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太子!

這臉上的傷,缺了的半個耳朵。在軍中時候,並不會有人太過注意,軍中許多漢子或多或少都有傷,臉上面目全非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鄭凱在回到河間之前,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麼與衆不同。直到面對父母親人的那一刻,鄭凱方纔陡然有些手足無措。

待得真正回到了河間皇城之後,幾個姨娘都是涕淚俱下。反倒是徐氏笑臉出言去安慰衆人。只說凱兒安全回來就好。

鄭二爺此時反倒最看得開,口中之語,便是說自己哥哥這般,更顯男兒氣概,更是英武不凡。

鄭凱自己倒是並不覺得有什麼見不得人,近鄉情怯也只是怕自己的親人見到臉上的傷痕會傷心難過。最初的時候,鄭凱心中多少也有些過不去,隨後鄭凱收穫的那些別人的尊重,收穫了自己陡然而起的威嚴,反倒讓他心中還有些享受這般的感覺。

臉上的傷疤給鄭凱帶來的唯一煩惱,就是幾個小弟弟妹妹看着他便躲得遠遠的,不敢近前,不論鄭凱怎麼逗弄,幾個小孩子都是一臉害怕,躲在人後。

鄭凱倒是也釋然,便也知道過段時間就好了。今夜宮中好宴,李綱种師中等人都入宮來赴宴。只是魯達與吳用不在。

還多了幾個少年,魯猛,老胡的十六歲的孫子胡開疆,胡開疆而今也隨鄭凱上陣,一日按是鄭凱的親衛頭領。

如今的小胡,便也不能再稱小胡了。胡報國,三十多歲,一臉的胡茬,御前從二品帶刀侍衛,入殿佩刀披甲,便也是侍衛總管。

皇城守衛,外圍甲士屬於京畿衛戍區下御林廂,牛大負責統領。裡面的御前侍衛便是小胡麾下,還有暗哨崗衛,隸屬巡查司下精銳高手。

今夜,一醉方休。

酒酣的鄭凱與魯猛,興致勃勃之時,更是侃侃而談,鄭智大多時候靜靜聆聽,不時也發問幾句。

宴席末尾,其實還有一人,便是隨鄭凱先行回京的耶律夷列。

覲見皇帝之後,耶律夷列就坐在末尾,大多一語不發,卻是在不斷記着在場衆人的模樣、名字與官職。

這大夏朝,自從進了玉門關,景色便是慢慢不一樣了,也讓這位自小在西域長大的契丹人真正長了一番見識。

就如這連城牆都沒有的河間,大到一眼望不到邊,也繁華都讓人眼花繚亂。

一路也聽魯猛說着江南繁華,耶律夷列心中便是格外想到江南之地去看看,奈何這位王子殿下,想要出河間,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是要層層報備,最後還要到鄭智這裡親自點頭。

李綱看着這個被自己從小用戒尺打到大的鄭凱,越看越是滿意,向來都是中正嚴謹的李綱,在酒酣之時,終於開口說了一句話語:“陛下,趙王殿下,當真有陛下之風範,上陣勇武不差分毫,讀書進學也是努力用功,江山社稷之幸也!”

鄭智今日實在是高興,喝了太多太多,迷離着眼睛轉頭看了看李綱,卻依舊是心如明鏡。有些事情,如吳用那般每年都說,對於鄭智來說是煩惱,如李綱這般從來不說,尋一個皆大歡喜的機會來說,效果顯然是不一樣的。

李綱此語一出,种師中也是面色一正,左右看了看,開口也道:“我大夏有這般的皇子,幸甚,幸甚啊!”

史進當然是低頭不語,這種事情,誰都可以說,便是史進不能說。君臣之道,終究不是當初那般創業的時候,關乎國家社稷,關乎生死存亡。史進身爲京畿衛戍戰區大帥,皇家之事,不便發表任何意見。

李綱見得种師中也出言支持自己,心中再也沒有了絲毫的顧忌,開口又道:“陛下,趙王殿下能力出衆,仁德寬厚,可立爲太子,安穩社稷,安撫民心。”

