文,昭告天下,似的萬衆歸心,同伐逆賊。”鄭智已然舉杯。

趙佶問問擡起頭來,看得一眼鄭智,又回頭看了看還在空中飄蕩的朱勔,顫抖的手臂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心中萬般屈辱,面色爲難之極。

口中卻是答道:“自當如此!”

鄭智拿起筷子,御膳之味,望而生津,食之更美。比軍中火頭營的食物,不知美味了多少。人生不過飽腹口舌,何求再多。

吃得幾口,鄭智側過頭說得一句:“帝姬殿下,這琴便不奏了,也多吃一些。”

這琴音自然是奏不下去了,心境不安,豈能撫出樂音。卻是這少女更吃不下飯。

卻是這少女定了定心神,微微擡頭,雖然不去看那空中飄蕩的死人,依然開口說道:“殿下今夜可留宿宮中?”

話語說得顫抖不已,卻是聽得鄭智眉頭一皺,話語這般直白,連一點隱晦暗示都沒有,便是鄭智都覺得突兀非常。

鄭智側臉看來一眼那少女,少女眼神閃爍,卻又帶一些期盼。

再看趙佶,只見趙佶一臉的驚慌,驚慌之中,比那少女更多幾分期盼,期盼一切得償所願,期盼這傾頹之國,在今夜力挽狂瀾。

鄭智思慮片刻,開口答道:“多謝帝姬殿下,稍後面見幾人,掌燈之時,便去尋帝姬殿下。”

鄭智一邊說着話語,一邊注意着趙佶,趙佶已然是一臉釋然與輕鬆。興許這輕鬆的神色,便也證明了許多猜測。

那少女帝姬聞言,身形一退,似乎悵然若失,似乎更有幾分緊張。

魯達看得左右,已然起身,直往大殿之外而去。片刻之後,大殿之外,百十軍漢,直往後宮而去。

一處院落,百十鐵甲進進出出,搜查了一遍又一遍。等候今夜燕王殿下夜宿於此。

鄭智繼續小飲慢酌,魯達身側相陪,兩人並無交談,只是一杯接着一杯。

鄭智多低頭沉思。

魯達卻是不斷盯着趙佶與趙纓絡兩人去看,心中有話,也在爲難當講不當講。

便是魯達也看出事有不對,夜宿宮中,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卻是喝得片刻,魯達倒是也釋然了。釋然之後反倒有些笑意,便想着自己當真多慮了一些,也知道有些事情,連自己這麼個渾漢都看得明白,自家這位哥哥豈能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女人,永遠是在沒有辦法之後,手段用盡之時,黔驢技窮的最後,方纔會成爲一種手段。

就如那米真念,可笑的手段,其實也是可悲的最後掙扎。

天道輪迴,腐朽與新生。這大宋之功業,就在於造就了這麼一個繁華的世界,文風之鼎盛,繼往開來,風華絕代。

斯夜!

膚如雪,低鳴更動人,那鳳頭髮簪,由少女母親親手與之別在髮髻之間,描眉口紅,綵鳳華服。

少女終究還是做了不該由她來做的事情,卻是那金黃髮簪,刺不破軍漢的銅皮鐵骨,也帶不走這個大宋逆賊的性命。

這位大宋逆賊,只是抓住了那嬌柔的手腕,輕拿鳳頭髮簪,再次插在象徵着婦人的髮髻之中。猶如這一切沒有發生過。

一夜未眠的不世文豪,書畫絕頂之人,憂心忡忡踱步一夜,等到魚肚發白,等到窗外的鐵甲換班,卻是沒有等到絲毫的消息,連個興師問罪的人都沒有來。

那熟悉的軍將口中,只說反賊鄭智已然率兵南下。鐵蹄萬里,便是這大好河山。

那少女也離了宮中,被人護送北上,往河間而去。再也不會出現在這汴梁皇城之中。

大爭之世,爭而不亂。民于田間有收穫,商於道路盈利來。

文人詬病,私下裡侃侃而談。終究抵不過軍漢屠刀鋒利。

歷史車輪滾滾,碾壓而過的,皆是塵土。

留下的,日出而起,大夏之國,禮儀之大爲夏。夏,代表了一種文化。世間獨有的一種文化,有別於世間任何人。夏者,當傳千秋萬代,以文化爲根基。是爲正統!

君不見,鐵甲寒光,面目猙獰,流血千里成國祚。

需回首,汗青墨色,鐵畫銀鉤,淌跡萬年是聖名。

後續有多,一一道來。

第五百一十二章 鄭智的惡毒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第一百零六章 妻有孕,夫出征第五百四十五章戴罪回京受審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三百九十五章 哪裡來的這般死士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十二章 凌煙閣第五百零七章 擡過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戰百勝第六百四十六章 竊國之賊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八十章 童貫開春要巡邊第三百一十章 鄭智的渤海奴隸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裡逃第二百三十九章 這般潑辣奇女子第五百七十二章拜見燕王殿下第十五章 五十兩白銀尋王進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水泊之邊,選地造船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八十三章 兩個吊着手臂的好漢第五百四十八章 蔡太師親臨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三百七十章 三萬七千餘畝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死的阿骨打,後悔到東京第四百八十八 多謝相公賞賜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二薄禮,不成敬意.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夫人有何吩咐第五百三十章 事已就緒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六百七十九章 毒士吳用,劍拔弩張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六百六十七章 將士亡邊關,東京抄千萬第三百一十八章 便看個你死我活關於武松殺秦檜的那一段.第十三章 鄭智的萬達商場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弱皆殺,馬羊遍地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賊...反賊...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第六百九十四章 淝水,一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灑家的馬在哪裡?第三百零五章 專業到極致的手段第三百三十六章只求一死第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敢殺我?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三百九十六章 竟然不知逃跑三江感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官家都不硬,要我如何硬!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對於本書土地之事與老祝這麼寫的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渤海人、熟女真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智敲打小旋風第五百四十一章斬殺鄭智第一百五十章 小將韓世忠第二百零四章 狗東西,好大的狗膽第十六章 渭洲倒是出了一個不凡的人物第四百七十四章 老狗死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再見又是戰陣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百六十六章 亂戰生死,搏命無別第五百六十九章 是哪位陛下所言?第一百六十五章自當照拂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五百三十章 事已就緒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四百七十章 是那宋狗鄭智第九十五章 真真沒有危險第三百六十一章 樑太尉見笑第五百四十三章 隨我再戰一陣推一本大作《天道遊戲降臨》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六百六十六章 亂戰生死,搏命無別第一百八十章 老胡,你老了,回去吧!第三百三十九章 聖公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五百七十八章 巡查司與戒尺第三百六十一章 樑太尉見笑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倒陷我於不義第五百九十五章完顏阿骨打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零一章 謨葛失與禿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