李綱直白而語,絲毫也不避諱鄭凱。

魯猛與胡開疆等幾個小輩聞言,皆是目瞪口呆,擡頭看了看衆人,又連忙把頭低了下去。心中皆是沒有來由慌張不已,卻也不知到底慌張個什麼。

鄭凱剛纔聽得李先生誇讚自己,正是笑意盈盈,準備起身多謝先生誇讚,卻是也沒有想到李綱說完,种師中接着誇一句,接着立馬就說道立太子之事了。

太子這個事情,鄭凱以前從來沒有多想過,其實也是因爲鄭凱沒有必要多想,還有鄭凱性格上向來比較豁達。

今日被李綱陡然提起,便是鄭凱都有些驚了,不知說什麼是好。

若是吳用在場,必然會連忙擠眉弄眼提醒鄭凱趕緊說話,說上幾句謙虛推諉的話語。或者吳用想到今日要說太子之事,必然早早就去尋鄭凱,交代一番,教鄭凱到時候該如何應對,該如何謙虛,該如何表達心中的坦蕩。

卻是李綱不同,李綱不會如吳用那般去做這些私底下的準備,而是在這酒宴之上直白而說。也讓鄭凱心中沒有絲毫準備,一時之間不知說什麼是好。

滿場忽然寂靜下來,如李綱种師中這種敢於擡頭的,便是注視着鄭智,等待鄭智迴應。那些不敢擡頭的,皆是低頭不語。

李綱今日說這件事情,一來是與鄭凱的私人感情,畢竟鄭凱是李綱一手教大的。二來是鄭凱當真出色,有資格克繼大統。三來也是李綱的公心,歷史上皇子政權奪利的事情太多太多,此時不把事情定妥下來,來日必然是夜長夢多。待得十來年之後,另外兩個皇子長大了,誰又能保證沒有人會多想一些,或者沒有小人會在後面教唆幾句。

以前鄭凱無功無勞,如今鄭凱已然建功立業。甚至可以說勢力初成,經此一戰。天下軍漢武夫,便是看着鄭凱臉上的疤痕,看着鄭凱失去的半個耳朵,還有那個軍漢武夫不心服口服。

鄭凱之勢力,那十五萬出征西域的大軍,經過這將近三年的時間,只怕也對鄭凱百般信服。

定下這太子之位,就是讓後來之人不要再想太多。讓江山社稷穩固,避免出一些不必要的亂子。

這便是李綱所想,种師中心中必然也是如此去想。

鄭凱環看一週,忽然大笑:“好,伯紀尋個吉利日子,便把這太子之事定奪下來。”

李綱聞言大喜,起身拱手:“陛下聖明!”

种師中也是臉上帶笑,伸手捋了捋自己的鬍子。

低頭的魯猛,聽得鄭智之語,下意識哈哈一笑,擡起頭來,似乎又知道自己不該這麼笑,連忙把笑聲止住了。

鄭凱也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開口卻是:“這。。。這個。。。”

就是不知到底該說句什麼。

李綱立馬會意到鄭凱有些手足無措,連忙開口道:“殿下,當速速拜謝陛下。”

鄭凱聞言,方纔連忙起身大拜,口中說道:“多謝父皇!”

鄭智笑着擺了擺手,示意鄭凱坐下去,關於鄭凱當太子的事情,顯然鄭智心中早已有了定奪,只是也沒有想到今日李綱會在喝酒之後先說出來。

對於這個兒子,鄭智心中顯然是滿意的。鄭智一個軍漢,就是滿意鄭凱這般能上陣的漢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西征萬里,顯然是鄭凱對於鄭智的考驗。

鄭凱能勇武,鄭智便也沒有什麼擔心的了。尚武,似乎就是鄭智選拔繼承人的最爲重要的考量。

李綱把心中的事情完成之後,喝起酒來,便更是放開了手腳,甚至提着杯子去敬小輩,讓魯猛與胡開疆等人皆是受寵若驚,不斷行禮點頭,聽着李綱言語上的教導。

勸人向善,勸人多讀書,勸人在鄭凱身邊,要多學好,不可做惡事,不可有惡習。不可近小人,要多與君子走動。。。。

李綱的心思,便也是隻爲了鄭凱好,當真也是用心良苦,教育鄭凱十幾年不說,如今還要教育鄭凱身邊的人。

如胡開疆,便是連連點頭,連連去拜,連連應聲作答。魯猛一邊點頭應答,卻是也聽得是一個頭兩個大,心中便是想着這位李相公真的是沒完沒了,少年心中如此想,表面上卻還是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

唯有史進不管不顧,只與鄭智一人喝得幾杯,其餘人皆不主動,被動之時,也是顯得有些冷淡。

大殿之中,還有一人也是高興不已,便是那捉刀在門口處的二品帶刀侍衛胡報國。便是胡報國知道自己的兒子在裡面吃酒,就坐在趙王殿下身邊。而今的趙王殿下爲太子,還有什麼事情能比這件事更讓人開心的。

一夜,酩酊大醉!

酒宴散時,李綱更是被胡報國擡出皇城,親自送到馬車之上,又親自送到家中。

鄭凱也是踉踉蹌蹌回到自己的宮殿之中,倒頭就睡,睡夢中隱約還聽得徐氏的抱怨之聲,抱怨着不該讓自己的寶貝兒子喝這麼多酒,喝得倒頭不省人事。

睡夢中的鄭凱,沒有聽到寒夜之中那號角連營,聽得這母親的責備,露出了一個笑臉,沉沉睡去。

大早天色剛亮,鄭凱廂房門外,叮咚作響,把鄭凱從睡夢中叫醒。

拍打房門的聲音如同盜匪打劫一般,門外還有聲音:“哥哥,還不起牀呢。。。快點起來啊。”

鄭凱睡眼惺忪坐起,搖了搖還有些昏懵的頭,掀起錦繡棉被,走到門口打開房門,外面幾個侍女一臉擔憂之色,唯有那門口拍打的少女笑意盈盈。

“旋兒,昨夜宿醉,也不讓我睡個安穩覺。”鄭凱顯然沒有睡夠,酒醉是其一,也是因爲昨夜酒宴持續得太晚,一直到下半夜方纔散去。

“哥哥,過不得幾天就除夕了,今天晚上是河間最後一次詩會了,今晚不去趕熱鬧,那便只能等到正月十五元夕了。”鄭二爺笑道。

鄭凱聞言連連搖頭,說道:“旋兒,趕熱鬧也是晚上的事情啊,你這大清早的就來拍門,是不是太早了些?”

“哥哥,這不是要先跟你約好嗎?妹妹約了你,再去約魯猛那個笨蛋。”鄭二爺對於打攪鄭凱睡覺,似乎沒有一點愧疚。

鄭凱對於詩會這種事情,還真沒有參與過,也大概並不感興趣,便是因爲鄭凱從子弟軍校到講武學堂,還要到李綱那裡去聽講,便也沒有那些閒暇。反倒是這個妹妹鄭夕旋自小就空閒多,不用上軍校,也不用聽先生講課,自己讀些詩書,學着樂音,讓鄭凱羨慕了七八年。

便看鄭凱也是無法,搖了搖頭道:“你去約魯猛,我先再睡一下。難得李先生不用上課,也不用去軍中點校。讓我再睡一睡。”

鄭二爺唯有點了點頭道:“哥哥先睡,中午再來叫你吃飯。吃完飯就要出門了。我去把魯猛那個笨蛋叫醒。”

魯猛此時顯然也是未起,魯家在河間的宅子,就在後宮側門之外,倒是不遠。

鄭凱回頭往臥室而去,二爺自然蹦蹦跳跳去尋魯猛。

那魯家大宅,便也纔剛剛開門,一個少年帶着幾個壯碩漢子就直奔而來。

門口的下人正欲上前阻攔,準備趾高氣揚說上一句:哪裡來的不長眼,大將軍府豈能亂闖亂入,怕是沒有吃過打。

卻是剛剛定睛細瞧一眼,頭前那個少年,不就是長公主殿下?嚇得這守門的小廝轉身就是飛奔。

一邊奔還一邊大喊:“少爺,少爺,長公主來了。”

睡夢中的魯猛,隱隱約約聽得喊聲,嚇得一個激靈彈起身來,摸了摸嘴角邊的口水,裹上衣服就去開門,小廝已經跑到了門外。

便看魯猛面色驚慌之間,開口問道:“她來了?”

小廝哭喪着臉道:“少爺,就是長公主來了。”

魯猛轉頭欲走,口中留得一句:“我先去躲躲,就說我不在家。”

只是爲時晚矣,已然有一個聲音傳來:“蠢魯猛,到哪裡去躲呢?”

魯猛回過頭來一看,腳步便也走不動了,憨憨一笑說道:“不是躲,是去上茅廁,昨夜在宮中吃了太多酒。”

便看那嬌小少年,幾步上前,竟然舉起手臂,來揪這高大魯猛的耳朵,口中還笑道:“你怎麼又如此無禮?”

魯猛倒是也不躲,更不擡手去擋,只是踮起腳尖站直了些,嬌小的鄭二爺竟然就夠不到魯猛的耳朵了,便聽魯猛說道:“我的公主殿下。。。能不能有個正形?我魯猛現在好歹也是個將軍,麾下人馬上萬,殺起人來,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好漢。你能不能不要這麼動手動腳的。”

鄭二爺已然不能如當初那樣能揪到魯猛的耳朵了,唯有悻悻收了手,裝出一副生氣的模樣,說道:“大膽魯猛,見到二爺也不知行禮拜見。”

魯猛一臉不情不願,拱手拜道:“見過長公主殿下。”

不想二爺聞言,怒意更甚,又道:“你這個笨傢伙當真是記吃不記打。。。”

見得二爺擡手作勢要打,魯猛硬着頭皮,聲音如蚊子一般又道:“姐姐好!”

二爺這才心滿意足,揮揮手又道:“這還差不多,去上茅廁吧。”

魯猛在這河間上了這些年的學堂,當真是給這位姐姐欺負慘了。

蹲在茅廁裡的魯猛,蹲了許久,都不願意出來。皺眉沉思,便是想着怎麼能男兒氣概一回,徹底這位姐姐的欺負。

只是這位姐姐,一個女子,不是那軍陣之前的敵人。打又打不得,罵更是罵不得,似乎當真是無計可施。便是又念想着得去尋鄭凱出謀劃策一番,如今不比從前,他魯猛,好歹也是軍中勇將,如此被一個女子欺負了,傳到軍中,還有何臉面呼來喝去的。

想得許久,便聽茅廁之外又傳來那位姐姐的聲音:“蠢魯猛,姐姐給你從宮中帶來的米粥,宿醉之後,吃米粥是最好的。”

二爺去見鄭凱,都沒有帶米粥。來找魯猛,反倒帶了米粥。倒是值得玩味。

只是魯猛低頭看了一眼茅坑,急忙閉上眼睛連連搖頭。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五百五十一章 散開一條路,讓他們走第六百零一章 謨葛失與禿別幹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世也是兄弟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五百一十五章 誓爲相公效死第二百零二章 鐵蹄之下,整個世界都是臣服第四百二十章 你不過趙佶腳下驅策之犬馬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五百一十九章高麗人惡了相公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一百零一章 魯達殺吏救孔目,林沖投店逢門徒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三百四十二章 契丹小娘,不禁折騰 大章第十七章 新大陸與二爺的雅間第一百一十章 魯達,你說殺還是不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事皆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狗屁不通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五百九十五章完顏阿骨打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相公有福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五百零六章 狗膽包天第六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九章 驚現党項騎兵第十一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裡逃第四百一十七章 寶光如來,幸會幸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子,倒黴之人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那鄭智要什麼交代?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四百八十八 多謝相公賞賜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婦道長舌,瞎說甚麼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四百六十二章 便是要好好清算一番第五百七十一章李卿快快出城宣旨 四千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第三百九十章 安心上路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臨陣換帥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樑太尉見笑第三百五十五章 斂財有道第三十四章 三碗不歸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竟然不知逃跑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蒼天有眼,關外之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萬人亦往矣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智,快下來 四千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三百五十章 學究此話有理第四章 剛穿越就多了個小妾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魯達戰索超推一本大作《天道遊戲降臨》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第十五章 哥哥厲害,哥哥最是厲害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第六百零七章 李綱,出來給個交代第九十四章 渭州城婦孺慟哭,史大郎收徒蓋毅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五百九十三章 孃的,聒噪!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一百四十九 末將....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住手,快住手!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六百零五章 天可汗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龍崗在何處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四十八章官人,王教頭不見了第三百零五章 專業到極致的手段第五百九十七章 賊人打上城頭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敢跟你嶽爺爺動手 四千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公海涵!第一百三十一章你這老貨,是不是耳聾了?